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没落的大学艺术概论考研笔记 详细版厦门大学真题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0 17:05
tags:

-

2020年12月10日发(作者:韦表微)


艺术概论考研笔记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1

.关于艺术的本质这个艺术学学科的根本问题,艺术史上的几种主要看法:


第一种,

“客观精神说”


第二种,

“主观精神说”


第三种,

“模仿说”或“再现说”


2

艺术生产

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

从艺术的起源来看,

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


分化出来的。 艺术的起源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

但归根结底,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

介,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

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

< p>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

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


最高形式,

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

另一方面


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也就是说,艺术美既有客 观的因素,


又有主观的因素,

这两方面通过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互相渗 透、

彼此融合,

并通过物态化


形成具有艺术形象的艺术作 品。

第二,

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

不平衡 关系

第三,


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 统的奥秘。


3

“艺术的特征”


1

形象性。


第一,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第二,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第三,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

)主体性。


第一,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第二,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第三,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

)审美性。


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

任 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

其一,

它必须是人类


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


第一,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第二,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第三,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艺术概论考研笔记

2


第二章

艺术的起源


1

.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


(1)艺术起源于“模仿”

。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


士多德。


(2)艺术起源于“游戏”

。代表人是

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 /p>


斯宾塞,称为

席勒

--

斯宾 塞理论


(3)艺术起源于“表现”

。系统地以理论方 式提出这种说法的应当首推意大利美学家


克罗齐。

4)艺术起源于“巫术”

。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5)

艺术起源于

“劳动”

俄国普列汉诺夫在

《 没有地位的信》

中,

通过对原始音乐、


原始歌舞、原始绘 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学、民族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文献证明,系统地


论述了艺术的起 源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得出了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恩格斯指出,

“首先


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

在它们的影响下,动物的脑髓


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1

“艺术的社会功能”


1

)审美认知作用。


首先,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


其次,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


2

)审美教育作用。


主要指人们通过 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


上找到榜样,认识 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


生深刻的变化,

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

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艺术的审


美教育作用,

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

使 读者、

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


人文精神。


艺术应当具有三 种功能:一是“教育”

,二是“净化”

,三是“快感”

,也就是说 ,艺术


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

***

、得到快感。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情感人”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三个特点是“寓教于乐”


3)

审美娱乐作用。


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 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


赏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 快和休息。


< /p>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

正是因为它能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心理的快感。


术作品之所以特别受人欢迎,

在于它 能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

通过欣赏艺术使人们的审美需


要得到满足,精神 上产生一种愉悦、美感。


艺术审美娱乐功能的另一个作用,

是使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积 极的休息,

从而以新的


精力去投入新的工作。


2

“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 术教育


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 任。


1

)美育与艺术教育。


2

)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3 < /p>

)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才。


一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二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


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艺术概论考研笔记

3


第四章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1

.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2

.哲学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3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4

.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一方面是道德影响艺术。


另一方面是艺术影响道德。


5

.艺术中的道德内容。


6

.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


7

.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


第一,

表现在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

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

< p>
形式的产生。


第二,

表现在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 传播手段,

为艺术提供


了更广阔的天地。


第三,

表现在艺术与技术、

美学与科学的相互结合与相互渗透,

对人类生活产生了 深刻


影响,也促进了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


第四,

表现在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对艺术观念和美学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 p>
如系统论、

控制论、

信息论、模糊数学等观点和方法,已经被运用到 艺术创作和艺术研究之


中,成为某些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的观点和方法。


艺术概论考研笔记

4


第五章

实用艺术


1

)建筑艺术。


“空间”

,是建筑的基本形式要素,建筑主要通过创造各种内外空间来满足人们的实际


需 要,巧妙地处理空间,可以大大增强建筑艺术的表现力。


“形体”

,主要指建筑物的 总体轮廓,通过线条和形体、空间和实体的不同组合方式,


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突出建筑独特的个性色彩和特有的艺术感染力。


“比例”

,主要是指巧妙处理建筑物各部分之 间的比例关系,建筑中长宽高的比例,凹


与凸的比例、虚与实的比例等,都直接影响到建 筑美。


“均衡”

