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大学心理剧本新版资源与环境专硕考研院校排名及考研难度分析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07 20:50
tags:

天津城建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2020年12月7日发(作者:尹肇之)



专业介绍


资源与环境专业原 为环境工程专业,

本专业硕士学位培养学生具


有环境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 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

掌握解决环境工


程领域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与方 法,

具有创新意识,

能独立进行环境


工程技术研发、

工程设计、

运行和管理的应用型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


才。


专业主要是运用环境科学、

工程学和其他有关学科的理论和 方法,


研究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

预防与治理环境污染,

< p>以改善环境质


量,

促进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工程技术学科,

对环境资源的综合利


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本 专业培养从事流域、

区域、


城镇及企事业单位的水、气、固、土壤、噪声 和其他污染的控制、治


理、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

除公共基础课外,

还将学习力学、

化学系列课程、


环境微生物学、

环境工程原理等系列专业基础课及实践课 程;

毕业后


或报考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市政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深造, 还可从


事与环境相关的科研教学、规划设计、咨询评估、监察管理、施工运


营、产品销售等多项工作。是

21

世纪重点发展的高新科技之一。


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环境工程理论知识、

专业技术和 工程


设计能力,特别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生物化学处理、可持续发


展的垃圾填埋处置及环境污染修复的生态工程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


独具特色。< /p>


目前开设资源与环境专业考研的学校一共有

194

所,我讲这些



学校分为了三档,如下:


< br>第一档: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北


京师范大学、南京 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


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河海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br>华南理工大学


第二档:北京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东南大学、


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


国地质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昆明理工


大 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山西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吉林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南< /p>


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


学、桂林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


第三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林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太


原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江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昌大


学、南昌航空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安

< p>
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石油



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南


京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


大学、

济南大学、

暨南大学、

兰州大学、

重庆工商大 学、

广东工业大



综述:

其中比较推荐的还是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科技


大学、北京矿业大学 。首先要考虑,地理位置、学校及专业的综合实


力、

是否有学长学姐就读 ,

我觉得地理位置是我们在择校的时候必须


考虑的因素,

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在毕业之后工作的地点,

也关系着


自己以后的发展; 还有与自己以后的生活、职业规划都有很大关系;


比如家乡在山东,本科也在山东,研究 生想走出山东,所以在选择学


校的时候就会着重研究山东省外的学校;

当 然这也要根据自身情况来


选择。


考研究生最终 的目的其实就是有更好的就业机会,

所以研究生学


校在业内的认可度也是 很重要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我们专业


是排名比较靠前的

211< /p>

专业实力也很强,

而且就读的学长学姐也在


学习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学长学姐是很宝贵的资源,

一定不要害

< p>
羞,

有什么问题大胆问,

学长学姐对自己母校的学弟学妹都会给予帮


助。

选择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某个阶段的学习情况来调整,

最后选择


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


就业前景


专业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 理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


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

高 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



事科研、教学、

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资源环境与城乡


规划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资源与环境就业方向主要就业是:

成为中学教师,

科研单位人员,


国土部门,气象台职员,农业等部门!或者从事地理教研活动 !培养


学生具有环境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

掌握解 决


环境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与方法,

具有创新意识,

< p>能独立进


行环境工程技术研发、

工程设计、

运行和管 理的应用型高层次技术和


管理人才。


培养具备 城市和现代工业环境保护方面的水、气、声、固体废物


污染防治、环境规划、资源保护、 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能够在环保部门、工矿企业、科研单位、火力发电厂等 从事规划、设


计、管理和研究开发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环保、新能源、建筑等行业工作,大



致如下:

1

环保

2

新能源

3

建筑

/

建材

< p>/

工程

4

房地产

5

其他行业


6

机械

/< /p>

设备

/

重工

7

石油

/

化工

/

矿产

/

地质

8

检测,认证。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环保工程师、水处理工程师、给排


水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

1

环保工程师

2

水处理工程师

3

给排


水工程师

4

项目经理

5

环境工程师

6

污水处理工程师

7

给排水设


计师

8

销售工程师。


就业薪资:



