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天大化工导师及专业介绍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09 20:49
tags:

-

2020年12月9日发(作者:霍士廉)


天津大学化工



天津大学化工天津大学化工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及专业介绍



学院及专业介绍学院及专业介绍



学院及专业介绍









材料学



材料学材料学



材料学





化工过程机械



化工过程机械化工过程机械



化工过程机械





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





化学工艺



化学工艺化学工艺



化学工艺





生物化工



生物化工生物化工


1 / 134



生物化工(



((



(含制药工程



含制药工程含制药工程



含制药工程)



))







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





工业催化



工业催化工业催化



工业催化





核燃料循环与



核燃料循环与核燃料循环与



核燃料循环与



材料



材料材料



材料



专业代码



专业代码专业代码



专业代码:



2 / 134



::



080502





080502







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





材料学



材料学材料学



材料学

(



((



(

化工学院



化工学院化工学院



化工学院

)



))



)





一.

研究方向及硕士指导教师:



本专业在职教授

2

人,博导

1

人,副教授

7

人。



硕士指导教师:



孙 多先、许湧深、姚芳莲、郭睿威、王艳君、董岸杰、李十中、袁才登、郭锦棠



近年来主要研究方向:



1

、高分子生物医学材料,人工细胞,纳米制药


3 / 134



2

、环境友好材料



3

、多相聚合技术,水溶性聚合物及水分散聚合物的合成与应用



4

、纳米技术,多相纳米复合材料



5

、功能高分子材料



6

、生物高分子,膜分离技术



二.专业特点:



本专业是从

高分子材料

并 入

材料学

专业的,其本科生专业

< /p>

高分子化工

成立于

1958


年,是全国第一批



成立高分子专业的院校之 一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本科生专业并入


化学 工程与



工艺

专业。天津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为一级博士点学科 ,

材料学

为二级博士点学科。本

< br>专业培养的学



生兼有化学工程与材料 学两学科的知识结构,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适应能力。



三.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



硕士期间总学分不少于

30

学分,主修课程主要有:

< p>



学位必修课:高级英语,应用数学基础,计算机技术及 应用基础,凝聚态物理基础,材料化学


进展,现代



材料研究方法,现代化工新实验技术等。



选修课:高分子合成进展,高分子生物医学材料,非均相聚合 技术,功能高分子等。



四.

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



本专业历来注重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相结合,先后承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


学基金

、国



七五

八五

十五

攻关、国家

86 3

课题、省部委级科研课题

30

多项,横向协作课


30

多项,通


< p>
过省、市、部委级鉴定的项目

40

多项。其中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2

项,国家发明奖

1

项,国家


科技进步奖

2



项,国家教委、部委、省市级 科技进步奖十多项,获专利技术

5

项,获天津市产学研突出贡

献奖

3

项,先



4 / 134


后与日本、加拿大、韩国建立国际合作研究, 在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作出了


重大贡献。



近年代表性课题有:



1.

微囊化细胞空间制药;



2.

人工细胞膜材料的研究;



3.

纳米水性树脂;



4.

两亲性聚氨酯纳米水分散体系超分子自组装;



5.

中药纳米透皮吸收制剂;



6.

环境友好材料聚酮的合成;



7.

乳液聚合、分散聚合及反相乳液与微乳液聚合研究;



8.

聚合物聚醚多元醇;



9.

单分散磁性聚合物功能微球的合成;

10.

反应性聚合物微凝胶的合成;



11.

水溶性聚合物、两亲性聚合物及水凝胶的合成、性能表征与应用;



12.

阻燃环氧树脂的合成。



五.就业方向:



本 专业在研究生的培养中,注重材料学、化学、化学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独立开展科学研


究、教学和



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外语要 求达到具有熟练的阅读、书写和一定的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熟


练使用计算



机。毕业后可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工业部门从事高分 子材料、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等领


域中合成与



应用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工程技术及技术管理工作。





专业代码



专业代码专业代码



专业代码:



::



5 / 134


080706



080706 080706



080706







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



::



:化工过程机械



化工过程机械化工过程机械



化工过程机械













一、

研究方向及硕士指导教师:



研究方向:

1

。过程装备故障监测和可靠性;

2.

