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大学生校园贷上海大学考研难度分数线报录比考研院校分析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07 12:29
tags:

成都医科大学分数线-心经解释

2020年12月7日发(作者:崔聚)



考研的那段路终究是过去了,

每当看到考研的同学们,

就会想起


那段漫长而又艰辛的路程,回头看,还算是取得了一个不错的结 果,


那段难忘的日子在我人生中留下了永远的记号,

也不过是你人生长河


中应该经历的一件事情,

无论你以前做了什么事情,

未来 总会以你意


想不到的方式出现在你面前,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当下,

努力追求自


己想要的东西,把自己该做的都做到位,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下面 给


大家分析一下上海大学考研的具体难度,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学校综合介绍


1.1

上海大学招生基本信息解读


上海大学(

Shanghai University

,简称“上大”

,是上海市属、


国家“

2 11

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国家教育部、国家国防科


技工业局与 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


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 予单位,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


计划”

“卓越新闻 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


派研 究生项目”

111

计划”

。< /p>











截至

2018

3

月,

学校设有

77

个本科专业、

42

个一级学科硕


士学位授权点、

171

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15

个硕士专业学


位授权点(其中工程硕士含

13

个工程领域)

24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


位授权点、

79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18

个自主增设二级学科

< p>
博士学位授权点

(含

7

个交叉学科博士点)

19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拥有

4

个国家重点学科、

1

个“双一流”建设学科、

4

个上海市Ⅲ类


高峰学科、

10

个上海市Ⅰ 类高原学科、

7

个上海市Ⅱ类高原学科,


牵头建设

2

个上海市Ⅳ类高峰学科,

7

个学科进入

ESI

全球排名前


1%






上海大学有机械工程

1

个学科入选了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p>


上大的文学专业一直都是考研人的首选,

虽然不是王牌专 业,


毕竟是

211

名校,加上独特的地 理位置优势,每年还是会有很多考


生报名。


中 国语言文学专业

18

考研统招

43

人,招生人数还 是比较稳定


的。总体的报录比也比较稳定,都是在

8:1

左右。作为一个

211


校这个报录比还是可以接受的。


两个历史专业中国史和世界史,

总体的报录比都是

7:1

多点。


19

年差距还 是比较明显的。


上海大学虽然是综合类的大学,

但是理 科类的专业要比文科类专


业强些。

机械学院是上大的王牌学院,

机械工程是国家双一流学科建


设的专业,其中机械电子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竞争 还蛮激烈的。


机械自动化、

机械设计及理论和车辆工程 这三个专业考研报录情


况还是比较稳定的,

毕竟都是属于双一流学科群的 专业,

还是比较推


荐报考的。考研难度不是很大。



电气工程的专业都是按照一级学科来统计的,比如说电工理论 、


电机和电器这些,

所以就放在一起分析了。

电气工程专 业算是工科考


研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了,考研的竞争会比较激烈。


1.2

上海大学近三年硕士招生人数一览表。


2020

年上海大学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

5000

名(含拟接收推荐


免试生)

。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4 400

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600

名。


2019

年上海大学校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

4900

多名

(

含拟接收推


荐免试生

)

。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

4400

名,非全日制硕士研< /p>


究生

500

多名。


2018

年上海大学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名(含拟接收推荐免试


生)< /p>

。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名。



年份


2019


2020


招生


总人数


4900


5000


全日



4400


4400


非全


日制


500


600


分析:总体来看,上 海大学近几年的招生总人数逐年增加,对比


2019

年,

2020

年的招生人数比

2019

年增加

100< /p>

人,主要增加的


是非全日制招生人数,全日制招生人数与

2 019

年相同。



1.3

上海大学本年度录取分数线与国家线对比图






再看

2020

年考研国家线总体趋势图












考研一共

13

大学科门类,总体走向参差不齐,但依旧有规律可


循。



2020

考研的国家线走势分为三种:


1.

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

持平


2.

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

上升


3.

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

下降


除此之外,

我们还要计算出国家线的两个极限值,

也就是上涨分


数最多的学科和下降分数最多的学科。


本学科分数线与 去年相比持平有

3

个:

文学、

管理学、

< p>享受少数


民族照顾的考生

.


本学科分数线 与去年相比上升的有

5

个:

哲学(

+5

< p>分)

、法学


+5

分)

、教育学(

+6

分)

、艺术学(

+7

< p>分)

、体育学(

+7

分)


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下降的有

9

个:

经济学(

-2

、历史学


-1

理学

-2

< p>)

工学

-6

< p>、

农学

-2

< p>医学

-5

军事学

-5


工学照顾专业(

-6

、中医照顾专业(

-5


国家线的两个

极限值

出现在 如下两个专业:

1.

