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镇江地区简介
.
............ .................................................. .................................................. ..........
1
1
、
镇江概述
............................... .................................................. .........................................
1
2
、
镇江地区旅游资源
.................................................. .................................................. ......
4
3
、镇江地理环境
.
................................... .................................................. ...............................
5
4
、
镇江风土习俗
. .................................................. .................................................. .............
7
①方言
< p>.
........................................ .................................................. ....................................
7
②饮食文化
.
........... .................................................. .................................................. .......
7
二、旅游商品的介绍
< p>.
........................................ .................................................. ............................
9
1
、旅游商品的概念
.
.................................................. .................................................. ............
9
2
、旅游中可能要用的东西
.
............................................... .................................................. .
10
3
、旅游商品开发的意义
< /p>
.
.................................... .................................................. ................
10
4
、目前旅游商品市场的情况
.
.............................................. ................................................
10
5
、目前旅游商品设计和开发要注意的问题
< p>.
........................................ ..............................
12
6
、旅游商品中现有的问题
.
............................................... .................................................. .
14
7
、现代旅游纪念品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
.......................................... ....................................
15
8
、
游客购买旅游纪念品的因素
.
...................................... .................................................. ..
17
三、
精选镇江可利用的设计元素
. p>
............................................. ...........................................
25
1
、镇江锅盖面
.
.......................................... .................................................. ..................
25
2
、古法海洞
.
... .................................................. .................................................. ...........
27
3
、天下第一泉
.
.. .................................................. .................................................. ........
29
4
、镇江香醋
.
................................... .................................................. .............................
30
5
、西津渡
.
.... .................................................. .................................................. ..............
