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恶性肿瘤诊断的“金标准”?
病理检查结果最准确、可靠,是恶性肿瘤诊断的“金标准”。
目前诊断肿瘤的方法有病史分析、
实 验室检查
(
即化验
)
、
物理检查、
影像学
检查
(
包括
CT< /p>
、
B
超、胸透、
MRI
——磁共振成 像术、核医学
)
、病理检查。但病
理检查结果最准确、<
/p>
可靠,
是恶性肿瘤诊断的“金标准”。
影像学检查飞速进步,
但也只能做到对疾病的定位或半定性诊断。
而病理检查则不同,
它可以确定疾病
的性质,也就是说可以明确患者患的是炎症性疾病,还是肿瘤性疾病
p>
;
如果是肿
瘤性疾病,究竟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是哪
种类型的肿瘤等等。由于为临
床医生提供了准确的诊断,
从而为医生制定 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但是病
理诊断也有局限性,
任何一种病理学方法的病理诊断,
都只有综合分析临床表现、
手术所见、
肉眼的观察与镜下组织或细胞特征以后才能作出,
有时还必须结合组
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或超微结构的改变,甚至随访结果才能最后明确。
所以,
病理诊断是一门依赖经验积累 的诊断学科。
无论何种取材以及切片均
属抽样检查,
最终 在镜下见到的仅是病变的极小部分,
因此有时不能代表整个病
变,产生抽
样误差。另外,制片质量欠佳,如快速病理检查等均影响病理诊断的
质量。
当病理诊断与临床不符合时,
应考虑再次取材制片,
或与临床医生及时沟
通
;
临床医生亦应与病理诊断医生加强联系,共同讨论,以免误 诊或漏诊。
附:专家谈病理——周晓军主任答记者问
被访人:周晓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主任、 南京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病理是什么?
最后的诊断是病理医生做出来的?
记:你们医院的病理科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周:你看这张照片,他是我们国家病理学先驱之一—吴在东教授,是留英回来的 ,
1945
年,在当时的
中央医院,他是第一代做病理的
。解放后,他被聘为南京市第一任卫生局长,也是我们军区总医院病理科
的主任。那时病
理科只有我们军区总医院一家有,其他医院的标本都往这里送,另外尸检的也比较多。之
后,吴在东主任调到北京
301
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后我国最大的病理科就在 p>
301
。他们最多的时候有
60
多
人,我们院最多时有
30
多人,在江苏,我们院病理科的人员最多,占地面积 也最大,高级职称的人数也最
多。
记:我刚才进来的时候就很吃惊,病理科居然有这么大面积,这么多人,而且还 都是医师的高级职称,
你们也看病吗?
周:你的问题正好反映出很多人对病理认识的误区。一般老百姓十个有九个不知 道病理科或不知道病
理科是做什么的。很多小医院把病理科放到检验科,叫检验病理科。
人们对病理科有两个误解,一是以为
病理是搞技术、搞研究的。比如我曾经评为十大杰出
青年,全国第一批医学百名科技之星(
1992
年)
,当
时宣传较多,
都把我定位成搞科研的。
实际上我们病理科主要的作 用就是看病。
这是我们国家的一个误区。
在所有的西方国家病理学都被当
成临床学科,而我国一直把它定位为基础学科,现在正在慢慢地扭转。还
有一个误区,是
把我们和检验科混淆,以为病理是搞化验、出数据的地方。这非常不好。这中间最大的不
同是:检验科不直接对疾病做诊断,而病理科是要对病人的病做诊断的。检验科操作各种仪器设备,把需
要检验的东西往机器上一放就可以自动出数据了;而且检验科出具的数据,包括影像科出具的图片
,每个
临床医生都会看,但是病理切片就不是一般的临床医生所能看的了。病理需要一套
专门的学识和经验,病
理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看每个人的病理切片,同样是一个胃癌,每个
人的图像是不一样的。反之,不同的疾
病也可以表现为相似的
图像,这就非常需要经验和直觉,西方国家甚至认为病理医生做的是艺术工作,对
很小的
形态差异,你要靠经验并要结合临床看出来。检验科出具的数据是一个参考指标,它不直接形成诊
断,它是帮助临床医生来形成诊断的,而病理科的结果就是诊断,临床医生说不是癌,而我们说是癌,那
他们得听我们的,所以西方把病理科医生称为“医生的医生”
,或者称为 医院里“说最后一句话的人”
。
记:病理科在诊断上有这么重要的地位,我们还是第一次听说。
周:一般人看病是这样的,比如咳嗽,医生先进行初 步的印象诊断,这是最初级的;第二阶段,是经