资源与环境专业仍属于正在发展中的专业,

因 此还没有吸引更多


人的注意。

资源与环境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大部分是在大 城市和大企业,


以及一些专门做环境方面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的公司。

< /p>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后能够在政府部门、

规划部门、

经济管理 部门、


环境保护各部门、环境工程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相关科研单位、火


力发电厂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研究开发、电厂化学等


方面工作 。


由于很多地区或地方上的企业对环境保护还没有足够的重视,


此他们的需求相比之下就小的多,

再加上很多地县级的环保部 门的人


员多数是从原来的卫生防疫部门或其他部门拼凑出来的,

也往往缺 少



对资源与环境的重视。

这几方面的原因造成 我国对高校资源与环境专


业的毕业生的需求不多。

但随着环境保护观念宣 传的深入,

人们对环


境意识的加强,有理由相信,未来几年内,对环境工 程专业的学生的


需求将会大大增加。


学校排名


以下是资源与环境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具体榜单,

是目前比较权威


的排名数据,供大家参考: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华大学

A+


2

10213

尔滨工业大学

A+


3

10247

济大学

A+


4

10001

京大学

A


5

10027

京师范大学


6

10284

京大学

A


7

10335

江大学

A


8

10005

京工业大学


9

10055

开大学

A-


10 10056

津大学

A-


11 10141

连理工大学


12 10248

海交通大学


13 10294

海大学

A-


14 10358

国科学技术大学

A-


A-


A-


A-


A



15 10561

南理工大学


16 10008

京科技大学


17 10246

旦大学

B+


18 10251

东理工大学


19 10286

南大学

B+


20 10384

门大学

B+


21 10422

东大学

B+


22 10423

国海洋大学


23 10486

汉大学

B+


24 10487

中科技大学


25 10491

国地质大学


26 10532

南大学

B+


27 10558

山大学

B+


28 10610

川大学

B+


29 10611

庆大学

B+


30 10674

明理工大学


A-


B+


B+


B+


B+


B+


B+


31 10703

西

安建筑科技大学

B+


32 10010

京化工大学


33 10019

国农业大学


34 10108

西大学

B


35 10151

连海事大学


36 10183

林大学

B


B


B


B



37 10255

华大学

B


38 10269

东师范大学


39 10280

海大学

B


40 10288

京理工大学


41 10290

国矿业大学


42 10299

苏大学

B


43 10337

江工业大学


44 10497

汉理工大学


45 10596

林理工大学


46 10732

州交通大学


B


B


B


B


B


B


B


47 10006

京航空航天大学

B-


48 10022

京林业大学


49 10079

北电力大学


50 10112

原理工大学


51 10270

海师范大学


52 10295

南大学

B-


53 10300

京信息工程大学

B-


54 10403

昌大学

B-


55 10406

昌航空大学


56 10476

南师范大学


57 10533

南大学

B-


58 10619

西

南科技大学

B-


B-


B-


B-


B-


B-


B-



59 10698

西

安交通大学


60 10700

西

安理工大学


61 10710

安大学

B-


B-


B-


62 10712

西

北农林科技大学

B-


63 11414

国石油大学


64 10002

国人民大学


65 10016

京建筑大学


66 10058

津工业大学


67 10145

北大学

C+


68 10291

京工业大学


69 10307

京农业大学


70 10332

州科技大学


71 10359

肥工业大学


72 10361

徽理工大学


73 10427

南大学

C+


74 10559

南大学

C+


75 10730

州大学

C+


76 11799

庆工商大学


77 11845

广

东工业大学


78 10004

京交通大学


79 10011

京工商大学


80 10082

北科技大学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81 10252

海理工大学


82 10292

州大学

C


83 10298

京林业大学


84 10353

江工商大学


85 10386

州大学

C


86 10429

岛理工大学


87 10459

州大学

C


88 10495

汉纺织大学


89 10504

中农业大学


90 10530

潭大学

C


91 10593

广

西大学

C


92 10613

西

南交通大学


93 11035

阳大学

C


94 10057

津科技大学


95 10126

蒙古大学

C-


96 10150

连交通大学


97 10191

林建筑大学


98 10216

山大学

C-


C


C


C


C


C


C


C


C-


C-


C-


99 10240

尔滨商业大学

C-


100

10264

海海洋大学


101

10357

徽大学

C-


102

10394

建师范大学

C-


C-



103

10426

岛科技大学

C-


104

10538

南林业科技大学

C-


105

10564

南农业大学


106

10602

广

西师范大学


107

10635

西

南大学

C-


108

10697

西

北大学

C-


109

10708

西科技大学


110

11065

岛大学

C-


111

11078

广

州大学

C-


院校分析


其中的南京农业大学是一所性价比比 较高的大学,

这所大学的地


理位置比较好,而且排名不是很靠前,所以报 考的压力会比较小。南


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是我国最早具有硕士、

< p>博士学位授予


权的单位之一。目前,学院设有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系、环境科学与工< /p>


程系、土壤学系、生态学系及教学实验中心。学院以悠久的历史、雄


厚的师资力量、

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以及良好的社会服务在国内外享


有 盛誉。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学院拥有

2

个国家工程中心、

5

个省


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 心,

年到位科研经费约

1.5

亿元,

年发表

SCI


论文

200

余篇。在资环学院当中有很多 重点学科,生态学是江苏省


一级重点学科。

环境科学是校一级重点学科。

所以综合实力还是很强


的。


C-


C-


C-



下面是南京农业大学该专业的自评满意度。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学校始建于

1920

,

1951

年被确定 为全国学


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

,

1954

年进入国家首


批重点建设的

6

所高校行列

(

京外唯

-

) ,< /p>

是新中国第一所毕业生直接


被授予工程师称号、研究生三年制的理”工科大 学。


1996

年进入国家”

211

工程

“首批重点建设高校。

1999

年被确

< p>
定为国家首批”

985

工程

“重点建设的

9

所大学之

- -

2000

年与同


根同源的哈尔滨建大 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

年入选”


双一 流”建设

A

类高校名单。


哈尔滨工业大 学

,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

,


位列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A

类、

985

工程、

211

工程

,


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卓越大学联盟、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


联盟、

中俄工科大学联盟、

中国

-

西班牙大学联盟、

全国

16

所工科重


点大学科技工作研讨会、中国人 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创始成员

,

入选珠


峰计划、强基计划、

2011

计划、

111

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



划、

< p>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


目、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 革示范高校等

,

是首批设有研究生院、拥有


研究生自主 划线资格的高校

,

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

- -

所以理


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哈 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成立于

2017

,

在原市 政环境工程学


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基础上成立。

其环境工程学科在

2012

年全国高


校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二二。


2020

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专业

(

085700

)