30
一、镇江地区简介
1
、镇江概述
镇江是中国江苏
省所辖地级市,
位于江苏省西南部位于中国东部沿海、
江苏南部,
古时
称“润州”
,民国时期为江苏省省会。是长江三角洲北翼中心、南京 都市圈核心层城市和国
家级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此
汇就中国“江河立交桥”
坐标,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
镇江是全国闻名的江南渔米之乡,
市内有金山寺、
西津渡等众多 名胜古迹,
也有江苏大
学、江苏科技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
镇江境内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高铁、沪蓉高速公路
、扬溧高速公路、
312
国道、
104
国 道等通达全国各主要城市,长江流域第三大航运中心——镇江港通江达海。
镇江是一座历史文化城。
镇江有着
3000
多年的悠久历史,
这里不仅是
“甘露寺刘备招亲”
、
“白娘
子水漫金山”等千古传说的发源地,也是《文心雕龙》
、
《昭明文选》
< p>、《梦溪笔谈》等
不朽巨著的诞生地。
“洛阳亲友如 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
我还”
,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
“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历代文人
墨客在镇江留下的名篇佳
句,
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镇江人才优势明显,
拥有江苏大
学、江苏科技大学等
6
所高校,在校大学生
7
万多人。
镇江是一座山
水生态城。镇江素有“天下第一江山”和“城市山林”的美称。市区有
20
余座青山翠岭,除了驰名中外的金山、焦山、北固山“三山”景区之外,还有国家森林公园
南山以及“律宗第一名山”宝华山、道教“第一福地”茅山等名胜。长江绕城而过,古运河
< br>穿行城中。
在锦绣江南,
镇江以其真山真水、
自然形胜的独 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
外游客。
镇江
是一座交通枢纽城。
镇江处于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的交汇处、
长江和京杭大运
河的交汇处。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
312
国道、< /p>
104
国道穿城而过,中国第一、世界第三
的润扬长江大桥
贯通南北。随着境内沿江高速、沪杭高速、镇溧高速、
宁太高速建成通车以
及京沪高铁、镇(江)泰(州)过江通道的开工建设,镇江的交通枢纽地位更加突出。镇江
拥有长江岸线
259
公里,其中稳定的深水岸线
80
余公里,具有得天独厚的沿江开发优势。镇
江港是长江第三大港口,年吞吐量
p>
7000
万吨,
2010
年将跨入亿吨大港行列。 p>
镇江是一座新兴工业城。
来自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
1300
多家企业落户镇江,
累计实际到位
外资近
70
亿美元。其中,美国的嘉吉、阿文美驰、沃尔 玛,法国的道达尔、罗地亚,意大利
的菲亚特,英国的壳牌,德国的西门子,瑞士的汽巴
精化,日本的三菱化学,韩国的现代重
工等世界
500
强 企业和著名跨国公司
20
多家。
2006
年镇江成 功入选中国百佳投资城市和福布
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
2
、镇江地区旅游资源
镇江为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具有“城市山林”
、
“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以“天下第一
江山”闻名于世。市区沿江自西向东镶嵌着金山、北固山、焦山,组成风景各异的“三山
”
风景区。
“寺裹山”的金山以绮丽著称,
“山裹寺”的 焦山以雄秀闻名,北固山以险峻称雄。
南山国家森林公园青山连绵,古木幽深,昭明太子
读书台、文苑、增华阁、赵伯先墓等点缀
其中。
西部有被地质界誉为 p>
“世界罕见,
中国第一”
的彭公山方解石晶洞。
东部宝 塔山公园。
中部有伯先公园、河滨公园、西津渡古街、梦溪园和长达
5< /p>
公里的古运河风光带,
有保存完
好的汉末城堡铁瓮城遗址,
句容有以佛教“律宗第一山”和“宝华玉兰”著称的宝华山国家
森林公园,
有集江南名山、道教胜地、革命根据地于一体的茅山风景名胜区。丹徒有山风景
名胜区
,山上有“万里长江第一塔”报恩塔。
镇江
的宗教活动在全国乃至东亚及东南亚有广泛影响。
金山江天禅寺、
焦山定慧寺、< /p>
宝
华山隆昌寺、
茅山道院均为全国重点寺庙道观。
镇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有深厚的文化积
淀。焦山碑林、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
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焦山碑
林中有“大字之祖”瘗鹤铭以及苏轼、黄庭坚、米芾、陆游等书法大家的碑刻和摩崖石刻;
南朝陵墓石刻存有齐梁两代帝王归葬丹阳故里的陵墓
11
处
26
件,
葬于句容的
1
处
4
件,
是
南朝石刻瑰宝。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5
处,其中有焦山古炮台遗址、昭关石塔、相传
为孔子所书的延
陵季子碑(唐拓本)
、被誉为“江南第一钟”的唐中和铜钟、古代建筑奇葩
隆昌寺无梁寺殿和铜殿、宋抗金名将宗泽墓、
山炮台遗址等。还有市级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
84
处。
3
、镇江地理环境
全市低山丘
陵以黄棕壤为主,
岗地以黄土为主,
