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大学国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国学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
础,
p>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
具有研究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复合型素质,
能够适
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的国学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
1
.全面、准确地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的制度,热爱祖国,
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乐于奉献,具有良好的公民意识和强
烈的社会责任感。
2
.全面系统地掌握国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文献,以及 国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精深
阅读古代文献的基本功夫,
具有中西文化 比较的全球视域,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
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
毕业后能在高等学校、
研究机构或党政、
企业、
新 闻出版、
文化传播、
对外交往等领域胜任教学、研究、宣传、管理等工作
。
3
.掌握一门外国语。要求能较熟练地阅读 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译能力和
基本的听、说能力。
二、研究方向
1
.儒家经学研 究:儒家
经学主
要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经典文献字面的意义、
阐明其
蕴藏的内在义理和深刻思想,
研究儒家经学的发展演变历程, p>
并发掘其在现代社会的积极价
值。
2
.诸子学研究:诸子学
主
要研究先秦诸子著<
/p>
作,解释其文献字面的意义、阐明其蕴藏
的内在义理和思想,并发掘其在现
代社会的积极价值。
3
.史学研究:主要研究史
部经典《
春秋左传》、《前
四史》、《资治
通鉴》等,< /p>
对孔子
、司马迁、刘知几
、朱熹、王夫之
、 章学诚等的历史思想及其
历史研究进行梳
理,并对梁启
超 、钱穆、陈寅恪等史学家进行
深入研究。
4
部经典《
楚辞》、《文选》
、《古文 观止》
等中国古代
文艺作品,从
学术史角度研究传统诗歌 、散文
、小说、戏剧的社会文化内涵
。
5
.
道教佛教研究:
重 点研究道教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演变,
道教佛教主要宗派及重要思
想;道教
佛教与儒学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道教佛教在现代社会的积极作用。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国学硕士学位的学习
年限为
2
年。
前一年主要用于课程学习,
后一年主 要用
于论文写作、答辩。
四
、
课
程 p>
设
置
与
学
分
详见下表
五、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本学科专业硕士研
究生所需修得的最低学分为
28
学分。本专业硕士研究生修完规定课
程,获得相应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授予哲学硕士学位。
六、培养方式
1<
/p>
.本专业课程主要采取讲授与课程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充分发挥研讨方式在促进
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2
.重视古典文献阅读在学科基础知识把握和科研能力提高方面的重要作用。经典
文献的阅
读方式为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以课内阅读督促课外阅读。
3.
采用导师个人指导与教研室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在充分发挥导师能动性的同
时,注重发挥教研室集体智慧,拓宽硕士生的学术视野。
4.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专业教学、调查实习等社会实践,注重培养学生
< p>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的能力,将实践教育贯穿于硕士生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实践教
育的全面育人功能。
5
.课程学习必须通过考 核,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主要
包括闭卷考试、写读书报告
、文献综述与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期末考核。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应注重引导学生运
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选题要有新意和难度,
不
宜
过大。论文要求符合统一的学术规范,引证要准确、规范,附有详细的参考文献目录。论
文字数在
3-5
万字。
学位论文工作包括研究计划、
开题报告、
论文进展报告和论文评阅与答
辩等环节。
< br>
1.
研究计划
硕士生
应在导师指导下,
尽早初拟论文选题范围,
并在入学三个月内制定研究计划, p>
提
交备案。
2
.论文开题报告
第三学期提交论文开题报告,经过教研室讨论通过后开始正式撰写论文。
3
.论文评阅与答辩
硕士生学
位论文必须由导师认可,并经过专家评阅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答辩。
论文答辩应从论文选题与综述、
研究设计、
论文的逻辑性和规范性、
工作量等方面重点
考查论文是否使硕士生受到了系统、完整的研究训练。
论文答辩未通过者,
应修改论文,
并再次申请答辩,
延迟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半年。
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各个环节,并通过
论文答辩后。
-
-
-
-
-
-
-
-
-
上一篇:武汉大学硕士就业前景分析:金融学
下一篇:武汉大学2017优秀研究生标兵公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