究生招生人数

: 24



从分数线以及招生人 数来看,分数线还是比较高的

,

报考哈尔滨


工业大学会有 一定的难度。

但是院校的专业实力跟综合实力都是非常


强的。

< p>对于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无论是考研深造还是未来毕业就业


都是非常有益处的。在 往年人才市场中

,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毕业生是


非常有竞争 实力的。


然后

,

还有一些同学是不太敢 考虑上面几所院校的

,

那么建议这样


的同学选择性价比高 的院校

,

就不要再追求是不是名校。而这些性价



比高的院校也是不错的

,

比如专业排名比较在前的大连理工大学 ,上


海交通大学、

山东大学等等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 /p>

而且

,

同样也是

985

< p>
211

类院校

,

毕业证书同样具有高含金量。


下面是一些学校考研的分数线和报录比,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年份

学校名称

院系名称

专业代码

专 业名称

总分

政治/科目一

外语/科目二

科目三

科目四


2014


北京大学


人 口研究所

20106


2013


北京大学


人口研究所

20106


2012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


大学


中国人民


大学


中国人民


大学


中 国人民


大学


北京工业


大学


北京工业


大学


北京工业


大学


北京师范


大学


北京师范


大学


北京师范


大学


北京师范< /p>


大学


中央财经


大学


中央财经


大学


中央财经


大学


对外经济


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

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


贸易大学


首都经 济


贸易大学


首都经济


贸易大学


首都经济


贸易大学


人口研究所

2 0106


2014

社会与人口学院

20106

< p>
2013

社会与人口学院

20106


201 2

社会与人口学院

20106


2011

社 会与人口学院

20106


2014

循环经济研究院

20106


2013

循环经济研究院

20106


2012

循环经济研究院

20106

2014

环境学院

20106


2013

环境学院

20106


2012

环境学院

20106


2011

环境学院

20106


2014

经济学院

20106


2013

经济学院

20106


2012

经济学院

< p>20106


2014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20106< /p>


2013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20106

2012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20106


2014

劳动经济学院

20106


2013

劳动经济学 院

20106


2012

劳动经济学院

20 106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 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p>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 、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p>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 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 p>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 br>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 境


经济学


370

55

55

90

90


380

55

55

90

90


380

55

55

90

90


360

55

55

90

90


360

55

55

90

90


370

55

55

90

90


385

60

60

90

90


330

45

45

68

68


340

49

49

74

74


340

50

50

75

75


340

55

55

90

90


345

55

55

90

90


345

50

50

90

90


345

50

50

90

90


330

45

45

68

68


340

49

49

74

74


340

50

50

75

75


330

45

45

68

68


340

49

49

74

74


340

50

50

75

75


330

45

45

68

68


340

49

49

74

74


340

50

50

75

75




年份

地区

学校

学院

专业代码

专业名 称

报名人数

录取人数

报录比

推免人数


2013

北京


北京大学


人口研究所< /p>

20106


2012

北京


北京大学


人口研究所

20106


2011

北京


北京大学


人口研究所

20106

< p>
2010

北京


北京大学


人口研究所

20106


2009

北京


北京大 学


人口研究所

20106


2008

北京


北京大学


人口研究所

20106


2007

北京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


大学


中国人民


大学

中国人民


大学


北京工业


大学


北京工业


大学


北京工业


大学


北京工业


大学


北京工业


大学


北京师范


大学


北京 师范


大学


北京师范


大学


北京师范


大学


北京师范


大学< /p>


首都经济


贸易大学


首都经济


贸易大学


首都经济


贸易大学


人口研究所

20106


2009

北京

社会 与人口学院

20106


2008

北京

社会 与人口学院

20106


2007

北京

社会 与人口学院

20106


2013

北京

循环 经济研究院

20106


2012

北京

循环 经济研究院

20106


2011

北京

循环 经济研究院

20106


2008

北京

循环 经济研究院

20106


2007

北京

循环 经济研究院

20106


2011

北京

环境 学院

20106


2010

北京

环境学院< /p>

20106


2009

北京

环境学院

20106


2008

北京

环境学院

20106


2007

北京

环境学院

201 06


2012

北京

劳动经济学院

2010 6


2011

北京

劳动经济学院

20106


2010

北京

劳动经济学院

20106< /p>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 、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p>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 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 p>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 br>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 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 p>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 与环境


经济学


人口、资


源与环境


经济学


4

2

50%

/< /p>


3

1

33.33%

/


52

6

11.54%

/


4

1

25%

/


5

2

40%

/


1

0

0%

/

< p>
23

4

17.39%

/


84

33

39.29%

/


87

32

36.78%

/


42

6

14.29%

/


6

5

83.33%

/


2

3

150%

/

< p>
10

4

40%

/


0

7

0%

/


31

10

32.26%

/


1

0

0%

/


10

2

20%

/


9

0

0%

/


8

1

12.50%

/


7

0

0%

/


3

3

100%

/


3

5

166.67%

/


3

4

133.33%

/




关于如何择校的具体建议

< br>本专业的全国院校排名是专业强度的科学展现,

虽然专业名称一


样 ,

但不同高校的录取规则和培养方式给均不太一样,

大家可以根据


自己实际情况酌情选择。


如何选择学校?

