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山东的一本大学人大法学考研之法制史专业导师系统介绍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08 22:19
tags:法制史

-

2020年12月8日发(作者:邓婕)


考研集训营

,

为考生服务,为学员引路!


人大法学考研之法制史专业导师系统介绍


前言 :

法学专业的导师数量、

科研成果和研究方向不仅体现了法学院师资教学水平、< /p>

研究能


力,

而且是考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确定具体专业及其 选择自己导师的参考依据。

更为重要的


是,学院老师的背景、教授课程、 研究方向、最新研究成果也是考生复习中提炼考点、抓取


重点以及把握理论动态和前沿的 一种综合性分析判断参考信息。

基于以上原因,

下文对人大


法学考研中的法制史专业的导师进行了全面系统介绍,

以便于大家对法制史专业的导师有全


面认识,进而帮助自己报考和复习。


目前,法制史专业共计有

8

位老师,其中教授

5

人、副教授

2

人、讲师

1

人,法制史


教研室主任为赵 晓耕,学科主导人也为赵晓耕。


法学考研选凯程,

凯程

2014

年考取人大法学院

8

人,再创新高,

其中

1

人是跨专业,

凯程


有全 面的法学集训营保录班,

对学生进行高三式全封闭全日制培训,

加上凯程对法学考 研成


功三级法的运用,创造了法学考研必然成功的路径。在

14

押题中,凯程人大法学押题直接


命中

40%

考点, 其他考点间接全部命中。



赵晓耕教授


一、简介


赵晓耕, 男,法制史教研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1984

年获中 国


人民大学法学学士学位,

1987

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 学硕士学位,

1998

年获中国人民大学


法学博士学位; 先后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讲师(

1989

年),副教授(

199 4

年),教授


2001

年)。


社会兼职:







1











1







考研集训营

,

为考生服务,为学员引路!


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法律史学会老庄与法律文化分会副会长,

儒学与中国法律文


化研究会理事,中国监狱学会监狱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等。< /p>


荣誉奖励:


1

.副主编《中国法制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2 002

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


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2

.参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史(四、五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p>

1997

年,获国家新


闻出版署“五个一工程”奖,修订本 获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二、开设课程


中国法律史、比较法律文化、台湾法



三、研究领域


中国法律史、比较法律文化、台湾法



四、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1

.主 持,

1999

年,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宋至明清的法律与经济》,

< p>


2

.主持,

2005

年,最高人民 检察院检查理论研究课题,《新中国检察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3

.主持,

2005

年,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新中国民法典起草历程回 顾》


4

.参与,国土资源部课题《中国历代土地资源法 制研究》


5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



五、主要科研成果







2











2







考研集训营

,

为考生服务,为学员引路!


著作:


1

.《宋代法制研究》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

年;

< p>


2

.主编《中国古代土地法制述略》,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6

年(教育部博士点“九五”


规划项目);


3

.主编《台湾地区“法律”概论》,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p>1997

年;


4

.专著《韩非子》 ,香港中华书局,

2000

年;


5

.专著《宋代官商及其法律调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


6

.独著,现代远程教育系列教材《中国法制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7

.《中华监察大典》,本人点校整理约

60000

字,中国政法大 学出版社,

1994

8

月;

< /p>


8

.主编《中国法制史教学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社,

2006


9

.主编《中国法制史原 理与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论文:


1

.《再说

< p>?

韩非子

?

》,载《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

2001

年第

6

期;

2

.《民国监狱史料述要》,载《中西法律传统》(第一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10

月;


3

.《法律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法学家》,

2002< /p>

年第

1

期;


4

< p>.《古代刑罚的价值观念》,载《人民法院报》,

2002

9

23

日;


5

.《中国传统死刑的文化意义》,载《国际先驱导报》,

2003

11

21

日;

6

.《

?

春秋

?

与“春秋决狱 ”

》,载《人民法院报》,

2003

1

13

日;


8

.《中国历史上肉刑的存废之争》,法制日报,

2004

2

12

日;


9

.《学术与变革:清末的唐明律研究与评价》,《浙江社会科学》,

2004< /p>

年第

4

期;


10

.《论典》,《法学家》,

2004

年第

4

期。







3











3







考研集训营

,

为考生服务,为学员引路!


11

.《新中国检察制度的发展历程》,《法学家》,

2006

年第

3


12.

《两宋法律中的田宅细故》,《法学研究》,

2001

年第

2


13.

《另一种本土资源》,载 《光明日报》,

2001

4

1 9

日第

2

版;


14.< /p>

《祖制与律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法学家》,

2000

年第

3


15.

《近代不平等条 约与清末法制的变革》,《浙江社会科学》,

1999

年第

1


16.

《试述民国初年的土地政策与土地 立法》,《政治与法律》,

2006

年第

1


17.

《试析治外法权与领事裁判权》,《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科版,

2005

年第

5


18.

《民国监狱史史料述要》,《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

< p>2005

年第

4


19.

《从“耻辱刑”到“羞耻心”——漫谈在监狱矫正中唤起服刑人的羞耻之心》,《政法


论丛》,

2005

年第

5

期< /p>


20.

《于激变中求稳实之法——民国最高法院关于女子 财产继承权的解释例研究》,《山西


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

2005< /p>

年第

3


21.

《三思而不行:质疑制定《农民权益护法》》,《法学家茶座》,

2005

年第

1


22.

《血亲 复仇与传统的礼法冲突》,法律与生活,

2006

年第

11


23.

