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算工龄吗-地道战观后感300字
重庆理工大学
本专科教育教学工作业绩分计算办法
为调动广大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研究人员从事本专科教学工
作、实验
教学等工作的积极性,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业绩分组成
本专科教育教学工作业绩分由
本专科教学工作业绩分、教学建
设与教学改革业绩分两部分组成。
p>
其中,本专科教学工作业绩分的计分范围包括讲授理论课程、
指导实
验、实习、课程设计(学年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实验
室建设及管理、指导学生参加相关竞赛等工作;教学建设与教学改
革业绩分的计分范
围包括进行教学建设、教研改革等工作。
二、计算办法
(一)本专科教学工作业绩分计算办法
本专科
教学工作业绩分计算办法见表
1
。
其中,
计算业绩 分的学
生竞赛项目见表
2
。
表
1
本专科教学工作业绩分计算办法
项目
业绩分计算方法
符号说明
①
J
为
计
划
学
时
数,
指教学计划规
定
的
某
一
门
课
程
的<
/p>
理
论
课
上
课
学
时数。
②
C
为课时系数。
③
Z
为职级系数,
①评为校级及以
< br>C
初级职称取
0.9
,
上
的双语课程,
增加
0.2
。
< p>
中级职称取
1.0
,
②
开设 新
课
,
C
J
×
< p>C×
Z
×
Q
副
p>
高
级
职
称
取
增
加
0.1
。
1.2
,正高级职称
③开设
PSB
课 p>
C
采取分段计数,具体计算办法如下:
程,
C
增加
0.5
,
取
1.4
。
Z=1
①听课人数≤
40
人:
C=1.0 p>
④
Q
为学生评教
(另按考试通过
p>
②
40
人
<
听课人数≤
80
人:
率计发
50
元
/
生
系数,
评教排名前
奖励)
。
C=1+[
听课人数
-40]
×
0.0175
10%(
含
< p>)的教师,
④单独开设的留
③听课人数
p>
>80
人:
取
1.2; < /p>
评教排名
学
生本科
班
, p>
C
C=1.7+[
听课人数
-80]
×
0.005
增加
0.5
。
前
10%
—
30%
⑤
留
学
生
插
班
(含)的教师,取
生,
按实际人数×
1.1;
其他取
1
。
对
3
计入听课人数。
连续
2
次评教排名
都在后
5%
的教师
< br>(评教得分在
60
分以上者除外)
,
将暂停其授课、
送
出培训或转岗。
备
注
讲授
理论课程
项目
J
×
C
×
Z
×
Q
业绩分计算方法
符号说明
备
注
①学生体育达标
测试,按每个建
制班
7
分计。< /p>
②指导运动队训
练,每队每学期
计
96
分。
①公共基础实验
体育课
(含保健课)
同上
每个教学班学生人数为
35
人,
C=1.0
①
J
为计划学时。
每组
1-2
人,
每批
②
Z p>
为职级系数。
不应少于
15
人, p>
③
Q
为学生评教
1
个班最多< /p>
2
批。
实验课程
J
×
[1+
(
P-1
)×
0.7]
×
Z
×
Q
系数。
②专业实验仪器
④
P
为实验批次,
设备台套数不足
公共基础实验
P
≤
时,每组人数不
2,
专业实验
P
≤
4
。
应少于
6
人,
1
个班最多
4 p>
批。
①
X
为指导学生人 p>
数。
②
W
为实习实 训
实习、实训
(含校内机
械制造基础<
/p>
训练、
电子技
能训练、
课程
设计、
课程实
习、学年论
文、
校外实习
实训等)
X
×
W
×
S
×
Z
×
Q
周数。
③
Z
为职级系数。
④
Q
为学生评教
综合系数。
⑤
S
为实习实训类
别分数,其中:机<
/p>
械
制
造
基
础
训
练
S=1
业
绩
分
/
人·周,
电子技能训
练、课程设计、
课
