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研分数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研分数线
清华考博辅导: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2019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审核”制,符合《清华大学
2019
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中报考条件的申请人提交相 关材料,依据考生申请
材料的综合评价结果确定差额综合考核名单,
经综 合考核后择优推荐拟录取。
强军计划、
少
数民族骨干计划
、论文博士等采取相同的办法同时进行。
一、院系简介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源于
1932< /p>
年成立的清华大学电机系电讯组,
1952
年建系,
始称
“无线电工程系”
,
1958
年更名 为“无线电电子学系”
,
1989
年更现名至今。建系以来,经< /p>
过历代师生员工的努力,
逐步建成了
“电子科学与技术”< /p>
、
“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全国重点
一级学科,
电路与系统、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复杂系统与网络等研究领域, p>
是全国学科最全、
综合性最强的电子工程专
业;逐步建成了较
为完整的工学学士、工学硕士、
工程硕士和工学博士的培养体系,构建起
了覆盖两个一级学科核心概念的新课程体系,
向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逐步形 成了亦工
亦理、教研并重的办学理念,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术风格,以及团结务
实、学术自
由、追求卓越的文化传统。
二、招生信息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招生专
业有
2
个:
080900
电子科学与技术
研究方向:
01
物理电子与光电子学
02
电路与系统
03
电磁场与微波理论及技术
04
感
知智能与纳米传感器
05
新能源及生物医疗光电子技术
06
电磁场与微 波理论及技术、
新型
电磁材料
07
生物光子学
08
多模态数据处理系统与脑神经系统信息挖掘
09
脑机接口系统
集成技术及其生物医疗应用
10
界面电磁学的理论与应用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研究方向:
01
信号检测与处理
02
通信与信息系统
03
图像信号与信息处理
04
基于网
络的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
05
智能感知系统,信号检测与处理
06
物联网、智慧感知与协同
07
通信与信息系统、空天信息工程
08
通信与信息系统、智能无线 网络、计算机通信与大
数据
09
多媒体信号与智能信息处理
10
通信与信息系统,云计算网络与 系统,大数据与城
市计算
11
定位与导航技术
12
信号检测与处理,信息融合,国防大数据
13
语音识别与处
理
14
智能图文信息处理
15
语音处理与机器智能
16
移动信息网络与
6G
关键技术
17
网
络定位与导航、网络信息安全
18
图像处理与图像识别理论与方法
19
信息系统安全、通信
与信息
20
复杂电子信息系统和信号处理
21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处理
22
信息网路与复
< br>杂系统、网络化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及其应用系统
22
信息网路与复杂系统 、网络化信息系统
的复杂性及其应用
23
信号检测与处理、智能感知系统与信号处理
24
无线通信、可见光通
信
三、招考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
2.
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
(
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
得硕士学位
)
可申请普通博士生
;
本校二、三年级非定向就业在读硕士生已按学科培养方
案的要求学完全部硕士学位课程并完成开题、
各科成绩优秀,
< p>经导师同意可申请硕博连
读生
;
应届本科毕业生符合 推荐免试条件可申请直博生
;
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心理健康
; < /p>
4.
有两位与申请学科有关的副教授
(
或相 当职称
)
以上的专家推荐
;
5.
论文博士生申请人一般应为获硕士学位后有五年以上实际工作经历者,
以及个别获学 p>
士学位后有八年以上实际工作经历的优秀人才
;
在本人所从事 的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取得
了优异成绩,
在国内外核心刊物或重要学术会议 上发表过一定数量的研究论文或作为主
要完成人获得过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
p>
;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已
作出有创新性的成果
,基本达到或接近博士学位水平
;
6.
工程博士专业学 位的申请人具体要求详见《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项目二期
(2019
年
)
招生简章》
;
7.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申请人应具有硕士学位、
有
5
年以上教育及 相关领域全职工作经
历、具有相当成就和较强研究能力的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人员
;
8.
对以同等学力身份申请的人员,还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
1)
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要申请专业、学科或相近的 领域工作六年及以上
(
从获得学士学
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
)
,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
2)
已修完所申请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绩合格
(
须提供授课单位的成绩证
明
);
3)
已在所要申请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域的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过
2
篇以上 的学术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