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大学餐厅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 校企深度融合,多层面多渠道创新高职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1-29 11:59
tags:

大学生和高中生的区别-大学生和高中生的区别

2020年11月29日发(作者:吉赛尔)






称:

校企深度融合,多层面多渠道创新高职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人:

林松柏、余大杭、李伙穆、谭

斌、


易晓明、叶鸿基、陈金聪、苏国辉、




级建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



间:

2009

4

3



类:



码:



0



4



0



1



1



2



号:



9



3



5



0



3



5



号:




1


邵卫平、杨志雄


成单

< p>:


一、





2005.12



国家级重点实训基地〃建


筑工程技术


获奖

奖金数额


等级

(万元)


国家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180


7.0


7.0


7.0


2.6


2.6


2.6


2.6


2.6


2.6


6.6


3.5


1.0


1.0




教育部、财政部


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教育厅


2006.10

精品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2006.10

精品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2008.8


2006.6


2006.6


2008.6


2008.6


2008.6


2008.6


2008.8


2008.10


精品专业〃生产过程自动


化技术


精品课程〃建筑结构


精品课程〃电子工程制图


精品课程〃工程计量与计



精品课程〃土木工程材料


精品课程〃可编程控制器


原理与程序设计


精品课程〃计算机系统维


护实训


教学改革综合试验〃建筑


工程技术专业


教学团队〃建筑工程技术


专业











2008.10

教学名师〃余大杭


2008.10

教学名师〃李伙穆


成果


起始:

2005

2


起止


完成:

2009

2


时间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2



1.

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 br>四年来,学校实施五种校企合作模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一是

“研发带动

< p>
型”

。以经编机产品研发带动校企合作,以应用产品带教学,实施“跟单”培养,助 推


地方服装产业的技术提升;二是

“实体融合型”

。抢抓 创意产业发展机遇,校企全方位


深度融合,联合举办影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 同步提升;三是

“智力合作


型”

。与国有企业强强联合, 组建校企合作学院,打造贴近建筑业人才需求的专业品


牌;四是

“订单融入型”

。融入企业真实职业环境,“订单”培养,顶岗实战,零距


离培养金融行业高素质应用人才;五是

“借船出海型”。

引进行业标准 、技术与设备,


共建行业性实训中心,校内实训与社会培训并举,提高人才培养的职业化 和开放性。


成果具有模式多样、涵盖面广、可操作、可推广的显著特点。


成果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一是建立长效机制,解决校企合作“一头热一头冷”的


难题。二是克服了课程设置学科化、教学内容知识型、教学方法灌输式的积弊;三是破

< br>解了学生动手能力差、就业适应期长的瓶颈;四是改变企业兼职教师聘用

“个人化、


游击式”的做法,提高了“双师”团队中专兼职教师的融合度;五是弥补了学 生职业资


格证书专业关联度不高的缺陷,提高了“双证”的有效性。



2.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2.1.

用“研发带动型”等模式,以“应用产品带教学”,重构课程体 系和教学内


容,建立基础课、专业课两大系统,实现职业岗位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 的落实与


融通,解决教学内容过于学科化,学生学到的东西和企业要求相脱节、距离远的 问题。


2.2.

用“智力合作型”等模式,组建校企合 作二级学院,搭建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和


长效机制,构建紧密型合作的“双师”结构团队, 从体制机制上保证“双师”教学团队


的有效运作,解决兼职教师聘用“个人化、游击式” 的老大难问题。


2.3.

用“实体融合型”等模式,校企资金、技术

< /p>

、人力、文化深度融合,解决了


校企合作松散式、浅层化,校内生产性实训 基地建设难问题。


2.4.

用“订单融入型”等模式, 顶岗实战,突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教学


模式,解决学生顶岗实习成效不高的问 题。


2.5.

用“借船出海型”等模式,校企共建行业 性实训中心,按行业标准培训考证,


解决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与企业行业要求关联度偏 低的问题。


总之,五种模式交融运用,全校

80%

的专业投入到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工


作中,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的目标落到实处。教学做合一,使毕业生与社会需求实


现零距离链接。


3


3

.成果的创新点


3.1.< /p>

准确把握校企双方利益共同点,构建和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和体制机制,有


效破解校企合作“一头热一头冷”的难题

。如校企联合举办影视制作技术专业,企业从


办学中得到应有的利益,提升了企业的品牌,扩大了企业的业务领域。


3.2.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实施五种类 型的校企合作模式,


“研发带动型”

“实体融合型”

“智力合作型”、“订单融入型”

< p>“借船出海


型”,

实现人才培养开放式、职业化。


3.3.

