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金华师范大学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简史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07 23:54
tags:

-

2020年12月7日发(作者:许应元)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简史


一、

从上海到镇江(

1933

1978

)< /p>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座落在江南历史名城—江苏省镇江市。它的历史可以< /p>


追溯到

1933

年创立的上海市私立大公职业学校。

1933

3

月,私立大公职


业 学校在南市乔家浜创立,校长林美衍,校董事会主席吴开先(解放前曾任


上海市市长)。 同时在高昌庙局门路辟地三十余亩,筹资集款六万元自建新


校舍,翌年迁入新址,设初级 机械科、商科、高级工科(机械工程、土木工


程、应用化学)、高级商科,附设初中。< /p>

1937

年抗战爆发,大公职业学校搬


迁至重庆市小龙坎, 并于

1938

10

月开学复课。抗战胜利后,学 校于

1946


年迁回上海,许恒任校长。因原址已拨给江南造船厂,政府 另拨虹口峨嵋路


400

号为校址继续办学。上海解放后由民主人士孔另境 任校长,孔离校后,


由许海涛任校长。至

1951

年,在 校学生

600

余人,教职工

40

余人。

< p>


1952

年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上海市人民政府将私立大公 职业学校


调整改名为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由许海涛继任校长。


1953

年初,一机部与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商定,以上海机电工业学校


为主体,

调整合并上海第一机器工业学校

(其前身是国立高级 机械职业学校)


船舶制造科、上海水产学院附设水产学校轮机科及福州工业学校造船科、 轮


机科建立了我国第一所造船中等专业学校—上海船舶工业学校。由余西迈、

< p>
许海涛主持工作,校址定在上海市浦东庆宁寺陈家宅。征地

200

亩 (不包括


家属生活区),于

1953

6

1

日破土动工,翌年

2

月基本完 成。学校有连


通的教学实验办公楼、宿舍、饭厅、各工种实习车间、医务所和食堂、浴室


及体育运动场地等,形成小配套。

1953

< p>7

月完成转并移交工作,二、三年


级学生由四所学校转来,

又于当年首次招收新生

380

人,

全校共有

26

个班级,


分三个专业,

1322

名学 生,教职工

290

人。


1953

7

月,一机部下达文件明确学校设置船体制造、船舶机械、焊接


三个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在校生规模

2000

人 ,培养目标是造


船工业中级技术干部。


8

28

日,

一机部发文正式批准建立“上海船舶工业学 校”。

9

15

日,


学校

1600

多名师生员工在上海解放剧场隆重举行学校成立和开学仪式。

< p>


1953

10

月,学校改名为“ 上海船舶制造学校”。余西迈为首任校长。


1955

6

月,上海船校被确定为国防工业学校,此后,学校即按培养军

< br>用舰船中等技术干部的要求和条件招收新生。


上海船校

1956

年增设船舶电气装置专业,

1958

年增设电动装 置专业,


1959

年增设船舶无线电专业,连同原来的船体制造、焊接、 机器制造等共计


6

个专业。学校从

1957

年起,由三年制改为四年制。


1958

< p>3

月,一机部任命马金池同志为本校校长。


195 8

年至

1962

年间,

我国教育事业有较大的变动 和调整,

上海船校也曾


1958

11

月和

1960

3

月两度升为上海造船专科学校,

后因国家计划调


整分别于

1959

6

月和

1962

8

月改为上海船舶制造学校,仍办中专。


1 960

2

月,

举行中共上海船舶制造学校第二届 党员大会,

建立党委会,


刘东明同志被选为书记;

