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谨以此文献给准备申请美国大学的人,希望你们能从中有所收获。
引子
< /p>
时光荏苒,在大学校园里已生活了一年的我,怀抱着书,徜徉于美丽壮阔
< br>的耶鲁大学,惬意之情溢于言表,心中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感激与希望。这时脑
海里
闪过一句话“一所真正好的大学并非只有历史,它每一分钟的精彩都生活
在现在”
。
环顾四周,
这正是新生报到的季节,
一张张青春洋溢的 面孔打身边经
过,不自禁想起了一年前的自己,回首那段曲折惊险的来时路,彷徨过,挣
扎
过,庆幸之余,
胸中涌起的是深深的满足,而后是感恩,感激上苍赐予 的机会,
感激自己不到最后一刻从不放弃的性格,
感激自己敢于梦想,< /p>
感激所有的一切,
于是有了把经历写出来的冲动,与大家分享。如果你仍在
路上,如果你仍在为
高考的失利而遗憾不止,如果你仍在为选择留学或是呆在国内而犹豫
不决,如
果你仍徘徊在某个人生路口怯于前行时,
这篇文章或许会对你有 所帮助与启迪。
如果我的经历凑巧鼓舞并催发了你,这一切或许是冥冥之中,上天早已注
定,
我的朋友,此刻,是时候做出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了。
2009
年
6
月
走过高考,走过硝烟弥漫的六月,一个人的西藏之旅
高
考结束了,彷佛一切都结束了,又仿佛一切才刚刚开始,我们这些为了
考场上一分钟而灯
下苦读十年功的考生一下子都释放了。于是,带着对高考成
绩的担忧,带着对未来无限的
遐想,我一个人出发了,踏上了通往西藏的路,
我决定用这样方式来挥洒我积蓄十年的热
情,用这样的方式来纪念我的青春。
记得有人说过“拉萨是用心灵而不是用双脚去丈量的
圣地”于是我怀着万般虔
诚走进这个无数朝圣者心中永恒的归属。
没料到 ,
刚到拉萨不久,
我就病倒了,
高原反应远比地理课上描
述的惨烈,几乎把我折磨的痛不欲生,还好我在一户
藏民家住了下来。接下来的几天里我
忍受着头疼、出血、眩晕、呕吐等折磨,
感觉就要死在西藏了。都说人在绝境时会催发出
顽强的意志,我从最初的慌乱
与恐惧中逐渐挣脱出来,我一遍遍告诉自己我还不能就这样
挂掉,我还有很多
事情没有做、我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去过、我的理想况且我的父母还在家
里等着
我,我一次次地鼓励自己撑下去,一碗碗难咽的草药灌下去,病情开始一点点
p>
的好转。一周后的清晨,我从梦中醒来,见到了一生中最为灿烂的曙光,金色
的阳光洒满整个院子,我看见藏族阿妈在冲我微笑,我知道我活过来了,突然
抑
制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这是我几天来第一次哭,如释重负的哭,之后掏出
手机拨通了家
里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父亲焦急的询问,我告知他一切都好,
之前手机充电器丢了,才
买到,几番叮嘱后才挂断电话。通过了高原反应的考
验,接下来的日子对我来说是美妙至
极的:去藏包里吃蒸牛舌;在炉火边喝酥
油茶;学会了做糌粑;学会了骑马;教藏族孩子
学会很多英文字母
;
还交了许多
藏族朋友。最后我去了纳
木措,据说比拉萨高的是纳木措,吃过高原安之后我
和一对北京夫妇,几个老外还有一名
藏族导游包了一辆面包车,然后一路走走
停停。通往纳木措的公路上有许多朝圣者,他们
每走一步都先跪下来,双手合
十,然后伸开手臂,俯下身子,把头,脸,鼻子全贴到地上
,就这样无数次的
重复着相同的动作。这些朝圣们一路走,一路跪。据说从较远地方出发
的人,
要走好多年才能到达他们心中的“圣湖”
。他们衣衫褴褛,走破了 许多双鞋,只
因为心中的信仰。当我们翻过海拔
5190
米的那根拉山口时,远远望去,宁静,
神圣的纳木措就是镶在天边的一块宝石,这世界上
最高最美的神湖美的让人震
撼。我们激动着拼命的往湖边跑,拼命的按着快门,只想把所
有的美景用相机
都记录下来。来到湖边,仿佛置身于一个蓝色的世界。这由浅而深的蓝,
蓝得
清澈,蓝得丰润,蓝得迷人,似乎包容了世界上所有的蓝色。相传“纳木措是
帝释天的女儿,
念青唐古拉的妻子”
,
每个到过 纳木措的人,
整个灵魂都仿佛被
纯净的湖水所洗涤。
2009
年
7
月
得知高考失利,痛彻心扉
在经历了一个月的“生与死”
“天堂与人间”的考验之后,我回到了家,刚
放下行囊,便得知高考不幸
考“糊”了的噩耗,由于心高气傲,选大学时根本
没细心考虑第二志愿,现在勉强被北方
一所二流大学录取。我的天,霎时间乌
云密布,
胸中愁云滚滚,
我不停的查分与核实,
我怎么都不能相信这样的结果。
全家人更是
沉默寡言,那段日子几乎屏蔽了所有有关高考的信息,怕亲戚朋友
们打听,怕不经意的言
语刺激到我,我的世界更是沉到了谷底。痛定思痛,痛
何如哉,
全家人决 定为我的未来开一次会,
会上讨论的结果无外乎有三条出路:
一是去报到
,二是复读来年再战,三还可以出国(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
从小
就心高气傲的我选择了最后一条。于是,最炎热的七八月我跑遍了市里所
有的留学中介,
由于我之前没有做过任何的出国准备,尽管曾在一所国际学校
读过一年,但那是为了仅仅
提高口语,我是打算大学毕业后去美国读研的。可
现在一切都提前了,真是计划不如变化
的快啊,没有托福,没有雅思,甚至连
怎么考都一概不知,留学中介出奇的统一,都劝我
隔一年在申请。
2009
年
8
月柳暗花明
峰回路转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还是决定今年申请,不
想耽误太多时间。都说不打无把
握之仗,可到了如今,既然命运有意考验我,那么再匆忙
也要上阵。我买了很
多关于托福考试方面的书回来,还报了新东方冲刺班,决定临阵磨枪
。这时远
在美国的表姐打来电话,她的一番话深深触动并鼓舞了我,既然决定去留学了<
/p>
就要争取世界上最好的大学;既然时间紧迫,就要找到一条捷径;找中介公司
不如直接委托美国本土的留学机构。这些话让我受益匪浅,之后通过表姐导师
的帮助,我辗转得到了美国一个可以帮助国际学生的教育机构的联系方式。
ApplyA
id
是由美国很多所名牌大学教授组成的一个教育机构,
里面很多教授在
大学招生委员会任职,他们会对申请者进行一对一的包装与辅导,如果能得到
-
-
-
-
-
-
-
-
-
上一篇:美国社区大学最好的前30所
下一篇:美国前100名大学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