< /p>


考研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几个因素进行酌情分


析最 后选择出适合自己的院校。


首先我们把开设本专业的具有研招资格的院校分为六级


第一级:清北

+

985

优势专业

+

中科院强所;


第二级:强

9 85+

普通

985

强势专业

+211

特色较强校;


第三级:普通

985+211

优势专业

+

普通特色较强校;


第四级:普通

211+

一本强校;


第五级:普通一本

+

二本优势专业;


第六级:其他



< /p>


在大体清楚中国研招院校的基本级别之后,

我们在考研选择之时,


可以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一、个人能力


选择学校的时候先自己尽量客观的琢磨一下自己的能力水平处


于 哪一个区间,

你所处的层级决定了你的专业基础,

按照客观条件预


定一个大的方向,除非极特殊原因,否则不建议把目标定的过高,因



为单从概率来讲,一个专科生考到

985

研究生的概率,并不高。


那么关键问题来了,如何判定个人能力?


在不考虑特殊情况下,个人能力一般和以下条件成正相关。


1.

高考成绩


最为中国第一大考,

高考成绩还是相 当具有说服力的,

根据高


考成绩的高低,考生报考的高校可以分为:超一 流高校、

985

高校、


211

高校、普通 高校(一本专业)

、普通三非院校、专科及民办院校


等六个维度。


一般而言,考生在考研的院校选择时往往遵循两个原则:

1.

跳跃


2.

平级式。所谓跳跃式即某考生 本科院校,但考研时选择了

211


(含)级别以上院校。


所谓平级式即某考生为了稳妥起见考研时选择报考本校或本校


同 级别院校(除特殊情况外,基本没有考生选择下级式,即考研院校


不如自己本科院校)< /p>


可以断定,考生的高考成绩与该生综合学习能力成正相关。

< p>
从跳级度难度系数来讲,

相邻两个量级的跳跃相对容易,

也即某


考生本科院校是

211

级别,

他考

< p>985

高校是容易的

(跳跃

1

个级别)


而如果考生本科院校是普通院校

(一本专业)

要考到

985

高校,

则要


跳跃

< p>2

个级别,

难度增大,

考生如果是专科及民办院校,

要考

985


校,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


不过一般情况下还是是建议报考比自己本 科院校高一个档次


的院校,让自己的考研拥有一个进步意义。



(注

1

暂未 考虑所谓

“双一流高校”

其他不论,

单从概念层 级


而言,此称谓与“

c9

< p>“

985

“、

211

”等相 比更具模糊性,不宜做


对等分析比较)


2.

四六级成绩


在考研之前,

其实并没有一个具体可以参考的学习能力标准,


为每个 专业的考试内容都不相同,

但比较普遍的是中国高校学子基本


都参与英语 四六级的考试,

而在考研中,

英语这一科目也担当着重要


角色,考研英语成绩的高低往往决定这考生总成绩的上限。


那么本科期 间的四六级成绩和考研英语成绩究竟有无相关性呢,


或者换个说法,是否英语四六级的成 绩决定了考研英语的成绩?


答案是确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正相关。


以下是 木糖英语官方号发布的《

2020

考研英语成绩调查报告》


参与样本为

100

人,以下为任意

10

人成绩对比图。




根据上表可得出如下规律:


1.

本科期间六级成绩高的,往往考研英语成绩较高。


2.

四级成绩(

500

分以下)且六级未过者,考研英语过

70

分者


相对较少。


3.

四级未通过者,其考研英语成绩往往较低。


4.

同比下,英语二比英语一简单,英语二更容易拿高分。


由此我 们可以推断出考生英语四六级成绩的高低,

是构成考研英


语成绩高低的一 个重要因素

(两者虽然题型不一样,

但背后蕴藏的英


语解 题思维往往具有关联性)


3.

省级以上资格证书或论文


这一项指标在部分院校复试中是加分项,

在初试中并无额外加分,


考生正 常对待即可。


4.

个人综合能力及其他(优势学科与劣势学科判定)


此项相对特殊,因为高考是综合能力测试,可能会有一些考生


在高考中因为某一科目中极为薄弱导致综合分数不高

(但是此考生有


某一科目的强项,

如某文科生数学不好,

但是升入本科后不再学习数< /p>


学,也就没有了弱项)


由此在 考研中,

我们引出一个概念:

优势学科与劣势学科的判定。


一般而言,考研一共四门功课,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文


法学 科没有数学,是两门专业课)

,想要考研成功,至少要有一门的


优势学科

(超过国家线)

且弱势学科一定要过国家线的最低标准

(考


研录取相对特殊,不仅总分要过国家线,且单科也要过国家线)



如果考生是跨级别考研,

建议至少有一个优势学科,

< p>且无弱势学


科。



二、学校判定方法(如何查看学校具体信息)


考研毕竟不同于高考,

就专业领域而言,

考研是学科分支的精细

< br>化,

我们在选择与确定院校时候需要注意的也要更多,

接下来我们详


细从以下

9

个点针对院校进行针对性分析。


??

1

、计划招生人数


招生人数是衡量考研成功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而言,

招生人


数越多,意味着上岸成功率越大,在计算招生人数的时候,大家要特


别注 意一定要减去推免人数(不参加初试且占据名额)

,另外还有注


意的是如 果某校的专业招生人数在

5

以下,

大家可以慎重考虑

(如某


专业虽招生人数少,

但报名人数也不多,

此种状 况考生可结合自身实


际酌情考虑)


??

