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bim大学双语学院英德双语德语教材的使用体会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0 14:08
tags:

-

2020年12月10日发(作者:魏晓南)


双语学院英德双语德语教材的使用体会



摘要双语双强的 人才在就业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

,


是要实现这一培养目 标需要适合的教材和适当的教学方法。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

,

对比了国内高校广泛使用的两大


德语教材

,

主要 分析了各自的优劣以及使用体会。


关键词双外语

;

教学

;

德语

;

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0)031-0144-02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双语学院的前身是吉林华桥外国


语 学院多语种专业

,

始建于

1997

年。

< p>2000

3

月正式建


< p>,2003

年正式建立双语学院

,

辖设五个专业方向

,

即英语

-


语方向、英语

-

法语方向

,

英语

-

日语 方向

,

英语

-

西班牙语方向、

英语韩语方向

,

全部为本科四年制或五年制。

因培养规格的实


际需要

,2005

年至今双语学院只招收英德、英法、英 日方向


五年制的学生

,

力求使英语和德语

(

法语、日语

)

均达到本科水


平。

双语学院是国内少数几家开设双语课程的单位

,

要求学生


扎实的掌握两门语言

,

实现双语双强的目标。

这不仅要求 学生


本身要有很强的外语学习能力

,

另一方面也需要针对 学习的


特点使用合适的教材和适当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老师在实


践教学过程中

,

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

综合 国内外多套教


,

不断探索

,

< p>找到适合双语学院学生的教材。


笔者

2004

9

月任教以来共用过三套德语教材

,

其中包


< p>:

《新求精德语强化教程》

(

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

< p>),

《当代大


学德语》

(

外语教学和 研究出版社

),

《德语综合教程》

(

上海外


语教育出版社

)

。其中《德语综合教程》为现行使用的教材

,


迄今为止

,

刚刚使用完第二册。在这里

,

笔者根据本人实际使


用情况

,

试分析前两套教材

(

《新求精德语强化教程》

《当


代大学德语》的优劣以及在课堂教学使用的体会

, (

鉴于篇幅

,


在这里主要分析各套教材初级阶段部分第一 册和第二册的


优劣和使用体会

)

希望能给同行一些借鉴意 义。


1

《新求精》的使用


该教材由教育部直属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编辑

,

由同济

< p>
大圩出版社出版。

是针对出国留学人员所编纂

,

旨在 全面培养


学员听

,

,

,

写等方面的能力

,

突出听说训练

,

结合国情知识

,


帮助学员提高在德语国家生活和学习所 需的语言能力。


1.1

初级阶段第一册由语音部分和基础教程两部分组成


语音教程部分共六课。

< p>一共十四单元

,

设置了包括在机场

,


家庭

,

购物

,

预约

,

在邮局

,

邀请

,

旅游

,

就餐

,

居住

,

简历

,

问路等十


二个主题。另外两个单元是复习单元。每单元包括五篇听力

< p>
文章

,

词汇

,

语法和语音练习。每篇 课文都是以日常情景对话


的形式出现。少数几个单元收录了简短的阅读文章。

< p>


1)

特点< /p>

:

每个单元编撰的一般顺序是设置一定的情景

,

引< /p>


出相关句式和词汇。为了方便学生理解该场景并且有身临其


境的感 觉

,

每个听力课文都配有相应场景的图片。

学生在老师

< p>
引导之下

,

全心全意投入到语言情景中

,

< p>积极配合老师的调动

,


努力创造情景语言的氛围。语法被理解为为了 正确表达自己


的想法而需要学生自己总结和归纳的规律性的句式。每个单


元都会对某一场合里出现的词汇进行归纳。


2)

使用体会

:

从这里可看出< /p>

,

在初级Ⅰ是以情景教学法来


组织教材的。

目的在于学生通过第一册的学习

,

能够在日常生


活中听懂 周围人的话

,

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图

,

从而达到 交


际的目的。

为将来在德国的生活打下基础。

所以

,

笔者对课文


的处理顺序一般为

:

利用图片

,

视频等引出新单词

,

根据新单词


或者已学词汇描述课文图片

-

听课文填空或回答问题

-

总结


课文内容

-

模仿课文做对话或复述课文

-

模仿固定句式

(< /p>


)

总结规律

-

做语法练习

(

笔头

)-

设置对话

,

在交际中使用所


学语法现象

(

口头

)

。每个单元结束后

,

让学生进行场景 表演。


实际上大部分学生学习德语并不是为了出国

,

而是 将来在工


作中运用德语。在中国工作

,

跟德国人打交道< /p>

,

就需要学生把


在中国日常生活常见的东西能够用德语表达 出来。而教材里


更多的是在德国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场景。

比如就餐< /p>

,

在餐


馆里出现的菜都是西餐。

根据学生学 习的实际情况

,

在实际教


学中

,

本人补充了在中国日常生活以及作为大学生在校园和


家庭生活等熟悉的各种场景。 这样学生会自发的在课外使用


课堂上所学的德语词汇和句式

,

< p>并且可以对中国和德国的不


同生活有更为直观的了解。也算是文化知识方面的补充。


1.2

初级阶段第二册一共十二单元


其中两个单元为复习单元

,

十个主题涉及到了德国社会


的方方面面

,

比如德国 民众的运动观

,

德国的妇女和青少年问


,

德国的历史

,

德国年轻人的职业愿望

,

在德国就医及医疗保


险体系

,

德国的银行系统

,

德国的大众传媒等。其中一个单元


是专门介绍中国的文化古 城北京和文化瑰宝京剧及典型的


中国家庭。每个单元包括导入

,

词汇

,

语法和五篇课文。其中


听力课文三篇

,

阅读课文两篇。


1)

特点

:

与第一册相比

,

听力课文不再是日常情景的再现

,


题材包括采 访

,

辩论

,

调查报告

,

< p>讲故事等多个形式。阅读文章


基本上是科技性较强的文章

,

一般是就某一社会现象的报道


或是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课文难度 加大

,

篇幅加长。

因为该


套教材是针对留 德人员的培训教材

,

一方面需要学员通过该


套教材的学习

,

能融入到德国的生活当中

,

另一方面

< p>,

通过一段


时间的训练

,

学员要通过 德国高校入学考试

(DSH)

。所以在听


力和阅读课文的 习题主要是依据入学考试的模式而设置。听


力练习的设置包括给出文章标题

,

做笔记

,

记录文章的主要内


,

复述所听到的内容

,

针对文章的话题

,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发表自己看法或叙述相关经历

(

或者做对话

)

。阅读课文的习


题主要是就课文 内容提问并引出相关话题

,

学生分组或集体


讨论。


2)

使 用体会

:

相对而言

,

阅读课文的练习形式单一

,

需要老


师根据课堂实践做相应的补充。

笔者 在实际使用中

,

会要学生


给出段落大意或标题

< p>,

复述课文

,

话题讨论和辩论。会补充一

些词汇练习

(

可以是游戏形式或以词场总结的形式进行

),< /p>

要求


学生用自己的话改写句子

,

或根据课文 内容填空等多种形式

,


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要能够用自己的话将读懂的意思 表达出


,

而且还要针对所涉及的话题

,

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


样阅读的目的在于收集资料为我所用

,

储存相关的信息和有


用的表达。从而在实际运用中熟悉词汇和语 法结构。由于双


语学院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本科教育相关规定安排课时

,


生两门语言的学习时间相加不能超过教育部有关学时的规


定。

所以

,

提高学生课外学习的能力就至关重要了。< /p>

在教材的


主导下

,

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主学 习的能力是一个迫切需要


解决的问题。在这里就不具体阐述了。


2

《当代大学德语》的使用


《当代大学德语》

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

是在

《德


语教程》

(

北 京大学出版社

)

的基础之上重新编写。该套教材


的宗旨是

:

在语言情景

,

交际意向

,

题材和体裁等语言范围层面


,

把语言

,

语法

,

词汇等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听

,

,

,

写基本能

力的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

,

以达到有效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


2.1

《当代大学德语》第一册由语音教程和基础教程两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0 14:0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26407.html

双语学院英德双语德语教材的使用体会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