非均向分离技术与装备

;3.

环境工程技术及装


;4.

干燥与粉



体工程技术。



硕士指导教师:陈旭、胡金榜、宗润宽、王晓静、谭蔚、康勇、许莉



二、

专业特点:



天津大学化工过 程机械专业创建于

1952

年。自

1956

年起, 余国琮院士为第一批研究生导


师,开始招收培



养研究生。

目前已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可招 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在近五十年的发


展中,化工过



6 / 134


程机械学科致力于 石油化学工业中大型设备的开发和研究,研究强调将过程研究与设备研究紧


密结合,为< /p>



创造出新型、高效、节能的装备,和保证装备 安全正常运行做出重要贡献。随着信息时代的到


来,以及现



代流程工业的自动化要求的提高,过程装备监控,故障诊断, 过程建模与生产工艺集成的新兴


研究方向已



经形成。本学科有教授

4

人,副教授

9< /p>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4

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

9

人。


其整体学术水



平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处于前列。几个主要研究方向均有学术造诣较深、在国内同行中有一定影


响、治学严



谨的学术带头人 。化工过程机械是动力机械与工程热物理和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一个重要分


支,是研究



一切涉及流程工业生产装备的二级学科。是 与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环境工程交叉的学科。



三、

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



主要课程包括应用数学基础、数理方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基 础、化工热力学、弹塑性力学及


有限单元法、



流体力学、材料的疲劳和断裂、固液分离及设备、干燥过程与装备技术、大气污染控制工 程、


化工分离中



的 现代测试技术及原理、粉体工程技术、化工装备安全分析与可靠性、现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


理等课程。



硕士期间应在国家正式出版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篇。



四、

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



本专业有较宽的学科研究领域和很好的科研基础,有四个稳定的主要研究方向,均有十多年的

< br>研究积累,



其特色突出,优势明显。 研究方向涉及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环境工程、能源工程、食品及制


药等重要化



工过程,研究强调将过程研究与设备研究紧密结合。 科研工作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面向我国经


济建设和社



会发展以及学科发展的需要。



目前在研项目

20

多项,其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省部级项目,天津市重大基金,天津

< br>市基金

10



7 / 134


及横向课题多项。年均科研经费

300

多万。近五年来获省部级奖

10

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


200

余篇。



五、

就业方向:



本专业是培养能 够从事化工、制药、炼油、能源和环保等工业中过程装备的设计、研究、开


发、制造或技



术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也可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本


专业的毕业



生适应性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附录

:

化工过程机械硕导情况简介

序号



序号序号



序号







姓姓









名名









职职













8 / 134




称称







学位



学位学位



学位





出生年月



出生年月出生年月



出生年月





办公电话



办公电话办公电话



办公电话





主要



主要主要



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1



1.

1



1.



陈陈


9 / 134
















旭旭









教授



教授教授



教授







(



((



(

博导



博导博导



博导

)



) )



)



博士



博士博士



博士





1962.3


10 / 134



1962.3 1962.3



1962.3 27408399



27408399 27408399



27408399



1.



1.1.



1.

过程装备故障监测及可靠性



过程装备故障监测及可靠性过程装备故障监测及可靠性



过程装备故障监测及可靠性







2.



2.2.



3.

先进材料的疲劳断裂性能



先进材料的疲劳断裂性能先进材料的疲劳断裂性能



先进材料的疲劳断裂性能







4.



3.3.



5.

流程工业



流程工业流程工业



流程工业

CIMS



CIMS CIMS



CIMS



2



11 / 134


6.

2



7.

胡金榜



胡金榜胡金榜



胡金榜







教授



教授教授



教授







(



((



(

博导



博导博导



博导

)



) )



)







1940.11



1940.11 1940.11



1940.11 27



2727



27406049



406049 406049



406049


12 / 134



1.



1.1.



1.

环境工程技术及设备



环境工程技术及设备环境工程技术及设备



环境工程技术及设备







2.



2.2.



3.

脱硫设备结构优化及大型化的研



脱硫设备结构优化及大型化的研脱硫设备结构优化及大型化的研



脱硫设备结构优化及大型化的研





究究









4.



3.3.



5.

