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南理工大学-京南理工大学

第
1
章
绪
论
1.1
循环经济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人类在过去的世纪里,经济
发展显示出了极大的进步,物质享受水平
也不断提高,但伴随而来的生态、资源和环境等
问题也不得不引起人类的
高度重视。
1.1.1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地球上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以及 与其所生存的自然
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生命
支
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维持着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和实现可
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生物资源提供了地球生命的基础,包括人类生
存的
基础。这些资源的社会、伦理、文化和经济价值,从有记载的历史的
最早时期起,就已经
在宗教、艺术和文学方面得到认识。可以说没有丰富
的生物资源就不存在人类的任何发展
。
但是,目前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正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减少。由于食物
链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一种植物,往往有
1
~
30
种依附于这种植物的
< br>动物和微生物也随之消失。每一物种的丧失减少了自然和人类适应变化条
件的选择
余地。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必将恶化人类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
存发展机会的选择,甚至
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1.1.2
能源的匮乏
化石燃料能源仍然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
础,没有化石燃料的支撑,
世界经济的增长将不可避免地受阻。但是这些化石燃料能源的
产生和形成
对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说是不可再生的,其在整个地球上的储藏量是固定
的,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和开采速度,终究会被消耗殆尽的。到那时人类
的经济系统不可避免的就要面临崩溃。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能源问题,人
类的发展只
能是暂时的,而不能是可持续的。如何建立新型的能源消耗模
式,最大限度地延长能源使
用年限,循环利用资源则是循环经济应该探索
的问题。
1
1.1.3
环境的污染
在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到
六十年代,震惊世界的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
生,使众多人群非正常死亡、残废、患病的公
害事件不断出现,其中最严
重的有八起污染事件,人们称之为“八大公害”其中比利时马
斯河谷烟雾
事件、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
四日市哮喘病事件等五件均是由空气污染所引起的。空气污染问题已经开
始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空间。另外还有噪声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
染等问题。
污染俨然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
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刻不容缓!
1.2
循环经济的发展
循环经济理论目前已成为我国热门研究领域之一。
1960
< p>年以来,循环
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在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
了非常重要的成果,
对其理论发展研究的论著也是层出不穷。如今循环经济是我国发展的
重要
组成部分,研究文献接踵而来。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理论
范式,循环经济强调生态中心主义,体现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
的
演化。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的发展理念、经济模式和经济学基础的严峻挑
战。因此,循环经
济的各项理论仍比较分散,没有同意的定位和框架,现
今循环经济的理论也是百家之言,
各有特色
,
还需发展和完善。
第
2
章
循环经济理论的内涵
2.1
循环经济的定义
已有研究表明,循环经济是针对传统经
济而言的,循环经济区别于传
统经济的本质特征是
“使用资源—产品—再 生资源”
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
以这种本质作为循环经济的起点进行分析
的话,可以理解循环经济的内涵
就是资源循环利用。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定义,到目前
为止其定义比较
权威的已经超过了十种,中国学术界对循环经济的理解各执己见,至今无
法统一。
2
2.2
循环经济的研究内容
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包括了分析单个和多个经济行为主体,
对整
体的资源进行的衡量,进而推断出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以及
防止生产过剩和过度
消费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是利用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进行的一项活动。同时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也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循环经济不同于
传统的经济模式,它们
的区别就在于在资源的判断标准不同。传统的经济模式就是发挥其
现有的
货币价值而循环经济注重于资源的有效和合理利用,最优化的发挥其社会
价值和环保价值。
循环经济理论深化研究的方向有
:
废物资源化的形成机制研究
;
同类
产品频繁交易产生的资源浪费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
生产过剩与过度消费产
生的资源浪费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
资源效用的度量标准、 数学表达及其制
度设计研究
;
物质效率的定量计算研究。
从总体上看,循环经济的核心就是“经济”
,其关系到 了经济行为主体
的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循环经济是一种最优化的状态,是人们所追求的
能够合理利用资源满足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的最优配置和利用的最大化。
所以在进行循
环经济
的同时要考虑
经济行
为主体资源的
环境价
值和社会
价值。可见,循环经济的研
究主体包括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社会环境之间
的
关系研究。
2.3
“
5R
”思想的深化
2.3.1
“
5R
”的思想转变
传
统的循环经济观要求遵循“
3R
”原则
,
即减量化
(reduce)
、再使用
(reuse)
和再循环
(recycle)
原则。资源利
用
的
减
量
化
是在生产的投入端尽
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
;
产品的再使用原则
,
是 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
期
,
并在多种场合使用
;
废弃物的再循环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
放
,
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
,
实现资源再循环。
然而循环经济的理论也是与时俱进的
,
它在各国的推广和 实践的检验
中不断的发展、扩充和完善。循环经济理念的最新规范体现在原则的变化
上
,
已经从“
3R
”原则变成 了“
5R
”原则。
2005
年
3< /p>
月
26
~
30
日在阿拉伯
< p>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
“思想者论坛”
大会上
,
我国著名学者吴季
松教授参与了国际循环经济理念从“
3R
”向“
5R
”转变的讨论
,
会上提出了
3
朴槿惠清华大学演讲-朴槿惠清华大学演讲
中北大学保卫处-中北大学保卫处
中国人民大学主页-中国人民大学主页
世界大学排名2012-世界大学排名2012
大学生村官石磊-大学生村官石磊
上海大学着火-上海大学着火
江西理工大学论坛-江西理工大学论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录取查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录取查询
-
上一篇:职业生涯规划结课论文(终)
下一篇: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论文-结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