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研是一项小火慢炖的工程,
切不可操之过急,
得是一步一个脚印 ,
像走长征那样走下来。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几乎从来没有在
点之前睡去过。也从来也没有过睡到自然醒的惬意生
活,我总是
想着可能就因为这一时的懒惰,一切都不同了。所以,我非常谨小慎微,以至于有
时会陷
入自我纠结中,像是强迫症那样。
如今想来,
这些都是 不应该的,
首先在心态上尽量保持一个轻松的状态,
不要给自己过大
的压力。
虽然考研是如此的重要,
但它并不能给我们的人生下一个定论 。
所以在看待这个问题
上不可过于极端,把自己逼到一个退无可退的地步
。
而在备考复习方面呢,
好多学弟学妹们都在问我备考 需要准备什么,
在我看来考研大工程,
里面的内容实在实在是太多了。首
先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备考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学习习
惯做好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细致到每日、每周、每日都要规划
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掌
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另外,复试备考计划融合在
初试复习中。在进入
复习之后,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我们的计划。总之,定
好计划之后,一
定要坚持下去。
最近我花费了一些时间,整理了我的一些考研经验供大家参考。
篇幅比较长,希望大家能够有耐心读完,文章结尾处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郑州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初试科目为: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35)
体育学
专业基础(一)
参考书目为:
《运动生理学》王瑞元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
《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年
5< /p>
月第六版)
《体育心理学》季浏、殷恒禅、颜军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于英语复习的一些小方法
英语就是平时一定
要做真题,
把真题阅读里面不会的单词查出来,
总结到笔记上,
背 诵单
词,在考试之前,可以不用大块的时间,
但一定要每天都看最起码< /p>
2
小时英语,把英语当做日
常的任务,真题一定要做,
p>
而且单词要背熟,
我在考试之前背了
3
遍的考研单词, 作文可以背
诵一些好词好句,在考场灵活运用。
我从开始准备考试起每天要背单词,
不要一直往后背,
可以第二天复习前一天背 的然后再
往下走。
我买的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
这本书我 觉得好的一点是,
每一页底下都有这一页的单
词回顾,方便第二天复习,
我大概每天背两个单元。
如果开始备考的早的话真题可以先放一放,<
/p>
因为数量比较少很宝贵,
可以先阅读模拟题或
者经济学人之
类,
不用做题,
每天认真阅读两篇即可。
我大概是八月份左右月份 英语开始做的
真题,
开始的时候每天两三篇阅读,
做完之 后认真对答案和看错题找正确答案的思路,
把有价
值的句子和陌生单词都
记下来弄懂背过。
没有停下一直在背,
把之前背过但是后来看没有印象
< p>的单词(这些单词之前已经标记过了)再过一遍。
在做完
阅读真题之后,
后面开始做真题套卷,
这时候可以买一本新的真题,
防止自己之前
做题的想法干扰自己。
我听同学们的买的
《木糖英语真题手译》
,
回来发现老师讲的很有条理,
比
较适合基础薄弱的同学。
我认为完型其实不用特别抽出时间练习,
完型翻译和作文 在后两个
月一起练练就可以,
其实完型翻译这几年出的不是特别难了。< /p>
作文可以从机构或者老师出的模
板和平时做阅读中的积累,挑出一些句子,
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模板”,但是在练习时期一定
要动手写,
将不同的话 题融汇到模板中,
这样到考场上就算时间不够也可以不慌不忙随机应变。
真题如果你已经搞了三四遍了,
思路也弄懂了,
阅读中也没有陌生词汇了,
我觉得那你可以开
始做做模拟题,但是最重要还是真题,模拟题尽量少做。
p>
做真题的要求:
1
、每天做
1
篇真题阅读,并分析。不建议一次性做完
4
篇,每天分析一篇,因为刚刚做
完时对自己读文章的思考还记忆犹新,趁热打铁分
析文章效果更好。
2
、分析文章主要靠翻译。个人比较 喜欢手译,一边写你的思路会更清晰,也能暴露出更
多问题。翻译的时候先找句子主干,
然后找从句,结构理清楚再翻译每个部分,然后根据逻辑
关系把每部分的中文译文串起来
。
3
、第一遍做题目分析不是重点,主要怕分析完记住 答案,影响后面刷题。但完全不看题
目也不现实。
做完题简单对一下答案 ,
然后根据原文的翻译分析一下每个选项对错的原因就好。
以上,就是我提高英语能力的方法,但是经验始终都只是经验
,
只可以参考。 还是那句话:
方法有很多,但是原则不能变。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是要遵循那条原则:大
