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彰化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建筑学培养计划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0 16:37
tags:

-

2020年12月10日发(作者:叶华能)


东南大学建筑学培养计划



1.

教学目标


本专业培养建筑学领域素质高、能力强、基础扎实、知


识面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优秀


建筑设计人才。围绕建筑学专 业评估标准和国家一级注册建


筑师的职业要求,学生应具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基本知


识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具有 在建筑学领域从事设计、研究、教学和管理的能力。


2.

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①一年级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建筑学院的专业基础课,

是建筑学、

城 市规划、


景观学、历史遗产保护等各专业的入门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为:

1

< p>、帮助学生建立以模型研究为


主要研究工具,以观察、讨论为重要研究推动的研究方 法,


培养学生自我研究的能力。

2

、树立符合时代特征的 建筑价


值观。

3

、建立和泛建筑设计学科相关的知识体系 框架。

4


帮助学生了解各个专业方向,培养专业兴趣。


二、课程内容


1

、建筑设计基础

I


1

)空间生成:以 现代主义抽象绘画为底稿、板片、


杆件、盒子三种类型模型材料为操作对象,探索不同的 模型


操作,观察特定操作产生的空间特征,并加以记录和总结。


2

)设计建造:以 木材为建造材料,设计、建造一个


可供单人进入的遮蔽物。首先对各种木料观察、实验, 总结


其视觉、加工、连接等方面的特质,由此发展出遮蔽物的构


造节点、形成设计方案,并通过实际建造加以实现和总结。


3

)空间组织:以建筑师工作室为题讨论具有 一定功


能、环境要求的建筑空间基本组织方法。练习以先例分析入


手,总结较为常用的

6

种空间组织方式,之后结合尺度、环

境、功能、建造等讨论话题推进设计发展。


2

、建筑设计基础

II


1

)空间概念:以板片、杆件、盒子三种类型 模型材


料为操作对象,制作一


个立方体,探索设计操作和空间形态间的逻辑关系,发


展出具有强烈空间特征和造型特点的空间构成作品。


2

)城市空间:从城市环境研究入手,分析给定街区

< p>
的城市空间特征;

之后,

在给定城市区域增加一个建筑体量,


保证这一体量添加过程对现有城市空间产生积极影响,以此


产生设计目 标的体量和基本空间关系。


3

)空间建构:在前一阶段的成果基础上讨论空间建


构的其它 基本问题,实现建筑功能、结构、构造和空间的互


动,形成完善的建筑设计方案。


三、上机实习要求


学习

Sketchup

ADOBE INDESIGN

AUTO CAD

等软

件,应用以上软件进行设计研究和设计表达。通过互联网收


集与课程有关的资料和信 息。


四、能力培养的要求


1

、设计研究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具备操作图纸 、手工模型、电脑模型等多种设计工具

进行


设计研究的 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记录、描述、总结


的方法;培养学生团体工作分工协作的能 力;提高设计思维


的逻辑性。


2

、设计表达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掌握基本的建筑图学知识,具备通过模型、图纸和语言等多


种媒介表达设 计过程和设计成果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


总评成绩=平时各设计作品成绩按学时比例换算的总



六、教材及参考书


1.[

]

弗朗西斯

·

.

建筑:

形式、

空间、

秩序

.


德侬等译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7


2.

彭一刚

.

建筑空间组合论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

2004


3.[

]

芦原义信

.

外部空间设计

.

尹培桐译

.

北京:

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


4.[

]

爱德华

·

艾伦

.

建筑初步

.

刘晓光,

王丽华,

林 冠


兴等译

.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5


5.[

]

赫曼

·

赫兹伯格

.

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

.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3


6.

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

.

建筑设计资料集

.

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


②二年级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建筑学、城市规划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必修 的


一门专业主干课。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建立基本的建


筑 观,掌握空间思维和相应的操作方法。

课程设置总


体上仍旧采取原有的大框架,以建筑的三个 基本问题

——


境、

空间、

建构为主要线索,

由浅入深地设置若干设计练习:


包括单一形体与空间 、连续空间、单元空间,最后发展到综


合空间。对不同的课题,更加有针对性地匹配了不 同类型的


场地环境、使用功能、材料结构,以掌握建筑抽象的空间形

式与具体的功能使用以及场地环境和材料结构之间互动的


设计方法。


此外,在上述大框架下,近年来二年级的设计课程, 重


点强调了设计教学的过程和方法的训练,展开和推进设计构


思 和操作方法之间的互动性研究。


二、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


1.

空间与生活

——

院宅


1

)学习场地限定 下的空间设计,协调室内外空间关


系的设计方法。


2

)学习生活模式﹑功能分化与空间的互动。


3

)初步掌握结构要素与空间的互动。


4

)学习通过实物 模型与二维图纸进行设计研究的工


作方法。


2.