平原以潜育型水稻土为主。
全 市土地面
积中丘陵山地占
51.1%
,圩区占
< p>19.7%,平原占
15.5%
,水面占
13 .7%
。
2003
年末,耕地
157300
公顷,其中,市区
41770
公顷,丹阳市
54 970
公顷,句容市
49220
公顷,扬中市
11 340
公顷。
镇江市地处江苏省西南部,
长江下游南岸,
北纬
31
°
37
′~
32
°
19
′、
东经
118
°
58
′~
119
°
58
′。东西最大直线距离
95.5
公里 ,南北最大直线距离
76.9
公里。东南接常州市,西
邻
南京市,北与扬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
全
市河流
60
余条,总长
700
余公里,以人工运河 为多。水系分北部沿江地区、东部太湖
湖西地区和西部秦淮河地区。长江流经境内长
p>
103.7
公里。京杭大运河境内全长
42.6
公里,
在谏壁与长江交汇。全市人工水库、塘坝总库容量
5
亿多 立方米。其中,库容
10
万立方米以
上的水库
座,库容量
3.74
亿立方米。
p>
镇江市为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
具有四季分明
,
温暖湿润
,
热量丰富
,
雨量充沛的 特点,
气候
条件比较优越,
但有时有气象灾害。
市区全年无霜期
239
天
,
市属四县的全年 无霜期分别为扬
中
227
天,丹阳
224
天
,
句容
229
天
,
丹徒
230
天。市区年摄氏零度以上积温
563 1.4
℃
,
各县年摄
氏零度以上积温
p>
5431.6
℃-
5526.5
℃。
市 区年辐射总量
111.3
千卡
/
平方厘米,
年平均相对湿
度
76%
。
p>
由于地处北亚热带,
受大陆、
海洋以及来自南北天气系统的影 响
,
气候比较复杂
,
年际间
的变化大。同时,北濒长江,西高东低,地势起伏,地貌不一,加上局部天气系统的影响,
又形成某些特殊的气候,其中最明显的是
:
风力偏大,特别是春、秋、冬季的 北向风;气温
偏高,尤其秋、冬季明显高于周围地区;梅雨强度大,镇江、句容、扬州、
泰兴一线的梅雨
量和梅期暴雨强度明显大于两侧地区。
4
、镇江风土习俗
①方言
江淮官话洪巢片、吴语
镇江地处长江下游南岸,
古时近出海口,
据称为中国吴文 化的发源地。
古代,以长江为
自然分界线,
镇江也属于吴 语区域。
现代的镇江话却与毗邻的丹阳迥异,
而与扬州仅有微殊。
镇江话方言属性变化的原因大致有政治,
经济,
自然地理与交通几个方面 。
吴语对镇江话也
有渗透,主要表现在词汇上。
②饮食文化
镇江美食有“三鱼、三怪”之称。
孔子说过,“食不厌精、烩不厌细”,龙的传人个个
都是美食家。
我国有 许多地方是因“吃”而闻名于世的,
枕江而居的镇江因其独特的地理环
境
和丰富的鱼类资源,
让人感到了镇江的地利之优,
镇江人的口福之美,
< p>“镇江三怪”、“长
江三鲜”便是逐渐形成的吸引八方宾客的饮食文
化资源。“三鱼”即“长江三鲜”“珍奇
的”鲥鱼、“银样”刀鱼、“形殊弗雅、然味极
佳”的河豚;
“三怪”则为肴肉、
香醋、
锅盖面,
以“镇江三怪”最为出名,
有俗语;
“香醋摆不坏,
肴肉不当菜,面汤里面煮锅盖”。这是镇江人与生俱来的生活习
性,仔细道来,有着它丰富
的文化底蕴。孔子曰:民以食为天。
镇江人在 四时八节,
只要提到“扬子三鲜”和“镇江三
怪”,人们真是感到口福之
美,并引起无尽的遐想啊!
二、旅游商品的介绍
1
、旅游商品的概念
定义:市场为旅游者提供的物质产品。
供给者
为满足旅游者需求以出卖交换为目的而提供的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有形和无
形服务(无
形商品)的总和。如旅游景观,旅游服务,旅游线路,旅游故居,旅游设施,旅
游交通等
。
旅游商品行业的主要类别有:工艺美术品、文物及仿制品、风味土特
产、旅游纪念品、
旅游日用品、有地方特色的轻工业产品、其他旅游商品。
旅游商品承载了满足旅游者购物需求和传播旅游地形象的双重价值。
一件精美的旅游商品能激发旅游者美好回忆,
显示旅游者的生活经历。< /p>
可使旅游者长期
保存或乐于赠送亲友,
乐于向周围社会介绍 。
对旅游地形象的传播是一个很好的渠道,
有助
于扩大旅
游地的知名度。
大多数国内外游客真正感兴趣、
愿购买的是那些特色鲜明、
有一定
档次、经济实惠的旅游商品。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收藏性等是旅游
商品应具备的基本
特征。适应旅游者精神消费需求的旅游商品有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土
特产品、食品茶叶、
服装丝绸、陶器瓷器、文物复制品、字画等等。旅游商品所用的材料
、制作工艺,还是实用
性能、包装装潢等都应该体现较强的质量意识。否则难以引起游客
的购物兴趣和购买欲望。
2
、旅游中可能要用的东西
创
可贴,望远镜,地图,伞,背包,鞋子,帽子,手套,高音哨子,指南针,刀具,火
种,
药品,食品,水,炉头,气罐,灶具,绳索,安全带,睡袋(宿营袋)
,帐篷,防潮垫,
GPS
,充电器等等。
3
、旅游商品开发的意义
旅游
商品在旅游业中的重要经济地位,决定了重视和发展旅游商品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翻阅近
十年来的有关研究文献,
旅游商品开发研究的意义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旅游 商
品开发是提高旅游业整体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发展旅游商品可以尽快 回笼货币,
换取更多
外汇,
有利于支援国家建设;开发旅 游商品,
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开发旅游商
品有利于传播我国
传统的优秀文化艺术,
加强国际文化交流。
旅游商品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
展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例如:
1986
—
199 6
年间,北京市旅游外汇收入中,全市旅游购物
平均创汇率达
.
