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大考博辅导班:
2019< /p>
东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
验分享
2019
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攻读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
800
余名(最终以教育部正式下
达招生计划为准)。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
院系简介
东南大学信息科
学工程学院之前身为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
其悠久厚重的历史可追
溯
至
1923
年的国立东南大学工科电机工程系。
1928
年国立东南大学电机工程系更名为国立
中央大学电机工程系。
19 32
年,陈章先生来到中央大学电机工程系任教授,并于
1936
年起
担任系主任,在此期间开创了我国无线电教育之先河。
1952 p>
年,在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调
整中,建立了南京工学院,电机工程系分设为电
力工程系和电信工程系;后又有浙江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工学院等院校 的电信系并入,
建立了无线电工程系。
陈章教授担任首任系主
任。
1956
年,约有三分之一的教师调去成都支援新建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现电子科技大
学)。
1961
年,电真空器件专业从无 线电工程系分出,单独成立了电子器件系(现东南大
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6
年,无线电工程系更名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8
年
4
月,“信息安全”学科从学院分出,和相关学院组建成立网络
空间安全学院。
学院现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p>
2
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并设有
2
个一级学
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流动站,涵盖“通信与信息系统”、
“电磁场与微波技
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等
4
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2017
年,“电子
科学与技术”学科和“信息与通信工
程”学科双双列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第四
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分别为<
/p>
A
和
A-
。
二、招生信息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博
士招生专业有
3
个:
080902
电路与系统
研究方向:
01
射频集成电路与系统
03
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与系统
05
集成电路器件模
型和参数提取
09
信号处理数字
IC
设计
12
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
16
高速射频集成电路设
计
10
超高速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
13
光纤通信集成电路设计
14
生物体植入式集成电路
与系统
考试科目:
3991
综合测试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研究方向:
03
计算电磁学
05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射频与天线技术
15
毫米波与
THz
技
01
微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
06
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
07
目标特性研究
08
新型电磁材料
06
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
13
天线理论与技术
14
表面等离子体波及其应用
16
微波成
08
新型电磁材料
09
天线与电磁兼容
13
天线理论与技术
4
表面等离子体波及其应用
16
微波
成像
考试科目:
3991
综合测试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研究方向
: 02
未来宽带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
33
现代信号处理与通信
08
未来无线网络
的结构及无线资源管理
37
大数据分析
51
网络信息论
05
通信中的信号处理
43
无线通信
传输技术
44
移动通信网络与系统理论
03
宽带移动通信理论与系统研究
05
通信中的信号
处理
31
卫星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
32
信号处理理论及应用
08
未来无线网络的结构及无线
资源管理
09
无线可见光通信技术
14
信息获取与处理
17
语音信号处理
18
图像与视频信
号处理
19
情感信息处理
16 MIMO
通信与空时信号处理
21
分布式协作信号处
28
盲信号处
理
20
统计信号处理
22
海洋声信息处理
23
水下目标识别
24
模式识别
36
自组织网络技术
49
移动通信网络与系统理论及应用
52
无线车载网络
53
无线传感器网络
54
移动通信网络
34
宽带无线传输理论与多址技术
36
自组织网络技术
49
移动通信网络与系统理论及应用
29
高速信号处理及其硬件实现技术研究
30
高精度深空测量信号处理技术
50
无线节能技
术
51
网络信息论
37
大数据分析
38
视频分析
39
统计与时频信号处理
34
宽带无线传输理
论与多址技术
48
现代信号处理及其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49
移动通信网络与系统理论及应
用
考试科目:
3991
综合测试
三、报考条件
2019
年参加普通招考的考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为: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政治思想表现好,品德优良,遵纪守法。 p>
2.
诚实守信,
学风端正,
无考试作弊、
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及其它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3.
身心健康,须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要求。
4.
年龄一般不超过
45
周岁,
有两位与所报考学科相关的副教授
(
或相当职称
)
以上的专家
推荐。
5.
申请者在以往的学 习或工作经历中表现优异,专业基础扎实,对科学研究兴趣浓厚,
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
新意识。
6.
其他条件请参见相关类别招生工作办法(详见附件)
2019
年参加申请考核的考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为:
申请考核是面向符合报考条件的校内外优秀的应届或往届硕士生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
p>
式。
一、申请条件
1
.申请者必须符合我校博士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条件。
2.
申请者应为全日制应届或全日制往届硕士毕业生(含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 ,其硕士
学习经历原则上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
)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或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为
B+
以上的学科
3
)重要科研院所(包括中科院、国家各部委、军工系 统等下属科研院所)
4
)国外一流大学(须取得
“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
”
的学历学位认证报告)
3.