上涨极限值(

+7


分 )

,

艺术学和体育学。

2.

下降极限值工学

-6

和工学照顾专业

-6


一般而言,

本学科国家线和去年相比持平,

意味着去年和今年的


报名人数和考试难度 总体无大变化。


本学科国家线和去年相比上涨,

意味着 去年和今年的报名人数和


考试难度有所增长

(具体原因要视本学科特点而 言,

请关注官网发布


2020

年分类学 科报告综述。


本学科国家线和去年相比下降,

意味着去年和今年的报名人数和


考试难度同样有所下降。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

即今年分数上涨 的学科全都是文科


专业(不考数学的专业)

,这反映出几个信号:


1.

文科专业报考人数增多


2.

文科试卷主观性更大,

评分标准更 具离散性,

想得高分并不容


易。


3.

2022

考研文科竞争性会更大。


二、上海大学考研难度总体概述


2.1

上海大学考研难度具体分析

本难度系数由以下因素构成:

(院校级别、地理位置、院校信息、


学 校排名、学校荣誉、报考总人数、录取总人数、一战成功率,优势


学科、劣势学科、热门 学科、冷门学科、总体难度评价、综合难度评


分等综合因素)






2.2

上海大学考研难易程度综述


1

、一流名校,实力可鉴


上海 大学是国家

211

院校,属于国家一流重点院校,对于考研


来讲还是有一些难度的,

每年的报考人数却并不少,

且保持着上涨的

< p>
趋势。

学校综合实力在全国来讲仍然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每年的优秀


毕业生受到社会界的广泛认可。


2

、历史悠久,根基深厚


上海 大学自建校至今也已有着非常悠久的时间了,

积淀着几代人


的成就和辉煌 ,文化根基深厚,吸引着国内慕名而来的众学子,延续


着上一辈留下来的文化传统和名校 文化。

每年投入教育领域的资金和


资源也越来越多,院校所处城市,各种 社会机能都非常完备。城市的


经济、科教等等方面都在全力发展中。


3

、性价比高,前景可观


学校 虽不似百年名校一般在我国的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发


展至今,尤其 是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科教方面的重大支持,也是有一


些可观的成绩的。

尤其某些王牌专业,

具备过硬综合实力的导师也是


有一些的,

< p>且学校近几年也在响应国家号召进行一些开发建设。

所以


前景方面还 是比较可观的,尤其是一些热门专业非常值得报考。


4

、城市经济日益繁荣,学校发展依傍而上

< p>
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内总会有几个好的大学,

某种程度讲,

城市


的经济对于学校的发展是有相当的助力的。


随着城 市综合实力的发展,

上海大学所在地在各个方面都有了重



大的发展,尤其是在经济、

科技、以及现代化建设方面有着日新月异

< br>的变化,

同样给身居在此的各大院校提供了重要的经济依托,

尤其是


本校,在近几年来学校的发展建设离不开城市各方面的支持。


对于考研而来的学生来讲当然也是非常有益处的,

比如在学生期


间遇到比较可靠的实习机会的几率增加。


5

、二战人数对比


相较于

985

院校,上海大学的二战率相对并不算高,但是每年


的二 战人数也是年复一年的增加着,

这就给初考的学生带来了一定的


压力。< /p>

因为一战被淘汰的考生卷土再来,

已经积累了比初考生更丰厚


的知识储备和考试经验,

总的来讲还是有优势的。

但是也请各位初考

< p>
的考生把心态放平,把重点放在备考复习当中才更加实际。


6

、专业课难度


总体来讲本校 的专业课难度相较双非院校来讲还是有一定难度


的。

本专业考研的话可能 稍好一点,

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可能相对就比


较难了。尤其是对于本科就是 普通院校的考生来讲难度还是蛮大的。


如果想要成功率大一点,建议至少两门优势学科。 在考题方面,每年


都会有变化,

但大体规律还是以往的风格,

< p>考生在专业课复习方面还


是需要用心对待,多花些精力。


7

、调剂率


上海大学每年都会 有一定调剂名额的,

因个别专业上线生源相对


不足所以会接收少量调剂。

依据每年的报考情况跟招生计划而定。


往年数据来看,

有些专业会出现报考人数不足的情况,

那么这种时候


< /p>


都是会进行调剂的,

具体专业大家可参照官网每年最新公布的调剂名


单。


对于本科为

211

及其以上的同学来说,调剂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因为所有的学校在接收调剂生的时候都 会优先接收本科为