,主要指建筑在构图上的对称,包括建筑物前后、左右、上下各部分之间的关< /p>


系。

均衡对称常常给人一种严肃庄重的感觉,

增加崇高的美 感。

最常见的均衡方式是在中轴


线的左右实现对称,

如北 京的故宫,

作为一个完整的建筑群非常均衡对称,

其中每座建筑物


都是在一条由南到北的中轴线上展开,

整个建筑群的中心是高大的太和殿,

以此为中由南向


北伸展。


“节奏”

,指通过有规律的变化和排列,利用 建筑物的墙、柱、门、窗等有秩序的重复


出现,

产生一种韵律美或节奏美 ,正是在这一点上,建筑和音乐具有同在的共同之处,

因而


人们把它们分 别说成是“凝固的音乐”和“流动的建筑”

。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就

曾经专门研究过故宫的廊柱,

并从中发现了十分明显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从天 安门经过端门


到午门,就有着明显的节奏感,两旁的柱子有节奏地排列,形成连续不断的 空间序列。


< /p>

“色彩”

也常常构成建筑特有的艺术形象,

给人们 还来独特的审美感受和难忘的印象。


故宫,总体色彩是金碧辉煌,朱红色的围墙,白色的 台基,金黄色的琉璃瓦顶,大红色的柱


子和门窗,使这座皇宫的色彩别具一格。


“装饰 ”

,作为建筑物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创造建筑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可以起

< br>到为建筑物增辉添彩的作用。

如中国传统建筑十分注意屋顶的装饰,

不但在 屋角处做出翘角


飞檐,

饰以各种雕刻彩绘,

还常常在屋脊 上增加华丽的真诚兽装饰。

甚至故宫内各种门上九


九排列的门钉,作为装 饰也具有十分浓郁的民族文化内涵。


2

)园林艺术。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包括东方园林

(

以中国园林为代表

)

、欧洲园

< br>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

,以及阿拉伯式园林,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中国园林又


可分为北方大型皇家园林与江南小型私家园林两大体系。


3

)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


“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1

)实用性与审美性。


第一,应当对实用性作比较宽泛的理解。


第二,实用艺术 以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为基本特点,但对于大多数实用艺术品来讲,


实用是为主的,审 美应当从属于实用,服务于实用。


第三,

实用艺术与生产技术具有紧密的联系,

物 质材料对实用艺术有直接的制约和影响。


第四,

由于实用艺术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物质 材料和人工劳力,

所以它的实用性也应当


考虑产品的用料、费时、

加工和成本等经济方面的问题,

尽量做到省工省料和降低成本,使


其具有较低的消耗和较高的使用价值。


2

)表现性与形式美。


3

)民族性与时代性。


艺术概论考研笔记

5


第六章

造型艺术


1

.造型艺术与实用艺术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

它们都属于空间艺术,

并且都是以平面或立体的方式,

用物质材料创造出静 态的


艺术形象,

使人们凭借视觉感就可以直接感受到。

由 于二者的联系如此紧密,

有时人们又常


把它们归为一类,干脆将它们统统 称之为美术,或者称之为视觉艺术。


区别:造型艺术

(

绘画、雕塑、摄影、书法

)

的基本特征是造型性,通过再现和塑 造


外部形象来体现内在的精神世界,

它的表现性潜藏于再现性之中,

因而,

这类艺术属于再现


性空间艺术。实用艺术

(

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

)

的 基本特征却是表现性,通


过美的形式来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并不 直接模拟或再现客观对象,


因而,

这类艺术属于表现性空间艺术。除此之 外,

二者之间还有一个重要区别,即造型艺术


主要具有审美功能,

满足观赏者的精神需要;

实用艺术兼有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

同时满足< /p>


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2

.绘画艺术。


3

.中国画的特点:


第一,

表现在工具材料上,

往 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

墨或颜料,

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


因此,中国画又可称之为“水墨画”或“彩墨画”


第二,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

(

即可移动的远近法

)


使得视野宽广辽阔 ,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中国画营造的空 间多种多样,但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即:全景式空间、

分段式空间和分层


式空间。


< /p>

第三,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四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交相辉映,形成了


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也形成了中国画特有的诗、书、画、印交相辉映的特色。


第四,

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

中国画的传统


画法有工笔画,

也有写意画。前者用笔细致工整,

结构严谨,< /p>

无论人物或景物都刻画得十分


具体入微;

