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学工网-观察小动物的日记
宁夏回族自治区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B
卷
姓名
:________
班级
:________
成绩
:________
一、
现代文阅读
(
共
2
题;共
18
分
)
1.
(
6
分)
(2019
高三上·威远月考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眼下,
各高校录取通知书已陆续发出,很多经历完高考的学子纷纷开启了“秀通知书模式”。
比如,有的大学通知书,是一座手工拼插的微型
3D
校门,经过了 激光雕刻裁剪、拼插、组装等多个步骤纯手
工制作而成有的大学通知书启用了活版印刷这
门古老工艺
;
有的大学通知书更像是一个大礼包,套装包括了录取通
知书、入学指南、种子袋(信封)
、种子本(便笺)等四个部分还有的大学在每一份录 取通知书中入了基于
AR
技术
的虚拟校园平台。收到通知
书的新生,只需下载特定
App
,扫描通知书正反面,就能畅快查看校情校史介绍 、学科
特色展示等主题内容……
这些通知书,
从设计到工艺制作,从外形到内在意蕴,可谓用心十足,拼颜值、拼创意、拼情怀,各有各的亮
< br>点。这也使得每年此时,各家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比拼,成了一个关注度颇高的热点话题。
无论是之于大学还是新生,录取通知书都是一个具有仪式感的东西。大学在这方面倾注心
力,或借此展现大学
文化、办学理念,或凸显大学价值与精神追求,抑或传递对新生的希
冀,都是在仪式感上做加法。既能够体现对新
生的欢迎和期许,也是大学形象的一种自我
营销和构建。
当人们在感叹如今大学的“千篇一律”时,林林总总、风
格各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也成为大学个性展示的一
道缩影。比如工科类大学,往往主打
技术、创意牌,而文科类大学则意在凸显文化积淀与情怀作为给新生准备的第
一份见面礼
,它最能反映出一所大学的自我定位与认同,亦为外界窥视大学精神提供了一个不错的窗口更为重要的
是,在讲究创新和个性的时代,大学能够突破成规,在细节上下功夫,本身也是一种开放文化的表达 与实践。
当然,
大学精神和气质的展示,
也不能全依赖于一份录取通知书。
当人们为精美的录取通知书献上掌声的同时,
也未尝不是在希望,由录取通知书设计这个细节上所表达的大学文化底蕴、创新活力、自由风格等,也能
够在日常
性的大学管理、文化氛围层面有更多的体现。换言之,大学录取通知书所营造出
的“好感”应该只是一种开始,或
者说它应是大学内部人文生态的真实反映。
比如,较之于大学录取通知书所传递的视觉冲击,们评价一所大学的人文精神和价
值追求,或更看重一些更具
体而务实的东西就最近的热点问题来看,大学的学生会是否能
够摆脱行政化的案白,不是高校行政框架的延伸,而
是真正的学生组织
?
大学鼓励创新和个性,能否对多元文化有更多的包容
?
解决好这些 问题,大学录取通知书才能在
“好看”的基础上增添更多的厚重感。
第
1
页
共
13
页
除此之外,大学录取通知书设计追求个性化无可非议
,但也得警惕过度和不必要创新”。一方面,不管如何创
新、如何注重设计,录取通知书
的原始功能依然没有改变。而纵观一些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过多的“技”,过度的
展示,
往往有过犹不及和喧宾夺主之嫌。另一方面,越是在看“颜值”、注重“秀”的时代,肩负社会精神高地担
当的大学,越能够坚持本色守得住孤独和沉静,也未尝不是一种更显稀缺和珍贵的个性。
摘编自朱昌俊《展现大学精神气质,通知书只是个开始》
(
1
)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学录取 通知书的设计比拼,实际体现了高校在自身形象自我营销和构建上的较量。
B .
因为大学录取通知书具有仪式感,所以能展现大学形象和大学对新生的欢迎和期许
C .
录取通知书能反映一所大学的自我定位,外界也可以通过这个窗 口,领略大学精神。
D .
相比于录取通知书给人的 视觉冲击,人们更看重的是其背后所反映的大学的厚重感。
(
2
)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列举 了许多大学通知书的样式,意在说明大学通知书正在成为具有仪式感的东西。
B .
