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科大学排名-德国工科大学排名
附件一、
西南交通大学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
学
院:
姓
名:
学
号:
专业领域:
导
师:
辅导教师:<
/p>
填表日期:
研究生院制
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的几点说明
< br>一、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应由导师与辅导教师(以下简称“导师组”)按照
本专业
工程领域硕士生培养方案的要求,
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
结合专业学位硕
士生本人的特点,全面考虑,合理安排,指导硕士生制订个人实践计划,对其实
< br>践目标、内容、方法等要求和进度做出计划和安排。
二、硕士生应按制订的实践计划进行学习,通过后,方能申请论文答辩。
三
、
实践计划一旦确定就应认真遵照执行,无特殊原因, 原则上不予更改。
因特殊情况确需更改者,应在每学期开学两周内提出书面修改计划申请
,
经导
师和学院同意后方能执行。
四、计划制定和审核程序
实践计划一般应在第二学期结束两周之前,
由导师
(组)
与硕士生共同制定,
并由导师(组)同意,经学院负责人与实践基地负责人同意后
方能执行。
五、实践计划一律用
A4
纸正反面打印,一式
1
份,由所在学院留存,研究
生院定期检查。
一、研究生基本资料
姓
名
籍
贯
入学年月
专业实践起
止时间
课
程
名
称
83
90
85
72
研
究
生
课
程
87
A
A
全部课程总学分
院系教务员审核签字:
学院盖章
2014
年
7
月
4
日
专业
实践
指导
教师
姓名
职称
主要从事的专业与研究
领域
所在工作单位
联系方式(手机、
座机)
23
学分
成绩
课
程
名
称
学分
成绩
二、专业学位硕士生实践计划
1
、
拟实践方向
2
、拟实践内容概述
(
1
)该实践要求的基本理论知识
①交通信息的采集与分析技术;
②交通影响评价与分析;
③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④交通设计原理与综合运用;
⑤快速路与常规道路衔接的相关理论;
⑥道路工程;
⑦投资估算。
(
2
)该实践要求的基本技能
①交通现状调查以及查阅相关文献与分析交通现状;
< br>②运用相关的交通影响评价指标结合交通现状信息分析现状交通存在的问题;
③根据道路与城市的关系规划快速路;
④运用交通设计学与道路工程相关原理进行快速路设计;
⑤灵活运用快速路与常规道路衔接的相关理论。
(
3
)该实践拟出的成果
①快速路建设及其与常规道路衔接研究文本;
②快速路衔接设计图、成都市快速路规划方案和成都市快速路规划建设表等。
导师组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3
、实践进度
时间
内容
项目概况及快速路概
述
成都市快速路现状分
析
地点
要求
1.
项
目
研
< p>究的
依
据、内容和意义
2.
对
快
速
< p>路相
关
概
念
理
论
进
行
阐述
1.
成
都< /p>
市
快
速
路
概况
2.
分
析
快
速
路
现
状存在的问题
1.
国
外
快
< p>速路
建
设
的
现
状
及
经
验
2.
国
内
快
< p>速路
建
设
的
现
状
及
经
验
1.
快
速
路
< p>规划
基
本原则与要求
2.
成
都
市
< p>快速
路
规
划
布
局
方
案
的汇总
1.
合
理
衔
< p>接的
必
要性与重要性
2.
快
速
路
< p>与常
规
道路如何衔接
1.
环境影响分析
2.
交
通
设
< p>施的
完
善
备注
2011.7-2011.8
2011.8-2011.9
2011.9-2011.10
2011.10-2011.11
2011.10-2011.12
2011.12-2012.1
国内外快速路建设经
验的借鉴
成都市快速路规划布
局方案研究
快速路与常规道路的
衔接问题
成都市快速路系统环
境影响分析及交通设
施的完善
导师(组)签字
学院意见
实践基地
意见
负责人签字
:
盖院章
年
月
日
负责人签字
:
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二、
西南交通大学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个人专业实践登记表
研究生院制
时间
地点
内容
1.
项目研究的依据、< /p>
内容和意义
2.
阐述快速路相关概
念理论
1.
成都市快速路概况
实践指导人签名
备注
2.
分析快速路现状存
在的问题
国内外快速路建设的
现状及经验
1.
规划建设的基本原
则与要求
2.
规划建设方法要点
1.
合理衔接的必要性
2.
快速路与常规道路
如何衔接
1.
成都市快速路系统
环境影响分析
2.
