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道这些高等学校工程名单,逼格瞬间提高几个阶级!详细告诉你什么
是
985
,
211
,
11
1
,
2011
和双一流!再也没有人说你没文化了!
一,什么是
985
工程及其高校名单
< /p>
实施
“985
工程
”
,是< /p>
中国共产党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在
世纪之交
作出的重大决策。
1998
年
5
月
4
日,
时任
国家主席江泽民
在庆祝
北京大学
建校
100
周年大会上代表
中国
共产党
和
中 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向全社会宣告:
“
为了实现现代化,我 国要有若干所
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1999
年,国务院批转
教育部
《
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
计划
》,
“985
工程
”
正式
启动
建设。
985
工程高校名单
(39< /p>
所
)
1.
清华大学
(
北京
)2.
北京大学
(
北京
)3.
厦门大学
(
福建厦门
)4.
中国 科学技术大学
(
安徽
合肥
)5.
南京大学
(
江苏南京
)6.
复旦大学
(
上海
)7.
天津大学
(
天津
)8.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哈尔滨
)9.
浙江大学
(
浙江杭州
)10.
南开大学
(
天津市南开区
)11.
西安交通大学
(
陕西西安
)12.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北武汉
)13.
东南大学
(
江苏南京
)14.
武 汉大学
(
湖北武
汉
)15.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
)16.
中国海洋大学
(
山东青岛
)17.
山东大学
(
山东济南
)18.
湖
南大学
(
湖南长沙
)19.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海淀区
)20.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海淀区
)21.
< p>吉
林大学
(
吉林长春
)22.
重庆大学
(
重庆
)23.
电子科技大学
(
四川成都
)24.
大连理工大学
(
辽
宁大连
)25.
四川大学
(
四川成都
)26.
中山大学
(
广东广州
)27.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广州
)2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海淀区
)29.
兰州大学
(
甘肃兰州
)30.
东北大学
(
辽宁沈阳
)31.
西
北工业大学
(
陕西西安
)32.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海淀区
)33.
同济大学
(
上海
)34.
中南大学
(
湖南长沙
)35.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海淀区
)36.
国防科技大学
(
湖南长沙
)37.
西北农林科
技大学
(
陕西咸阳
)38.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
)39.
中央民族大学
(
北京海淀区
)
< br>划重点总结
:
985
学校非常好,属于一流学校中的好学校 !
二,什么是
211
工程及其高校名单
“
211
工程”,即面向 p>
21
世纪、重点建设
100
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 点学科的建
设工程,于
1995
年
11< /p>
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211
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
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
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 p>
是中国政府实施
“科教
兴国”
战略的重大举措 、
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
重大
决策。
1995
年
11
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
211
工程”总体建设规划》,“
211
工程”正式启动。
1
,
211
< br>985
院校名单
(
全国共有
112
所高校,其中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
学、中国矿业大学拥有两个校区,实际名单为
116
所。
)
“211”工程大学名单
(
截止到
2011
年
3
< p>月31
日
)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26
所
)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
(9
所
)
上海大学
东华大学
天津
(4
所
)
重庆
(2
所
)
河北
(1
所
)
山西
(1
所
)
南开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重庆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
保定
)
太原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东南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福州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
华东师范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天津大学
西南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辽宁大学
延边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苏州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
徐州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
北京
)
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
)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
)
内蒙古
(1
所
)
内蒙古大学
辽宁
(4
所
)
吉林
(3
所
)
黑龙江
(4
所
)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南京大学
江苏
(11
所
)
河海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江南大学
浙江
(1
所
)
安徽
(3
所
)
福建
(2
所
)
浙江大学
安徽大学
厦门大学
江西
(1
所
)
山东
(3
所
)
河南
(1
所
)
南昌大学
山东大学
郑州大学
武汉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南大学
暨南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农林科大
石河子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
华东
)
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湖北
(7
所
)
华中师范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湖南
(3
所
)
广东
(4
所
)
广西
(1
所
)
四川
(5
所
)
云南
(1
所
)
贵州
(1
所
)
湖南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云南大学
贵州大学
西北大学
陕西
(7
所
)
陕西师范大学
长安大学
甘肃
(1
所
)
新疆
(2
所
)
海南
(1
所
)
宁夏
(1
所
)
青海
(1
所
)
西藏
(1
所
)
兰州大学
新疆大学
海南大学
宁夏大学
青海大学
西藏大学
军
事
系
统
(3
第二军医大学
所
)
划重点总结:
211
学校是一 流的好学校!