借当前“秀通知书”的话题,作者提出了“大学通知书能反映大 学精神气质”的观点。
C .
作者运用辩证法,既肯 定了大学在通知书设计上创新的可贵,又提醒人们不要喧宾夺主。
D
.
作者通过讲道理指出,人是务实的,比起设计漂亮的通知书,坚持本色的通知书更珍贵。 p>
(
3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当前“秀 通知书”模式的出现,折射出大家对传统大学“千篇一律”风格的不赞同。
B .
通知书的变脸,是大学突破常规、追求创新和个性表达的体现, 反映了大学的开放精神。
C .
作者认为录取通知书 “只是开始”,是因为它还不是大学内部人文生态的真实反映。
D .
个性总是相对的,当社会大多数人追求某个极端时,与它相对的就可能变为个性化的东西。
2.
(
12
分)
(2017
高二下·宜宾月考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陈设一个家
(台湾)吴念真
第
2
页
共
13
页
才一进门,屋内就传来一个气急败坏的声音:“你给
我出去哦!”小梁刚开口说“我是电视台……”里头就已
飞出来一个玻璃罐子碎裂在他脚
前,一阵恶臭随之飘了过来。
他仓皇地逃到屋外打手机,制片接到电话
也一阵大骂:“你活该!我不是说过去之前先找里长吗?蠢!”
走过山
路,看到远处有人在菜园除草,彼此隔空吼叫两三句,小梁就找到里长了。里长带着他再度走向那个场
景时,小梁才仔细地观察四周的风景:举目所及,大部分都是杂草丛生的田地,零落的房舍不是弃置 、失修,就是
大门深锁。完全符合剧本的描述:一个人口外移严重、只剩少数老人独居或
相依为命的萧条小村落。
里长说,他跟制片建议用老太太的家当场景,
主要是想给她一点租金,“这也是功德一件,你说是不是?”
他说老太
太的先生早年是矿工,肺不好,过世时六十岁还不到;儿子是货车司机,很孝顺,没想到几年前出车
祸死了。媳妇领了保险金带着孙子要离开时,村里人都骂,老太太说这样对孙子才好,“去都市把书读
高一点,才
不会像祖父和爸爸一样,用命换饭吃!”
< br>过去几年,老太太辗转各个建筑工地,帮人煮三餐赚钱过生活,几年前身体不好才回来,现在只靠领政府给 的
津贴过日子。
有里长陪,小梁总算进到那间
异味扑鼻的屋子里。老太太约莫七十岁,苍白、瘦弱,一头乱发,双腿好像都已
经没力了
,只能靠着助步的铁架在有限的范围里活动。
不过,
看 到小梁,
她倒是和善地笑着跟他道歉,
说村子很少听见年轻人的声音,
< p>之前有几个年轻人进来她家里,
结果“好像都是吃药的,不是来偷就是来抢,连铁门
都整个给我拔去”!
里长问她:“你是用什么武器丢这个少年的?”
“一罐没吃完的酱菜啦,早上要吃的时候才知道长霉了。”她有点自责地说,“我哦,会被雷公打!”
小梁回到制作组,演独居残障老人的女演员在发飙:“拜托哦,你们这样乱搞,
我的形象到底还要不要?”也
许被“形象”这两个字给提醒了,小梁忽然觉得那个演员从
里到外一点也不像她所要扮演的角色。光那张脸就一点
也不写实,老太太的脸有生命真实
的痕迹,像古迹,而女演员的那张脸谁都看得出是曾经花钱拉皮过,如今逐渐崩
垮而“加
速折旧”,像被弃置的人工造景。
几天后,小梁带着布景师到现场估价
时,老太太已被搬到一家民宿暂住。民宿的人体贴地帮她梳洗过,加上人
在清爽、明亮的
房间里,比起前几天老太太简直判若两人,此刻的她就如同在现实或记忆里所惯见的那个形象鲜明
的阿嬷。
她把钥匙交给小梁,忽然拉起他的手说:“你都没在
吃啊?手骨都没肉?”然后说以前工地的年轻人也一样
第
3
页
共
13
页
< br>“顾玩不顾吃”,接着吩咐说她屋子里那边有一瓮她做的酱菜,“橱柜第二层有一罐豆腐乳,很好吃哦,早 餐可以
配稀饭,如果不嫌麻烦的话,可以搅碎,买一些鸡翅一起卤,知不知道?”