5
%,
仅次于住宿和民航的创汇率。< /p>
旅游者购得旅游商品,
经过鉴赏品评,
能加深对一个国家或
一个地方的文化传统、
艺术造诣、
民族风格和喜好的了解,
从而达 到思
想感情的融通。
旅游商品是旅游收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p>直接影响着旅游业整体收入水平的
高低和收入结构的合理性。
4
、目前旅游商品市场的情况
据有关资料显示,
世界旅游消费结构中,
旅游购物的比重在不断增加。
< p>在旅游业较发达
的国家和地区,
旅游购物收入一般占旅游业总收入的
40
%以上,如新加坡占
59
.
6
%,美国
占
54
.
7 p>
%,法国占
52
.
1
%,我国香港特别 行政区占
49
.
6
%。即使在发展中国家,旅游< /p>
购物收入的比重一般也在
20
%以上。旅游购物消费数值可 观。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在
2004
年第三季度,酒店住宿、机票和纪念
品销售额为
5550
亿美元;酒店化妆品、机场餐饮和与
旅游纪念品相关的物品销售额为
4224
亿美元。
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内地个人游客在港的人均消费额超过
8600
港元,其中
5600
港元花在购物上,占所有消费的
65
%。旅游购物及其所依存的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已经成
为现代旅游业发展
的重要内容,
并与旅游交通和旅游住宿一起成为现代旅游经济的重要支撑
点。
(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为旅游商品的开发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p>
我国拥有丰富的自
然和文化旅游资源,
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 良好的基础。
尽管我国发展旅游业起步较晚,
但
20
p>
多年来,我国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入境、国内、出境的旅游人数,旅游收
人,
还是我国旅游业在世界的地位,
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国家。
2005
年全年入境旅游人数达到< /p>
1
.
2
亿人次以上,其中入境过夜旅游人数为
4680
万人次;
国内旅游人数达
12
.
12
亿人次。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无疑给旅游商品的开发提供了很大的发
展空间。
(二)海外旅游者在我国购物的场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旅游商品要便于运输,供应地
也要灵活,既可在大型的商店、商场销售,也可在汽车、火
车、飞机、轮船上销售,还可在
码头、机场、车站、餐厅、公园等场所销售。我国旅游者
的购物场所尽管主要是综合性商店
和旅游服务定点商店,
但近年来在其他 场所购物的比例显著增大;
海外旅游者在我国购物的
场所也在向多元化方
向发展。
(三)我国旅游商品收入在旅游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增长缓慢
< p>2001
年
---2004
年,
我国旅
游商品收入占整个旅游收入的比重一直徘徊在
20
%左右。但在 旅游发达国家,旅游商品收
入占到旅游收入的
40
%,甚 至
60
%,世界平均旅游商品的收入也在
30
%左 右,可见,我国
旅游商品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br>(四)我国旅游商品开发现状我国旅游商品开发现状我国旅游商品开发现状我国旅游
商品开发现状
旅游商品的发展状况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深度和广度的 重要标志。
近年来,
旅游业在我国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上升,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应运而生的旅游
商品产业前景广阔,
潜力很 大。
目前,我国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已经初具规模,
成为旅游
< br>产业中具有其本身运动规律、
相对独市的经营体系。
我国旅游商品业在取得 较大发展的同时,
其开发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地限制了 旅游商品的进一步发展,
使旅游购物
在我国旅游业经济效益中处于薄弱环
节,
旅游商品创汇收入占旅游外汇总收入的比重一直徘
徊在
20
%左右,这与发达国家或地区此项比重高达
50
%以上的状 况差距很大。
5
、目前旅游商品设计和开发要注意的问题
< p>
(一)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开发特色旅游商品这一资源。
从某种意义 上讲,
可以成为一
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象征,
在设计旅游 商品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既经
