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
学
语
文
》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编写者:刘淑霞
审核者:邓晓成
课程代码:
LB001A/LX028A
适用专业:
非中文专业
参考学时:
40
学时
先修课程:
无
参考书目
:
《大学语文》,王步高,丁帆,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 p>年第3
版。
一、说明
大学语文是理、工、文、管各专业人
文素质教育课程,是各个专业的基础课,是为培养学生
文化素质、健康情感、完美人格、
审美能力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使已经具备高
中语文程度的大学本科生,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为学习高等
教育各类专业课程、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
.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现代人 文意识,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
的道德情操;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的教育,增强
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
.提高语文水平,能 顺利准确地阅读理解一般文章、文学作品和学术着作,读懂难度适中
的文言文,具有较强
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掌握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具有 一定的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编写原则
1
.本大纲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和大学语文的课程特点编写。
2
.内容多,课时少,突出关键和有代表性的内容,做到少而 精。
(四)建议
1
.鉴于语文课程的独特性,教师可根据个人擅长或学生需要灵活、适当选择、安排本大纲
< br>所列教学内容。
2
.在更多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程。
(五)有关其它问题的说明
无
二、课时计划
课时分配
章节
教学内容
总学时
讲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诗经》
楚辞《湘夫人》
先秦诸子散文
汉乐府
陶渊明
春江花月夜
李白
杜甫
白居易《长恨歌》
唐五代词
柳永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陆游
鲁迅小说
新诗
诗词朗诵
作品欣赏课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4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实验
上机
2
4
机动
机动
机动
机动
电教
机动
其它
机动
备注
注:
1.
机动内容是指,根据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和特点,赋予授课教师发挥个人研究专长,
同时结合学生接受实际可以灵活调整该次课程教学内容的灵活性。
2.
电教欣赏是指针对一些较长较新、教材囿于篇幅和时限未能 选录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
电教教学,根据教学内容调整次数和时间安排
,最多不超过
2
次,
4
学时。
3.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诗词部分,而吟诵是诗词的学 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吟诵中
把握思想、感受情感、得到审美的陶冶,基于此,在教学中
会根据教学情况灵活安排
2
个学时的配乐诗词朗诵。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诗经》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进一步了解《诗经》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方面的特点,扩大加深中学时的 认知度。
2
.感受本诗的情感与人生意味,体会其情景 交融、优美朦胧的艺术境界。
3
.理解本诗主题的多义 性,培养批判意识,学会诗歌欣赏的角度方法。
教学内容:
1
.《诗经》概述 ,讲解《诗经》的编辑、地位和思想内容等。
2
.《黍离》、《伯兮》主题及意境。
3
.《黍离》、《伯兮》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与重点:
主题解读,艺术特色分析。
第二章
楚辞《湘夫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屈原生平思想。
2
.掌握屈原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的特点。
3
.掌握本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教学内容:
1
.楚辞的产生及特点。
2
.屈原的思想、地位及创作
3
.赏析《湘夫人》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与重点:
以《湘夫人》为代表的屈原作品中浪漫主义色彩的体现和内容的讽谏。
第三章
先秦诸子散文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概况和特点。
2
.能够解读先秦诸子散文代表作。
3
.有意识学习先秦诸子散文对今天写作的借鉴意义。
教学内容:
1
.先秦散文的发展线索。
2
.先秦诸子散文的特点。
3
.孔子散文、孟子散文示例讲解,总结其特点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教学难点与重点:
孔孟思想主张及对后世的影响和在今天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四章
汉乐府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了解汉乐府诗歌对诗经的继承发展。
2
.掌握汉乐府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3
.赏析《饮马长城窟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内容:
1
.汉乐府名称的得来
2
.汉乐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3
.汉乐府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
4
.赏析《饮马长城窟行》。
教学难点与重点:
汉乐府和诗经在思想内容表现角度和深度上的不同。
第五章
陶渊明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陶的生平、思想、在文学文化史上的地位。
2
.掌握陶诗的特点。
3
.感受陶的人格魅力。
教学内容:
1
.陶渊明介绍(生平、思想、人格、地位)。
2
.陶诗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3
.陶诗作品例析。
教学难点与重点:
陶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第六章
《春江花月夜》
教学目的与要求
:
1
.了解该诗的地位。
2
.把握诗歌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