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南京大学化学暨南大学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07 17:29
tags:

安徽师范大学校花-初一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2020年12月7日发(作者:熊希龄)


暨南大学


一、前言:



暨南大学是中国一所极具 特色的学校,其出名不仅由于它在近代的各种跌宕起伏的变


迁,

更在于它 是一所对外开放的大学,

它融合了许多国家的学子,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上


发挥其海纳百川的胸怀,

发扬着中华民族有容乃大的品格,

培 育出一代又一代具有东西方文


化的人才。




二、学校简介:


暨 南大学是由国务院侨办、教育部、

广东省三方联合共建,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家教


育部领导的一所具有文、史、理、工、医、经、管、法、教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19 96


成为了国家重点建设的

工程

大学之一。

暨南大学为中国最早开设商科教育的国立高等


学府之一,前身是

1906

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

< p>1927

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招收外国留 学生的大学,

也是中国境外生最多的大学,

是中国大陆国


际化程度最高的大学,暨南大学学科健全,同时具备

国际性

”< /p>

外向型

的特点。名牌专业


以经管新闻为主。现位于中国广东,现任校长胡军。校训“忠信笃敬”



三、历史轨迹


学校的前身是

1906

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

1927

年更名为国

< p>
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

1946

年迁回上海,

1949

8

月合并于复旦、

交通等大学,

1958

年在广州重建。

1983

年中共中央颁布文件《关于进一步办好暨南大学和


华侨大学的意见》

将暨南大学列为

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 p>。

1996

年成为国家首批

“211

工程


重点建设大学。


南京时期(

1906

——

1923


< /p>


暨南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

1906

年的国内第一所华侨学府

——

暨南学堂。

19

世纪末

20< /p>


世纪初时,海外华侨的人数已达

700

万之多。这些身在海 外的华人饱受殖民统治者的歧视


与压迫,

甚至连受教育的权利也被剥夺了 ,

于是华侨归国学习的要求日益强烈。

起先清政府


认为< /p>

人民出洋,已非我民,我亦不管

,将华侨视为< /p>

化外之民

。后来迫于内外交困,清政

< p>
府不得不改变其侨务政策,并开始关心华侨教育。暨南学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 p>



上海时期(

1923

——

1941


暨南学 堂停办以后,

海外华侨和国内教育界人士都强烈要求恢复暨南学堂,

却遭到袁世< /p>


凯的百般阻挠,直到

1917

11

月,北洋政府教育部才批准恢复暨南学堂。在黄培炎的主


持下,暨南学堂于

1918

年在原校址复学,并改名为国立暨南学校。当时学校设有中学部和

< p>
师范科(中专性质),已由补习学校的性质过渡成正式培养归侨子弟的学校了。

19 19

年,


中学部(旧部四年毕业)在三年级以上分为文科和理科。

1921

年夏,增设商科大学

——

称国立暨南商科大学,后迁至上海,与当时的国立东南大学合办上海商科大学。

1922

年,


在南京增设女子中学部,

同时原与东南大学合办的上海商 科大学开始在真茹独立办校。

1924


年,商科大学三、四年级停办,南 京部分全部迁到上海真茹。学校人数升至

500

余人,学


科类别也由五系增至八系。

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上海真茹的国立暨南 学校改组为


国立暨南大学。




福建建阳时期(

1941

——

1946


1941

年,鉴于时局日益艰险,学校未雨 绸缪,着手为内迁做准备,在福建建阳童游镇


设立分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暨大师生从 上海出发,经长途跋涉,于

1942

6

月抵达建


阳,遂将分校改为校本部。抗日战争结束后又回到了上海一段时间。



广州重建时期(

1958

——

1970


此时的暨南大学虽然仍力图 继续按照侨校的特点进行办学,

无奈在几经战乱之后,

侨生


生源锐减,

因此暨南大学不得不再次停办。随后,

暨南大学的院系分别合并于复 旦大学、交


通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等高等学府,< /p>

当时仍愿意归国学习的部分侨生被安置于燕京大


学(后属北京大学)。


解放几年后,华侨归国学习的愿望再次高涨。

1958

9

月,在原广州华侨补习学校的


基础上进行 扩建以后,

暨南大学终于再度开学。

然而由于其侨校的特殊性质,

在文革时期第


三次停办,

当时学校的院系被胡乱并入了其他院校,

校址则让出来给了第一军医大学。

直到


1978

年秋,经过多方努力,尤其是在叶剑英的大力支持下,暨南大学得以再次复校。



现状


如今的暨南大 学,已是国家

“211

工程

重点综合性大学,直 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国际化、现代化、综合化 特色明显。海外及港澳台学生


高居全国高校之首,

来自境外的研究生占全 国高校海外及港澳台研究生总数的四分之一,


华侨最高学府

的称号。


暨 大被称为

“中国第一侨校”

1906

年清政府为

“宏教泽而系侨情”