成都市快速路系统
交通设施的完善
p>
说明:实践学时最低不低于
128
,导师(组)可根据硕士生 的实际情况和实践项目酌情增加
学时;此表一式
1
份,实 践结束后由实践单位交到硕士生所在学院。
附件三、
西南交通大学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个人专业实践总结报告
报告题目:
学
院:
快速路建设及其与常规道路衔接研究
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研究生院制
一、实践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在“经济加速度”推进下,我国正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城市的扩展引
< br>发了城市问题的爆发,
“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已成为城市发展中
的突出问题。
城市快速路交通的建设发展将有助于这些问题的缓解,目前 我国北京、
上海、
广州、成都、重庆、西安、哈尔滨、福州等许多大城市
正在积极推动城市快速路交通的发
展。
作为城
市道路交通网络的骨架,城市快速路建设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建设城市快
速路,既保
护大城市中心城区交通畅通,又保障一定规模的中长距离交通能与短距离交通
进行有效的
分离,同时让城市内部道路与城市外围的过境高速公路之间能有一个合理的过
渡与衔接。
四川成都位于我国西部,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要交通节点。随着成
灌快铁、城市
地铁一号线的通车,成渝客运专线的启动,成都铁路新客站的建设,加上市
域高速公路主
骨架的基本建成,海、空港综合枢纽的逐步形成,成都已进入大规模交通发
展阶段,规划
建设快速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项目根据快速路系统规划编制,分析了快速路在城市道路网系统中的功能,研究快
速
路的交通特性和快速路的建设条件,提出了成都市快速路网布局规划的具体方案,并对
快
速路与常规道路衔接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项目研究依据城市道路规划的
理论与方法、快速路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快速路设计的
理论与方法,同时借鉴了国内外大
型城市快速路规划建设的经验,结合成都市城市布局,
研究快速路与常规道路衔接方式,
提出具体方案。
二、实践主要内容
1
快速路概述
1.1
快速路的特性与功能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的
不断扩大,尤其是组团型城市的出现,产生了大量
中长距离的交通出行需求,为了满足这
一需求以及人们对出行舒适性、快速性的要求,城
市快速路应运而生。快速路在建设形式
上与高速公路相似,全线采用全封闭式,通过立交
与其它道路衔接进行车流转换。但实质
上它与高速公路有着本质的区别。最突出的一点是
快速路是城市道路的一种,而高速公路
是城际以及城市间的一种道路形式,但就快速路的
构造形式而言,可将其看成是城市常规
道路向高速公路过渡的一种产物。
1.1.1
快速路特性
城市快速道路系统是由不受干扰的道路以及
互不交叉的立交、过街天桥、地道等设施
组成,并且具有自己的特征。城市快速路系统目
的在于发挥出机动车在长距离交通时的速
度优势,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其作用在于引导
长距离交通与地区性交通的分离,采取与
常规交通分离的办法疏解城市交通密集地区的交
通,使城市各部分建立起快速直接的交通
联系。除了上表提出的城市快速路的特征外,它
还有其自身的特点:汽车专用;大容量;
连续快速;出入口间距较小;配套辅路系统;交
通安全性较高;环境要求高;工程实施难
度和投资额度较大。
1.1.2
快速路功能
大城
市快速路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联络城市各个功能分区或组团,满足
较长距离
的交通需求;分离快慢交通和长短距离出行;屏蔽过境交通,提高交通安全;调
节城市路
网交通量;快速疏解出城交通;形成城市建设的风景带,带动沿线的土地开发;
对城市土
地发展起强烈的诱导作用;快速道路同时具有防灾作用。
1.2
快速路建设的基本理论
1.2.1
快速路规划要素和影响因素
从道路规划的观点来看,城
市的自然环境、历史环境、经济和社会环境、城市规划方
面等的问题都是不同的。所以在
规划城市快速路时,一定要分析各城市的固有问题,作出
适合于各个城市特点的规划。<
/p>
快速路规划影响因素主要有:城市形态;城市用地布局结构;城区性质;
路网的结构
布局;区域交通网络。
1.2.2
快速路设计内容
快速路设计
主要涉及快速路线网布局、出入口设置、立交设计、辅路系统、快速路的
衔接等
5
个方面。
(
1
)快速路线网布局
快速路系统规划布局属于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专项规划。目前我国的大城市快速路线网
布局总体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结合。
(
2
)出入口设置
城市快速路出入口是城市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起到连接城市快速路网和其
他城市路网功能实现不同道路等级交通流量的过渡。因此在出入口设计时应注意区域的综
合考虑、集散车道的设置、监控设施的完善以及减少出入口的交织现象等
4
个问题 。
(
3
)立交设计
< /p>
快速道路与快速道路或主干道的连接点往往采用立交。
设计时必须根据城市 路网规划、
立交用地情况、立交间距、相邻立交的形式、立交投资以及重要市政管线、拆
迁量大小等
综合考虑,均衡确定立交方案。
目
前城市快速路系统主要使用菱形立交、环形立交、苜蓿叶式立交和定向式立交等
4
种型式。在立交形式选择上应重视对交通流特征的分析,结合路网整体考虑。
表
快速路与各种道路相交时路口型式
相交道路
快速路主干道
全互通式立体
交叉
次干道
?
部分互通式和全互通式立交
?
分离式立交
支路
?
分离式立交
?
右进右出的出入口
?
全封闭
交叉型式
(
4
)辅路系统
辅路系统是保证主路交通连续快速、解决主路的进出交通组织以及容纳非快速的一般
性
区域交通所必须的辅助性道路。它是快速路网与城市一般路网之间的纽带也是快速路网
的
保障系统。规划设计辅路时主要考虑车道数、空间安排、公交站点的设置、交叉口等
4
< p>个方面。
2
成都市快速路现状
2.1
成都市城市路网布局概况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3
—
2020
年》
指出,
成都市城市交通发展格局为“井”字加
“环放”状。依据这一发展目标,至
2010
年末,成都城市交通已形成公路为主,“井
+
环
放”的基本路网结构,绕城高速公路和一、二、三环路构成城市的环状交通路网加上几个
出城主干道成雅、成南、成灌等
8
条高速路发散放射构成 环放路网,东城根街、红星路、
滨江路和新华大道等构成了“井”字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