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研真题就业学费,
参考书目考试科目,
考研经验考研笔记, p>
考试大纲招生简章,
考研辅导复试真题,
考研答题技巧考研模 拟考试,
考研调剂录取分数线,
考研答
题考研真题答案,
考研资料考研专业课,
考研参考书金融硕士,
考研免费资料下 p>
载,考研公开课考研报名,考研预测考研押题,2016
年
2 015
年
2014
年,金融
硕士,对外经
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光华管理学院,汇丰商
学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夏令营,801
经济学综
合,802<
/p>
经济学综合,815
经济学综合--育明教育姜老师整理
该
文档包括第一部分:招生目录,第二部分:参考书目,第三部分:
复试分数线,第四部分
:考研真题,第五部分:考研笔,第六部分:
院校排名。
第一部
分:招生目录
招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
生
方向
人
数
037
新闻传播学院
050302
传播学
01
传
播理论
02
媒
介与文化传播
16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备注
接收推免生
7
人左右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3701
外语
(口 试)
01、02、04
②201
英语一③745
新
3702
新闻与传播
考试内容相
闻与出版综合④938
综合能力
(笔试)
同。
传播学概论
3703
面试
同上
同上
745
科目中
50
分试题与其
他方向相同,
100
分试 题侧
重编辑出版
内容。
03
辑出版
同上
同上
04
网
络与新媒体
055200
新闻与传播
30
同上
同上
专业学
位
接收推免生
13
人左右
01
新
闻与传播
①101
思想 政治理论
3701
外语
(口试)
②204
英语二③334
新
3702
新闻 与传播
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
综合能力
(笔试)< /p>
力④440
新闻与传播
3703
面 试
专业基础
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
< p>第二部分:参考书目
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 p>《新闻理论教程》,郭庆光
《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泓、张征著
p>
《新闻与写作》、《中国编辑》
《国学概论》
刘毓庆
《传播学引论》,李彬著
《外国新闻史教程》李磊
《新闻理论》雷跃捷
《育明
440
< br>新闻传播专业基础讲义、模拟卷》
334
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 p>
《传播学基础
?
历史、框架与外延》
段鹏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
p>
《媒介管理学概论》邵培仁
《媒介融合概论》宫承波
《传媒法规与伦理》王军
《育明
334
新闻传播综合能力讲义、模拟卷》
育明教育姜老师解析: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
硕士难度很大,很多考生看很多
书,但是抓不住重点,姜老师给大家整理的书籍是相关的
书,但是如果要考高
分的话就不能只依赖参考书,我们育明教育给大家整理了关于综合能
力和基础
的笔记,大概有
300
多页,
而且相关的模拟题和押题应有尽有。
第三部分:考研复试分数线
2015
年北师大新闻与传播硕士各方向不低于
350
分,政治英语不低于
50
分,
< br>专业不低于
90
分。复试科目:英语(口试)、新闻与传
播综合能力(笔试)、
面试。
第四部分:考研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
MJC
考研真题
新闻与传播硕士
基础知识(334)
一、名词解释(60
分)
< p>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
媒介即讯息;童年的消逝;拟态环
境
二、论述(30
分)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许多
传播思想,如曾子“每日三省吾身”,试结合西方传播理论加
以阐释。
< br>三、分析(60
分)
解释什么是受众知晓权,结合当今中国社会的
反战,分析受众知晓权的变化。
新闻与传播硕士综合能力(440)
一、论述(40
分)
什么是媒介素养,举例说明大学生提高媒介素养
的意义。
二、分析(50
分)
印刷媒介的特点是
什么?印刷媒介与新媒介的融合为图书出版业带来了什么变化,有哪
些问题,举例论证。
三、新闻写作(60
分)
以网络媒体传播正能量
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新闻评论。
第五部分:
考研笔记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新闻与传播
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代码
440
)》(以下简称《专业基础》)是
2011
年新
闻与传播硕士(
MJC
)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四门科目之一。《专业基础》
资料
来源:育明考研考博
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
,科学、公平、准确、客观
地测评考生在新闻与传播学的基本知识素养,
以有利于选拔出具有发展潜力的优
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传媒产业的发
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
德、
法治观念和国际视野、
具有较 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
应用型、
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
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
基础理论、
基本技能的掌握情
况和运
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中外新闻事业史
(一)中国新闻事业史
1
、《察世俗每
月统记传》
2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3
、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
4
、《字林
西报》
5
、《万国公报》
6
、《申报》
7
、对外国人早期在华办报的分析与评
价
8
、国人早期的办报主张和办报活动
9
、王韬和《循环日报》
10
、康有为
与强学会报刊
11
、梁启超和《时务报》
12
、维新派办报活动、办报思想及对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
资
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
13
、戊戌政变后的改良
派报刊
14
、《苏报》和
“
苏报案
”
15
、《民报》
16
、革命派与保皇派报刊的论战
17
、章太炎的报刊活动
18
、资产阶级革
命派办报活动及其办报思想
19
、辛亥革命时期报刊业务的发展
20
、民国初期新闻事业的短期繁荣
2
1
、民国初期政党报刊的堕落
22
、癸
丑报灾
23
、民初著名记者
24
、《新青年》及其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25
、
《每周评论》
26
、《共产党》月刊
2
7
、五四时期报刊业务的改革
28
、《
向导》周报
30
、国共合作后的统一战线报刊
< br>31
、五卅运动中新闻界的斗争
32
、工农运动高潮中的工农报刊
33
、北洋政府统治地区私营
大报的发展
34
、中国境内第一批广播电台及国人自办广播电台
的出现
35
、国统区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的形成
< br>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
36
、民营广播
事业的发展
37
、国民党对新闻事业的控制
38
、红色中华通讯社和《红色中华》
39
、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新闻界
40
、《申报》的改革
p>
41
、邹韬奋的报刊活动
42
、斯诺与《西行漫记》
43
、范长江的新闻活动
p>
44
、延安《解放日报》及其在整风运动中的改革
< br>45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46
、
《新华日报》的创办及其斗争
47
、上海
“
孤岛
”
时期新闻界的抗争
48
、
“
拒检运动
p>
”
49
、国民党新闻统制的强化
50
、解放区反
“
客里空
”
运动
51
、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解放战争中的转移和宣传工作
52
、毛泽东
、刘少奇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讲话
53
