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辅导员怎么称呼-班级活动策划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
年
/3
月
/18
日
/
第
010
版
外媒看中国
人工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新引擎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
孙富春
采访整理
徐莹莹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
3
月< /p>
13
日报道,根据日美欧中四国专利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公
开的专利申请数据,在过去
3
年里(
2016-2018 p>
年)
,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领域排名前
50
的企业中,< /p>
中国有
19
家,超过美国的
12
< p>家。在作为高科技竞争主战场的人工智能领域,中国正在提升存在
感。
据俄罗斯卫 星通讯社
3
月
15
日报道,美国艾伦人工智能研究 所发布的研究报告表明,未来
两年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开发成果可能会超过美国。
该报告称:
“通过分析转引最多的出
版物,我方发现,中国在人工智能方
面开发成果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
瑞士《沃森杂志》近日刊登题为《中国人已经赢得了
IT
战争》的文章指出,世界各国政府
都在急于支持人工智能的创
新,但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那样发布系统规划,并有能力完成任务。
目前,人工智能正处于第三次浪潮的初级阶 段,更加注重可解释性和通用人工智能技术。中
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应用市场开始接近
国际领先集团行列,积累了一定的优势。但我们也要看
到,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领域,如
驱动(计算)资源和计算理论方面,中国目前的发展还比较薄
弱。
2017
年
7
月,
国务院印发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
明确了中国新一代人 工智能发展
“三
步走”的战略目标。同年
12
< p>月,工信部印发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
2 018-2020
)
》
,
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 深度融合。
今年两会期间,
人工智能连续第三年被写入
政
府工作报告,
“智能
+
”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 引导下,中国人工智能正紧跟
时代发展步伐。
不止中国,近年来,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将人 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牢牢抓住人工智能赋能
各行业的发展契机,使其助力传统行业实
现跨越式升级。人工智能正逐步成为掀起互联网颠覆性
浪潮的新引擎。
但人工智能不是 万能的。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有很多不足和“不能”
。人工智能技术在很
多方面距离成熟应用尚存在技术瓶颈;人工智能的滥用有可能带来道德伦理上的风险;人工智能
技术垄断将造成的新“数字鸿沟”同样不应被轻视。
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我认为有如下趋势:
机器将取代很多传统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 往往具有劳动强度大、附加值低、重复率高、规
则清晰、危险系数高等特点,存在着用工
难的问题。而人和机器关系的变化,将带来人机共生的
新社会形态。此外,基于场景的智
能化应用将是未来的重要的领域,包括生产、仓储、物流等。
影响人工智能发展的三个要素即驱动资源、 数据资源和计算理论,正在发生变化。
5G
和云
端智能等
技术将促进分布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使数据在云端通过学习生成知识成为可能,机器将
具
备认知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DNA
计算、
神经计算和免疫计算等新 的生物驱动资源以及类生命材
料技术的发展,将带来一场生物智能的革命。人机混合智能
将把人类应用智能的水平带入一个新
境界。此外,新的计算理论特别是量子计算理论和芯
片技术的发展,将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
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未来,我们应当 采取理性务实的发展路径,扎实推进基础理论、芯片等核心计算资源短板的
发展,营造人
工智能创新生态,注重人工智能法律和伦理方面的研究。在开放中创新,在创新中
第
p>
1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