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档案馆-最美少年
985
工程
“
985
工程
”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
研究型大学而
实施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名称源自
1998
年
5
月
4
日,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
年校庆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的讲话。最初入选
985
工程的高校有九所,被称
九校联盟
,截
至
2011
年年末,
985
工程共有
39
所高校。
此后,
教育 部表示“985”工程和“211”工程的
规模已经稳定,将不会再新增高校,于是引入
动态竞争机制,在非
985
工程高校且是部属
211
p>
高校实施“
985
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
学校名称
985
工程
简
称
985
创办时间
1998
年
5
月
高校数量
39
所
1998
年 p>
5
月
4
日,国家主席
江泽民
< p>在庆祝北京大学
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
“
为
了实现现代化,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
[1]
北京大学
此,中国教育部
决定在实施《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
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
,并以 江泽民在北京大学
100
周年
校庆的讲话时间(
1998
年
5
月)命名为:
“
985
工程
”
[2]
。
1998
年
5
月
4
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教育部领导在庆典上建议,今后连续
3
< p>年,政府
每年拿出中央财政收入的
1%
,作为中国建 设
“
世界一流大学
”
的资金。建议得到了原则上的
肯定,这是
“985
工程
”
的名称由来。
以当年财政收入测算,
“985
工程
”
总投入将在
300
亿以
上。
最初只有北大和清华确认为要建设
“
世界一流大学
”
,并且两校分别获得教育部
18
< p>亿的拨款
额度,并使得第一批
985
定格为
2+7
所,此九所高校后组成
九校联盟
,简称
C9
;随后,
985
工程扩大,先后有
30
所大学以建设
“
国际知名大学
”
为目标加入该工程。
2009
年
10
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 br>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9
< p>所中国大陆名牌高校结盟,在人才培养、科
学研究等领域加强合作与
交流,优势互补,这使我国诞生了首个名校联盟
——“
C9
” p>
。
2011
年
3
< p>月7
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时 明
确表示,
“
985
工程
”
、
“211
工程
”
已经关上大门 ,不会再有新的高校加入这个行列。
2011
年
4
月
24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胡锦涛
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
上发表讲话,
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
鼓励高校同科 p>
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
促进资源共享,联合 开展重大科研
项目攻关,
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之 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
施
2011
计划
[3]
。
清华百年校庆
2011<
/p>
年
12
月
30
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 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就国务院
关于实施
《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
年
)
》
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
询问。教育
部部长袁贵仁在回答委员询问时表示,当前,
“211”
工程和
“ 985”
工程的规模已经
稳定,引入动态竞争机制,实施
985
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项目
一期高校
学校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南京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山东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吉林大学
厦门大学
教育部、北京市
教育部、北京市
教育部、上海市
教育部、江苏省
教育部、上海市
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安徽省
教育部、陕西省
教育部、浙江省
工业与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
工业与信息化部、教育部、北京市
教育部、天津市
教育部、天津市
教育部、广东省
教育部、广东省
教育部、山东省
教育部、湖北省、武汉市
教育部、吉林省
教育部、福建省、厦门市
共建部门
协议签署时间
1999.7
1999.7
1999.7
1999.7
1999.7
1999.7
1999.9
1999.11
1999.11
2000.9
2000.12
2000.12
2001.1
2001.1
2001.2
2001.2
2001.2
2001.2
武汉大学
东南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兰州大学
东北大学
同济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二期高校
中国农业大学
p>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央民
族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部、湖北省
教育部、江苏省
教育部、山东省、国家海洋局、青岛市
教育部、工业与信息化部、湖南省
教育部、工业与信息化部、湖南省
工信部、教育部、陕西省、西安市
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
教育部、重庆市
教育部、四川省
教育部、工业与信息化部、四
川省、成都市
工业与信息化部、教育部、北京市
教育部、甘肃省
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
教育部、上海市
教育部、北京市
教育部、北京市
教育部、北京市、农业部
中央军委、长沙市
教育部、陕西省
教育部、北京市
教育部、上海市
2001.2
2001.2
2001.2
2001.2
2001.2
2001.4
2001.8
2001.9
2001.9
2001.9
2001.9
2001.12
2002.1
2002.6
2002.8
2003.9
2006
2006
2006
2006
2006
211
工程
“211
工程
”
(
211 project )
即面向
21
世纪
,
重点建设
100
所左右
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简称
“211”
。
为了面向
21
世纪
,迎接世界
新技术革命
的 挑战,中国政府集中
中央
、
地方
各方面的 力量,
重点建设
100
所左右的
高等学校
和一批重
点学科、专业使其达到
世界一流大学
的水 平的建设
工程
。
“211
p>
工程
”
是中国建国以来国家正式立项在
高等教育
领域进行的
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工程,
是国家
“
九五
”
期间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工
程,也
是
高等教育
事业的系统改革工程。
中文名
211
工程
英文名
211
project
简
称
211
创办时间
1995
年
类
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综合、理工、农林、医药、师范、军事、财经等
所属地区
中国大陆
主管部门
教育部、其他部委、省市教育部门
招生批次
提前批
、
< p>本科一批、部分本科二批
学校数量
112
所
“211
”
,
即面向
21
世纪重点 建设
100
所左右的
高等学校
和一批
重
点学科
的建设工程。
“2
11
工程
”
于
1995
年中国国务 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211
工程
”
是新中
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
高等教育
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
层次最高的
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
“
科 教兴国
”
战略的重大举措,是
中华
民族<
/p>
面对世纪之交的国内、
国际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高瞻远
瞩的重大决策。
“211
工程
”
建设是国家发 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
财政部通力协作,
调动各方积极性,
体现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
优越性的成功典范。
211
工程之上海财经大学
“211
工程
”
自
199 0
年开始酝酿。
1990
年
6
月, 国家教委在制定全国
教育事业十年规划和
“
八五
”
计划
时,即研究了在
“
八五
”
期间集中力量
办好一批
重点大学
的问 题。
当时提出在二到三个五年计划内,
有计划
地重点投资
建成
30
所左右的高等院校。后考虑到要形成一批行业带
头学校,经过多次研究,确定了到
2000
年前后,将重点建设的高等
< p>学校确定为
100
所左右,并要求将此事当作面向
“ 21
世纪
”
的大事来
抓。这项发展高等教
育的重要措施开始简称为
“211
计划
”
,后来确 定
为
“211
工程
”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