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
届毕业生离校在即,各类案事件逐渐进入高发期。为
避免和减少各类诈骗案件发生,结合学校安全工作实际,我
们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常
见诈骗手段、方法及防范建议》材
料,现发给大家。
常见的诈骗手段、方法及防范建议
1
、冒充公检法、电信等单位诈骗:冒充公检法、电信部门
的工作人员和部门电话,
以事主电话欠费、
查收法院传票等借口
诱骗事主回电咨询
,
然后以事主个人信息泄露,
银行账户涉嫌洗
钱、
毒品犯罪或需要调查等为由,
要求事主将银行存款转至对方
提供
的所谓“安全账户”审查为由实施诈骗。
2
、网络购物 诈骗:
(
1
)要求多次汇款:骗子以未收到货款
< br>或提出要汇到一定数目方能将已汇款项退还等理由迫使事主多
次汇款;
2
)
收取定金诈骗
p>
骗子要求事主先付一定数额的订金
或保证金,
然后才发货。< /p>
之后就会利用事主急于拿到货物的迫切
心理以种种看似合理的理由,
诱事主追加订金。
(
3
)
退款诈骗
骗
子冒充卖家或客服称事主刚刚交易不成功
,
已退款为由骗取事主
手机上的银行卡交易验证码,转走卡内钱财。
p>
3
、盗用
冒充好友借钱 :骗子盗用事主亲友的
,并
主动要求与事主接通视频
,
在视频过程中骗子使用了事主或者亲
人的截图骗取事主信任,
然后以急需用钱为由骗取事主汇款、
转
账。
p>
4
、网络招工诈骗:骗子在互联网上发布招聘或(兼职)信
< br>息,
义交押金或代刷网上商城信誉返佣金的形式,
骗取事主钱财。
较常见的是代刷淘宝商城信誉的诈骗,
骗子会先让事主尝到甜头,
如事主购买
100
元的虚拟产品后,对方立即返回
105
元,当事
主下大单时,立即冻结订单,达到诈骗大额钱财的目的。
5
、电话冒充他人:骗子拨打手机或固定电话,冒充亲属朋< /p>
友以生病,
出车祸或嫖娼被抓缴纳罚款需要资金为由,
或以 老师
医生等身份,
编造子女被绑架或出车祸等为由让事主向其提供的 p>
账户上汇款。如“猜猜我是谁”
,
骗子让事主猜名字,事主猜 出来
某一名字后,骗子顺水推舟与事主调侃。事后,又打电话以出车
祸、嫖娼被抓等种种理由急需用钱,向事主提出汇款,直至事主
发现上当为止。
p>
6
、信用卡盗刷诈骗:犯罪嫌疑人以应聘酒吧或者收银台工
作人员为“幌子”
,
边工作边寻找“猎物”
,
用“测录刷卡器”在消费者
付款的时候快速复制信用卡,
立即将复制的银行卡
信息制作成新卡,结合偷窃得来的
密码,进行消费,提现。
7
、短信冒充他人:骗子冒充 事主亲友或房东、快递公司员
工、社保工作人员等,通过群发短信的形势,以各种理由诱
导事
主转账汇款。
如以原来的银行卡不能使用为由,
要求 把钱
(房租)
打入指定的账号,
再如以事主有未签收的邮 件包裹,
并称事主可
能因身份被盗用涉嫌洗钱或涉嫌某经济案,
为确保资金安全,
要
求事主把钱打入指定的账户。
8
、街头手机充值送话费:骗子在以推销手机,充值卡为幌
-
-
-
-
-
-
-
-
-
上一篇:大学生应树立怎样的安全防范意识
下一篇:大学生如何增强自我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