2

、报考人数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考研绝对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

据官


方网站所发布的《

2020

考研结束吐槽表》显示,有

33.7%

的考生曾


后悔没有及时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

导致自己在考研中后期复习产生


迷茫和阶段性动力不足。


清楚自身实力很重要,清楚对手实力更重要。


通过分析此院校专业的报考人数,

了解竞争对手有多少,

同时也

< br>可以考查本专业是否为此学校的热门专业。


< br>注

1

:大家尽量在网络上多认识想考同校同专业的战友,平时多

< p>
交流一下,分享彼此复习进度,互通有无,这样更有利于及时发现自


身不足 ,结合实际适当调整战略。


2

:关于 报考“大小年”之说。确实会存在这样的状况,某校


去年专业课难度大,报考人大多折戟 沉沙,导致今年大家望而却步,


报考人数自然就相对少了一些;

某校此专 业刚开设或专业课容易,


考人数激增,

导致原本录取分 数线增高,

可能去年能上岸的分数今年


就要名落孙山。


因此,

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所报院校和专业本年度的热度和预计


报考人数,依此估算出今年的考研难度。


尤其是

考研预报名

人数相当之重要,

这更像是一种

“作弊”

行为,


让你提前知道本年度的录取人数和报名人数,

同时也提 前知道今年考


研的总体热度,

提前了解自己所报名专业的最新报录比,< /p>

从而时时调


整自己的考研战略。


而我们的官网甚至可以帮你分析出全国范围内这些预报名人数


的本科院校、四六级成绩、 复习程度、是否二战等详细数据。


这种数据毕竟是全国范围内,

相当庞大且复杂,

个人想要获取基


本没有途径,

大家可以登录我们官网,

实时关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专


业的数据更新。< /p>


??

3

、推免人数


提及推免人数,

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喜的是那些具有保研资 格


的学子,

获得了不参加统一初试而被录取的资格,

愁的 是随着近年

“保



研率”的急剧上升,留下来的统一考试名额越来越少。


关于保研推免,也体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3.1

)新增推免资格院校,推免生优势明显


2017

年之前,全国具有保研资格的大学仅有

312

< p>所,基本上是


211

大学或者各省排名前列的省属重点大学才有保研 资格,

这也导致


不少地方重点高校优秀学子失去了直接保研进入名校读研 的机会。


前年

8

月份,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

《关于新增推荐优秀应届本科


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 普通高等学校予以备案的通知》

共新增

54

所< /p>


高校获得教育部备案,至此中国共计

366

所院校具有推免 资格。


这意味着推免制度日益完善,名校难度不断增大。


3.2

)年度招生人数有变化,但推免热度不减


2020

年中国教育部和各地高校为例。

< /p>


西安交通大学招生计划全日制

4600

人,推免数就达到了

2300


人。


华中科技大学, 招生计划全日制

6100

人,推免数达到了

3000


人。


四川大学招生计划全日制

5780

人,推免数达到了

2900

人。

山东大学招生计划全日制

5400

人,推免数达到了

2160

人。


高校

2019

2020

变化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天津大学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6300


6600


6364


5529


8080


4300


3800


4300


1556


6100


2800


6600


3600


5400


4900


6400


6300


5932


5527


7535


4500


4100


4400


1340


5500


3000


6800


3700


5400


5100


100


-300


-432


-2


-545


200


300


100


-216


-600


200


200


100


0


200






























厦门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四川大学


重庆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兰州大学


5000


4870


6620


8500


5700


6400


1386


5400


6830


7600


5300


5100


3730


2800


4200


5000


5070


6500


7500


5700


7000


1441


5000


5460


7580


5400


5700


3897


2938


4300


0


200


-120


-1000


0


600


55


-400


-1370


-20


100


600


167


138


100


















大家可以从上表中看出,

很多学校的招生人数变化还是很明显的,

< p>
有按兵不动的,有扩招的,

有缩减的,不过一些缩减的主要是非全日


制的名额,对应届本科毕业生影响不大。


比如中南大学招生人 数减少超过千人,减少

1370

人,其中缩减


的是非全日 制的名额,非全日制

2019

年招

2000

名,今 年减为

460


名;相同的还有华中科技大学,非全日制招生名额减少

1000

人,由


去年的

2300

人减为今年非全日制招收

1300

人。


3.3

)双一流高校招生有变数,推免生依旧中流砥柱


具体请看下图

2020

年双一流高校招生计划表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招生人数在小幅度的变 化,

同时推免人数



也在跟随着悄然增多,

且有些推免人数会占据招生人数的近一半。


免确实是个大趋 势,未来的名额只会增多,不会减少。


很多名校热门专业推免名额很多 ,

甚至占了招生人数的一半以上,


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很少,竞争更大,在 报考前,搞清楚自己报考专业


的推免人数,统考生名额太少就要慎重


当然,考研数据不能只看推免人数,合理结合报录比 和分数线,


才能给自己选择一个最适合的院校。


??

3

、实际录取人数


之所以强调实际两个字,

是因为其实在真实招生人数指标上存在


着两套系统的时间差,

也即教育部和各地高校统计的时间差,

最终的


指标要以教育部为准,

但是推免权在各地高校手中,

推免多少自己学< /p>


校说的算。


而且,

确实有的学校 存在初始招生人数和最终招生人数不符的现


象,具体原因有很多,诸如导师课题变化、院 校内部调整、考生过线


率低于预期、

教育部出台新规定、

推免人数饱和、

优秀生源调剂率高,


等等。


??