过各种检验及影象学检查,比如血常规,
胸片,又得出一些诊断,这是第二级诊断,很多病到这里可能就
结束了。如果还解决不了
,就要抽一点胸水啊,或者是做一点细胞学,或者是做一些活检,比如胃不舒服
了,就去
做胃镜,目的是肉眼看一下胃上怎么样,然后取一点组织,叫病理科来判断是不是胃炎,是不是
< br>胃癌,或者手术后将人体取下的组织送到病理科,等到病理科出具诊断,这就是第三级诊断了。所以,全< /p>
世界公认第三级诊断是最后的诊断。在国内,还有一个对病理医生的戏称,说我们是判官。
特别是对良恶
性肿瘤来讲,但是在西方没有这个说法。
一旦出错,病理医生就显出来了
记:这么说我们都想起来了,凡是家里有病人长了肿 瘤开刀的,都会很紧张地等待一个判断,那就是
良性恶性,但我们不知道是谁在做这个判
断,都是临床医生告诉我们的。
周 :病理科医生有个特点就是幕后英雄。说他们是医生的医生,有两个含义,一是病理医生主要跟临
床医生打交道,我们的报告给临床医生,临床医生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问我们,我们一般不直接跟病人打交
道。病人得到诊断,是临床医生告诉他“得了什么病”
,病人感谢也感谢 不到病理医生。但要是出了事,就
要打到病理医生这里了,临床医生会说“这不是我的诊
断,是病理医生的诊断”
,这个时候病理医生就显出
来了。
好的事情没有病理医生的,
一旦出了错,
闹起医患纠纷来,
那医 院领导就比什么时候都重视病理
(笑)
。
说老实话,一个
医院要是病理科老出错的话,或病理报告出得不准的话,那整个医院都不得安宁。所以说
一般大的医院都比较重视病理科。可是病理科不直接创造效益,所以你要是不出错,干得好好的,大家就
注意不到你。这回,物价局来调物价,把手术费用提高,护理费用提高,挂号费提高,尊重知识尊
重劳动,
反而不把病理科的知识和劳动算进去,反而把我们当成检验科的,还要病理科降
价。如今检验科、影像科
的好多机器都是国外买来的,它的物耗、成本一算进去,定价都
在几百几千,我们病理科主要是手工劳动,
主要是消耗一些水啊电啊,收费的定价以这个
消耗来定,本来就很低,出一份病理报告不过几十块钱。还
要我们降价!我们的知识、我
们的教育成本都不算,我们有时候为了出一份报告,要查很多的资料、很多
的文献,真正
没见过的病例,非常困难的病例,都是要花大量功夫的,而且出了错有时要赔很多的钱。所
以一开全国会议大家都非常生气,我们承担这么大的风险,作出这么大的贡献,一点也不被理解,还有谁
来做病理医生了!
给病人治疗,临床和病理要结合
记:看来“医生的医生”也需要走到幕前来。
周:对,不过我们的名啊利啊倒在其次,我想强调的主要还是第二个含义,这关 系到老百姓的利益,
但在我们国家是非常欠缺的,
那就是临床和病理的结 合问题。病理报告是我们出的,
对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也就是良性恶性的
程度,在良性中也有很良性的和不良性的,在恶性中也分高低度恶性,那么需不需要治
疗
,是放疗好还是化疗好?虽然同样是恶性的,有的恶性需要进一步治疗,有的恶性不需要进一步治疗,
现在有的良性肿瘤还需要进一步治疗。
在对肿瘤的认识方面,
由于所 有肿瘤都是我们病理医生分类命名的,
最后诊断是我们出的,所以说我们对每个病例的认
识最深刻。当然,关于这个病人的临床情况,比如肿瘤
得了多长时间,具体有什么临床表
现,前面还有过什么治疗,我们就需要问临床医生。在西方国家,一个
好的病理医生首先
是一个好的临床医生。医学生五年大学读完,先要经过三年临床医生的培训,在各个临
床
科里轮转,然后再做病理医生,做病理满了五年,当上了主治医师才有独立诊断权。反过来说,一个好
的临床医生,必须有一个好的临床病理基础,我们老一代的医生是非常懂得这一点的。而现在不少医 生有
一个非常大的缺陷,有些临床医生把病理报告看的很简单,所有的恶性他都是一样的
治疗,而现代的医疗
已经很强调个体化治疗了。所以病理不但要参与诊断,在治疗方面(
治疗原则方面)病理医生的建议常常
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很
多疾病我们诊断出来,临床医生可能听都没听说过,查书也查不到,这种情况很
正常,他
应该问我们,我们可以告诉他。由于病理知识的更新是很快的,像我们可以直接读外文书,又处
< br>于第一线,还能勉强跟着,否则我们跟国外先进知识的差距就是
10
年,临 床跟病理的差距再有
10
年。加
起来就是
20
年。
在国外,
临床和病理就结合得非常好,
我 在英国的那家医院每个肿瘤病人都是内科、
外科、
病理科的医生共同组成
一个组,共同负责对他治疗,这才真正可以实施个性化治疗。现在一些大人物或者
有影响
的人得病后会诊都常常请病理医生参加,普通老百姓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
肿瘤的生死线在哪里?
