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
2015
年四川大学
649
考古学通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含部分答案)
一、名词解释(
6< /p>
×
10
)
1
.马家窑文化< /p>
答:
马家窑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
因
< p>20世纪
20
年代发现于甘肃临洮县马家
窑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甘肃。碳-
14
测定年代为公元前
3300
~前
2050
年,处于父系
氏族
公社时期。
石器多磨制,
常见穿孔。
彩陶特别发达,
图案复杂多变,
画彩技术十分成熟。
主要农作物为粟和黍。家畜、家禽
有猪、狗、羊、鸡。房屋多为方形地面式。盛行土坑葬。
彩陶上墨笔书写符号达
130
多种,常见十、一、
E
等。发现有陶祖和陶塑男性裸 体像。
2
.史墙盘
答:
史墙盘是 西周中期青铜器,西周恭王史官墙所作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1976
年出土于陕西扶风县。通高
16
.
2
厘米,口径
47
.
3
厘米。腹内底有铭文
18
行
284
字。墙盘
型巨大,
底部铸有铭文
284
字,
腹和圈足分别饰凤纹和兽体卷曲纹,< /p>
雷纹填地,
圈足有折边。
记载西周文、武、成、康、昭、穆
六王史迹和作器者史官墙的家世。
3
.秦半两
答
:
秦国统一六国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货币,
在秦国原半两钱的基础之上改进而 成。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
下令废止战国后期六国旧钱而通用秦半两。< /p>
“
秦半两
”
青铜币以
“
圆
形方孔
”
为货币造型,
方孔代表地方 ,
外圆代表天圆,
“
圆形方孔
”
即 象征着古代天圆地方
的宇宙观。从秦惠文王二年初行钱(公元前
336< /p>
年)起算,到秦灭亡(公元前
206
年)
,秦
半两钱的生产共延续了
130
年。
秦始皇统一六 国,
以
“
秦半两
”
为通行货币,< /p>
结束了我国古
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
的初步成熟,
“圆形方孔”
(又
1
/
11
圣才电子书
< br>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
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称孔方)钱币成为古代
中国货币的基本形式,贯穿中国封建社会,沿用了两千多年。
4
.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答: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夏鼐主编的现代考
古学著作,由文物出版社于
1984
年
5
月出版。该书以时代为序,综述了
< p>1949~
1984
年中
国考古学的
发现和研究成果,
展示了我国考古学在世界考古学界的重要地位,
其中详细的注< /p>
释为进一步研究各专题的学者提供了线索。
5
.魂 瓶
答:
魂瓶又称“谷仓罐”
、
“堆塑罐”
,由的五联罐演变而来,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三
国两晋时期墓葬中特有
的随葬品。汉代、三国、两晋时期的墓葬出土较多宿有楼阁,飞鸟,
廊庑,
乐伶等等,
宋代则相对女佣女官居多。
魂瓶的出土对尚未找到墓志铭的墓葬的断 代有
指导、佐证作用。汉代三国的魂瓶器型较大,高宽之比相差较小,釉水失透,多为平
底;到
宋代的魂瓶则更似于瓶状,旋削修足,多施化妆土,多数器物釉面玻璃质感较强;
元代也有
造型独特的魂瓶,
比如有人首为堆塑体,
人体却 以刻画在器身上为呈现方式的人物塑造方式。
6
.唐昭陵
答:
唐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
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九嵕山主峰。
自贞观十年
(
636
年)始建至贞观二十
三年(
649
年)完成,历
13
年。五代时被盗。 墓北有祭坛和司马门址、
著名的昭陵六骏原置司马门东西两庑。
墓正南有 朱雀门和献殿,
并有皇族、
文武大臣陪葬墓
167
座。
二、简答(
3
×
20
)
2
/
11
< br>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
题库 视频学习平台
1
.什么是
“
青铜时代 p>
”
,并简述其特征。
答:
(
1
)概念
青铜时代是继铜石并用时代之后,
铁器时代开始之 前的历史时代。
青铜是红铜加锡或铅
的合金,其锈呈青绿色,故名。青铜
器具有熔点低、硬度大、易铸造的特点。青铜熔液的膨
胀系数大,在冷凝时体积涨大,铸
造时填充性好,绝少气孔,铸造的器具适用性广。因此,
青铜器很快取代了红铜器,并在
许多生产、生活领域里取代了石器。
(
2
)主要特征 p>
①青铜冶铸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青铜冶铸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作生产
工具和生活用具,
社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变革,
社
会生活
出现了极大的变化。青铜冶铸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②青铜文化在世
界各地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伊朗南部、安那托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一带制造和使用青铜器
最早,时间约在公元前
4000
年初。欧洲在公元前
40 00
年中叶、印度在公元前
3000
年、非洲不晚于公元前
1000
年
也都相继进入青铜时代。美洲则迟至公元
世纪才进入到青铜时代。中国的青铜时代大约
从公元前
21
世纪至公元前
5
世纪,大体相当于文献记载的夏、商、 西周和春秋时期,与中
国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相始终。
③铁器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1972
年在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中出 土一件铁刃铜钺,
1977
年在北京平谷县刘家河
一座商
代晚期墓葬中也出土一件铁刃铜钺。据传
1931
年在河南浚县出土了两件西周初 年的
铁器,一为铁刃铜钺,一为铁援铜戈,已流失国外。虽然四件器物的铁质部分都是陨
铁,而
非人工冶炼的铁,
但也说明了当时的中国先民不仅认识了铁, p>
还掌握了初步锻造铁器的技术。
最迟至春秋早期,
中国已出现 人工冶铁,
这不仅在文献上屡有记述,
而且有考古材料相佐证。
< br>3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