三,什么是
111
计划及其高校名单
“
高等学校
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
(简称
“111
计划
”
)旨在推进中国高等学校建设
世界一流
大学
的进程 ,该项目从
2006
年起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外国专家
局
联合实施。
< p>
“111
计 划
”
旨在推进中国高等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该项目由教育部、国家外< /p>
国专家局联合实施,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从世界范围排名前<
/p>
100
位的著名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会聚
< p>1000余名优秀人才,形成高
水平的研究队伍,建设
100
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入选学校名单
北京市(
24
所)
北京大学
、
清华大学
、
北京化工大学
、
北京邮电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
、
中国
农
业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北京科技大学< /p>
、
北京体育大学
、
中国政法大学
、< /p>
中国传
媒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p>
、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央民族大学
、 p>
中央财经大学
、
中国石油
大学(北京)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
9
所)
复旦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同济大学
< p>、华东师范大学
、
东华大学
、
上海大学
、
华东理
工大学
、
上海财经大学
、
上海中医药大学
江苏省(
13
所)
南京大学
、
东南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
、
河海大学
、
中国药科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
、
南 京农业大学
、
江南大学
、
苏州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
、
扬州大学
、
南京 邮电
大学
湖北省(
7
所)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华中师范大学
、
华中农业大学
、
中国地质
大学(武汉)
、
湖北工业大学
陕西省(
7
所)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西安电 子科技大学
、
长安大学
、
陕西师范大学
< p>、西北
农林科技大学
、
西北大学 p>
四川省(
5
所)
四川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
、
西南交 通大学
、
西南财经大学
、
四川农业大学
< p>
山东省(
7
所)
山东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
青岛大学
、
青岛理工大学
、
济南
大学
、
青岛科技大学
< p>
河南省(
2
所)
河南大学
、
河南师范大学
吉林省(
4
所)
吉林大学
、
东北师范大学
、
吉林农业大学
、
长春理工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
1
所)
广西医科大学
广东省(
6
所)
中山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暨南大学
< p>、华南师范大学
、
南方医科大学
、
< p>广东工业大学
辽宁省(
3
所)
大连理工大学
、
东北大学
、
大连海事大学
天津市(
4
所)
< p>
南开大学
、
天津大学
、
天津中医药大 学
、
天津理工大学
黑龙江省(
4
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东北林业 大学
、
东北农业大学
湖南省(
3
所)
中南大学
、
湖南大学
、
湘潭大学
重庆市(
3
所)
重庆大学
、
西南大学
、
重庆医科大学
< p>
安徽省(
2
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合肥工业大学
浙江省(
6
所)
浙江大学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师范大学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宁波大学
、
温州医科
大学
江西省(
1
所)
东华理工大学
福建省(
3
所)
厦门大学
、
福州大学
、
福建农林大学
< p>
云南省(
1
所)
云南大学
贵州省(
2
所)
贵州大学
、
贵州师范大学
甘肃省(
2
所)
兰州大学
、
西北师范大学
[3]
宁夏回族自治区(
1
所)
宁夏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
1
所)
内蒙古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
所)
新疆医科大学
西藏自治区(
1
所)
西藏大学
四,什么是
2011
计划及其学校名单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称
“
< p>2011计划
”
,是继
“
21 1
工程
”
、
“
985
工程
”
之后,中国
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
的重大战略举措。
[1]
项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育部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财政部
共同研究制定并联合实施。
该名
称源自
年
4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在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
上的讲话。
已 于
2012
年
5
月
7 p>
日正式启动。
[4]
2013
年
2013
年首批(
14
所)
国务院认定实
施的协同创新中心共
14
所,牵头高校和主要协同单位成为首批
“ 2011
计
划
”
:
序
号
1
中心名称
牵头高校
主要协同单位
类
别
< /p>
量子物质科学协
同创新中心
北京大学
p>
清华大学、中科院物理所等
前
沿
2
中国南海研究协
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
中国南海研究院、海军指挥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四
川大学、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中心
、中科院地理资源
所等
文
化
3
宇航科学与技术协
同创新中心
哈
尔
滨
工
业大学
中航科技集团等
行
业
4
先进航空发动机协
同创新中心
北
京
航
空
航天大学
四川大学
中航工业集团等
行
业
5
生物治疗协同创
新中心
清华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南开大
学等
前
沿
6
河南粮食作物协
同创新中心
河
南
农
业
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省农科院等
区
域
7
轨道交通安全协
同创新中心
北
京
交
通
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
行
业
8
天津化学化工协
同创新中心
天津大学
南开大学等
前
沿
9
司法文明协同创
新中心
中
国
政
法
大学
浙江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等
文
化
1
0
有色
金属先进结
构材料与制造协
同创新中心
中南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贵州大学、中国铝业公司、中国
商
飞公司等
行
业
11
长三角绿色制药
协同创新中心<
/p>
浙
江
工
业
大学
p>
浙江大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浙江食品药品检验
研究院、浙江医
学科学院、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
心等
区
域
1
2
1
3
苏州纳米科技协
同创新中心
苏州大学<
/p>
苏州工业园区等
区
域
江苏先进生物与化
学制造协同创新中
心
南
p>
京
工
业
大学
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科院过程工
程研究所等
区
域
1
4
量子信息与量子
科技前沿协同创
新中心
中
国
< p>科学
技术大学
南京大学、中科院上海技物所
、中科院半导体所、国
防科技大学等
前
沿
1
5
中
国
< p>文化
“
走
出
去
”
协同创新中心
北
京
外
国
语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
民族
大学等知名高校和多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
[8]
注:
根据国家 教育部
“2011
计划
”
实施方案,
2011
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应由一所高校作为