教学做一体,技能训练与理论学习融通。

构建 理论课进车间、生产性实训进


校园的培养模式。如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订单班学生进入企 业既学理论又学技能,一边


组织“激情展业”素质训练,一边参加顶岗实践。

< p>


3.4.

建立专兼职教师合作完成课程教学和实训指导的教学模式 。

实行五种校企合作


模式的专业,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

6

:

4

,基础课、实训课由专兼职教师合作承担。兼职教

< p>
师承担专业理论课教学达

20%

;专任教师通过合作,职业技能得到 有效提升。


4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经过探索实践,自

2007

年以来,上述校企合作项目的 效应不断显现。相关专业的


人才培养水平与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大大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 、就业对口率和社会满意


率。上述开展校企合作五种类型

6

个专业及相关专业群直接受益的学生

3400

多人,占


全校在校生总数的

40%

以上。

6

个专业毕业生就 业率达

99%

以上,就业对口率达

90%


上。毕业生的高就业率、高满意率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带动了学校招生的高分率、


高报到率。学校在连续

5

年全部招收第一志愿考生的基础上,

2007

年文理科最低录取分


数分别高出省定专科线

109

分和

112

分,

2008

< p>年所有专业最低录取分数均达到本三线以


上,其中

6

个校企合作专业分别高出本三线

10-20

分。形成了生源素质高、人才培养质< /p>


量高、就业率高的良性循环。


6

个专业均建设成为校级精品专业,其中省级精品专业

3

个;建筑工程技术、生产过


程自动化技术

2

个专业列入福建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 设专业。

2006

年以来,共建成


省级精品课程

11

门,精品专业

6

个,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

< p>1

项,财政部支持的重点实


训基地

1

个,省级重点实训基地

1

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1

个,省级教学名师

2

名。其


中属于

6

个相关专业的项目

14

个,占总数的

60%

< p>以上。不但如此,

6

个专业的成功经验


带动了全校< /p>

80%

以上的专业投入到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工作中,专业教师积极投


身校企合作和教学改革,挂职锻炼、技术研发蔚然成风。如机电工程系专业课教师近年


来共承担或与企业合作研发了

ASP

高速网版印刷机改进技术( 福建三恒集团)、空心砖


生产线控制系统(泉州宏盛机械厂)、纤维纱断纱检测自停系统 (三明永利公司)、煤


气罐综合参数监控系统(三钢煤气站)、实时水位上传系统(泉州 市防汛办)、电镀生


产线控制系统(厦门闽发公司)等

10

多个项目,提高了教师的研发能力,为企业解决了


问题,创造了效益。


对我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校企合作起到带动、启发和借鉴作用。近年


来,先后接待省内

10

多所高职院校(如泉州理工职业学院、德化 陶瓷职业技术学院、


泉州华光摄影艺术职业学院、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闽北职业 技术学院、厦门华


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等)代表团来校考察,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 企合作、项目化


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做法与经验,得到兄弟院校同仁的高度评价,成为他们 学习借鉴的样


本。我校现为福建省建筑类高职专业改革协作组组长单位,在全省高职院校 建筑类专业


教育教学改革中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 br>2008

9

月,学校对口支援西部高职院校计划正式实施 ,来自陕西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20

名二年级学生进入我 校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学习。目前已经进入顶岗实训阶段,


毕业后将由我校推荐在泉 州就业。通过对口支援,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项


目化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做 法与经验,对西部高职院校起到了借鉴和启迪的良好作用。


4


二、主要完成人情况


1

完成人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



工作单位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通讯地址



1957

4


1975

9



黎明职业大学


高职教育教学研究,


材料学及化学领域的教学


科研工作


< /p>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通港


西街

298







现任党


政职务










27


校长、党委副书记


0595

22900075



sblin@


362000


何时何地受何种


2001

年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2006

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


二等奖;

2003

年获福建 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1997

年获福建省优


省部级及以上 奖励


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6

年获福建省优秀课程。


主持学校教学改革与建 设工作,坚持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的切入点,以项目化管理为推进 学校内涵建设的保障机制,统领全


校教育教学改革。

< br>主持制定校企合作的方案与措施,并亲自参与各类校企合作项目的洽


谈、论证、决 策、统筹、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等各项工作。率先垂范,带


领相关专业领导、教师深入 企业,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与路径。


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显著,并用以指 导教育教学改革。近三年主持市厅级


以上课题

5

项,其中 教育部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1

项,省社科联规划课题

1


项。课题研究的结论与成果成为指导校企合作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


指 导思想,并组织、引领相关专业及全校教师积极投入到高职教育研究和教


育教学改革实践 中来。











本人签名:



2009

4

2




5


主要完成人情况


2

完成人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



工作单位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通讯地址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

、校企合作项目的管理者和具体业务指导部门负责人;


2

、亲自主持汇成、

QAD

、先艺、西门 子、中国人寿等的校企合作前期洽



1966

3


1988

8



最后学历


高校教龄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邮政编码



大学本科


21


副教授

/

会计师


黎明职业大学


财务会计

/

教学管理

< br>福建省泉州通港西街

298


号黎明职业大学教务处


教务处处长



qzydh@


362000


200 8

9

月获福建省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2006

6


月获福建 省委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



谈,并负责起草合作协议;


3

、具体参与校企合作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负责教学管理、教学



监督;



4

、指导校企合作各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包括校内生产性实训基



地和校外顶岗实训基地;



5

、指导校企合作各专业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



6

、指导校企合作各专业教育模式的改革 与创新,如订单培养、项目导



向、任务驱动等,努力做到“教学做合一”;


7

、参与各项目的中期验收和结题总结。







本人签名:



2009

4

2


6


主要完成人情况


3

完成人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



工作单位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通讯地址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951

6


1968

1


副教授

/

高级工程师







现任党


政职务









大学本科


30


土木建筑工程系


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


黎明职业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系


教学、科研与管理


tjx@


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


福建泉州通港西街< /p>

298


362000


黎明职业大学土建系


2003

年度获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2006

12


《公路工程施工边桩定位方法创新》获首届全国高职高专建筑类专业优


秀论文三等奖;

2007

10

月被福建省人事厅、教育厅评为“优秀教


师”;

2008

9

月获福建省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2008< /p>

10


月获福建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省总工会“师德标 兵”。


1

、负责组织并参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项目建设 ;负责的该专业被评为省


级精品专业。


2

、参与林松柏校长主持的省社科联立项校企合作研究课题

1

项。


3

、编写“高职双证”和劳动部与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系 列教材四


本。其中主编《工程计量与计价》(本人完成

15

万字)、《建设工程项目管


理》(本人完成

10.1

万 字)、《建筑施工与组织》(本人完成

5.5

万字),


参 编《工程资料管理》(本人完成

4.3

万字)。


4

、同企业合作完成科研项目

2

项:(

1

)《建筑工程高职双证培养方案研


究》项目批准号

200 5C-ZZ03

2007

10

23

日由泉州市社科联组织专家会


审鉴定结项;(

2

)《建筑节能材料-尾矿加气混凝土砌块性能与应用研究》


福建省教育厅项目批准号

JB07207

2009

年底结项。


5

、近五年来在国家

CN

刊号杂志发表《公路工程施工边桩定位方法创


新》、《玻璃采光层面渗漏 原因分析及防治》等论文

11

篇。


6< /p>

、同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与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建立“建筑工程学


院”,本 人担任副院长,并组织实施实训教学。











本人签名:



2009

4

2


7


主要完成人情况


4

完成人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



工作单位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通讯地址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

参与影视制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落实方案目标,组织


教 学活动;


2.

开展教学研究,改革教学进程与方式,进 行精品专业、精品课程的


建设;规范行业人员的教学方式;

< p>
3.

在校内制作与校外拍摄过程中,全程跟踪指导学生的课外实践,组


织学生参与

DV

大赛等竞赛活动;

< br>4.

开展社会调查,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而拓

展专业领域,建设新闻传播类专业群。



1963

10


1983

7



最后学历


高校教龄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邮政编码



大学本科


16


人文社科系


副主任


0595

22912803


tanbinxt@


副教授


黎明职业大学


新闻传播教学


福建省泉州通港西街


298

号黎明职业大学


人文社科系


362000















本人签名:



2009

4

2


8

广东财经大学宿舍空调-广东财经大学宿舍空调


首尔大学医学院-首尔大学医学院


天津师范大学白学军-天津师范大学白学军


山西医科大学考研分数线-山西医科大学考研分数线


吉林财经大学专业排名-吉林财经大学专业排名


大学生水果创业计划书-大学生水果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做保姆-大学生做保姆


大学你好演讲稿-大学你好演讲稿



本文更新与2020-11-29 11:5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14956.html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 校企深度融合,多层面多渠道创新高职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