985

211


的学生 ,而背景普通的考生,则背负着更大压力。


8

、学校口碑


上海大学在当地 口碑是非常不错的,

但因各种原因,

国内的知名


度就稍加 逊色了。虽并未犹如

985

等知名院校那样到了人尽皆知的


程度,

但学校在历年毕业生中的口碑算是比较不错的,

学生对于自己

< p>
的母校还是有着不错印象,

尤其是优秀毕业生对于母校通常都有着一


些情感,可见学校的硬实力和教学方面也是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的。

< br>而且上海大学的综合实力是非常强的,

在同类别的院校中也比较


受 到其他院校的认可。


9

、毕业生去向和就业率


在官 方公布的

2019

年上海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表中可以看出,

上海大学就业率一直不错,个别学院和专业的就业率达到

100%

,出


国率也相对较高,就业水平在全国也依然具有竞争力。


上海大学的一些王牌专业口碑非常不错,

尤其是在当地市场,


到用人单位的追捧,总体而言的话,优秀毕业生前途看好,尤其近年


上海大学的 就业率呈上升趋势,前途日益明朗。












10

、薪酬水平


薪资是众多毕 业生关心的问题,

在新时代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


起,高校应届毕业生的 薪资待遇水平都呈上升趋势。


总体而言,薪资水平和院校及专业关系如下:


1.

学历层次越高,其月均收入水平越高。


2.

理工及医学类学科薪资水平普遍高于文科。


3.

就总体数据数据而言,男生薪资略高于女生。


4.

一线城市薪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城市。


5.

薪资水平、

单位性质、

< p>工作压力,

是毕业生最关心的三个问题。


6.

985

高校毕业生的薪资水平明显高于普通院校毕业生。






11

、四六级状况


虽然说上海 大学考研英语对四六级没有直接要求,

但某些王牌专


业可能会在四六级上 面有一定的限制,

所以说英语四六级有可能会对


考研最终的结果有一定影 响。

而且英语四六级的成绩一般作为综合素


质来体现,

这 也是部分导师选择学生的一个考虑因素,

在其他素质相


等的条件下,老师 还是比较喜欢英文溜溜的学生。


不过总体来讲,

四六级 成绩是一个加分项,

如果四六级成绩优异,


那么在同水平的考生中,

被刷掉的可能性就很小,

因为有些导师对英


语成绩好的同学总 是会比较喜欢的。


12

、高考人数和分数线


< /p>


高考和考研是中国学生接连面对的两大国家级考试。高考过后,


考 生升入大学,大学毕业可读硕士,因此,一个学校的高考数据往往


也决定了它的考研热度 和难度,

一般而言,

一个学校的高考关注量大


同时也代表 着该校考研具有一定难度。


上海大学近三年高考分数线平稳中略有看涨 ,关注人数持续增


多,从这方面而言也给上海大学的考研学子带来一些压力。

< p>



2017







2018











2019




三、

2020

考研大环境分析


30

年(

1994

< p>2020

)考研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统计


截止至< /p>

2020

7

10

日,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具有研招资格的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计

998< /p>

所。


虽然

2020

年考研 已悄然落下帷幕,

但史无前例的报考人数让考



研再次火热一把,据教育部官方统计,

2020

年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


区考研报名人数共计

340

万人,< /p>

2019

年的

290

万人上涨

50

万人,


持续第五年增长,增长率

16.3 0%

。这也是

1994

年以来硕士研究生


报考人数的最高人数纪录,是

1994

年报考总数的近

30

倍。

1994


年只有

11.4

万 人报考。以下为官网历年考研报考人数与录取比例统


计,数据仅供参考:


年份


报名数


(

)


340


290


238


201


177


164.9


172


176


165.6


151.1


140.6


增长率


16.30


%


0.218


18.40


%


0.136


7.30%


-0.041


-2.27%


6.30%


9.60%


7.90%


12.80


录取数


(

)


85


80


76.35


72.2


51.7


63


54.8


53.9


51.7


49.5


47.4


报录比



4.0:1


3.6:1


3.1:1


2.9:1


2.9:1


2.6:1


3.1:1


3.3:1


3.2:1


3.0:1


2.8: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124.6


120


128.2


127.12


117.2


3.80%


-6.80%


0.80%


8.40%


24.00


%


18.50


%


27.70


%


35.70


%


17.30


%


22.90


%


16.40


%


13.20


%


44.9


38.6


36.1


34.2


31


2.9:1


3.0:1


3.5:1


3.2:1


3.6:1


2004

94.5

27.3

2.9:1


2003

79.7

22

2.9:1


2002

62.4

16.4

3.2:1


2001

46

13.3

4.2:1


2000

39.2

10.3

4.6:1


1999

31.9

7.2

4.9:1


1998

27.4

5.8

4.7:1



1997

24.2


18.60


%


31.80


%


38.40


%



5.1

4.7:1


1996

20.4

4.7

4.4:1


1995


1994



15.5


11.4


4



3.6:1


1951

年我国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开始招收新中国第

< p>
一批研究生以来,研究生制度已有了

69

年历史(重新正式且批量招


生研究生始于

1978

年)