过程装备功能强化



过程装备功能强化过程装备功能强化



过程装备功能强化







3



6.

3


13 / 134



7.

宗润宽



宗润宽宗润宽



宗润宽





副教授



副教授副教授



副教授









1945.2



1945.2 1945.2



1945.2 27406049



27406049 27406049



27406049



1.



1.1.



1.

环境工程技术及设备



环境工程技术及设备环境工程技术及设备



环境工程技术及设备







2.



2.2.



3.

脱硫设备结构优化及大型化的研



脱硫设备结构优化及大型化的研脱硫设备结构优化及大型化的研


14 / 134



脱硫设备结构优化及大型化的研





究究









4.



3.3.



5.

过程装备功能强化



过程装备功能强化过程装备功能强化



过程装备功能强化







4



6.

4



7.

王晓静



王晓静王晓静



王晓静





副教授



副教授副教授



副教授





硕士



硕士硕士



硕士



15 / 134





1963.8



1963.8 1963.8



1963.8 27408815



27408815 27408815



27408815



1.



1.1.



1.

固液分离与设备



固液分离与设备固液分离与设备



固液分离与设备







2.



2.2.



3.

干燥和造粒技术



干燥和造粒技术干燥和造粒技术



干燥和造粒技术







4.



3.3.



5.

中药现代化及设备研究



中药现代化及设备研究中药现代化及设备研究



中药现代化及设备研究





16 / 134




5



5 5



5



谭谭













蔚蔚







副教授



副教授副教授



副教授





博士



博士博士



博士





1965.1



1965.1 1965.1



1965.1 27408728



27408728 27408728



27408728



17 / 134


1.



1.1.



1.

固液分离与设备



固液分离与设备固液分离与设备



固液分离与设备







2.



2.2.



3.

化工设



化工设化工设



化工设备的强度和振动



备的强度和振动备的强度和振动



备的强度和振动







4.



3.3.



5.

中药现代化及设备研究



中药现代化及设备研究中药现代化及设备研究



中药现代化及设备研究







6



6 6



6



18 / 134


康康













勇勇







副教授



副教授副教授



副教授





博士



博士博士



博士





1968.2



1968.2 1968.2



1968.2 27408813



27408813 27408813



27408813



1.



1.1.



1.

非均相分离过程及相关设备



非均相分离过程及相关设备非均相分离过程及相关设备



19 / 134


非均相分离过程及相关设备







2.



2.2.



3.

粉体技术与装备



粉体技术与装备粉体技术与装备



粉体技术与装备







4.



3.3.



5.

膜分离技术及应用



膜分离技术及应用膜分离技术及应用



膜分离技术及应用







6.



4.4.



7.

水的净化与废水处理技术



水的净化与废水处理技术水的净化与废水处理技术



水的净化与废水处理技术







7



7 7



20 / 134


7

许莉



许莉许莉



许莉





副教授



副教授副教授



副教授





博士



博士博士



博士





1971.6



1971.6 1971.6



1971.6 27408138



27408138 27408138



27408138



1.



1.1.



1.

非均相分离过程及相关设备



非均相分离过程及相关设备非均相分离过程及相关设备



非均相分离过程及相关设备







2.



2.2.



21 / 134


3.

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







专业代码



专业代码专业代码



专业代码:



::



081701



081701 081701



081701







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





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



一、

研究方向及硕士指导教师:



本专业研究方向涉及化学工程中的热力学、反应工程、分离工 程、传递过程原理、系统工程等


分支,内容



不但包括界面传递科学与精馏过程、工业结晶与粒子过程科学与技术等优势领域,而且包 括膜


过程与环境化工、新能源化工技术以及酶催化与反应工程等新兴领域。主要研究方向 包括:传


质与分离工程、过程强



22 / 134


化及新复合分离过程、工业结晶及粒子科学 与技术、膜科学与技术、环境化学工程、吸附理论


与工程、新



能源技术、生物化工与酶工程、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过程系统 工程、化工热力学、传热与多相


流传递、化



工流体力学、精细化工与制药工程、反应分离技术、工程材料与技术、微化学工程与技术 。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