《八议制度与职官犯罪案》,法律与 生活,

2006/15



程天权教授


一、简介


程天权,男,

1946

年生于上海市,

1966

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5

9

月入复旦 大学


国际政治系读本科,

1970

年毕业。后在秦皇岛市 当中学教员、进修学院教师和教育局教育


督导。

1980

年至

1983

年在复旦大学就读研究生,专攻中国法律史,获法学硕士学位,毕< /p>


业后在复旦大学任教。







4











4







考研集训营

,

为考生服务,为学员引路!


1985

年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1986

年至

1991

年任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长,

1991


年至

19 95

年任党委副书记,

1995

年晋升为教授,

1 995

年至

1999

1

月为复旦 大学党委


书记、

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曾任上海发展战 略领导小组副组长,上海市


11

届人大代表。

1999< /p>

1

月至

2000

6

月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

副院长,

国际问


题研究领导组(多个研究院所)组长。

2000

4

月起任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


任。

2001

2

月起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

校务委员会主任,< /p>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程天权教授曾在 不同层次参与、

组织了一些专题发展对策研究,

主持和筹划

“中国 发展


研究”、“上海

21

世纪研究”、“人权问题研究” 、“中国精神文明纲要研究”、“全国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专


题研究活动,俱有研究报告呈送 中央及有关部门,并被采用。曾在美国、日本、韩国、澳大


利亚、瑞士、俄罗斯、波兰等 国进行学术或工作访问。在多个国际会议中任中方主席。



二、开设课程


中国法制史、中国当代政治等。



三、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法制史、中国当代政治、中国高等教育等



四、主要科研项目与课题


1.

北京市哲 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重大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与框架


2.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







5











5







考研集训营

,

为考生服务,为学员引路!


3.

教育部重大调研课题:全国普通高校“两课”课程 设置与内容调研



五、主要科研成果


主要论著有

《论商鞅改法为律》

《秦律婚姻家庭关系探索》

、< /p>

《孔子法律思想立疑》、


《服制与中国礼法》、《我国赃罪司法原则》、《 论惩治官吏赃罪的实践》、《从唐六赃到


明六赃》、

《中国法文化与当代 青年的法意识》、

《法制对民主的反馈作用》等,另有合著


《中国民法史 》、《大清律》

(

译英

)

、《邓小平理论研究》、 《法律基础》、《代表中国先


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中国共产党》等,其中《中国民法史》曾 获全国社会科学一等奖。



六、联系方式


82509879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叶秋华教授


一、简介


1976

年毕业于首 都师范大学历史系。

1978

10

月进入中国人 民大学法学院从事外国法制


史教学与研究至今,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 师。曾于

1997

年、

1999

年、


2003

年先后赴日本立命馆大学、

英国牛津大学、

法 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做访问学者,

进修。


主要社会兼职 :

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秘书


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二、开设课程:外国法制史

外国古代中世纪法研究

英美法








6











6







考研集训营

,

为考生服务,为学员引路!


三、研究领域:外国法制史西方经济法律制度

比较法律文化



四、主要科研成果


主要著作:


1

、《外国法制史论》,个人专著,中国法制出版社

20 00

年版;


2

、《西方经济法律制度》 ,个人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3

《外国法制史》,教育部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4

< p>、《外国法制史》,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版;


5

《西方国家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研究》,专著(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 5


年版;


6

、《大陆法系研究 》,研究生教材,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


主要发表论文:


1

、《希伯来 法论略》,载《法学家》

1999

5

期;


2

、《关于罗马法的几个理论问题》,载《法商研究》

1999

6

期;

3

、《西欧中世纪法制发展特点论析》,《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

1999< /p>

6

期;


4

、《论日耳曼国家的形成与法兰克王国的法律》,载《法学家》

1999

6

期;


5

、《资本主义民商 法摇篮——论西欧中世纪城市法、商法与海商法》,载《中国人民大学


学报》

< p>2000

1

期;


6

、《古代印度法的两大特征》,《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9

6

期;


7

、《希腊法论 略》,载《法制现代化研究》

5

卷;


8

、《论英国法制传统的形成与英国法体系的确立》,《法制现代化研究》

6

卷;







7











7







考研集训营

,

为考生服务,为学员引路!


9

、《论美国法对英国法的移植》,载《法律移植与法的本土化》法律出版社< /p>

2001

年;


10

、《西 方民法史上的“骄子”——论

?

法国民法典

?

承上 启下的历史地位》,《法学家》


2004

2

< p>期。


主要主持完成的国家项目:


《大陆法系研究》、《西方市场经济与法律调整》、《西方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



王云霞教授


一、基本情况介绍


1

、基本资料


王云霞、女、汉 族

1962

10

1

< p>日出生于浙江金华。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


法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 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文化遗产法研究所所长。


2

、教育背景


1984

7

月毕业于上海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

1996

1

月毕业于中国


人民大学法 学院,

获法学博士学位;

1997

年曾赴日本立命馆大学研修文化 财产保护法;

1999


年赴英国诺丁汉大学进修国际人权法;

< p>2000

5

月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邀请参加关于

“二


战期间被掠文化财产返还问题的专家会议”。


3

、工作经历


1984

年至

1993

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法制史教研室助教、讲师;


1996

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 师


4

、主要社会兼职:


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常务理事


5

、奖励和荣誉







8











8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08 22:1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22762.html

人大法学考研之法制史专业导师系统介绍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