肿瘤的“生死线”不分明
记:国内对病理医生有“判官”的说法,而国外没有 ,是否跟我们对肿瘤的认识比较简单有关?我们
看肿瘤就是良性恶性,中间有一道生死线
,但在你们病理医生看来,这个生死线其实是参差交错,并不那
么分明的。
周:老百姓认为只要是恶性肿瘤就是癌,都是很 可怕的不治之症。实际上对我们病理来说,不是这样
的。早期的癌做了手术,几乎跟良性
肿瘤完全一样。反过来说,如果长在人体要害部位的良性肿瘤,那它
跟癌的致命性是一样
的。还有一些现在看来良性但以后很可能转变成癌,也很可怕。同样是癌,它分化的
程度
不尽相同,它对治疗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过去的淋巴瘤分高度恶性和低度恶性,现在国际上
不分了,只分侵袭性和惰性的。惰性的就是很懒惰的,也就是说它原来是低度恶性的,发展很缓慢,但
是
观察
10
年、
20
年, 如果同样经过治疗,惰性的、低度恶性的病人不少去世了,而侵袭性的也就是高度恶
性的
病人却有不少活下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实际上高度侵袭性的淋巴瘤,若不治疗发展的非常快,半
年可能就死亡了,但如果及时有效的治疗,这类肿瘤反应比较敏感,反而可能治愈了。比如小孩的淋巴
母
细胞淋巴瘤,家长非常恐惧,实际上现在这类淋巴瘤不少是可以治好的。而惰性的淋巴
瘤,它对治疗反应
比较弱,可能治疗不治疗,长期生存率都不高。这就反映,同样一个肿
瘤,同样一个名称,它的生物学行
为差别是很大的。这种差别很多在病理报告上是反映不
出来的。另外,还有不少肿瘤至今谁也无法分清是
良性还是恶性,我们只好诊断为“良恶
交界性肿瘤”或“潜在恶性肿瘤”
,究竟生物学行为如何?只能具体
病例
具体分析了。
病理医生要求是“全科医生”
记:在综合性医院里,只有一个病理科,你们岂不是要看所有专科的病?
周:所以病理医生必须是一个全科医生。我面临的是 所有疾病,只要是人体的疾病,我都要知道,不
知道的话怎么对这个疾病进行诊断?临床
的知识面要特别宽,诊断时思路要开阔,这就是病理医生的基本
功。比如在鼻腔里取了一
个活检,它实际上是一个转移癌,从哪儿来的,可能是肾脏方面转移到鼻腔来的,
如果我
只想到头颈部的肿瘤,就可能会误诊了。同样是个脑肿瘤,长在脑子里的,起初可能当成原发肿瘤
开刀开下来,但我们看它像是肾脏转移过来的,就可能会问临床,病人有没有血尿啊,有没有腰疼啊,也
许临床医生还没意识到,我们提示他,再做一个
CT
看看 ,会不会是肾脏问题,做完后,果然是肾脏有东
西。比如会碰到这样的老人,腰疼,他就
去当地医院看骨科,当地医院一直没引起注意,当普通疾病治疗
很长时间,最后拍片子,
有了肿瘤,还是没想到是转移来的,而是想到是骨头原发的,就做了手术,取了
那个组织
,我们一看,是转移癌,而且现在的免疫组化可以判断它是从哪里转移来的。我们告诉他之后,
< br>让他叫病人去查
PSA
,另外查一下前列腺,最后证实果然是前列腺癌转移 。病理医生难就难在要对几乎所
有疾病有所了解,要知道它的临床表现是什么样的,在显
微镜下的长的是什么样,肉眼下它长得又是什么
样,你送什么标本我要看什么标本,都要
接受,病理医生是没有办法选择的。
临床医生取好标本是病理确诊的关键
记:我想到一个问题,临床医生现在不用“视触扣听”四诊了,一看病就是开单子检查,最后的诊 断
又由你们来做,那他们诊断的本事岂不是越来越小了吗?
周:这是医学界一直在讨论的,过去是听诊器,我们 当时学医的时候,这是我们的基本功,现在很多
医生不戴听诊器了,
过去 的什么小扣锤也不用了,
其中一个原因是医院要效益,
效益只能从各种检查上出。
第二,在处理医患纠纷时,要举证倒置,什么都要证据,这个证据怎么来,只能叫你做各
种检查,所以他
-
-
-
-
-
-
-
-
-
上一篇:张学亮博士简介-扬州大学医学院
下一篇:临床医学硕士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