量
->
总结
->
重复。
(635)
体育学专业基础(一)
专业课
专业课的复习:先说
一个专业课的用书,即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和学校体育学,而
学硕的体育教育训练
学则只考两门,不考学校体育学,两者考试的区别在于考试题型有出入,
有选择,判断,
简答,论述总分
300
分。
专业课的复
习,第一遍把书过一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很多人有误区,一开始就依
赖所谓的资
料,这样想要拿高分基本没戏。第二遍做习题集,研教新版的配套练习册,我觉得
是本挺
不错辅助材料,
当你看完一章内容,
你可以用这本练习册来检验一下你对本章内容 的掌
握情况。里面的一些选择题和考试题类似,大题也非常值得一做。再说一遍,可能里
面有选择
题或者大题原题。
这个自己体会。
第三遍则建议 根据往年学长或者学姐专业课分数较高的笔记
自己整理成自己的笔记,如果直接背学姐学
长的笔记,效果相对不是很好,从出题思路来看,
题目相对比较灵活,
所 以说这也是我强调的基础很重要。
第四遍研究真题的出题思路,
即老师
< p>为什么考你,从出题人的需要出发。这个很重要,相对往年,我那年真题的重复率很低,所以
仅仅背真题,靠押重点的同学审视自己为什么考研。第五遍:查缺补漏,因为快考试了,背熟<
/p>
你自己整理的重点,
一直到研究生考试。
最后快考试前可以 进行模拟考试,
主要是专业课时间
相对比较紧,提前适应一下。
专业课的复习不在于时间多长而在于效率。
有一个二战的同学问 我,
他说专业课他是背的
最多的,花的时间也多,可是最后才
多分。第一:不会学习,分不清重难点第二则是考
试时不会答
题。所以专业课要下对功夫,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细说一下各个学科的复习方法。
(
1
)运动生理学:十八章以后的内容不考,出题的话范围很广,基本上是基 础篇和应用
篇选择判断都会涉及,不过相对简单,类似于肾脏功能,内分泌功能,神经系
统除了脊髓反射
和姿势反射基本只出选择题,
真题有可能重复。
应用篇的话相对比较重要对于专硕来说。
生理
的学习基本是在理解
的基础上背诵,
考得相对来说比较浅,
仔细研究一下,
重点也会比 较突出
的。
(
2
)运动训练学:一门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学科,理解起来很简单,项群训练理论这一章
节不考,也没有出过题。运动成绩,竞技能力,运动训练的原则方法手段,体技战心智的训练
p>
都比较重要。
训练学理解简单背诵特别容易忘,
建议多背多看 多联系实际。
选择题的话把我推
荐的那本训练习题加真题完全没问题了。
(
3
)学校体育学: 相对来说送分的课程,简答论述真题重复率很高,每年就是这几个题
轮换着考。
不过选择判断要拿高分并不容易,
少数几个是课外的,
所以选择利用好真题 基本就
可以了,也不用买习题集,多看看书就行了,考场上不会蒙就行了。
讲讲复试:
流程
复试主要有
3
< p>项:笔试200
分,面试实操
200
分,英语
100
分(
80
听力+
20
口语)
笔试:论述题形式考察,一页纸
3 p>
道大题,三个大题任意选择两个回答。
面试实操:抽签选题
,然后在讲台进行演示的形式,有按摩椅,有模特。全程录像,下面
7-8
个老师进行提问,评分。
英语:口语是英语学院统一安排,拿到一段
英文,阅读后,老师根据内容进行英语提问,
很简单;听力就是随机从哪个听力练习里找
的材料,都是选择题,难度在
4
级水平。
个人经验与想法:
1.
p>
学校对于复试安排的事务都很延后,大家做好准备,我会告诉你复试时候的考场位置
< br>安排,
当天上午考,
当天早上才在网上公布么,
麻蛋……而 且最后也是先出来复试成绩和排名,
过几天才出录取结果,一环扣一环地吊着你的心。<
/p>
2.
笔试,我当时是所有人里分数最高 的,我自己都没想到。我前期做的工作就是总结了
初试的经验,在考试时赶紧写(初试时
候时间没规划好,几十分的题都没来得及写)。我之前
曾把所有老师的个人信息了解了一
下,
对他们所研究的领域也了解了一下,
最重要的是,
将他
们以及最近研究生的论文看了一些。
这样对预测笔试的出题方向可能会有帮助,
大家心里可以
有这样一根弦,一个人出题,离不开他所处的环境,离不开
他时常接触的东西。
3.
实操。实际 上就是考察他们本科生学的东西。身体评估,关节松动,肌骨康复等等。我
跨专业,并没
有什么太多实操经历,说的也磕磕巴巴。我建议你们复习时候要多想一想。首先
把技术的
原理搞明白。然后每个动作细节是什么,延伸拓展有哪些。还要有边演示,边演讲介
绍的
能力。让别人知道你基础扎实,把技术的细节都做出来了,也讲出来了。比如关节松动,
对方什么姿势,治疗师什么姿势,怎么发力,方向是什么,哪个动作能起到什么作用等等,都
要展示出来。
4.
英语的听力就拿四六级的练习练练就行。每年计划都可能有变,大家平常心对待。
5.
穿着。
建议休闲又偏正式一点,< /p>
毕竟实操相当于一个简单的面试。
老师们都是被学校要
求穿
正装的。
6.
实操的时候会有摄像机 对着你,
7-8
个老师对着你,真乃多对一的典范。老师有可能还
会很严肃,很咄咄逼人,但是别紧张,你就正常表现。进来后,你就会发现,老师们都是很好
很好的。
7.
跨专业的 需要加试的科目属于
60
及格就行。不算入总成绩。
< p>
下附我自己曾经用过的一些资料截图,我都在
high
研网和
high
研
app
里面做了分享,
大家可以自取。
-
-
-
-
-
-
-
-
-
上一篇:体育英语专业在体育院校的现状分析
下一篇:关于“街舞”流行舞考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