离开民宿后,小梁忽然把车子停在路旁哭起来,布景师傅问了好久,小梁才说
只是想到永靖的阿嬷。每次回永
靖,阿嬷同样也是搬出一堆瓶瓶瓮瓮,非得把后车厢塞满
了才罢休,同样也会交代爸妈哪一瓶哪一罐是她精心特制
的、什么东西煮什么东西好吃。
“可是,”小梁突然拉高声调说,“你知道吗?我爸妈根本不吃那些东
西!趁年终大扫除时全部扔进垃圾车!
这还不要紧,阿嬷打电话来问什么什么好不好吃,
他们竟然还骗她说:好好吃哦!我觉得……我们真的好贱!你不
觉得吗?”
小梁讲完之后,车子里一片沉默。
那出戏
进行得波波折折。那个女演员每次化妆都让剧组整个停摆好几个小时,制片最后不得不痛下决心换人,
“演艺界最难伺候的就是这种老是活在过去风光岁月的过气演员!”
不过,开拍延宕让小梁逃过一劫。依原先的规划,必须在一星期内结束的改景和陈设作业,他竟然花了
二十几
天才完工。
开拍前夕现场验收时,所有
人几乎吓了一大跳:整个场景根本不只修改、陈设而已,而是近乎永久性的重建和
装潢。
漏水的屋顶换上了全新的水泥瓦,再配合拍摄需要做旧、种青苔,看得出用的全是真材实料。更夸张的是连
镜头根本带不到的厨房、浴厕也都全部翻新,墙上甚至还装上专供行动不便的人使用的铁架。<
/p>
美术指导看到墙边一个不锈钢的矮架,问:“这干吗用?”小梁说:“阿
嬷做了很多好吃的酱菜、豆腐乳什么
的,以后就有地方放了。”
制片说:“你怎么高兴怎么搞,我没意见,但是,预算就是预算,你别想给我多报一毛钱。”<
/p>
小梁说:“我知道,帮阿嬷陈设一个家的钱……我自己负责。”
(
1
)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
)
A
.
小说开头通 过小梁的视角描写小山村杂草丛生、屋舍废置,这破败、萧条的景象为整篇小说奠定了贯穿始
终的寂寞、悲凉的基调。
B
.
老太太开始丢酱菜赶小梁走,后来又送酱菜给小梁;最后小梁为老太太建一个放酱菜的架子——“酱菜”
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关键。
第
4
页
共
13
页
C
.
由趾高气扬、矫揉造作的女演员来演独居残障老 人,而像老太太这样的独居老人却缺少周围人的关爱,小
说借此表达对冷漠虚伪的社会风
气的嘲讽。
D
.
小说内容前后照应 ,如老太太说的“偷抢事件”与开头她的恼怒相呼应;小梁在路旁的痛哭,为后面“陈
设
一个家”的行动做铺垫。
(
2
)
小说中的老太太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
3
)
小说题目“陈设一个家”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二、
古代诗文阅读
(
共
3
题;共
32
分
)
3.
(
11
分)
(2017
高三上·重庆月考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吉翂,字彦霄,冯翊莲勺人
也。世居襄阳。翂幼有孝性。年十一,遭所生母忧
,
水浆不入口,殆将灭性,亲
党异之。
< br>天监初,父为吴兴原乡令,为奸吏所诬,逮诣廷尉。翂年十五,号泣衢路,祈请公卿,行人见者,皆为陨涕 。
其父理虽清白,耻为吏讯,乃虚自引咎,罪当大辟。翂乃挝登闻鼓
,
乞代父命。高祖异之,敕廷尉卿蔡法度曰:
< br>“吉翂请死赎父,义诚可嘉;但其幼童,未必自能造意。卿可严加胁诱,取其款实。”法度受敕还寺,盛陈 徽纆,
备列官司,厉色问翂曰:“尔求代父死,敕已相许,便应伏法。然刀锯至剧,审能
死不?且尔童孺,志不及此,必
为人所教。姓名是谁,可具列答。若有悔异,亦相听许。
”翂对曰:“囚虽蒙弱,岂不知死可畏惮?顾诸弟稚藐,
唯囚为长,不忍见父极刑,自延
视息。所以内断胸臆,上干万乘。今欲殉身不测,委骨泉壤,此非细故,奈何受人
教邪!
