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大学俄语毕业论文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07 22:50
tags:

-

2020年12月7日发(作者:胡灵)




多余人形象的发展及现实意义


摘要:“多余人”这一文 学形象在作品中出现最初可以在

19

世纪前半期的沙皇


俄 国代表作家的作品之中。在

19

世纪前半叶的历史时期,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


作家们着力塑造了一大批富有特色的文学人物形象,

即是以

“ 奥涅金、

毕巧林、


罗亭和奥勃洛摩夫 ”这一系列人物为典型代表的多余人系列。

“多余人”的诞生


有着一定的 社会历史必然性,

也必然会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被富有新的时


代意 义。本文着眼于“多余人”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现实意义,在分析其历史发


展规律的同时 ,重点分析和阐释了“多余人”们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现实意义。


关键词:多余人;发展历程;历史成因;发展意义


在俄国的文学史上,“多余人”这一类的文学形象一直在文坛上占据着重


要的一隅。< /p>

“多余人”

的人物形象最早在普希金的诗体小说

《叶普盖尼·

奥涅金》


中塑造了奥涅金这一“多余人”人物形象。之后又有莱蒙托夫的长篇小 说《当代


英雄》中的主人公“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


勃洛摩夫》的主人公“奥勃洛摩夫”等等都是这一系列的“多余人”代表。这些


闻名世界的文学作品都是

19

世纪俄国贵族革命时期的历史产物,

这些

“多余人”


的人物形象也充分的体现了那个特定的历 史时期贵族知识分子特有的孤独彷徨


感,

在世界文坛上是比较特殊的,< /p>

但也和当时俄国的社会大环境紧密相连,

可以


说是当时俄国 社会生活的历史必然。


一、“多余人”的概念及其典型特征


最早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前半期,在俄国的文坛上便出现了“多余人”的身


影。

当时,

西欧很多的先进国家已经逐渐的步入了资本主义时代。

但是在俄国仍


然残存着比较严重的封建农奴制。

而且在这个体系的内部 ,

却逐渐的萌芽产生了


新的属于资本主义范畴的新的生产关系。

伴随而来的是大规模的暴动、

农民起义。


封建的农奴专制政体的弊 端已经逐渐暴露,

农奴制度的改革甚至崩溃被推翻是必


可避免的。

当时俄国一些生活在社会的下层,

但却心系天下,

这一群心胸怀有文


化、接受过高等知识教育的有志青年在浑浊的现实生活中开始逐渐的观察世界,


思考人生。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

,

他 们之中的绝大部分知识分子


在历史的洪流之中已经逐渐的意识到了时代的潮涌、

社会的变动

,

他们一方面


既不满于现实的社会现象

,

对于当局的政治统治深恶痛绝

,

但是又逐渐沦为了


“思想的巨人、

行动的矮子”

脱离群众

,

远离革命

;

他们在一方面不跟随社会的

大流沉沦堕落,

但在具体的行动上又找不到可以依附的,

因而无法与自己现有 的


生活和现存的阶级彻底的摆脱关系。

诸上所述的种种工作也逐渐决定了 这群青年


人的一生当中必然会无所事事、

毫无作为。想 象力和创作力都极为丰富的文学


家们用自己的浓墨重彩将这些人物创造在文学作品之中,

就形成了这一类的文学


形象“多余人”。在这类人物中,贵族青年知识分 子占到大部分。


俄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赫尔岑在评论普希金的诗体小说

《叶普盖尼·

奥涅金》


的时候就曾明确的为“多余人”下 过这样的定义:

“‘多余人’这一类文学形象


的独特性不仅仅在于他们永 远占在和政府相违背的一方,

还在于他们也永远无法


和普通的民众统一到 同一战线上······”。“多余人”的人物形象作为俄


国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不同 的人物形象身上却具备着相似甚至相同的历史特


征。

这些多余人大多数都 出身于贵族阶级,

接受过良好的知识教育。

一般都具有


良 好的知识素养和聪明的头脑。

最初的时候活跃在资本主义的上流社会,

但是接


受过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熏陶的他们很快的便厌倦了那里空虚无聊乏味的生活。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07 22:5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18862.html

大学俄语毕业论文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