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防范电信诈骗心得体会三篇
防范电信诈骗心得体会一
随着电信行业的发展,利用电信工具和电信技术实施诈骗的事件 越来越多,
我身边一个朋友的经历就是典型的案例,她被诈骗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p>
一天下午,
她接到一个陌生的异地 电话,
对方声称是某购物网站的客服,
并
告诉我朋友她在
他们网站所购买的某某商品由于尺码缺失,
要进行退款。
朋友当
< br>时有所顾虑,但是见对方将自己购买的网站甚至物品具体信息都讲述的分毫不
差,
便放松了警惕,随后添加了对方提供的一个
号码,对方也将订单的具体
信息在
上再发了一遍,并留下了一个退款的网站。朋友照着 点了进去,登录
页面和自己当时购买的网站看不出任何分别,
但是网址却 不是官方的网址,
朋友
向对方提出了这个疑问,
电话里的 人解释说这是他们临时做的网站。
朋友便也没
有过多怀疑。接下来朋友填
写了自己的银行卡的信息,对方谎称为了安全验证,
欺骗朋友把银行卡的密码也填了进去
。
随后,
验证码发到了朋友的手机上面,
这
时候,
对方在电话里要朋友快速填入验证码,
否则会超时无法退款,
< p>朋友便在洗
脑般的状态下填写了两次
95533< /p>
发送的付款的验证码。
随后朋友登录自己的网上
银行,发现
银行卡里面近万元的存款已被转走,这才恍然大悟被诈骗了。
通过我朋友这次案例,
我认为导致这次诈骗事件的关键所在,
就是 受害者对
于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不够。首先,对于陌生电话,网站等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不要轻易相信他们的话,
如果确认他们提供的消息无误,
最好自己拨打购物网站
的官方热线询问有关消息。其次,对银行卡的了解不够,在收款的
时候,无论如
何是不需要告知银行卡密码的,
密码泄露,
骗子便可以知道你银行账户的所有信
息。最后,验证码作为银行卡支付的最后一道屏障,
一定不能泄漏给任何人,验
证码一旦透露给对方,钱立马就会被转走。
如果钱被转走,
当事人应该在第一时间马上报警 ,
要求警方联系银行,
调查
钱款汇入的银行卡账户,及时
冻结,避免更多的损失。对此,我们要对电信诈骗
的种种手段有一定的了解,在遭遇时做
到有效防范,及时发现,尽早纠错。
作为银行 工作人员,
在为客户开卡,
办理电子产品等业务时,
必须要加强审
核是否本人办理,
同时向签约电子产品的客户发放风险提示卡,
并告知客户不能
1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随意点击不明网址,不要轻易相信
和回复不明信息和电话,增强客户安全意识,
防范于未然,让犯罪份子无机可趁。
防范电信诈骗心得体会二
通过几个案件的学习,
可以看出在信息化高度发 展的这个时代,
银行也同时
面临着来自多方面不法分子违法操作的案件风
险,
如票据诈骗、
电话诈骗、
短信
诈骗等
,
不法分子企图利用客户信息、
银行的薄弱环节进行诈骗,
此类案 件在近
几年呈高发状态。
而作为银行的员工,
尤其是一线 员工,
经办业务直接接触客户,
提高自身的防诈骗能力尤为重要,
既担负着避免银行的经济损失,
又担当着告知
客户风险点的义务
。
在自身操作技能上必须做到规范操作无懈可击,
严格按流程
操作,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决不能给犯罪分子可趁之机。
工作中要注意客户的大体识别,
以及客户身份信息的核实,
该核实 的必须核
实,
需要客户提供有效证件的,
必须提供做到位 ,
避免虚假操作。
遇到大额转账、
汇款业务要多问一下其
用途,
电子银行业务多给客户做一下安全提示,
例如密码
的保管和使用流程,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很有效防止客户资金被骗。
所以在以后的业务经办中,
让自己多一份细心,
给客户多一份业务的交流和
温馨提示,可以很有效堵截不法分子的诈骗行
为。
防范电信诈骗心得体会三
随着互联网、电信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利用电话、短信、网 络等方式进
行虚假信息诈骗犯罪十分猖獗。今年以来全国范围电信诈骗金额达到
7000
亿人
名币,诈骗名目繁多,涉案人员众多。为切实提高广
大学生对网络、电信诈骗犯
罪的识别和应对能力,现将有关防止网络
(< /p>
电信
)
诈骗的安全知识提醒如下:
一、网络诈骗
1
“网络钓鱼”利用欺骗性电子邮件和伪造的互联网站进行诈骗活动,作案
手法有以下两种:
(1)
发送电子邮件:以 虚假信息引诱用户中圈套不法分子大量发送欺诈性电
子邮件,
邮件多以中 奖、
顾问、
对账等内容引诱用户在邮件中填入金融账号和密
码。
(2)
不法分子通过设立假冒银行网站 ,当用户输入错误网址后,就会被引入
这个假冒网站,一旦用户输入账号、密码,这些信
息就有可能被犯罪分子窃取,
2
-
-
-
-
-
-
-
-
-
上一篇:大学新生防骗知识宣传策划书
下一篇:大学生如何避免求职陷阱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