196 0

11

月,三机部任命井田同志为上海造船专

< br>科学校校长。

1963

4

18

日,更名为“上海船舶工业学校”。


1954

年至

1962

年间,上海船校先后培养了朝鲜、越 南等国的

24

名留


学生,学校对他们的学习、实习、生活 等作了周密的安排。毕业回国后起到


了技术骨干作用,有的还担任了政界领导职务。越南 、朝鲜驻沪领事馆就此


专门来信致谢。在我国建国十周年时,越南驻华大使受胡志明的委 托向上海


船校校长赠送了友谊徽章一枚。上海船校还先后接受了一些印尼、泰国、马


来西亚的华侨生来校学习。


上海船校在

< p>1966

年文化大革命前,已具有可观的规模。学校占地

228.6


亩,

建筑面积达

38678

平方米。

有教职工

600

名,

其中教师

198

< p>名,

职工

227


名,附属工厂职工

1 75

名。在校学生年平均数为

1862

名,

196 1

年为在校生


数最多的一年,

2808

名。

学校建立了

23

个实验室,

1 2

个陈列室、

研究室。


实习工厂设船体、船电、金工、热 加工等

4

个车间

11

个工段。有机械设备


169

台,动力设备

114

台(套),能满足校内 实习的需要。校内自编教材

55


种,

正式出版的有

22

种,

图书馆藏书达

57600

册,< /p>

还建有标准田径场和露天


游泳池。


上海船校从建校到

1966

年,

共为国家培养了

6700

名中等专业技术人员,


他们为中国的造船事业和海军建设作出了 很大的贡献。


上海船舶工业学校从

1966

< p>年起因“文化大革命”停止招生。

1967


1969

年在校的

4

届学生先后毕业。


1970

3

月六机部军管会下令将上海 船校搬迁至江苏省镇江市。房屋、


土地、水电设施无偿移交给上海柴油机厂,全校人员和 财物即于

4

月间分两


批迁移至镇江。

< /p>


1971

2

月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更名为镇 江船舶工业学校,肖流任校长。


同年

12

月,六机部明确 学校保留原有的

6

个专业。

1972

< p>10

月学校恢复停


6

年的招生,从 而保住了当时六机部仅存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


1972

年之后,接踵而至的政治运动不断冲击着学校的正常教学。由于管


理体制、生源、毕业 分配及其它条件的限制,在校生最多时只有

676

人,最


少时仅有

171

人。


从恢复招生至

1980

年,共培养了

1100

名中专毕业生。开设各 类培训班


80

期,培养各类人员

2000

余人。


二、从镇江船舶学院到华东船舶工业学院(

19 78

1993


19 78

12

28

日,经国务院批 准:镇江船舶工业学校改建为镇江船舶


学院,

属国防工业性质的工科本科 大学,

面向全国招生。

学校设置舰船工程、


船舶电气化自 动化、电子计算机技术、船舶焊接、机械制造、船舶内燃动力


装置、工业管理等七个专业 ,受六机部和江苏省双重领导,以六机部为主。


1979

4

21

日,

隆重举行镇江船 舶学院成立大会,

教职工

856

人,

< p>
届大学生

100

人参加了大会。

1979

< p>年

6

月,六机部任命刘东明同志为党委书


记,肖流同 志为院长。


1982

5

月,六机部改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镇江船舶学院隶属中国


船舶工业总公司。


1983

12

月,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调整院领导班子,

肖流同志任党委书


记,陈宽 同志任院长。


1983

年,学校共有 各类学生

1833

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

1127

人。全


校有教职工

1116

人,

其中专任 教师

327

人,

具有中级职称的

242

< p>人。

学校占


540

亩,建筑面积< /p>

10

万平方米。有实验室

14

个,设备

3200

多台,图书馆


藏书

14

万册、 中外文期刊

1200

余种。


1984< /p>

11

月,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党组任命杜义龙同志为院党委书记;


1987

8

月,

总公司 党组任命施国庆同志为院党委书记;

1989

8

月,

总公


司党组任命丁育钟同志为院长。


1993

6

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东船舶工业 学院。学校在职教职


1245

人,其中专业人员

835

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

146

人,中级< /p>


专业技术职务的

468

人。在校各类学生

3 000

余人。校舍建筑面积

18

万平方


米 ,固定资产

9455

万元,拥有各类实验室

44

个 、研究所(室)

9

个,建有


15000

平 方米的实验大楼,拥有仪器设备

6000

余台(件)。

8200< /p>

平方米的图


书馆,

馆藏图书

40

< p>余万册。

设有计算中心、

电教中心,

拥有电教片

500

余部,


具有拍摄、录放和制作能力,学校还有宽敞的大礼堂、体 育馆、游泳池、田


径场等文体活动场所。学校附属工厂承担生产、实习双重任务,坚持走 技、


工、贸三位一体的发展道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校设有船舶工程、动力工程、自动化工程、管理工程、焊接及材料工

< br>程、计算机科学工程、机械工程、社会科学等

8

个系部共

1 2

个本科专业、

4


个研究生专业、

6

个专科专业及成人教育学院

、外训中心等教育机构,设有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07 23:5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19055.html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简史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