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45300
一、
专业类别领域简介
2006
年南京师范 大学作为全国首批
12
所试点院校之一开始招收、
培养汉语国际教 育专
业学位研究生,到目前为止,共招收培养近
500
名 该专业研究生。
汉语国际教育是指针对外国人进行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的教学研究,涉及语言学、教
育心理学、
教育学和文化学等多领域的交叉 学科。
该学科旨在通过汉语本体研究和汉语作为
第二语言教学研究,揭示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策略、学习心理、习得规律和教学方法,
从而制订出汉语教学的
基本语言规律及教学原则,并用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
汉语
国际教育专业学位培养内容分为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理论学习包含语
言学理论
、教育心理学、汉语教学技能、文化学、计算机技术等方面,教学实践包括对学生
进行汉
语教学法、
教学技能学习以及海外、
国内汉语教学实习。
培养过程 中充分利用学校师
范教育的传统和优势,整合学校在教师教育及音乐、体育、美术等师资
为我所用;
充分利用
我院留学生教育的资源及有利条件,确保所培养的学
生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
我校在数个国家建有实习基地,
且学生绝大多数能通过国家汉办组织的志愿者选拨考试
并外派顶岗实习,
因此学生都有半年以上海外或国内汉语教学实习的经历。
我校培养的该专
< br>业学生就业方向多为国际学校汉语教师、
国内中小学教师、
公务员、
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涉
外工作等,另有学生获得海外学校留校任教的资格。
p>
二、
培养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具有
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
跨文化交际能力,
适应汉语国际
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
门人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
下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
相应职业道德的专业型技术人才。
应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
能熟练
运用现代教育技
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
具有跨文化
交际能力,
并能熟练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
在国际交 流中,
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推
广项目的管理、
组织与协调能 力。
能够适应现代化教育管理,
并具备国际视野和优良的学术
素养,能够进一步对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指导实践工作。
1
三、
学制与学分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
2
年,在校学习年限(含休学等中断学习的时间)最长不超过
5
年。
总学分不低于
39
学分。
四、
培养方式
我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全日制培养方式。
1.
硕士第一学年以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基本专业 素养、
科研能力
和教学原理,并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理论,拓宽学术视野
。
2.
集中与分段相结合的专业教学实践方式。学生 先在国内见习后参加汉语教学实习。
以志愿者身份赴海外顶岗实习,
在孔 子学院、
外国中小学等机构从事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工
作或者在国内各类
学校和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实习。
3.
与汉语国际教育 行业相结合的学位论文研究与写作方式。
硕士第一学年注重提升科
研能力
,并培训论文写作方法,要求以科学的研究方法,独立完成选题合理、资料翔实,并
符合
学术规范的高质量学位论文。
4.
导师负责与导师组 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校内导师指导与校外导师联合培养
相结合的
培养方式。
五、
培养环节
1.
确定双导师:
研究生入学后即配专任导师,
并建立导师组,
直至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p>
最晚在开始专业实践之前确定实践指导教师。
2.
制定培养计划:入学后一个半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并由导师审
查通过后报学院备案。学院发放《培养手册》
,指导研究生了解具体要求和规范,准确填 写
相关内容。
3.
除在导师 组的指导下完成课程学习外,研究生必须参加
“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前沿讲
座”
4-6
次,并撰写学习报告,经导师审查通过者,视为完成行业发展前沿讲座 课程并计
1
学分。
4.
p>
实践环节:
研究生在读期间需参加海内外教学实践,
以参加并通过国家 汉办的志愿
者选拨考试后外派为主,
没有特殊情况不得放弃外派任务。< /p>
教学见习一般应在第一学年完成,
时间不少于
2
< p>周,以说课、试讲等形式进行考核,通过考核者获得
1
学分。
教学实习一般在
第二学年完成,
时间不少于
6
个月,
提交完善的实习报告及实习指导老师成绩评定合格者获
得
5
学分。
研究生在读期间需严格遵守教学见习、
实习指导、
监督和考查制度。研究生赴实
习基地后,
就工作情况和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等问题向导师定期汇报。
< p>
2
我校与研究生在海内外的教学实习单位保持
密切的联系,
以便及时获得研究生所在教学单位
以及教学对象对研究生教
学情况的评估信息。
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管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
生的教
学、实习、档案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5.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应在专业实践开始后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
合
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有应用价值。
六、
课程设置
我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
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
的职业需要为目标,
围绕汉语教学 能力、
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形成
以必修课程为主导,选修课程为补充,专业实践为重点的课程体系。其中必修课程不低于
22
学分,包括公共学位课
4
学分、基础理论学位课
8
学分以及专业基础学位课
10
学分;研
究生参加行业讲座
4
次以上并撰写学习报告,可计
1
< p>学分。
课程类别
公共学位课
(4
学分
)
课程编号
Z
Z
Z
基础理论学位课
(
8
学分)
Z
Z
Z
Z
Z
专业基础学位课
(
10
学分)
Z
Z
Z
Z
行业讲座(
1
学分)
Z
Z
Z
Z
Z
专业选修课
(≥
8
学分)
Z
Z
Z
Z
Z
Z
课程名称
硕士第一外国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研究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中华文化与传播
跨文化交际
汉语语言要素教学
教育心理学
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
中外文化比较
英语口语
论文写作
汉语国际教育发展
前沿讲座
教师口语
语言测试理论与实践
汉语技能教学
汉语教材与教学资源
第二外语
课堂教学实践
计算机资源利用及课件制作
文化才艺实践与展示
中小学教育专题
汉语国际推广专题
学分
2
2
2
2
2
2
2
1
2
2
2
1
1
1
2
2
1
1
1
1
2
1
1
开课学期
1
1
1
1
1
1
1
2
2
1
1
1
3
2
1
2
2
2
1
1
1
2
2
3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