单元空间设计

——

青年旅社


1

)学习标准单元 空间的设计与组合方式,在给定的


用地范围内,按场地条件、环境特点、建筑功能及形式 要求


对空间进行围合、划分、引导及联系,并进行建筑形体的塑


造。


2

)此设计练习着重训练由单一形体建筑向由若干个


单一形体所组成的复合形体建筑 的转化,以及复合形体的组


合方式、手法和构成特点,即由单元空间所构成建筑的设计< /p>


与组合。


3

)分析青年人对空间的基本需求,分析青年人在空


间中 的行为方式和感受,结合居住及出租特点分析此类建筑


应有的形体特征、居住单元室内布 置方式的各种可能性。


4

)理解结构形式对空间的限定及围合作用,掌握具


体材料的建构 方式和逻辑,注重其建筑构图的节奏及韵律。


5

)砖混结构是最基本的建筑结构形式,在这个设计


练习中学习掌握这种结


构 形式的基本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物质技术手段,并着


重研究其所形成的特有的结构形式逻 辑。


6

)学习

空间

建构

之间互动的设计方法。


理解环境条件对建筑生成的控制与限定作用,建筑与特定场


地条件(城市街区)的互动、室内与室外空间的互动。


3

.空间与场地

——

游客中心


1

)加强对现代建 筑设计中

场地与空间

关系的理解,

< p>
学习坡地建筑空间与地形及场地组织之间互动设计的方法,


加深对场地环境 分析及设计的认识。


< p>2

)学习展示性连续空间的要素构成和系统组织特点,


注重空间的路 径组织与人的行为体验,了解类似公共建筑的


一般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


3

)基于坡地环境 ,探索不同比例的模型、不同的模


型操作方法与连续空间设计的互动与表达。

< p>


4.

综合空间设计

——

图书馆


1

)学习在一个简 单形体内复杂空间关系的组织方法。


2

)建立在一个较紧凑的场地限定中,建筑的形体空


间与周围建筑、道路及环境之间互动的设计态度。


3

)掌握以图书馆为代表的一般公共建筑的基本使用

< p>
特征和要求,并理解功能使用的弹性及其与空间形式的互


动。


4

)理解框架 结构与空间形式的基本关系,着重结构


要素

(构件)

与空 间限定要素

(构件)

之间的基本关系研究。


5

)在设计的过程 中加强不同比例的手工模型研究,


同时利用手工模型和电脑模型,以及模型与图面作业的 互


动。


③三年级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最重要的专业主干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建立整体的建筑观,以建


筑的三个基本问题

——

功能、环境、材料为线索,由浅入深


地设置若干设计练习,从单一问题发展到综合问题,使学生


初步掌握大中型建筑的设计 原理。


二、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


1.

实验研究中心


1

)设计某研究所的化学实验研究中心,基地位于东

< p>
南大学校园之内,两处地形可任选一处。要求初步掌握一般


实验室建筑的设 计原理并扩大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


2

)学习空间、功能、结构、场地互动的设计方法。

学习分析类型载体的流程和分析场地内外关系的技巧,学习


功能配置与结构配置结合 的技巧,学习构建空间模式、组织


空间秩序的技巧。


3

)培养利用手工 模型进行快速推敲方案的能力。培


养快速入手、多轮反复、逐轮深入的工作习惯。培养图 纸、


模型、设计对象之间想象的能力和把握秩序的能力。


2.

和平纪念中心


1

)设计南京国防 园和平纪念中心,在指定的区域中


选择一处自设纪念园区进行建筑设计及场地设计。要求 初步


掌握一般纪念建筑的设计原理,了解坡地建筑设计的基本方


法。


2

)在第一个练习基础上深化学习空间、场地、结构


和功能互动的设计方法,学习纪 念建筑的仪式和流线特点,


学习利用坡地塑造空间的技巧,学习构思空间原形,学习研< /p>


究重点部分(如祭堂)特殊的光线设计与结构设计的技巧。


3

)培养利用手工 模型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结合进行方


案深化的能力。培养利用空间表现仪式的构思能力和对 气


氛、光线和结构的敏感性。


3

.时装创意工坊


1

)设计某时装创意工坊,基地位于南京市晨 光机器


厂(

1865

创意产业园)

。要求 初步掌握功能复合的公共建筑


设计原理和基本知识。


2

)学习场地、结 构、空间、功能互动的设计方法;


学习在旧城区复杂场地环境中开展调研工作以及分析新 旧


建筑关系的技巧;学习功能配置与结构选型相结合的技巧;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0 16:3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26690.html

东南大学建筑学培养计划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