原则上,申请者英语水平应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 p>CET-4良好或
CET-6
合格或
IELT S
≥
6.0
或
TOEFL
≥
85
或已在英文国际期刊上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发表过英文学术论文。
4.
对于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
并于近三年内在本学科领域已取得比较突出
科研成果的申请者,可不受第
2
、
3
条的限制,但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须提供相关证明材 p>
料):
1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以 第一作者正式发表过较高水平学术论文
2
)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有个人获奖证书)
3
)其它重要科研成果(须经院系专家小组审核确认并报研究生院审批)
5.
如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必须同 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获得学士学位后,
在所报考专业、
学科或相近领域连续工作满六年
(从获得学士学位
到博士
生入学之日)
并取得所报考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结业证明
(必须由授课单位研 究
生培养部门提供)
②近三年内,
的学术论文
,且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三等奖以上,排名为前五名)。
6.
少量报考非理工 科学院“定向就业”类别的在职考生,还须达到以下科研成果要求:
(
1
)医学类考生近三年内须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至少一篇
SCI< /p>
收录论文(须提供学校
图书馆开具的论文检索证明)。
< /p>
(
2
)文管类考生近三年内须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至少一篇 学术论文在东南大学学位评
定委员会认定的发表学术论文刊物参考目录所列的期刊范围内
(须提供学术论文所在期刊的
原件)。
四、选拨程序
一、网上报名
所有考生(包括本科直博生)一律先进行网上报名,按所提示内容务必如实填写。
尤其
是:
本科、
硕士等证书编号和毕业年月必须 正确填写,
且与学信网
(
)
学历学籍保持
一致。并按要求提交个人报名信息,其他报名方式无效。
1
号码找回。
2
、选择报考类别:申请考核、硕博连读、 本科直博和其他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骨干,
援疆师资,对口援建)等。
3
、本科直博:考生来源选择“应届本科毕业生”,考试方式选择“本科 直博”;
硕博连读:
考生来源选择
“在 学硕士
(指硕博连读考生)
”
,
考试方式选择 p>
“硕博连读”
;
申请考核:考试方式选择“申请考核”。
二、提交材料
纸质申请材料务必在
月
31
日前送寄到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地址:南京市四牌楼
2
号逸夫建筑馆
< p>203室东南大学研究生院
邮编:
210096
联系电话:
1
、
申请考核考生须将以下材料通过邮政
EMS
或直接送至东南大学研招办
(信封上注明
“申请考核
p>
+
网报编号
+
姓名
+
报 考学院”),逾期不再受理(请用
A4
纸并按顺序排列,以
便审核)。
(
1
)东南大学申请考核 博士研究生申请表
(
2
)本人有效身份 证和学生证(应届生须提供)复印件;
(
3
< p>)应届生须提供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往届生须提供本科和硕士的毕业
证
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
国外本科或硕士学历学位获得者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报告复印件。
(
4
)硕士阶段成绩单复印件(须有授课单位签章);
(
5
)英语水平证明复印件;
(
6
)最具代表性的科研成果及相关证明(最多三项)的复印件;
(
7
)其他成果可附清单
注:
专家推荐信待网报资格审核通过后,
方可在系统中下载填写, p>
综合考核时提交给报
考学院。
2<
/p>
、
本科直博生待网报资格审核通过后,
在系统中下载以下材料, p>
并将材料通过邮政
EMS
或直接送至东南大学研招办(信封注
明“本科直博
+
网报编号
+
姓名”)
(
1
)《报考东南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原件 一份
(
2
)专家推荐信原件两份
< p>
(
3
)体检表原件一份(可在本人所在学校医院体检,时间要求为近 一个月内,体检内
容不得少于样表所列项目,参见《体检表样表》)
< /p>
(
4
)《现实表现情况表》原件一份(仅限本校跨院系直博 生和外校直博生提供。请将
该表交所在学校学院党总支负责人填写、签章并密封)
3
、硕博连读考生须将以下材料送至报考学院研究生秘书,逾 期不再受理。
(
1
)东南大学硕博连读资格考核申请表
(
2
)含规格化均分的成绩单一份
p>
(
3
)由现导师核准签字的科研成果材料(学术论文、成果鉴 定、专利、专著,获奖证
书等)或所参加的科研项目及所起作用之证明材料一份
注:
专家推荐信待网报资格审核通过后,
方可在 系统中下载填写,
综合考核时提交给报
考学院。
五、考核内容
综合考核由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
小组负责组织专家对考生的学科背景、
理论基础、
专业
基
础、外语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核。
1
、综合笔试(满分
100
分)
形式:
闭卷(
3
小时)
内容:
(
1
) 外语水平测试(占
30%
):主要考核考生阅读和翻译外文文献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