、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建立
54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新闻报道及新闻工作的改进
55
、
1956
年新闻工
作的改革
56
、《人民日报》的改版
5
7
、六十年代初新闻工作的调整和改进
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
58
、
“
文化大革命
”
时期的新闻事业
59
、改革开放初期的新闻工作
(二)外国新闻事业史
1
、手抄新闻
2
、古
罗马《每日纪闻》
3
、古腾堡印刷术及其影响
< br>4
、皇家特许制度与
“
星法院<
/p>
”
5
、约翰
?<
/p>
弥尔顿与《论出版自由》
6
、资产阶级政
党报刊时期
7
、便士报与廉价报刊
8<
/p>
、本杰明
·
戴与《太阳报》
9
、近代西方大众化报刊出现的历史条件
10
、《泰晤士》报
11
、《费加罗报》
12
、通讯社出现的历史背景
13
、路透社、哈瓦斯社、沃尔夫社
14
、
“
三社四边
”
协定
15
、《新莱茵报》创办经过和内容特色
16<
/p>
、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报刊思想
17
、
斯克里普斯报团
18
、《纽约时报》
1
9
、普利策、赫斯特与
“
黄色新闻
p>
”
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
20
、
“
扒粪
”
运动
21
、《真理报》
22
、日本广播协会(
NHK
)
23
、
“
白虹贯日
”
事件
24
< br>、广播的诞生与早期发展
25
、美国三大广播公司
26
、爱德华
.
莫罗
27
、世界广播电视事业的体制类型
2
8
、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
第二部分
新闻理论 p>
(一)绪论
1
、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
(
1
)世界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
(
2
)中国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
(
3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
(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
新成果
2
、新闻学的概念、内容及地位
(
1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
2
)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
(二)新闻<
/p>
1
、新闻的起源与本源
2
、新闻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
3
、新闻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异同
(
1
)新闻与信息
(
2
)新闻与舆论
(
3
)新
闻与宣传
(
4
)新闻与历史
(三)新闻传播
1
、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
2
、新闻传播的基本流程
3
、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
(四)新闻价值与新闻选择
1
、新闻价值
(
1
)新
闻价值理论的产生及其社会背景
(
2
)
新闻价值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
(
3
)新
闻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
(
4
)坚持正确
的新闻价值取向
2
、新闻选择的标准
(
1
)新闻价值标准
(
< br>2
)新闻宣传政策选择
(
3
p>
)新闻伦理及法规选择
(五)新闻真实性原则
1
、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内涵
2
、新闻
真实性原则的要求
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
3<
/p>
、新闻失实的产生原因
4
、防治新闻失实
,提高媒体公信力
(六)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及客观与公正原则
1
、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及其要求
2
、客观
报道原则的内涵及要求
3
、公正报道原则的内涵及要求
4
、坚持客观公正与立场倾向的统一
(七)新闻
出版自由与媒体的社会责任
1
、新闻出版自由
< br>(
1
)
“
新闻自由
”
口号的由来
(
2
)新闻出版自由的具体性和相对性
(
3
)资本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实质
(
4
)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性质和特点
(
p>
5
)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
2
、媒体的社会责任
(
1
)<
/p>
“
社会责任理论
”
的产生及其社会背景
(
2
)
“
社会责任理论
”
的贡
献及局限性
(
3
)媒体社会责任的内涵
及要求
(
4
)
“
公共新闻学
”
的产生及内涵
3
、坚持新闻出版自由与媒体社会责任的协调统一
(八)新闻舆论监督
1
、新闻舆论监督的内涵
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
2
、开展新闻
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
3
、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与
< br>“
以正面宣传为主
”
原则的协调
统一
(九)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
1
、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
(
1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产生与发展
(
< br>2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2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
“
三为
”
方针
(
1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
(
2
)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方向
(
3
)不断提高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自觉意识
3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
“
< br>三贴近
”
原则
(
1
)
“
三贴近
”
原则的内涵
(
2
)
“
三贴近
”
原则的基本要求
4
、坚持新闻舆论正确导向、提高
新闻宣传效果
(
1
)坚持新闻舆论正确
导向的基本要求
(
2
)提高新闻宣传效
果的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
新闻业务
(一)新闻采访
1
、新闻记者的产生和发展
2
、新闻记者的常见分类
3
、新闻采访的内涵与性
质
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
4
< br>、新闻采访的常见方式及基本要求
(
1
< br>)访问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
2
)
观察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
3
)书面采访
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
4
)电话采访的内
涵及基本要求
(
5
)互联网采访的内涵
及基本要求
5
、新闻采访的特殊方式及基本要求
(
1
)隐性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
2
)体验式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
3
)追踪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6
、采访准备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7
、新闻
敏感的内涵及培养方法
8
、新闻线索的内涵及获取方法
9
、采访角度的内涵及选择技巧
10
、新闻发布会的内涵及采访技巧
11
、突发事件的
内涵及采访要求
12
、旅行采访的内涵及要求
< br>(二)新闻写作
1
、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用事实说话<
/p>
(
1
)选择典型事实说话
(
2
)通过再现场景说话
(<
/p>
3
)运用背景材料说话
资料来源:育明考
研考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