4

、报录比


录比是指报考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


从 最纯碎的角度讲,

报录比是一个专业的火爆程度最直观的反映。


通常来讲,报录比可以分为三个维度:


考前报录比:是指总体报考的人数和拟招生人数的比例。


考后报录比:是指实际参考人数(已排除弃考人数)和实际录取



人数的比例。


上岸报录比:是指实际参考人数和分数达标者(复试)的比例。


欲说报录比,不妨先看看最近五年全国报录比趋势。

< br>2016

年考研报名人数

177

万,

201 7

年年考研报名人数

201

万,


2018

年考研报名人数

238

万,

2019

考研报名数为

290

万人,

2020


报 名数为

341

万人。


可以明显看出,< /p>

近五年考研人数是呈直线上升趋势,

伴随着考研


人数的增加 ,竞争压力也毋庸置疑在渐渐升高。



另外,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知,自

2016

年—

2020

年的每一


年份的报录比,具体如下:


我们可 以得出

2020

年全国考研平均报录比大致在

4:1

左右,也


即四个人里面能考上一个研究生。


以这个数字为标准,

如果你报考目标的报录比大于平均水平,

< br>算是相对比较困难了;反之,你报考目标的报录比小于平均水平,可



能会稍微容易一些。


关于报录比的查找方式。


学校官网:一般在研 究生院或研究生招生网,通知公告、报考指


南等,官网信息绝对不好错过。


官方未直接公布:

从官网往年公布的复试信息及拟录取名单、


剂着手。一般复试办法里会涉及到复试分数线、进入复试人数

/

复试


名单;拟录取名单人数;调剂信息、调剂拟录取人数等。


联系学校:

联系学院老师或专业招生负责人等,

可以先问问该校


有没有开展夏令营。


咨询学长学姐,对于往年信息他们一定很了解。


网络渠道:咱们官网上一般都有。


??

5

、复试分数线


考研的复试线分为两种,即国家线和学校线。


截至目前,中国具有研招资格的院校与科研院所共计

998

所,

< br>这其中有

34

所院校有自划线的资格(因为考生众多,可以提高分数


要求而不执行国家线)


自主划线即 可自主划线学校通过自主划定分数线来代替国家线,


达到或超过该分数才可进入复试。< /p>

自主划定分数线是

2002

年才开始


的。< /p>

国家出台这个政策的原意,

是让学校可以自主的选择人才进行培

养,实际给了优秀高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


34

所 考研自划线均是

985

高校,名单如下:





虽然都 是自划线,

但是这些院校依然可以分出三六九等,

有非常


难考的,

也有性价比不错的,

也有难度适中的,

有综合类,

有师范类,


也有理工类的。



关于

34

所自划线院校的优势学科解读及性价比选择等详细攻略 ,


我已上传到了咱们官网,文章名为《

34

所自划线院校 详细分析及近


五年平均报录比对比探究》

< p>
除了这

34

所院校,其他高校均执行国家线,但大家还要注意一


点,

随着今年考研人数越来越多,

很多非自划线高校的最终录 取分数


线都是超过国家线的,也即:国家线只是进入复试的最低门槛,但国


家线绝对不是考生最终录取的保障,在考研中,高分始终是王道。


??

6

、复试比例

复试比例是计划招收人数和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

教育部规定最


低的 复试比例为

1

1.2

也就是< /p>

12

个人进复试,

最终会录取

10

个 。


但是不得不解释一个概念——差额复试

< p>
所谓差额复试,

就是在计划录取人数的基础上,

让更多的人去参


加复试,

然后再选取计划定额的人数,

这样将有利于高校全面 评估候


选人,最终选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而非只会考试的学生。


一般学校都是采用

1:1.2

或者

1:1.5

的差额复试比例,比如这个


学校这个专业招生人数为

10

个人,他会通知

12-15

个人来参加复


试,在复试的时候淘汰

2-5

个人。


这 里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有些招

5

人以下的学校可能需要


1:2

的比例,这个视具体情况而定。


复试比例,< /p>

不同的学校和专业都会有所差异,

比如复旦大学的金


融专硕 ,复试

1:1

录取,也就是说你只要你初试过了,复试就不会被

< br>刷(多集中在

985

高校的顶尖专业)

。也有很多高达

1:1.5

的,就是



复试会刷一部 分人,

这种情形下,

考研复试刷掉一志愿的可能性就很


大 。

但是,

复试比这么高的院校很少,

一般发生在

9 85

院校以及一些


211

高校的热门专业,对于这类学校 和专业,复试就非常重要。


那么复试比例高好,还是低好?


复试比例跟进 入复试的难易程度有一定关系,

但是一般来讲我还


是认为是更低的会更好 。

因为一般考试的成绩,

都是符合正态分布曲


线的,复试 比例更高,意味着擦线复试线的人数越多,分数相差特别


的小。就造成这一部分的人竞争 的异常激烈,甚至可以用惨烈来说。


所以复试比例偏高,

就能说明复试线 的参考价值降低和复试竞争更大。


因此复试比同样也是我们考研选择学 校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家在决定院校之前,

最好把意 向院校的复试情况打探清楚,

或者把各


大院校的复试比情况制作成表格以 进行细致的分析,

最后按照难以难


易程度进行梳理掌握。


??

7

、考研最终成绩计算方式


初试成绩计算方法非常简单,各科目相加就是了。


下面我们重点讲一下复试成绩。


通常,考研复 试主要考察三个方面:专业课;综合能力;英语能


力。


其中,

专业课采取笔试+面试综合的考查方式。

复试专业课所考


科目与初试一般不同,同一专业不同院校考察内容也是有区别的。


综合能力通常采用面试的形式进行考核,

根据对历届考生复试情


况统计,综合能力面试环节的表现很大程度决定了考生能否被录取。



其实,这一部分技巧性很强,灵活度高,只要事先经过充分的准备完


全可以短期 速成。


英语综合能力通常考察英语口语和听力,

有些院 校还有英语笔试。


虽然英语水平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但是实际上各院 校历年的考研


真题的考察范围几乎是没有变动的,尤其是口语,几乎不变。所以有


心者,完全可以在短期内针对性复习然后达到考研要求。


复试在录取成绩中占比多重?