设学于南京。

1960


年许多东南亚华侨青年来暨南大学学习汉语,

其中以印度尼西亚侨生最多。

其中 每

4

个人中


就有

3

个是来 自东南亚的侨生,当时暨南大学就被誉为“华侨学生的摇篮”。



四、暨南大学历届领导人


暨南学堂创办人

端方


暨南学堂堂长

国立暨南大学校长

郑洪年

(< /p>

1907-1909.1,1927.6-1934.1


暨南大学学堂堂长

杨熙昌

1909.1-1911.10


国立暨南学校校长

赵正平

1918-1920

,1921

-1925

夏)


国立暨南学校校长

柯成懋

1920

< p>-1921

秋)


国立暨南学校校长

姜琦

1925

-1927

夏)


国立暨南大学代代校长

沈鹏飞

1934.1-1935.7


国立暨南大学校长

何炳松

1935.7-1946.5


国立暨南大学校长

李寿雍

1946.6-1949.5


暨南大学校长

陶铸

1958.6-1963.1


暨南大学校长

陈序经

1963.1-1964

夏)


暨南大学校长

杨康华

1964.3-1970.3,197 9.8-1983.10


暨南大学校长

梁灵光

1983.10-1991.6


暨南大学校长

周耀明

1991.6-1995.12


暨南大学校长

刘人怀

1995.12-2005.12


暨南大学校长

胡军

2005.12-

至今)



主要校长风采


创始人:

端方,


清朝晚期

,

两江总督、朝廷重臣端方于

1905

年呈递

5

筹设 暨南学堂

6

奏折

,


获清政府批准

,

并在南京筹办招收归国侨生的暨南学堂。

1907

3

月上旬

,

首批来


自爪哇的归 国侨生抵达上海

,

然后转到南京

,

这是华侨学生回 国求学开始。

1907


3

< p>23

,

暨南学堂正式开学

,

国内第一所华侨学府从此诞生了。

1911

10

月武


昌起义爆发

,

暨南学堂被迫停办。虽然学堂仅办了< /p>

4

年多

,

但为华侨学生回国求学

打开了大门。

暨南的名字已传遍南洋

,

为后来暨南学校的恢复 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

激发了海内外华侨的爱国热情

,

各地华侨热心


办学。



郑洪年


1907-1909.1,1927.6-1934.1


1927

,

南京国民政府任命郑洪年为校长。

郑到职之后

,

即提出改组与扩建计


划。他表示

:

< p>“鉴于侨胞处于殖民政府铁蹄之下

,

受尽帝国主义之蹂躏

,< /p>

暨南教育非


提高程度

,

扩充为完善大学

,

不足以增进侨胞之地位

,

不足以谋适应其特殊环境< /p>

,


足以使华侨父老咸达自由平等之目的。”并计划将暨南 学校

/

扩充为一完善之大


,

< p>改商科为商学院

,

并增设农学院、文哲学院、自然科学院、社会科学、艺术学


院五门

,

以期从质量上完成华侨之最高学府。使华侨子弟 得享受世界高深的知识

,


与祖国优美的文化

,

< p>以为他日参加祖国一切运动

,

及提高华侨地位之准备

1927

9


5

,

国立暨南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

此时

,

商科 大学改为商学院

,

原有系科改


组为工商管理学、银行学、 国际贸易学、会计学以及普通商业学等

5

,

继续 招


,4

个年级俱全。经过两年的努力

,

1929

,

除商学院外

,

相继成立了文学院、


理学院、教育学院。其中文学院下设中国 语文学、外国语文学、政治经济学、历


史社会学

4

个系< /p>

;

理学院下设数学、

物理学、

生物学

3

个系

;

教育学院下设教育学、


心理学< /p>

2

个系以及师资专修科

;1930

年又成立法学院< /p>

,

下设法律系及外交领事专


科。

至此

,

国立暨南大学拥有

5

个学院、

16

个系和

2

个专科

,

成为一个完全的大学 。



廖承志

(1963.2-1970.3)

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长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

,

筹建一所全日制、正规的华侨高等学府的条件基本成

< br>熟。为适应侨生回国升学的需要

,

在陶铸、廖承志等的大力推动下

,1958

9

月暨


南大学在广州 重建。时任中央侨务委员会主任的廖承志

,

对暨南大学的重建工作


始终予以热情关怀。他认为暨南大学办学目的就是接纳海外的炎黄子孙

,

让大家

暨南大学自考全日制-六一活动主持词


大学选修课英语作文-骆驼赋


青岛大学研究生贴吧-关于五一的手抄报


山西大学大东关宿舍-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云南农业大学校长-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2012二本大学排名-后备干部工作总结


河南师范大学宿舍条件-秦可卿人物分析


华东理工大学何雪松-太空授课观后感



本文更新与2020-12-07 17:2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17844.html

暨南大学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