牵头单位,
故不存在联合牵头的可能性。
牵头单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布的信息为准。
2014
年
20
14
年第二批(
24
所)
2014
年度
“2011
协同创新中心
”
名单:
[9]
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类
中心名称
核心协同单位(排位第一的为牵头高校)
类型
科学前沿
人工微结构科学与
< br>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
、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
交通大学等
东华大学
、西南大学、浙江理工大
学、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
院
等
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
学物理研究所等
武汉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清华大学、北京航
空航天大学
等
纺织产业关键技术
协同创新中心
行业产业
能源材料化
学协同
创新中心
科学前沿
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
同创新中心
民用航空复合材料协
行业产业
东华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p>
同济大学、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
行业产业
同创新中心
高性能计算协同创新
中心
责任公司
国防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技大学、湖南大学、
北京
行业产业
大学
等
东南大学、清
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
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
等
清华大学、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广东核
行业产业
行业产业
无线通信技术协同
创新中心
先进核能技术协同创
新中心
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
电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国家核电技术公
南方稻田
作物多熟
制现代化生产协同
创新中心
区
域发展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江西农业大学等
钢铁共性技术协同
创新中心
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
等
行业产业
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
新中心
IFSA
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
新中心
煤炭分级转化清洁发
电协同创新中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
北京理
工大学、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交通
大学、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等
p>
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
国国电集团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东方电气集团
有限公司等
p>
行业产业
科学前沿
区域发展
行业产业
高端制造装备协同
< br>创新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等
浙江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
行业产业
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
创新中心
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
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等
同济大学、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湖南大学、
天津大学、国家信息中心、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
科技集团公司<
/p>
52
所、中科院电动汽车研发中心等
科学前沿
行业产业
智能型新能源汽车
协同创新中心
行业产业
未来媒体网络协同
创新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大学
等
行业产业
重庆自主品牌汽车
协同创新中心
重庆大学、重
庆邮电大学、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等
区域发展
2014
年度专家综合咨询结果(文化传承创新类)
中心名称
核心协同单位
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外交学院、
郑州大学
< br>、中国社
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水利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等
创新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陕西师
范大学、
西南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部考试中心、
安徽科大
讯
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文
化
传
承
创新
文
化
南开大学、
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 p>
国家
传
承
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等<
/p>
创新
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安
徽大学、
北京大学
、湖南大学、吉林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中国文化
遗产研究院、中山大学等
文
化
传
承
创新
< p>
文
化
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台湾研究所等
传
承
创新
类型
文
化
传
承
国家领土主权与海
洋权益协同创新中<
/p>
心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
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p>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协同创新
中心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
代文明研究协同创
新
中心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协同创新中心
五
,什么是双一流学校及其高校名单
双一流(
Double
First-rate
)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2016
年
2
月教育部印发《教
育部
2016
年工作要点》的通 知。通知要求,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制订“双
一流”实施办法。专家认为
,启动实施的“统筹推进两个一流”战略,是中国大学冲刺国际
前列、打造顶尖学府的“
冲锋号”
2015
年
10
月
24
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 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要求
按照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和党中央、
国务院决策部署,
坚持以中国特色、
世 界一流为核心,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 社会发展为导向,
坚持“以一流为
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
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
大学和一流学科。
[ 1]
自
2016
年起针对大学以及学 科建设明确提出了“双一流”的任务要求,并分三个阶段制定
了时间表,其中将“基本建
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最终目标节点定于本世纪中叶。这预示着,
未来三十余年的高等教育
发展规划由此有了新的蓝图。
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意在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为
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