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燕山大学考研一、大学生网络公德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07 14:49
tags:

红砖大学排名-企业励志文章

2020年12月7日发(作者:成桂)


我认为当代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应这样加强自身的公德自律



网络公德是适应调节当今网络社会里作为“网民”的人类个体 之人际关系,

规范其网上


行为,

以维持网络社会的正常运 行需要而产生的,

是维持网络秩序、

保障网络社会有序运行


的必要文化条件和行为规范。网络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改变着社会、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人类公德进步提供历史的机遇,

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许多公德伦理问题,

对大 学生公德观念


和行为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研究探讨网络社会发展所带 来的大学生网络伦理公德失范问


题及其对策,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网络公德伦理观念及行为 。


21

世纪人 们物质生活条件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相应的网络社会的


出现,网络公德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形成的一种新产物。网络社会交往的超时空性、


虚拟性和数字 化等特点,

使得人类有了释放压力的机会空间,

“自我”有了更多伸缩自如地


表达意见的空间,

使得原本在现实社会中行之有效的包括伦理公德在内的诸多 规范逐渐失去


了原有的约束力,从而出现了网络公德缺失的新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公德缺失表现


根在交往中,人际情感得 以维持。而在网络虚拟社会里,网络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


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 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

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直接的社会交往关系逐


步被人对 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

一些大学生终日沉溺于网络世界中,

逃避现实世界,

使得


家人之间、

邻里之间、同学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日渐淡薄 ,伦理情感日渐冷漠。在这样一个


相对封闭的环境里,

久而久之会导致公 德心理的弱化、公德人格的扭曲。因为公德心理、公


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是环境和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沉溺于网上交际使得大


学 生在现实生活中交往的机会大大减少,

从而导致个体对现实社会中他人与社会的幸福漠不


关心,造成公德人格的缺失或扭曲。


二、大学生如何在网络生活中公德自律?


1< /p>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网络是一个内容庞杂、覆盖面广的信息共享平台,人们可以通


过网络便利地浏览新闻、

查询资料、

下载数据。

大学生应 当学会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获取


最新信息,

使之成为提高自己学习能力 的重要工具。

目前网络上存在不少虚假、

低级庸俗甚


至反 动、淫秽和色情的内容,同学们要提高鉴别善恶美丑的能力,

做到不涉足不良网站,不

< p>
浏览不良的内容。


2

、健康进行 网络交往。网络已成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媒介和工具。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收


发邮件、实时聊 天、视频会议、网上留言、网上交友等。网络交往要做到诚实无欺,不应该


通过网络进行 色情、

赌博活动,

更不能侮辱、

诽谤他人。

同学们 应通过网络开展健康有益的


交往活动,在网络交往中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相信、 约会网友,避免受骗上当。


3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适度的上网对学习和生活是有益的,但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人


的身心健康有极大损害。

现实中存在着一些同学上网成瘾,

沉迷于网络而 不能自拔,

进而导


致耽误学业、

甚至放弃学业的现象。< /p>

值得同学们警惕的是,

沉迷于网络尤其是游戏已成为近


年来 青少年刑事犯罪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学生应当从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出发,

学会


理性对待网络。


4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网络的虚拟性以及行为主体的匿名隐蔽特点,大大削弱了社会


舆 论的监督作用,

使得道德规范所具有的外在压力的效用明显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

个体的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听力原文-文学作品读后感


哈尔滨中医药大学分数-关于生活的作文


福建中医药大学吴水生-伤痛的句子


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咋样-小白兔吃萝卜


复旦大学钟家栋-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


香港浸会大学怎么考-共度好时光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本溪水洞导游词


长安大学研究生补助-春日登楼怀归



本文更新与2020-12-07 14:4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17294.html

一、大学生网络公德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