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考研上海的大学热爱科学淡泊名利追求一流学术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08 13:52
tags:

-

2020年12月8日发(作者:申屠亨)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02



9


月第


15


卷第

< p>
3


 


Chin

J

Med

Sci

Res

Manage

,Sept.

2002

,Vol.

15

,No.< /p>

3


·


1

3

1


·


·

特约述评·


热爱科学


,


淡泊名利


,


追求 一流学术


韩启德


  

我们现在天天在说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


什么


样 的大学才能称得上一流呢


?


定义可以有很多

,



没有人会否认


,


一流大学一定要有一流的学术

。大


学的工作有诸多方面


,


但中心是建树一流的学术


大学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人才


,


但若没有一流


的学术


,


也难有一流的教学


,


难以培养出一流的创新


人才


,


这也是近年来大家经常探讨的为什么一流大


学必须是研究性大学的缘由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


的发展


,


大学又增添了一个重要功能


,


就是转化 科研


成果


,


为社会服务

如果没有一流的学术


,


这一条也


难以实现


,


所以学术实在是大学的根基

。革命先驱


李大钊先生曾经是北京大学的教授


,1922


年他在北


京大学成立


25

< br>周年时致词


:


我以极诚挚的意思


,



本校学术上的发展

只有学术上的发展值得做大学


的纪念

只有学 术上的建树值得

北京大学万万岁’


的欢呼

这一观点在


80


年后的今 天仍然具有指导


意义

正因为这样


,


我们把

《北大论坛》

看作北大学

校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


把能够上

《北大论坛 》

演讲作


为北大教师的最高荣誉之一

< br>本次

《北大论坛》

的主题是

“基因组时代的医


学”

之所以选用这个主题


,


是因为随着人类基因组


计划的完成


,

< br>医学正发生巨大的变革


,


北大医学学科

< br>的发展


,


必须主动顺应这一变革


,


抓住这个机遇


,


< br>有可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这次论坛也是医学部近


年来学科建设的一次检阅


,


希望通过这次论坛

< br>,


进一


步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


为学术土壤浇一次水


,


施一

< p>
次肥


值此医学论坛开坛之际


,< /p>


我想重点谈一下关于


学风的问题

现在我们都痛感具有原始创新性的研


究成果太少


,


原因有很多


,


例如资金不足

人才外流


科研人员待遇偏低等等


,< /p>


但我认为目前最重要的原


因还是学风上存在的问题


,


是一个学术环境和学术


土壤的问题

近些年来


,


我国的经济体制刚刚开始

< p>
转入市场经济


,


追求利益


,


特别是短期利益已发展成


作者单位


: 100083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部


一股社会风气


,


反映到学术界来


,

< br>就是急功近利与浮


躁的学风的抬头

表现之一


,


科研过多地与职称

< p>

地位


(


包括官 位


)


直接挂钩


,


科研基金

奖励和论


文成为显示权力与成就的标志

申请基金可以不考


虑是否真能完成


,


奖励可以

“滚雪球”

。论文可以一

稿多投或一篇拆成几篇


,


精力都花在这些

“ 活动”



,


怎么可能 潜心研究呢


?


表现之二


,


缺乏真正的学


术批评

。奖励评定

< p>技术成果鉴定


,


论文审阅中


,



符合实际的

国际先进水平”

国内领先”

比比皆是

< p>
实质性的批评意见很少有人敢提

你好


,< /p>


我好


,


大家


都好

权威的意见不能碰


,


大菩萨”

拉来当门面


表现之三


,


对科学缺乏热情


,


缺乏奋斗 精神


,


遇到困


难与失败不能坚持

。年轻学者过早地离开实验台


表现之四


,


人才炒作之风日甚

单位之间互挖人才


,


哄抬人才价格


,


致使少数 年轻学者


,


稍有成绩就待价


而沽


,


要职称


,


要待遇< /p>

。国外刚刚得到博士学位


,


给教授职称不来

表现之五


,


突破道德规范


,


弄虚作


< p>
,


不少论文中报道的结果不能重复


,


致使大家不敢


相信国内刊物上论文的结果


,


有人干脆不看国内刊


凡此种种


,


还有很多


出现这些问题< /p>


,


有社会大环境问题


,

< br>有政府与学


校的政策导向问题


,


但也与学者本身的思想道德素


质以及科学精神有密切的联系

< p>关键是把科研看成


是取得名与利的

“敲门砖”


,


还是把科学作为自己的


热爱


,


把科学的真

美作为自己 的追求

。无数事


实告诉我们


,

< br>只有把科学内化为我们精神的一部分



,


才有产生伟大科学思想的热情和灵感

。两次获


诺贝尔奖的英国生 物学家桑格说


:


有的人投身于科


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得奖


,


而且一直千方百< /p>


计地考虑如何才能得奖


,


这样的人是不会 成功的


要想真正在科学领域有所成就


,


你必须对它有兴趣


,


你必须做好进行艰苦的工 作和遇到挫折时不会太泄


气的思想准备

去年国家最高科技成果奖得主袁隆


平院士与吴文俊院士所取得的

“杂交 水稻”

“数学


定理的机器证明”

的成果


,


都是


30


多 年艰苦奋斗的


产物

袁隆平院士为了找到优良性能的杂交 水稻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08 13:5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20813.html

热爱科学淡泊名利追求一流学术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