后者笔墨简练,高 度概括,洒脱地表现物象的形神和抒发作者的感情。

不管是工


笔画,还是 写意画,在处理形神关系时都要求“神形兼备”

,在造型和意境的表达上都要求

< br>“气韵生动”

。中国画总体上的美学追求,不在于将物象画得逼真、肖似,而是通过笔墨情


趣抒发胸臆、寄托情思。


4

.雕塑艺术的种类、体裁和样式。


5

.西方雕塑史上四个高峰期。


第一个高峰是古希腊罗马时期,雕塑艺术便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公元前

5

至公元


4

世纪的希腊雕刻艺术的繁荣时期,出现了米隆、菲狄亚斯等一批杰出的雕塑家。米隆

< br>的代表作《掷铁饼者》和菲狄亚斯的名作《命运三女神》

,都是举世瞩目的佳作。约作于公


元前一二世纪的古希腊雕刻著名作品《维纳斯像》

,也称《米洛斯的阿芙 罗狄特》

,因

1820


年发现于爱琴海中的米洛斯岛而得 此名,

巴黎罗浮宫将它和该馆收藏的

《米洛斯的阿芙罗狄


特》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并称为罗浮宫三宝。


第二高峰,

被称为意大利文 艺复兴

“三杰”

之一的米开朗基罗,

就是成就斐然的雕塑家、


画家和建筑师,

米开朗基罗的成名作

《哀悼基督》

< p>取材于基督被害后,

圣母对儿子的殉难表


示深切哀悼的宗教故事,由 于米开朗基罗完成这件作品时只有

25

岁,许多人不相信这是出


自一位年轻雕刻家之手,

为此他不得不把自己的姓名刻在圣母胸前的衣带上,

< p>这就是为什么


唯独这件作品留下了雕刻家姓名的缘故。

此外,

他为故乡佛罗伦萨创作的大理石雕像

《大卫》


成为文艺复兴时代英雄的象征,

他为美弟奇教堂设计的大理石雕刻

《晨》

《暮》

《昼》

《夜》


是一组寓意深刻的作品,他的其他作品如《摩西》等,也都是世界雕刻史上的不朽作品。


第三个高峰,当属

19

世纪法国雕塑。其代表人物为吕德,为巴黎凯旋门创作了 巨形浮


雕《马赛曲》

;现实主义流派大师罗丹更是以《巴尔扎克像》

《思想者》

《地狱之门》等一

大批优秀作品,将西方雕塑艺术推向新的高峰。


第四个高峰,是

20

世纪西方 雕塑,代表人物有法国著名雕塑家马约尔,以及现代主义


雕塑家、法国的阿尔普和英国的 亨利

.

摩尔等为代表,他们拓展了雕塑的观念,探索新的雕


塑语言。


< /p>

6

.摄影艺术的样式和体裁。按感光材料和画面颜色,可以分为黑白摄影和彩色摄影 ;


按摄影器材和技术,

又可以分为航空摄影、

水下摄影、

全息摄影、

红外线摄影等;

按题材分,


还 可以分为肖像摄影、风光摄影、舞台摄影、体育摄影、建筑摄影等。


7

.摄影艺术的风格和流派:


绘画主义摄影,从

19 < /p>

世纪中叶起源于英国,很快传世界各国,成为摄影艺术史上最早


形成、

影响最广的一个流派,

它在创作上追求绘画效果,

作品形式从构图布局 到用光影调阴


极严谨的法则,该派曾风行一时。


纪实主义摄影,

至今仍是摄影艺术中最重要的一个流派,

该派从照相机能起初还原客观

< p>
事物形貌的特点出发,

强调摄影的纪实性,

注重直接而逼真地再现客 观现实生活,

崇尚质朴


无华的艺术风格。


印象主义摄影,

它是美术上印象主义思潮在摄影艺术领域的反映,

主张摄影艺术应当表

< p>
现摄影者的瞬间印象和独特感受,

讲究形式美和装饰性,

追求在摄影 作品中达到一种朦胧模


糊的画意效果,尤其注重色彩与光线的表现。


超现实主义摄影 ,是现代主义摄影流派之一,其美学思想与超现实主义绘画基本相同,


在创作时常利用剪 贴和暗房技术为主要的造型手段,采用叠印叠放、多重暴光、怪诞变形、


任意夸张等手法 ,将“超现实的神秘世界”作为表现对象。除此之外,西方现代派摄影还有


抽象派摄影、 前卫派摄影等。


8

.书法艺术。


9

.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1

)造型性与直观性。


2

)瞬间性与永固性。


3

)再现性与表现性。


艺术概论考研笔记

6


第七章

表情艺术


1

.表情艺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

(

音响、人体

)