程
实
习
(
学
< p>年论
文)
和集中实习等
S=
0.6
业
绩
分
/
①每个教
师每次
指导学生一般不
超过
20
人,
或一
个班要求配备两
名指导老师。
②集中实习指老
师为学生联系安
排实习单位,并
在实习单位现场
指导学生实习。
③分散实习指学
生自主选择单位
实
习。
项目
业绩分计算方法
符号说明
人·周,分散实习
S=0.4
业
绩
分
/
人·周。
备
注
p>
①理工类每个教
理工类本科:
X
×< /p>
Z
×
18
文管类本科:
X
×
Z
×
16
指导、
评阅毕
业设计
(
论
文
)
(含毕业
实习)
理工类专科:
X
× p>
Z
×
14
文管类专科:
X< /p>
×
Z
×
11
本科毕业设计或论文(含重修)评阅:
X
×
Z
×
1
< p>师指导学生人数
原则上不超过
8
人
。
①
X
为指导或评阅
② 文管类每个教
学生人数。
师指导学生人数
人。
③重修毕
业设计
(论文)指导工
作量减半计算。
①
X
为本科答辩或
补答辩学生人数。<
/p>
毕业设计
(
论
文
)
答辩
答辩(含重修)
:
X
×
Z
×
2
< br>②
答
辩
业
绩
分
由
各
学
院
分
配
至
相
关答辩老师。
③
Z
为职级系数。
①
B
为自然班数。
②
J
为计划学时。
B
×
J
×
N
×
K
实验室建设
及管理工作
非建制班按选课人数
/40
折 算成自然
班计算。
③
N
为类别系数,
语
音
实
验
室
N=0.02
,
计算机机
房
N=0.05
,其他
N=0.5
。< /p>
④
K
为实验室考核
等级系数,
由国有
实验室主任根据
实验室在编
人员
在实验室建设及
管理工作的具体
贡
献进行考核分
配。
每个班可分组答
辩,每一答辩组
教师不少于
4
人。
②
Z
为职级系数。
原则上不超过
10
项目
业绩分计算方法
符号说明
资
产
处
组
织
专
家
考
核
确
定
,
< p>优秀
K=1.2
、
良
K=1.1
、
合格
K=1
,
不合格
K=0.8,
未考核的
实验室
K=1
。
备
注
G
p>
×
N
×
R
×
T
取分段计分,具体取值如下:
指导国家级、
省市级学生
竞赛
G=
M
×
20
,
M
≤
20
400+(M-20)
×
10
,
20 ≤ 40
× 5
, 40 M
p> 为有效参赛 N 为类别系数, 竞 赛
理 工 科 , 非 理 工 类 ; 类竞赛 N=1 、
600+(M-40)
①
队数。
②
类
N=2
N=1.5
理工科
工类
N=0.5
。
< p>
③
R
为每队人数
系数,
每队 学生数
大于
3
(包含
3
)
,
R=1
;每队由
2
人< /p>
组成,
R=0.8
;每
队由
1
人组成,
R=0.5
。
p>
④
T
为调控系数,
一般情况
T=1
。
①有效参赛队要
求参赛学生提供
有效论文、作品
或参加答辩等。
②
T
值根据实际
运行情况调
整。
③同一参赛队参
加
不 p>
同
类
别
竞
赛,按最高类别
p>
计算业绩分,不
重复计算。
④竞赛负责人根
据指导老师或实
验室贡献大小进
行分配。
G
为基础分,
其取 值与
M
值相关,
采
A
类竞赛
N=3
;
B
写给大学四年后的自己-毕业赠言给学生
东北农业大学郭翔宇-歌颂老师的句子
南昌大学研究生补助-小学数学说课教案
湖南师范大学宿舍图片-父亲生日简单感人话语
毒德大学什么意思-中秋名句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排名-实习申请书范文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心得-推崇的近义词
中山大学研究生教务系统-小学生暑假安全公约
-
上一篇:大连大学
下一篇: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格式模板--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