< p>


这数十年,中国发展日新月异,教育制度不断完善,关于硕士研

< br>究生的培养也日臻成熟。


我国硕士研究生可以进行培养方式、< /p>

学习方式、

报考类别以及考


试方式进行划分,有如下分类。




考研绝非一个人 的战争,

是千军万马抢过一条独木桥,

在这瞬息


万变的战 场中,

想要赢得最终胜利,

所需要了解的信息一定要充足全


面,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大数据中,要做到管中窥豹,一叶知


天下秋。


接下来是我们根据国家公布数据以及官网的调研数据整理的全



国考研调研报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13-2020

年中国考研报名人数


近年来,我国就业竞争加大,社会压力增加,学生的焦虑感和迷


茫感进一步加 深,

时参加资格考试或技能培训以提高自己就业竞争力


的诉求进一步增强 。

2013-2018

年我国考研报名人数整体上逐渐增


多,

2018

年,我国考研报录比为

3.1

1

,报名人数达

238

万人,


2019

年,

我国考研报名人数达

290

万人,< /p>

2020

年已达到

340

万人,

整体报录比在在

4

1

左右。



2010-2020

年中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及增速


研究生扩招始于

2003

年,

2005

年以后出现了研究生数量大于


本科生的情况。

我国高校曾在

2009

年前后,

降低研究生扩招的幅度,


但 近年来借研究生培养结构调整,增加专业硕士,在

2015

年专业硕


士和学术硕士比例达

1:1

,一些高校还在增加研究生招生。

2017


研究生招生大幅增加,招生规模达突破

70

万。

2019

年研究生招生



人数突破

80

万人,

2020

年 更是达到

85

万人,

就此推算,

扩招之后,


2021

2022

的研究生招生规模或将达< /p>

110

万人。



2010-2020

年全国高校毕业人数及增速


随着考研人群的不断扩大也为考研相关的行业带来新的成长空


间,

尤其近五年本科毕业生人数稳定增长。

由于本科就业市场竞争激


烈,更多毕业生选择考研深造,考研人数相对毕业生人数的占比从


23.14%

逐年提升到

39.02%



2010-2020

年中国研究生毕业人数及增速



随着研究生的扩招,近年来高校研究生毕业生人数持续上升。


2010

年研究生毕业人数招生人数

38.36

万人,

2013

年研究生毕业


人数突破

< p>50

万,

2018

年研究生毕业人数再创新高,

突破

60

万。

2019


年研究生毕业人 数

64

万人,较上年增长

5.9%

,增速有所扩大 。值


得注意的是,

2015

年以来,研究生未毕业人数有 所扩大,

2019


未取得研究生毕业的人数达

27.7

万人。



考生本科就读院校性质


数< /p>

77%

< p>校


985/211

院校

。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越来越多的企业设定学校性质


为门槛,更多的学生希望通过 考研使自己的学校性质有所提升。




研究生热门报考专业


由数据统计分析得,

在研究生报考的前十名专业中,

经济管理类


占比

60%

理工类仅占

10%

且 大多数考生更倾向于报考专业硕士



研究生热门报考地区


由图表可见近

< p>22%

比例的考生选择报考北京地区高校。多数报


考地区集中在北京 ,江苏,上海等

教育资源丰富地区




研究生热门报考院校


根据数据显示,研究生计划报考前

10

的院校为:南开大学、北


京工业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


学,四川大 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

其中

985


校占比

70%



专业学位硕士的报考人数赶超学术型硕士


< /p>


由于社会各界对专业学位硕士的认可度提高,

报考专业学位硕士

< p>
考生的比例超过了学术型硕士。


下面,以湖北省和河北省为例:


湖北省



河北省



从上面两张 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

2015

年两省专业学位硕士报


考 人数与学术型硕士相比略少一些,

2016

年基本持平,从

201 7



2019

年,专业学位硕士的报考人数已经超过了学术型硕士。


专硕报考人数超过学硕,这说明了什么


第一,专业学位硕士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


专业学位硕士是偏向应用型的学科,

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


高层次应 用型专门人才。专业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


烈,如法律硕士、

会计硕士等受到广大考生的青睐。很多用人单位对


专业学位硕士含金量的质疑也随其发 展而逐渐减少,

社会认可度不断


提升。


第二,专业学位硕士越来越受到考生的认可。


专业学位硕士的学习和考察内容更加侧重考生多方面能力,

同时


学制方面 与学硕相比更具有优势,

课程设置上以实战为主,

注重培养


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在就业压力下,

考生选择考研的动

< p>
机更有目的性,既照顾学历,又考虑到实用性,加上专业学位硕士研


究生“ 扩招”的背景下,考生自然从传统的学硕转战到专硕。尤其近


年来专业学位硕士的发展前 景乐观,

就业前景和就业竞争力都不输学


术型硕士,因此,考生们对专业 学位硕士的认可度也提升了。



往届生读研比例逐年增加


虽然应届生仍然是考 研的主力军,

但是随着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


后,

以及往届 生对于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的需求增加,

往届生的考研


比例也逐年提高。


据教育部统计,

2017

年共

201

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

113



万人,往届考生

88

万人;