110

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精馏专家余国琮教


授,中 国工程院



院士、国际著名结晶专家王静康教 授为学科主要带头人,

24

名教授(其中

16

名博 导),

28


名副教授,硕



士生指导教师共

52

名,都是学术造诣较高、成绩突出的 学者专家,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超过


35%

。他们是余



国琮、王静康、王世昌、周

明、何志敏、周

理、袁希钢、杨志才、王宇新、宋海华、张凤< /p>


宝、李鑫钢、



王一平、张卫江、王

志、白

鹏、贾绍义、辛峰、卫宏远、康仕芳、马友光、张国亮、吴金


川、张宝泉、



许春建、李世雨、张金利、曾爱武、尹秋响、王永 莉、张鹏飞、王富民、刘明言、姜斌、李凭


力、冯惠生、



赵林、徐世民、刘春江、孙津生、马红钦、张吕鸿、李

鸿、干爱华、宋光复、刘成、王化


淳、汪宝和、许



松林、谭欣、程伟。



二、

专业特点:



化学工程是把数 学、化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和工业实践的需求相结合,致力于过程工业资


源的有效利



用以造福人类的应用基础学科,对化学工业 等过程工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随着科技


的发展,生



物技术、能源、材料、微电子以及环保等新兴领域为化学工程 不断提出新课题。面临

21

世纪


的挑战,化学

< p>



工程正在不断地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其前沿不断拓 展。本专业不但有享誉国内外的传质分


离过程优势



研究方向,而且在生物、能源、材料以及环境等新兴领域不断 开拓前沿,形成了突出的优势与


特色,并显



示出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23 / 134



三、

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


学位课与必修课:科学技术与方法论、英语课程系列、应用数学基础课程系列、化工热力学课


程系列、化



学反应工程课程系列、 化工传递过程原理课程系列、化工分离过程,体育课、学术报告、实验


技能、知识



产权法、现代管理学、传质过程

(

双语教学

)

、非传统反应工程

(

双 语教学

)



选修课:化工过程分析与模拟、工程最优化方法、工业结晶与粒子过程、气固反应器及实验研

究方法、过



程传热、多级分离理论、化 工分离过程计算机模拟、膜分离、吸附分离原理、水污染治理工


程、膜与膜过

< p>



程理论、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分子模拟、化工过程系统工 程专论、高压吸附、现代生物技术专


论、复杂物质



分析、化工过程计算流体力学、先进材料的结构性能与设计、 论文选题与写作、超临界流体技


术、第二外



国语,同时鼓励选修其他学科各类硕士专业课程。



论文要求:按学校统一格式



四、

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



六五

以来本专业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攻 关、

等国


家级重大项目 共



14

项,成果获得国家科 技进步奖、教学成果奖共

7

项,省部级奖

30

余项 ,并取得了一批有


影响的工业应


< p>
用成果。近

5

年,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近

400

篇,培养博士

66

名,硕士

200

余名,新


编出版国家级教


< br>材

3

本,参编

1

本。本专业目前承担的科研 项目

100

多项,总经费

4000

多万元。其中国 家


级及省市部委级



项目

70

余项。五、

就业方向:



本专业硕士学位 获得者有较广泛的就业选择余地,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集团从事本


专业或相邻



专业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及管理工作。同 时每年也有许多毕业生考取本专业博士研究生,或


到国内外继



24 / 134


续学习深造。





专业代码



专业代码专业代码



专业代码:



::



081702





081702







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



::



:化学工艺



化学工艺化学工艺



化学工艺



一、

研究方向及硕士指导教师:



研究方向:

1.

绿色化学工艺 过程;

2.

一碳化工与能源化工;

3.

高技术用功 能化学品合成与性


能研究;

4.

新型高效洁净分离技术;

5.

