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大学-福建福州大学
“复旦投毒案”给我们的反思
——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宽容
2013
年
4
月,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因遭舍友林森浩投毒死亡。
大学,
是不少人远离父母、
相对独立生活的开始,
是另一种集体生活的开始。
与同龄小伙伴怎样朝夕相处;
是以自 己为中心还是照顾他人感受;
发生了小摩擦
该怎么处理??
作为独生子女,
大多数人不会走向极端,
但真正能够 做到宽容、
懂得妥协和
分享的,恐怕也不是大多数。遗憾的是,时下大学
生的情商教育、心理健康问题
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在处理类似问题时,
他们更多的只能靠自己,
而没有太多
来自外界的指引和心
理干预。
我们的教育过分讲究攀比,
强调要超过别人,
这种
教育方式容易产生嫉妒、仇恨。
“我们的教育一直都
鼓励竞争,强调个人成功,中国孩子很勤奋聪明,但
缺乏分享与合作精神。”
在成长过程中,
很多孩子被灌输的是“不输于人”的竞争意识,< /p>
缺乏的是团
结友爱、共同进步的提醒和教诲。竞争无处不在,不管是校园还
是社会,但竞争
不能突破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然而,
恰恰是在竞争的问题上,
社会上的一些人一些事并没有起到正面的积
极影响,
同事之间、
同业之间相互诋毁、
突破底 线甚至伤人性命的恶性竞争并不
鲜见。
长期以
来,
人们习惯于用学习的好坏、
升学率的高低去评价一个学生、
一 所
学校,仿佛只要成绩好,其他都可忽略不计。诸多学校、老师一直以来致力于培
养的往往是高精尖的人才,
这可能没什么大错。
但与此同时,< /p>
不该忽视的是对一
个普通人的培养、
一种底线教育——你可 以不成为英雄、
不成为榜样,
但你应该
成为一个遵纪守法
、有基本道德观念的公民。
我们常说,“要想成功地做事,首先要成功
地做人”。如今,做人和做事孰
先孰后、孰轻孰重,似乎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某种“逆转”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高智商低情商的人不时出现,这无疑不是我们希望培养出的人才。
现代年轻人社会交往、与人相处能力弱
p>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看来,
这种令人震惊的极端的刑事案件从古到< /p>
今都存在,这与人的心理状态、生活情态非常复杂,人性本身千差万别有关,没
有证据表明现在比过去更严重,所以对这种现象过分解释也是没有必要的。
浙江大学软件-浙江大学软件
河海大学就业-河海大学就业
天津大学 招聘-天津大学 招聘
大学教师证-大学教师证
北京大学 物理学院-北京大学 物理学院
四川大学高分子-四川大学高分子
大学生事迹-大学生事迹
天津大学招聘-天津大学招聘
-
上一篇:高智商者犯罪心理探析_从复旦大学投毒案说起
下一篇: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