济实
惠,
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以当地资源为依托设计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
不但
能激发旅游者的购物兴趣,
而且对当地旅游资源起着 广告宣传作用。
比如,
加拿大凭借丰富
的枫叶资源,
p>
生产以枫叶为原材料的旅游商品不计其数,
现在,
枫叶已经成为加拿大 整个国
家的象征。
再如,在中国的瓷都景德镇,
以当地的 瓷土为资源,专家们设计出成千上万种精
致瓷器,深受国内外旅游者喜欢。因此,要对当
地的资源充分认识,发现它们的价值,以当
地丰富的资源为原材料设计、生产出独具地方
特色的旅游商品。
(二)增强旅游商品的文化内涵,
旅 游业说到底是个文化产业。
要想在旅游商品中抓住
文化的本质,
添加文化元素,
并不是依葫芦画瓢就能完成的简单事情。
一件有吸引力的旅 游
商品,
在从创意到市场推广的一系列开发环节中,
最应 受到重视的是创意。
而旅游商品创意
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异域、
异地文化的渗透。
正是这些具有文化品位的旅游商品,
在促
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
也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他相关产业的进 步。
经过特色文化的挖
掘和凝炼之后,
旅游商品便成为文 化的传播使者,
拥有了强大的传播效应,
对于提升旅游目
的地的形象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旅游商品文化构成要素大体可分为:
价值观、
传统风俗、
信仰、艺术
(
包括美学艺术、 文学艺术、戏曲艺术
)
等等。在进行旅游商品开发时,可从以上
< br>文化构成要素的差异上做文章,
创造出蕴含着不同地域文化的产品。
例如,
美国的自由女神
像是西方人追求自由平等的象征,而在中国,人们对“福
”字特别钟爱,利用价值观的差异
设计的产品往往能起到很大的吸引作用。
典型的中国传统饮食中的饺子,
因与中国最盛大的
传统节日春节密切相
关而成为中国饮食文化和传统风俗的象征,
也成为国外游客非常愿意体
验
的一种饮食文化,如果在饺子文化上多做文章,如设计制作一些饺子型的小挂坠等饰物,
也许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三)提高旅游商品的质量和档次,重视包装
旅游商品 具有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
和收藏性的基本特征,因此在突出其特色的同时,
旅游商品不论是所用材料、制作工艺,还
是实用性能、
包装装潢等 都应体现较强的质量意识。
可通过成立专门的旅游商品研发机构和
生产机
构,
提高旅游商品的生产工艺,改善质量。
好的旅游产品需要好的包装,好的包装 也
是一块金字招牌和最好的促销手段。
一种商品能够立足于市场,
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往往与
商品
包装有着密切的关系。做好产品的包装设计,应该从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人手,强调
其
地方特色及文化品味,
将地方文化融人包装,
进行包装的改进和创新设计。
目前国内外许
多旅游城市非常重视当地标志性旅游商品的开发,
使旅游商品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
色,并做到艺术性与实用性兼备。如我国海南的
椰子壳、
贝壳雕刻工艺品,
潍坊的风筝工艺
品,新加坡的
“狮子”玩具等等,这些“独一无二”的纪念品,不但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
利益,也提
高了这些城市的知名度。
(四)旅游产品设计需要注入现代元素。
(五
)不同游客要开发不同商品。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德谦则指出,
旅游
商品的消费是旅游中最具弹性的消费,
很多风景区由于没能很好挖掘自身 内涵,
导致很多游
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景区引力的不 足直接导致旅游商品引力的缺失。因此,景区应首先
注重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增加景点
本身对游客的吸引。
旅游商品,
如以大众游客为主的景 区应注重旅游商品纪念意义与使用价值相结合,
并在
造型和色彩上进行丰
富,
引起游客的购买欲。
同时,
旅游商品还应注重同旅游点的价值 相结
合,使商品具有使用、纪念等多重价值。挖掘自身的独特之处,生产更地道、更具价
值的旅
游商品也是景区发展旅游商品的有效途径。
刘德谦同时指出, p>
旅游商品的研究和开发还需投
入更多的人力、智力和资金。
6
、旅游商品中现有的问题
缺乏地方特色,商品雷同现象严重
旅游商品只有反映当 地旅游资源特点、带有浓郁地
方特色、
蕴含地方文化,
才 能激起旅游者强烈的购买欲望。
然而我国的许多地区却缺乏具有
地方特色
的旅游商品。
以山东省旅游市场为例,
在游客的心目中,
济南的泉 文化是旅游者最
想感受到的,以“泉”为中心的旅游商品也是游客最想买到的。遗憾的是
,即使是在著名的
72