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

< br>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主要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


2

.音乐艺术。


音乐可以根据人们歌唱 的特点,

分成男声

(包括高音、

中音、

低音三种)

女声

(包括高音、


中音、低音三种)和 童声三类。声乐还可以根据演唱的方式分为独唱、齐唱、重唱、合唱、


对唱、

< p>伴唱等多种形式。

近年来,我国声乐一般又被划分为民歌唱法、

美声唱法和通 俗唱法


三大类。


民歌唱法,还可以细分为汉族民歌与少数民族民歌,在演唱方 法上大多比较自然质朴,


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美声唱法,源于 意大利,它追求声音效果,讲究发声方法,注意运用华彩和装饰唱法。


通俗唱法,

是现代工业社会 电子传播技术广泛运用后出现的一种歌曲演唱法,

它往往需


要演唱者手持 话筒进行演唱,

对演唱者本人的声乐训练没有太多严格的要求。

中国声乐发展


的新趋势,更是出现了

通俗唱法时尚化,民族唱法多样化,美 声唱法国际化

的新现象。


“旋律”

,称得上是音乐最 主要的表现手段,它把高低、长短不同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节


奏、节拍以至调式、调性关系 等组织起来,塑造音乐形象,表现特定的内容和情感。旋律具


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它可 以表现出音乐的内容、

风格、

体裁,甚至还可以体现出音乐的民

< br>族特色和地域特征,因此,人们常把旋律称为音乐的灵魂。


“节奏”

也是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

是指音响的长短、

强弱、

轻重等有规 律的组合,


它是旋律的骨干,

也是乐曲结构的主要因素,

使乐曲体现出情感的波动起伏,

增强了音乐的


表现力。


“和声”

,同样是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之一,指多声部音乐按照一定关系构成重叠复


合 的音响现象,使音乐具有结构感、色彩感和立体感。此外,复调、曲式、调式、调性,以


及速度、

力度等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

也都是通过有规律的变化与组合,

共同将乐音在时间


中展开来塑造出音乐形象。


“交响乐”

,交响乐可以说是音乐艺术的精髓,是音乐创作的最高形式。


3

.舞蹈艺术。


4

.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


1

)抒情性与表现性。


2

)表演性与形象性。


3

)节奏性与韵律美。


艺术概论考研笔记

7


第八章

综合艺术


1

.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


2

.戏剧艺术。


3

.戏曲艺术。


4

.电影艺术。


电影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电 影艺术是通过画面、

声音和蒙太奇等电影


语言,

在银幕上 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

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

由于电影诞生在音乐、


舞蹈、绘画、雕塑、戏剧、建筑之后,所以常被人们称作“第七艺术”

。在迄 今为止的所有


艺术种类中,只有电影和电视是人们知道其诞生日期的两门艺术。


1895

12

28

日晚,

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 ,

放映了


他们自己拍摄的

《火车进站》

《水浇园丁》等短片,

这一天被电影史家们定为电影正式诞生

的日子,标志着无声电影时代的开始。中国电影诞生于

10

年之后,即

1905

年,当时的北


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 第一部国产片《定军山》

,由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严格意义上讲


是 一部戏曲舞台纪录片。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是《难夫难妻》

(1913)


从总体上讲,电影的样式分为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四大部类。


电影是现代科学 技术的产物。

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一次大变革是从无声到有声。

有声电影

< p>
诞生的标志,是

1927

年美国的《爵士歌王》

,它 标志着电影史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中国第一


部有声片,是

1931

年的《歌女红牡丹》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0 17:0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26796.html

艺术概论考研笔记 详细版厦门大学真题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