2018

< p>年共

238

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


131

万人,往届考生

107

万人。从数据可知,

2017

年,往届生考


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

43. 8%

2018

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


报考人数的

45%

,同比上升了

1.2%

2020

年数据也即将发布,尽


情关注官网。





考研男女比例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男女生性别比例基本平衡,男生略高。



应届生往届生比例



应届生的比例略大于非应届生,应届生仍然是考研市场的主力。



一战二战三战比例



首次考研的比例占了绝大多数,

同时,

三次及以上考研的 人数也


接近

7%

,说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通过考研 提升自己,并且有


坚定的决心,

“不上岸不罢休”

,为了 自己的梦想坚持下去。



考研的目的或动机




虽然近些年很多媒体都认为就业难导致很多考生因为逃避就业


选 择考研,

但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

绝大多数的考生考研的原因仍然


是为了提高自己,为了个人发展、就业前景和专业的前景,说明大部


分考生对自 己的人生规划是非常明确的。



报考专业与现专业是否一致



绝大多数的考生在选择考研专业时仍然是选择与本科相同或相


近的专业。




报考院校的所在地是哪里?



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仍然是考生们的首选目标,

只有极少人选择


本科所在高校,说明绝大多数考生希望在研究生阶段换个新环境。



选择报考院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学校所在地和本人对报考院校的心仪程度是大部分考生选择报


考选校的 重要因素。

同时,

师资情况和学校考研水平的高低等软件条


件也是考生们非常关注的因素。




如一志愿未录取,是否考虑参加调剂?



近九成的考生都会接受调剂,

“有学上”对考生来说还是最重要


的。



如最终未录取,你如何打算?



有四成的考生如果此次考研失利,

会选择再战,

对考研还是相当


执着的。另外,有三成的考生选择找工作。



四、上海大学招生目录、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参考书综合分析


想要了解一所高校的考研难度及相关综合信息,

必不可少的是分


析最近三年的招生目录、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参考书等综合信息,



并把近三年的变化自己做个统计,

这样更简洁明了,

如果大家没时 间,


也可以去官网,最近三年的招生目录、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参考书


有无变化的最新数据都有展示,在此不再赘述。



五、上海大学各专业报录比。


报录比是指报考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


从最纯碎的角度讲,报录比是一个专业的火爆程度最直观的反


映。


通常来讲,报录比可以分为三个维度:


1.

考前报录比:是指总体报考的人数和拟招生人数的比例。


2.

考后报录比:是指实际参考人数(已排除弃考人数 )和实际录


取人数的比例。


3.

上岸报录比:是指实际参考人数和分数达标者(进 入复试)的


比例。


欲说报录比,不妨先看看最近五年全国报录比趋势。

< br>2016

年考研报名人数

177

万,

201 7

年年考研报名人数

201

万,


2018

年考研报名人数

238

万,

2019

考研报名数为

290

万人,

2020


报 名数为

341

万人。


可以明显看出,< /p>

近五年考研人数是呈直线上升趋势,

伴随着考研


人数的增加 ,竞争压力也毋庸置疑在渐渐升高。





另外,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知,自

2016

年—

2020

年的每一


年份的报录比,具 体如下:


我们可以得出

2020

年全国 考研平均报录比大致在

4:1

左右,


即 四个人里面能考上一个研究生。


以这个数字为标准,

如 果你报考目标的报录比大于平均水平,


算是相对比较困难了;反之,你 报考目标的报录比小于平均水平,可


能会稍微容易一些。


关于上海大学具体各专业报录比大家可以去官网,

三个维度得报


录比


报录比的查找方式


1

、学校官网:一般在研究生院或研究生招生网,通知公告、报


考指南等, 官网信息绝对不好错过。


2

、官方未直接公布:

从官网往年公布的复试信息及拟录取名单、


调剂着手。一般复试办法里会涉及到 复试分数线、进入复试人数

/



试名单;拟录取名单人数;调剂信息、调剂拟录取人数等。

< p>
3

、联系学校:联系学院老师或专业招生负责人等,可以先问问

该校有没有开展夏令营。


4

、咨询学长学姐,对于往年信息他们一定很了解。


5

、网络渠道:公众号、官网上一般都有。



六、政治英语及专业课的初试经验分享


6.1

英语经验分享


考研界有 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英语决定你能否上研究生,数学


决定你上什么档次 的研究生。”因此,前期阶段复习必须把英语复习


作为重点。我主要用的参考书就是《木 糖英语真题手译》,这一本英


语真题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解析精简透彻,排版美观明了 ,所以英


一和英二都用的一款。


考研英语不管 考英一还是英二,

都可以相互参照,

毕竟题型数目


一样, 考试时间也一样,整体复习思路其实并不大。再者由于

2016


年考研英 语二比英语一难打破了以往的惯例,

希望英语二的同学不要


再抱有英语二 比英语一简单的侥幸心理,不要图简单,老老实实,脚


踏实地地复习就是。


英语题型:


Section

Use of English

完型填空(

0.5

′×

20


Secti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Part A

传统阅读理解(

2

′×

20

< p>



Part B

新题型(

2

′×

5

)(段落七选二,五个段落排序,小标题


匹配)


Part C

翻译(

2

′×

5

)(一:五个句子英翻汉;二:文章英翻汉)


Section

Writing


Part A

小作文(

10

′)(各类应用文,如书信、通知等)


Part B

大作文(

20

′)(一:漫画作文;二:图表作文)



先跟大家说一下我英语的复习时间规划。




我把英语复习分为这四个部分:单词、语法长难句、题型专项 练


习、考前作文训练。


1.

单词


< br>与四六级不同,

单词是考研英语的基础,

在开始做真题之前请大

< p>
家务必搞定单词关。

但由于考研英语单词的特点,

使得它与四六级难


度差异很大。

你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背那么多单词以及释义甚至搭


配,一耗时太长,

二记忆量太大。且很多单词书没有对单词进行词频


标记,很多单词背了可能根本就考不到,即使有词频标记,动辄上百


页的 单词书,

我想没有几个人能够背完。

单词记忆最重要的是循环次

< br>数,循环次数越多,印象就越深,因此如何在保证质和量的前提下,


加快记忆周期 ,

增大循环次数是背单词的关键,

我建议大家先背核心


词 汇。


我当时用的是木糖单词闪电版,基础阶段复习首先将词汇看完,< /p>


对考研单词的记忆方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尤其是对常见的词根词缀


有一个印象,这样方便后面记忆单词。附带多说一句,词根词缀是用


来 助记,

能够让大家快速地记忆单词的意思以及在考试里猜测不认识


的单词 意思,切莫拿来作为判断单词意思的唯一标准,如有兴趣,请


阅读词汇学相关书籍。在开 学前,将讲义里的词根词缀记熟,然后在


开学后一个月之内将考研核心词汇全部背熟(< /p>

2

3

遍),然后用木


糖英 语单词检测表乱序版自测,这个自测表大家如果需要可以找我,


我发给大家。

< p>


在大家将核心词汇背熟后,

就不用再去背任何单词书了,

因为我


们后面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记忆真题的单词中。约

30

年的考研英语真


题已经能够涵盖考研英语绝大部分能够考的词汇,

所以实在没有必要


拿着本单词书背,

就通过做真题来整理出自己不会的 单词,

记这些见



过的,不会的,做过的单词, 印象会深刻得多。单纯的一本单词书很


难记住他们的用法和释义,而且还费时费力。


2.

语法


对于语 法基础薄弱的,连基本的从句、句子成分、语法功能等知


识都没有任何概念或是一头雾水 的同学需要好好地补一下语法,

而且


大家一定要重视语法,最好从基础学 起。


3.

真题


上述过程最好在

4

月底完成。

从五一开始做真题。

关于真题选做


什么版本,对于基础非常差,尤其是四六级都没过,看上面那本语法


书的时候颇为吃力的同学推荐使用《木糖英语真题手译》。


这本书里收录了近

30

年的真题,英语二的同学一样地做这样的


真题,在

09

年后再开始单独地做英二的题,并且将错题和有疑问 的


点记录下来做好笔记。


在做第一遍真题时,

只做传统阅读理解,

因为英语能否过线及考


高分,传统阅 读理解必须得高分。对于

80

年代和

90

年代的题 可每


天做两篇,从

97

年或者

2002< /p>

年开始,每天做一篇。在做阅读的时


候,

不要中断核心词汇 和词根词缀的背诵。

之所以要做那么久远的题


目,是因为

90

年代的考研英语阅读难度比较接近公共六级,从

97


年一直做到现在的可以循序渐进地适应现在的英语难度。

对于那些基


础实 在太差的就更得从

80

年代的题目开始做着走。对于过了六级,

< br>基础还不错的同学,可以直接从

1997

年真题开始做,每天做一篇。



基础阶段复习的任务是将传统阅读从

< p>1997

年一直做到

2017


年,最近的两三年真题 留到考前一个星期做模拟。每天一篇文章,在


做完后,

将每篇文章里不认 识的单词,

包括问题和选项里不认识的单


词、

短语全部查 出来记在笔记本上,

然后确保文章里的每一个句子能


够理解弄懂,这个很 关键。单词认识,句子不一定能够读懂。所谓分


析长难句是指,

你能够顺 利地理解这个句子的各个句子成分,

并理清


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所讲述 的内容。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试着口头翻