明诏听代,不异登仙,岂有回贰!”法度知翂至心有在,不可屈挠,乃更和颜诱语之曰:“主上知尊侯无罪
行当释亮观君神仪明秀足称佳童今若转辞幸父子同济奚以此妙年苦求汤镬?”翂对曰:“凡鲲鲕
蝼蚁,尚惜其生;
况在人斯,岂愿齑粉?但囚父挂深劾,必正刑书,故思殒仆,冀延父命
。今瞑目引领,以听大戮,情殚意极,无言
复对。”翂初见囚,狱掾依法备加桎梏;法度
矜之,命脱其二械,更令著一小者。翂弗听,曰:“翂求代父死,死
罪之囚,唯宜增益,
岂可减乎?”竟不脱械。法度具以奏闻,高祖乃宥其父。
丹阳尹王志求
其在廷尉故事,并请乡居,欲于岁首,举充纯孝之选。翂曰:“异哉王尹,何量翂之薄乎!夫父
< br>辱子死,斯道固然。若翂有靦面目,当其此举,则是因父买名,一何甚辱!”拒之而止。年十七,应辟为本 州主簿。
出监万年县,摄官期年,风化大行。自雍还至郢,湘州刺史柳悦复召为主簿。后
乡人裴俭、丹阳尹丞臧盾、扬州中
正张仄连名荐翂,以为孝行纯至,明通《易》
、
《老》
。敕付太常旌举。初,翂以父陷罪,因成悸疾,后因发而卒。 p>
第
5
页
共
13
页
(选自《梁书》卷四十七)
(
1
)
文中划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主上知尊侯无罪行
/
当释亮
/
观君神仪明秀足称
/
< p>佳童今若转辞/
幸父子同济
/
奚以此妙年苦< /p>
/
求汤镬
B .
主上知 尊侯无罪
/
行当释亮
/
观君神仪明秀
/
足称佳童
/
今若转辞
/
幸父子 同济
/
奚以此妙年
/
苦求汤镬
C .
主上知尊侯
/
无罪行当释亮 p>
/
观君神仪
/
明秀足称佳童
/
今若转辞
/
幸父子同济
/
奚以此妙年
/
苦求汤镬
D .
主上知尊 侯无罪
/
行当释亮
/
观君神仪
/< /p>
明秀足称佳童
/
今若转辞幸父子
/
同 济奚
/
以此妙年苦
/
求汤镬
(
2
)
下列对文中划线字词的解说,不正确一项的是(
)
A
.
遭母忧,即 丁母忧,指遭逢母亲的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古人常把亲人去世之后极尽
哀伤看做是其人的至诚孝心来赞扬。
B
. p>
登闻鼓,是悬挂在朝堂外的一面大鼓。“挝登闻鼓”,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直诉方式之一。冤屈的百姓在 衙
门口击鼓鸣冤时所击的大鼓就是登闻鼓。
C
.
桎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具,戴在手上的为梏,戴在脚上的为桎。古代的刑 具与刑罚同时产生,并随着
刑罚的变化而变化。
D
.
辟,也称征辟,指古代自上而下授予官职的方式 ,专门由帝王征召来授予官职。被征召的人往往是比较有
威望的人。
(
3
)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吉翂自小就非常孝顺父母。 在他父亲因遭诬陷入狱后,他到大路上哭号喊冤,请求高官救父,其情其景,
令过路之人
纷纷落泪。
B
.
为救父命,吉翂冒 死到京城击鼓鸣冤,愿以死赎父。高祖认为其中必有隐情,下令让司法官蔡法度查个究
竟
。
C
.
吉翂刚被关押时,狱吏给他 戴上很重的脚镣手铐,蔡法度为他的孝心感动,让人给他换一副小的镣铐。但
第
6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