泉之最的趵突泉所在地,游客也很难买到令其满意 的以“泉”为主题的旅游商品。而去
北京天坛公园游览,
除了明信片外,
找到有关祈年殿、回音壁的商品也是很困难的。由于对
具有地方特色的旅
游商品不注意开发,
致使不同旅游区旅游商品的雷同现象比比皆是,
如大
多数景区的
旅游品都是玉石、手链等。旅游者渴望且愿意购买的 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东西,
这个东西就此处有,别的地方买不到,这才能体现出旅游的价值
。
旅游商品制作粗糙,质量偏低,包装不精,附加值低
由于大多数景区忽视对旅游商品
的研发和生产,
对旅游商 品及其经营商缺乏监管,
致使旅游商品既无特色又无质量,
粗制滥
造,
更不用说包装了。
大多数旅游商品的包装都很简单,
无论是作为自己收藏还是馈赠亲友,
优良的品质和精美的包装都可以增加旅游商品的价值
,
从而增加吸引力。
一些有价值的旅游
商品,往往因为不
重视加工和包装,出现“一等货色”
、
“二等包装”
、
< p>“三等价钱”的现象。
旅游商品宣传不到位。
旅游 购物的特点是时间仓促,
旅游者从见到旅游商品、
产生购买
欲望到决定购买的整个过程往往只有几分钟或几十分钟,
因此事先的宣传在旅游商品销售中 p>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我国现在还没有一本具有实际导购意义的旅游商品宣 传手册。
在游
览区、
交通要道、公共场所、宾馆等地公益 性宣传力度不够。
只有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的
市场认可的有效元素,才
能具备现代产品的特征。成为值得人们期待的旅游产品。
北京交通大学
旅游系主任张辉表示,
以西安兵马俑为例,
无论是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内还是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可以买到兵马俑的旅游纪念品,
同时价格很低,
这就使兵马俑这
一旅游商品丧失了它本应具有的商品附加值、
文 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仅剩下了制造价值,
但
实际上制造价
值在旅游商品价格的组成中只占很小一部分,这就使得该旅游商品的可信度
差。在整个旅
游商品市场上,由于对价格保护不到位,旅游商品本应具有的独特性、垄断性
和稀缺性价
值常常被忽视。
北京有很多博物馆,而这些博物馆来自旅游商品的收入只占很< /p>
少一部分,
门票收入成为景区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
对于造 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张辉认为是
由于缺乏专门的研发机构所致,
目前对于旅游商品的开发未能形成联合体,
很多景区的事业
单位没
有考虑旅游商品的开发问题,
同时对旅游商品的宣传未达到一定程度,
对商品定位 也
没有具体研究则是目前现状。
因此,张辉建议,一 些文物部门、博物馆应联合起来,形成
旅游产品研发的联合体,
开发具有 特色、
附加值高的旅游商品。在销售方式上,像奥运会特
许商品销售学习
,采取定点销售的方式,保证旅游商品的稀缺性。同时,在产品研发上,很
多博物馆应借
助自身藏品特点,
站在文物的角度思考旅游商品开发,
创造一些具有收藏、
教
育功能的旅游商品,增加旅游商品的附加值。
7
、现代旅游纪念品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现代旅游工艺品发展的风格特征呈多元化
现代
旅游工艺品艺术是现代科学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产物
,
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现
代工艺文化结晶。因此
,
它以多元化、多层面、多角度地 体现现代社会状况和新时代风貌为
特征的
,
在工艺形式和 艺术风格上也表现出多样性。现代旅游工艺品艺术异彩纷呈、无奇不
有
,
一方面反映出现代社会、
经济、
文化的特点和宽松、
自由的发展环境
;
另一方面体现了工
艺美术家和艺术设
计师的思想和个性。当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
,
也促
使现代旅游工艺品艺术在造型、
材质、
装饰和功能上的不断更新。
纵观现代旅游工艺品艺术
的风格特征
,
大 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
传统风格:现代人使用现代化材料
,
表现传统工艺品艺术的造型与装饰风格、追求怀旧
情思和复古
意趣。这在任何时代都有所表现。
装饰风格
:
强调工艺品艺术作品的装饰功能
,
忽略材质肌理的展现
,< /p>
但实用功能依然占有
相当比重。
现代风格
:
强调旅游工艺品艺术作品的材质肌理本身的美感效果
,
同时考虑到一定的实
用功能
,
但忽略装饰 性的表现。
前卫风格
:
无视工艺品艺术 作品的实用功能
,
强调单纯的美和刺激
,
强调视觉冲击力和工
艺家个性的表现
,
有意改变作品材质肌理的感觉。
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
-
-
-
-
-
-
-
-
上一篇:中国最牛的十大非211高校
下一篇:88所老牌全国重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