译这个句子,当然时间紧迫就算了 ,能理解就行。但有人估计会问,


怎样才算理解,如果任何一个句子你都不会读着读着因 为句子太长、


太复杂而完全忘了或是混淆这个句子到底在讲什么内容的话,

能够像


读简单句那样得心应手的话,那么你就算掌握这个长难句了。


记下来的单词要和核心词汇一起每天记忆,

你能记下多少,

取决


于你前期的循环次数了。

因此在背单词这件事情上千万不要偷懒,


为当真题做到

2005

年后,积累下来 的单词量是巨大的,如果不能把


这些单词都记下来的话,新记的单词其实会有很多是前面 已经背过


的,会徒增单词记忆量。


暑假阶段开 始做第二遍传统阅读理解,

如果前期在记单词和复习


长难句上没有偷懒的 话,那么这次应该会相对轻松得多。也从

97


开始做, 不过此时可以选择一天做两篇或四篇(

02

年之前的一天做


五篇)

做四篇时可以将时间设定为一个小时,

一定在一个小时 做完。


在对完答案后,

思考一下每个题的出题思路以及自己的错误原因,


行总结。



上述是强化阶段的工作,

9

月进入冲刺阶段时,

开始做真题第


三遍,依旧只做传统阅读,每天四篇,此时只从

0 5

年开始做,如果


后期复习时间太紧的话,

那么可以从< /p>

09

年开始

09

年后的阅读难度< /p>


比之前又上了一个台阶)。

我要说一句,那些说自己真题做了好多遍


的人,连答案都记住了,如果你不能保证阅读全对,以及记住的答案


为 什么是这个正确的话,那就继续循环着做,我有见到高手做了

5


遍的,不 过我就做了三遍,在解析上面画满了各种标记,做了大量的


笔记。


9

月开始的复习具体规划,

不同的人有不同 的安排,

因此我不


敢保证我的这个顺序是绝对正确合理的,

因此还是更加希望诸位可以


结合多个人的复习计划然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采用。

我当初在做完第


三遍真题后,

9

月开始准备作文,

之后才是其他题型。

但我也见过


许多 人是先做其他题型,

再把作文放在了后面,

但我其实很不建议把

< br>作文放在后面,

因为后面要开始背政治了,

如果还把作文背诵这个大


头放后面,到时时间会很紧张,不如

9

月就开始来做这个工作。


先说下作文,

我更多地是积累写作素材和培养语感,< /p>

这样可以避


免在考试没有预测中时不会写的尴尬局面。大家从

9

月开始复习作


文,

大小作文复习先后顺序看个人喜好 。

我是这么复习的,

先小作文,


了解小作文要求、框架, 然后开始背诵预测

30

篇里的

10

篇小作文,


小作文类型肯定不止这

10

篇。大作文在了解了大体框架直接 就背里


面的范文,最好背三遍才能保证印象深刻。

范文 背诵到

10

月底足


矣,最迟不要推到

10

月结束。之所以这么要求,是因为此时还要复



习英语其他题型,还得给其他科目腾复习时间。当这些工作做完后,


根据背诵的范文和你 所找的一些写得比较好的英语范文,

然后自己总


结出一套作文模板。

除非你是英语大神,

否则不要等到考试的时候现


编作文,

自己写模板是为了避免与别人写出雷同卷,

雷同卷最高分数


只 有

3

分。

大作文漫画作文感情色彩可大致划分为两类:

< p>积极类和消


极类。在文章三段第一段开头,总结两个感情色彩的开头,第二段和


第三段可直接总结出一个万能结构然后替换相关句型和词汇。

小作文


模板需保证你有一个能够契合任何类型的小作文的开头,

后面的结合


范文素材再写出一些万能套话。


作文复习结束后,

就可以复习新题型和翻译了。至于完型,在考


前一个星期,随便做做

05

年后的真题就可以了,完型复习跟没复习


都是一个样。如果你的目 标不是考

90+

,那么完型不用复习。新题


型和翻译直接 做历年真题,

由于我复习得比较简单,

所以也简略地说


一 下。


新题型分为三种:

七选五,

一篇文 章挖了五个段落出来打乱顺序


并添加两个不相关的段落从中选出正确的匹配;

< p>排序,

一篇文章七个


段落,有两段顺序已排好,另有五段需排列;标 题匹配,一篇文章,


选出五个段落给其选择正确的标题,

该类型难度最低 ,

因此十年来只


考过一次。


针 对前两种类型,

不管是文章段落还是待选段落,

一概将其大义

翻译成中文(对于有的段落有英文主旨句,就翻译主旨句就可以了,


但这种句子其实 并不是特别多)

然后用中文句子去进行逻辑上的排


< /p>


列组合。

我说得可能比较简略,

这个需要上老师的课程才能 记忆深刻。


一般来说,如果能够严格按照这个方法来,熟练后,新题型都能拿满


分(

10

分),全国平均分也才

3

分而已。


翻译这个题型,

如果传统阅读的句型和词汇量 能够复习得很扎实


的话,

这个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翻译的 问题一般都是每个句子总有两


到三个单词不认识,因此需结合上下文翻译。比如下图

2017

年翻译


第三小题

: monoglo t

multilingual

很多人第一个单词不认识,我


也不认识,后面还有词

fluency

不认识





但是根据第二段的这句话,

English as the language of the


world market

(下图) 我们知道它说的是语言,所以我们可以猜想


出来这些词是和语言相关的,那么就可以试着 翻译了。


翻译也没有太多技巧,

即使我看完视频词汇课 ,

我发现真正到了


考场,什么方法都不顶用,

紧张会使你 早忘了使用方法。我到了后期


句子翻译都是直接读着就翻译,

而刚开始的 时候,

边写边译都翻不出


人话,所以赶紧再联系上下文,因此大家在基础 阶段做传统阅读时,


一定要重视单词记忆和长难句分析及上下文关联,

对 后面的翻译有很


大的帮助。


阅读部分是英语复 习中的重中之重,

俗话说得阅读者得天下,


不是危言耸 听,下面是我自己总结的英语阅读分题型做题技巧。




我参考真题书首先将长难句按照句子成分分成几个部分,

也就是


结构分析,

每个部分进行编号,

编好号 后然后分别对应翻译每个部分。



对于其中不认识的单词,

比如名词和代词要从前后文寻找它指代的对


象。

再将这几个序 号按照汉语语序进行排列,

再进行汉语润色就可以


了。可能说得很简单, 但上面不管是复习哪一部分,都必须打好传统


他阅读理解的基础,

因为打 好那个基础不仅仅能够帮助大家快速地做


翻译和新题型,作文也可以拿来使用。


按照上面的规划的话,

11

月用来复习新题型、

翻译和完型填空。


在进入

12

月后,可以 从

09

年开始,在下午做英语套题训练,具体


哪几天做大 家自己安排。


由于我当时偷懒没有写作文,

所以其实真 题都是一个半小时到两


个小时就做完了,希望大家到时也可以达到这个程度。

< p>


在考前一个星期到十天里,将最近的两三年真题拿来做真题模

拟,

三天做一套,

一次限定三个小时,

严格按照评分标准给自 己打分,


看最后的复习水平怎么样,

不要拿那个什么考研英语模拟题来做 ,


为那些题跟真题差异很大,没有什么太大利用价值。


资料分享篇


考研的时间很紧,

越到后面时间越不够用,为了方便大家,我把


英语备考的所有的资料都总结成了电子版,

发布到了官网,

大家直接


下载即可,当然有什么问题也可 以问我。


资料有很多,

一方面有我自己整理的,

一方面也有木糖英语提供


的,大家也可以打开手机关注木糖英语的官方号。


资料清单如下:


01

、单词检测表



单词一直是英语的重头戏,背了忘,忘了背,很折磨人,于是我


就在木糖 英语的基础上做了这种单词检测表,

之前是只有乱序,

我又


做了正序的,包括考研中近

6000

词,打印出来,每天都拿出笔自己


写单词,左边原词,右边翻译,中间写下来随时自我检测,这样也就


脱离 了单纯背诵的枯燥怪圈。


单词检测表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序,一种是乱 序,既有带答案的


检测区,也有只是英文单词的白板区,大家可以凭个人喜爱选择。










大连理工大学蒋志刚-最好的圣诞礼物


长春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恋足文


伊尔库茨克国立技术大学-高考总结


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反思


大学生进企业补助-中学生安全教育


牡丹江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家的作文


新编大学英语3听力答案-描写秋天的景色


湖南中医药大学李定祥-热爱祖国演讲稿



本文更新与2020-12-07 12:2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16801.html

上海大学考研难度分数线报录比考研院校分析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