计算机化工与化工数据;



硕士指导教师:马沛生、许根慧、刘家祺、米镇涛、李淑芬、许文、袁继堂、王成扬、刘昌


俊、王亚权、



王保国、 张敏华、韩金玉、姜忠义、李永红、张香文、马新宾、李振花、马忠龙、李韡、张毅


民、 吕惠生、



刘宗章、沈美庆、王莅、马海洪、董秀芹



二、

专业特点:



25 / 134


化学工艺即化工 生产技术,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石油、煤、天然气及生物质等原料物质转变为


产品的方法



和过程。它利用已有化学、化学工程等科学 成就为化学工业提供技术上最先进、经济上最合理


的包括方法、



原理、设备与流程等的成套技术,以确保生产出理想的产品。 因此它是

化学工程与技术


级学科中直接



面向人民生活、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举足轻重的二级学科。



化学工艺包括有机化工、无机化工、能源化工、高分子化工、 材料化工、环境化工等众多领


域,覆盖面广,



它不仅涵盖了传统的基础领域,同时与材料、能源、生物、医药、环境等学科渗透融合, 不断


地培植出新



的 生长点。它既是一个历史悠久、曾做出重大贡献的学科,又是一个新世纪不可缺少的充满了


生机与活力



的学科。



天津大学化学工艺学科是

1958

< p>年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由我国著名的化工专家张建侯教授


和陈洪钫教授



等知名学者创建的,当时名称为基本有机合成后更名 为有机化工,学科目录调整后为化学工艺


专业。本学



1981

年被批准为首批博 士学位授予点,

1986

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


重点建设学科



之一,与本学科直接相关有

一 碳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化学工程联合实 验室


国家精馏技术



工程研究中心

以及

< p>

化学工程与工业化学

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是教育部批准的首 批设立长


江学者特聘教


授岗位的学科。本学科学术队伍实力雄厚,梯队合理,在编人员共计

45

人< /p>

,

其中教授

15

,


副教授

13

人,


< p>
其中博士生导师

11

人、硕士生导师

27

< p>人。



本学科四十年来培养了大量优秀人 才,包括工程院院士、设计大师、部委技术领导等;其研究


生培养始于



五十年代末,培养的博士生数量和质量位于国内同类博士点前 茅。本学科先后得到世界银行、


中石化集团



26 / 134


公司、国家

工程

等资助,并于

1984

年与中石化集团合作成 立了

天津大学石油化工学


天津大



学石油化工技术开发中心

,其教学、科研条件在国内化学工艺学科名列前茅,在国 际上也有


较高知名度。


学科的主攻方向是:

1

)新型绿色化学工艺合成:设计与环境友好的新物质, 使用无公害的原


材料路线,开



发洁净、高效的反应与分离集成过程,最终实现零排放的绿色化学工艺;

2

< p>)高新技术用功能


化学品的合成:



研制信息产业微电子用各类高纯化学品、航空航天用高能量密度燃料,高选择型催化材料,特


种材料用单



体等, 确保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需求;

3

)过程科学与工程技术:开展分子热力学、过程 系统


工程、过程模



拟放大等基础研究,解决原型技术的工业放大。



根据

21

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需要,化学工艺的发展有着极其广阔的空间。随着传统能源的


匮乏,高新技

< p>



术领域对新材料的迫切要求以及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 能源、材料和环境都对化学工艺学科提


出了新的要



求,变传统的化学工艺过程为绿色化学工艺过程,从源头实现 零排放,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


资源已成为



化学工艺学科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如何将化学工程理论巧妙地用于具体产品工艺的开发 研究


正是化学工



艺 所研究的关键内容,化学工艺在当前

绿色化学与生态化工

潮流中起着支柱与龙头作用。



三、

硕士期间主要课程:



类别



类别类别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编号课程编号



课程编号



27 / 134




课程名称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课程名称





学时



学时学时



学时





学分



学分学分



学分





备注



备注备注



备注







必修考



必修考必修考



必修考



查课



查课查课



查课






28 / 134



S131D001



S131D001 S131D001



S131D001

体育课



体育课体育课



体育课









1.0



1.0 1.0



1.0







S207D011



S207D011 S207D011



S207D011

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









1.0



1.0 1.0



1.0 2



22



2



29 / 134


次次









S207D010



S207D010 S207D010



S207D010

现代化工新实验技术



现代化工新实验技术现代化工新实验技术



现代化工新实验技术





40



40 40



40 2.0



2.0 2.0



2.0

实验技能



实验技能实验技能



实验技能







S131D005



S131D005 S131D005



S131D005

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法





30



30 / 134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09 20:4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25411.html

天大化工导师及专业介绍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