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小说-大学 小说

重庆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第
次课
授课时间
02.9
教案完成时
02.8
学科
病理学
年级
01
专业、层次
药学
教师
管小琴
职称
教授
授课方式
大班
学时
4
课程
炎症
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病理学
6
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炎症的定义、原因和基本病理变化。
掌握炎症的临床表现、炎症的经过和结局。
掌握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掌握肉芽肿性炎、炎性息肉、炎性假瘤的概念及病变特点。
熟悉急性炎症的发病机制。
熟悉炎症介质的类型、作用。
重点
: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渗出的机制及意义
急性炎症的形态学类型
慢性炎症的形态学变化
难点
:
液体渗出的机制
炎症细胞游出的过程及机制
炎症介质的类型及作用机制
大体进程与教学手段
第一次
3
学时:炎症 的概述,炎症的原因,炎症的局部基本病变,炎症的临床
类型。
第二次
3
学时:急性炎症的形态学变化,
慢性炎症,
炎症的经过和结局
主要教学手段:理论讲授,运用多媒体幻灯
实施情况
按照教学计划,顺利实施、按时完成教学计划
重庆医科大学教案(续页
)
基本内容
手段和时间
分配
第一节
炎症的概述
5
分钟
一、
炎症的概念(
conception of inflammation
)
(一)
定义:
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
应。
△活体组织
△
血管系统
(二)基本病变:变质、渗出、增生
(三)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一)、局部表现:
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二)、全身反应:发热、厌食、血沉增高、外周血
WBC
改变
5
分钟
第二节
炎症的原因
(
causes of inflammation
)
凡是引起组织和细胞损伤的因素,都可以引起炎症,都是炎症的原
因,称为致炎因子。
1
、物理性因子(
physical agents
)
2
、化学性因子(
chemical injuries
)
3
、生物性因子(
biological pathagens
)
4
、坏死组织
5
、变态反应(
Immnological reaction
)或异常免疫反应
第三节、炎症的局部基本病变
5
分钟
一、变质
(
alteration
)
炎症局部组织变性、坏死。包括实质和间质细胞。
二、渗出(
exudation
)
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血液成分(液体、蛋白质、血细胞)通过
血管壁到达血管外(组织间隙、体腔、体表、粘膜表面)的过程。
“渗出是炎症的特征性变化”
(一)血液动力学改变(
hemodynamic changes
)
血液动力学改变的顺序(过程)及机制
过
程
机
理
致炎因子
1
)细动脉痉孪
(
3-5
″~几分钟)①神经源性的
②化学介质
(
LTC4
,、
D4,E4
)
2
)血管扩张,血流加速
①轴突反射(暂时)
(细动脉→毛细血管)
②化学介质(
Histamin, 5-HT, PG
)
(
主
要、(发红、发热)
持久
)
3
)血流速度减慢、血流停滞
炎症介质:通透性↑→血浆外渗、
血流浓缩、粘性↑
(二)血管通透性增加
(increased permeability of the vessel)
1.
内皮细胞收缩(最常见的原因)
机制
与化学介质有关
Histamin
5-HT
内皮细胞受体→内皮细胞收缩
bradykinin
其它炎症介症(
P
物质)
*
速发短暂反应
< /p>
(因介质的半衰期为
15-30
分钟),主要发生在
细静脉,而
细动脉、毛细血管不受累
2.
内皮细胞骨架重组
IL-1TNFIFN-
γ
*
发生较晚(
4-6
小时后), 持续时间较长(
24
小时或更长)
3.
穿胞作用
4.
内皮细胞损伤
机制:
(
1
)直接损伤内皮细胞
严重烧伤
内皮细胞损伤,坏死脱落
化脓感染
*
速发持续反应(发生快、持续时间长)、累及细动脉、细静脉、
毛细血管
轻、中烧伤
,紫外线,
X
线
→
内皮细胞损伤
*
迟发持续反应(
2-12
小时后),累及、小静脉
介导的内皮损伤
WBC
附壁、粘附→
WBC
激活→释放氧代谢产物、蛋白水解酶→
内
皮细胞损伤脱落→通透性↑
6.
新生毛细血管壁的高通透性
新生毛细血管壁内使细胞连接发育不成熟→液体外渗。
(三)液体渗出
5
分钟
10
分钟
20
分钟
10
分钟
渗出物(液)(
exudate
):从血管内渗出的液体、蛋白、细胞的
总称。
特点:
蛋白含量高
> 2.5g
、
比重高
>1.020
、
细胞含量多
>500
个
/mm3
、
浑浊
机制:炎症,由于血管通透性增高
漏出液
(transudate)
:因静脉回流 受阻所致。(与渗出液比较)
炎性水肿
炎性积液
渗出的作用
利
①渗出液可稀释和带走毒素及代谢产物,减轻对局部损伤
②渗出物内有抗体、补体成分,有利于消灭病原体;
③渗出物中纤维蛋白(纤维素)网住细菌, 阻止细菌扩散,
并且有利于吞噬细胞发挥吞噬作用,使病灶局限化;炎症后期成为修
复支架。
④渗出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毒素随淋巴液被携带到局部淋巴
结,可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
害
①液体过多,压迫器官,影响功能。
如:胸腺时胸腔积液→呼吸功能;严重喉头水肿→窒息
②纤维素渗出过多→机化、粘连。
如:心包尖→绒毛心→缩窄性心包炎
(四)白细胞渗出及其作用
(exudation of WBCs and phagocytosis)
白细胞渗出基本过程:
1.
边集和附壁
靠边
,
粘附于内皮细胞
2.
粘着
较牢固地粘着在内皮细胞
机理
--
粘附分子相互识别
(1)
向表面重新分布
(2)
表达新的粘附分子
(3)
亲合性增加
3.
游出
:
4
.
浸润
:
趋化作用
:
趋化因子
+
受体
信号传导→细胞内
Ca2
↑→白细胞运动
白细胞游出的作用
1.
吞噬作用
过程
:
1).
识别和粘着
2).
吞入
3).
杀伤和降解
2.
参与免疫反应
3.
组织损伤
炎症细胞的种类及功能
三、增生
(proliferation)
原因:致炎
因子
;
组织崩解产物
刺激生长因子
10
分钟
5
分钟
5
分钟
大学应-大学应
有哪些二本大学-有哪些二本大学
大学生思想-大学生思想
大学招生人数-大学招生人数
大学单招-大学单招
大学生范文-大学生范文
大学生策划-大学生策划
什么是大学-什么是大学
-
上一篇:重庆医科大学中药本科《药用植物学》期末考试题
下一篇:重庆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