2006

年教育部明文规定,

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要在

30%


50%

(需要注意的是:

2007

教育 部再次明确,招生单位可以实行复


试一票否决制,也就是说只要复试不合格,不管初试成 绩多高,招生


单位都可以拒绝录取)


那么考研 复试中综合面试、

英语听说、

专业课笔试三者的权重又


是 怎样划分的呢?


考研复试的内容都由学校自主命题,

但 都包括英语听说能力测试、


专业课笔试和综合面试这三个方面。

最终的复 试成绩和计算大学各学


科平均分一样,需要加权平均一下。

< p>
三者之间的权重:外语听说能力测试的权重为

10%

,笔试和面


试的权重是学校自行规定的,一般是面试占

30%

,当然也有 很多学


校面试占

50%


最后,录取总成绩究竟如何计算?


录取总成绩 =初试总成绩

*

初试成绩权重+复试总成绩

*

复试 成


绩权重

(复试总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

*

笔试权重+综合面试成绩

*



试权重+外语听说能力成绩

*

外语成绩权重)


所以,

就一定会出现下面的一种情况:

硬实力相同的两位 考生

(初


试分数完全一致,报考不同院校)

,根据不同的 院校复试规则,可能


会一个被录取,另一个被淘汰。

< br>所以,复试方法往往是考生的最后一道封锁线,想要成功上岸,


大家一定要看清楚 自己报考院校的复试占比,

有些复试占比大于初试


占比,

如果这种情况更要看重初试,

成绩擦边的同学也有逆袭的机会。


初试之后,大家可以多看看目标院校往年复试考研的相关通知,


复试名单,调剂 信息,录取名单,录取考生的成绩等等,多看看这些


数据,对目标学校的复试有一个了解 ,做到心中有数,那么接下来对


于复试时的心态也会有一个比较好的调整。


??

7

、院校确定后的行动


考研,报考学校只能选择一个,但是目标可以多选择几个,横向


纵向的 综合对比,多维度,全方位,多角度的去考察各种信息。这种


对比包括:招生人数、推免 人数、考试科目、考试参考书、复试科目


及流程、录取分数、平均分数段、保险分等等进 行综合分析对比,如


此才可以科学的选择院校及专业。


比如官网上的的这种对比。






政治英语及专业课的初试经验分享


英语经验分享


考研界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英语决定你能否上研究生,专


业课决定你上什么档次的研究生。”因此,前期阶段复习必 须把英


语复习作为重点。


我主要用的参考书就 是

《木糖英语真题手译》

+

《木糖英语单


词闪电版》

,手机直接关注木糖英语的官方号即可。


关 于英语复习的具体经验,我在咱们官网上写了一篇详细攻


略,大概一万字左右,考虑到并 不是每个人都想看,所以想阅读原


文的可以去官网看。


英语资料分享篇


考研的时间很紧,越到后面时 间越不够用,为了方便大家,我


把英语备考的所有的资料都总结成了电子版,发布到了咱 们的官网


上,大家直接下载即可。


资料有很多 ,一方面有我自己整理的,一方面也有木糖英语提


供的,大家也可以打开手机关注木糖英 语的官方号。


资料清单如下:


01

、单词检测表


单词一直是 英语的重头戏,背了忘,忘了背,很折磨人,于是


我就在木糖英语的基础上做了这种单词 检测表,之前是只有乱序,


我又做了正序的,包括考研中近

6000

词,打印出来,每天都拿出



笔自己写单词,左边原 词,右边翻译,中间写下来随时自我检测,


这样也就脱离了单纯背诵的枯燥怪圈。


单词检测表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序,一种是乱序,既有带答案


的检测区,也有只是英文单词的白板区,大家可以凭个人喜爱选


择。

< p>












02

、真题里的陌生单词


< /p>


真题无疑是最重要的,真题里面还有很多大纲没有收录的单


词,不 认识会影响我们做题速度,如果自己查的话,就太浪费时间


了,所在在耗时长达一年复习 时间之后,我把

30

年考研真题里面


所有单词都整理完毕 (按年份),这可以极大的节省我们查单词的


时间。





打印出来是这个样子滴,是不是很整齐。








03

、真题各题型中出现的短语及词组


所谓的“大神词组”就是在历年考研真题中出现过的词组搭


配,当时在做英语真 题的时候错误很多,后来分析错误原因发现,


往往因为某些词组并不熟知导致真题语句读 不懂,于是我把出现在


真题中的难点词组都做了汇总,共

623

组,也做出了测试区,这样


可以节约大家做真题的时间,不用自己重新整理,效率 能更高一


点。





04

、手写版笔记


下面这些是我做的一些笔记,笔记不要过多,只把当时错误的知识


点进行 提炼即可。









05

,木糖英语的视频课程


还 有就是木糖英语视频课,挺有用的,但是单词我觉得就没必


要看视频了,有看的功夫都背 诵很多单词了,希望大家学会时间分


配,语法和长难句肯定是要看的,并且要做好笔记, 但是这些视频


有点大,传不上来,有需要的我

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发给大家。












06

、各类题型的技巧与方法总结

所谓久病成医,题做多了,自然就会发现一些经验技巧,我针


对英语真题的各个题型 ,详细总结了每个题型的方法和技巧,也做


成了电子版,供大家参考。











最后,有同学说官网下载次数有限制,这个我可能也帮不上什


么大忙,我把上述资料的压缩打包版也一并发在了木糖英语官方号


上,他们帮我做了置顶,这样大家就可以一次性下载完毕了。


最终还 要强调一下,考研并没有捷径可走,既然选择了,就一


定要坚持下去。



考研政治高分经验与考研政治用书


本来还想给大家说一下政治复习经验,

但是个人政治心得并不是

< br>很多,所有就引荐官网里一位

89

分大神的帖子,去年基本是最火的


政治贴了(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先在宏观上说 下政治的试卷分值构成,单选

16

个,每个

1

分,


16

分;多选题

17

个 ,每个

2

分,共

34

分。大题

5< /p>

道,每道

10


分,共

50

分 ,加在一起合计

100

分。


去年政治单 科

89

分,其实也有一点震惊到我自己了,因为花费


的时 间并不是很长,这个分数真的是大大超过自己的预期,于是乎,


写了一篇经验。


相比于其他选手,

我用时少,而且并没有感觉很累,把政治留出


来的时间用在英语英语和专业课上,

效率比还是很高的,

所以我考研


整体分数是

407


我个人认为,

政治是考研所有科目中回报比最大的,

它比英语和


专业课都简单,而且好得分,只要你肯付出,就绝对可以取得一个理

想成绩,英语你付出半年时间未必考

80

分,专业课付出半年也未必



120

分,但是政治你给它半年时间 ,至少

75

以上。


我是从去年

5

20

日正式开始复习的。

(大家可以根 据自己的


实际情况安排,不建议太晚,考研时间越到后面越紧。


第一阶段(教材篇)

8< /p>

31

日之前,也就是暑假结束)


教材选择:李凡《政治新时器》系列


这本书之 所以很火的原因就是他解决了政治很枯和很难记忆的


问题,

除了必备干货 外,

这本书几乎每章都会给配图,

设置的很巧妙。


尤其是哲学部分常常是枯燥又有些深度,

只看常规文字的话,


是很好理解,比如在政治经济学中有一个知识点是“货币的职能”

< p>
在大纲原文中表达的是有些啰嗦的,

在试题中常常容易犯迷糊,

所以


是需要一些例子的。



像这种图片和例子很多,

鉴于考研政治的话题特殊性,

还有很多



是没有办法放在放在网络上的,

大家可以用手机自行关注

《李凡新时


器》的官方号,每月都会有图文推送,干货还是超级多的。


这个阶段主要就是看教材,

弄清每个章节的具体内容,

建议是按


照模块做出区分,

大家可以先看马原,

因为马原是整个哲学部分最难


的,也是历年考察的重点,看过马原之后,可以再看看史纲 ,和其他


章节。


看教材我的经验如下:


1.

平稳适中,速度勿快。


第一遍看书的时候不要冒进,哪怕一天一章,都是可以的。


2.

画出重点,勤做笔记。


政治教材的内容很多,又很杂乱,因此一定要多动手,用带颜色


的笔做出 区分。


3.

适当做题,小段背诵。


配合着习题还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习题可以不背,

毕竟量太大了,


可以到后期熟练之后一起背诵。


4.

时间分配,拿捏到位。


前期政治不要投入太多时间,对全盘有个基本概念就好,更多


的时间要分配到英语和专业课上。


当然,在政治初期尤 其是哲学部分,建议还是多听听李凡《政治


新时器》的视频课程,什么“哲学制霸之派别 一览表”

“马恩与资本


主义的斗地主”

“政经之我要当首富”

,好多知识点都特别有新意,


还 很幽默。




第二阶段(习题篇)暑假之后


暑假结束之后, 我把书本知识都过了一遍,就可以开始做题了,


习题还是建议大家做笔记,

并且不要用碳素笔直接写答案,

这样第二


次刷题的时候会留有痕迹,而 要是用铅笔的话,是可以擦除的,不影


响二次使用。


关于习题,我给大家几点建议。


第一,善用习题,直接背诵。


就是把“习题” 当做是另外一种“教材”

,这样我们就可以背诵


知识点,这里面有一个小 窍门,就是把

多选题

尽可能的都背诵完全,


因为多选往前 一步是单选,往后一步是简答题,掌握一道多选题,意


义不亚于背诵一道分析题。

而且多选题本身实际就是经过梳理的知识


点,背诵它要比自己直接在书中找出答 案要简单许多。


第二,建错题本,重点回顾。


另外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做题过程中一定要建立一个错题本,

把错


误的原因写下来,

这样二刷习题的时候就很清楚当时错误的原因,


利于知识点的掌握。

在这里也要强调一下多选,

可能会出现同 一题目


连续几次都做错的情况,

这种问题有两种办法解决,

一个是重新理解,


看看是否是自己某个知识点掌握的有偏差,另外就是直接死记硬背,


因为后期政治确实没有太多时间了,这也可以算是一个小方法。


第三,不做偏题,回归教材。


有些教材会出一 些比较偏的知识点,

其实不建议这么做,

毕竟书

我的大学生活插画-


西安大学生导游-


东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东京医科大学病院-


安徽理工大学张晶-


鲁东大学辅导员招聘-


大学生对社会的承诺-


大学生公益活动心得-



本文更新与2020-12-07 20:5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18468.html

新版资源与环境专硕考研院校排名及考研难度分析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