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安全教育多选题题库
1.邪教与宗教的区别包括(
)。
A.教义不同
B.活动方式不同
C.信仰观念不同
D.法律行为方式不同
答案: A,B,C,D
分数:2<
br>
题型:多选题
2.邪教的特征(
)。
A.邪教有一套反科学的歪理邪说
B.邪教有一个无所不能的“救世主”
C.以“末世论”蛊惑人心
D.邪教有着强烈的政治野心和反政府、社会的特质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3.邪教的危害(
).
A.破坏家庭
B.骗取钱财
C.奸淫妇女
D.残害生命
答案: A,B,C,D
分数:2
<
br>题型:多选题
4.邪教的骗人手段(
)。
A.用歪理邪说欺骗人
B.用宗教幌子蒙蔽人
C.用治病、免灾诱惑人 <
br>
D.用各种把戏吓唬人
答案: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5. 防范和抵制邪教的正确做法是( )。
A.不听、不信、不传
B.检举揭发邪教的违法活动
C.破除迷
信思想,正确对待生老病死
D.正确对待人生坎坷,增强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
br>答案: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6.我国现有的宗教( )。
A.佛教
B.伊斯兰教
<
br>C.道教
D.基督教
答案: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7.下列哪些是邪教 ( )。
<
br>A.法轮功
B.天主教
C.撒旦教
D.奥姆真理教<
br>
答案:A,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
br>
8.邪教的本质是( )。
A.反人类
B.反社会
C.反科学
D.反历史
答案:A,B,C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9.在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斗争中公民的哪些
行为应当给予保护和奖励( )。
A. 发现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分子在预备聚集、散发反动宣
传品或其它犯罪,挺身而出予以制止或及时报告,防止重大案、事件发生的
B.发现法轮功等邪
教组织分子正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奋不顾身予以制止或捉拿、扭送公安、司法机关的
C.发现
作案后在逃或被通辑的法轮功等邪教组织违法犯罪分子,主动抓获、扭送公安、司法机关,或协助公安机关及时侦
破重大案、事件的
D.其它需要保护和奖励的与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斗争的见义勇为行为
答案: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10.邪教触犯了那些法律法规(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管理治安处罚条例》
C.《集会游行示威法》
D.《社团管理登记条例》
答案: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11.大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特点( )。
A.主体是受伤害的在校大学生
B.主体是致人伤害的在校大学生
C.空
间的特定性
D.时间的特定性
答案:A,B,C,D
分数:
2
题型:多选题
12.学生伤害事故发生时正确的做法是(
)。
A.尽量控制自己,站在合理和劝慰的角度上对对方进行引导
B.伤害不
可避免时,要根据形势进行正当防
卫
C.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
提下,可能引起旁人注意时应大声呼救
D.意气用事,使伤害事故向更严重的情形发展
答案:A,B,C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13.下列哪些纠纷方式不是按照纠纷的主体划分的( )。
A.恋爱纠纷
B.同学纠纷
C.师生纠纷
D.校内纠纷
答案:A
,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14.按照纠
纷的性质划分,纠纷主要包括( )。
A.轻微刑事纠纷
B.治安纠纷
C.民事纠纷
D.行政纠纷
答案: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15.大学生纠纷的危害包括(
)。
A.影响心情
B.破坏大学生活的良好环境
C.影响学
业
D.诱发治安刑事案件
答案:A,B,C,D
分数:2<
br>
题型:多选题
16.大学生纠纷的预防策略( )。
A.冷静克制
B.诚实谦虚
C.遵纪守法
D.切
莫斗殴
答案: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17.大学生遭受滋扰的常见形式( )。
A.不法分子通过多
种途径与少数大学生进行交往。
B.有的社会不法青年,在游泳、沐浴、购物、看电影、参加舞
会、观看比赛、甚至走路等偶然场合,与大学生挑起矛盾,进而酿成冲突。
C.有的不法青年,
专门尾随女同学或有目的地到学生宿舍、教室等处寻找机会侮辱、搔扰、调戏女生,甚至对女同学动手动脚,致使
女大学生受到种种伤害。
D. 外来人员与学生争抢活动场地、喧宾夺主,从而引发矛盾和冲突
。
答案: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
br>
18.面对寻衅滋事,正确的做法是( )。
A.提高警惕,做好准
备,正确看待,慎重处置。
B.充分依靠组织和集体的力量,积极干预和制止犯罪行为。
C.注意策略,讲究效果,避免纠缠,防止事态扩大。
D.自觉运用法律武器保护他
人和保护自己。
答案: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
题
19.色情可存在的媒介有( )。
A.照片
B.绘画
C.雕像
D.视频
答案: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20.黄毒在大学
校生中的传播方式( )。
A.网络传播
B.色情“流进来”
C.色情“流出去”
D.手机传播
答案: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21.大学生赌博的危害( )
。
A.赌博成瘾
B.荒废学业
C.违反校纪
D.诱发犯罪
答案: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
题
22.毒品的种类包括( )。
A.海洛因
<
br>B.吗啡
C.可卡因
D.冰毒
答案: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23.吸烟对身体
的危害( )。
A.吸烟可导致喉癌
B.吸烟会使脂肪积聚、血管闭塞,令
吸烟者容易患冠状动脉心脏病
C.吸烟会引致肺癌
D.吸烟会引起白内障,影
响视力。
答案: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24.大学生吸烟的心态( )。
A.从众型
B.模仿型
C.交往型
D.消遣型
答案: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25.酗酒对身体
的危害包括( )。
A.损伤脑细胞
B.诱发心肌炎
C.
血压升高
D.胃粘膜上皮细胞受损
答
案:A
,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26
.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
A.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B.
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C.主体是
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
D.主观方面表
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答案: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27.大学生财物被盗的主要地点 )。
A.宿舍
B.食堂
C.图书馆
D.浴室
<
br>答案: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28.大学生财物被盗的主要方式( )。
A.顺手牵羊
B.趁
虚而入
C.翻窗入室
D.撬门扭锁
答案:A,B,C,D<
br>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29.预防宿舍被盗
的正确做法( )。
A.最后一个离开宿舍的同学,记得关窗锁门
B.保管
好宿舍钥匙,不要随便借给他人,不要到处乱扔乱放,用完后要及时拔下,以免遗忘。
C.不随
便留宿非本宿舍人员
D.警惕宿舍楼内的陌生人
答案: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30.预防自行车、电动
车被盗的主要方法( )。
A.不要买太贵的车
B.安装优质车锁
C.人走上锁
D.不要随意停放
答案: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31.发生盗窃案件后,正确的
做法是( )。
A.惊慌失措
B.随意翻动盗窃现场
C.
及时报案
D.及时挂失
答案: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32.下列哪些行为应认定为抢劫罪一种罪刑( )。<
br>
A.甲将仇人杀死后,取走其身上的5000元现金
B.甲持刀拦路行抢,故意
将受害人杀死后取走其财物
C.甲在抢劫过程中,为压制被害人的反抗,将被害人杀死,取走其
财物
D.甲实行抢劫罪后,为防止受害人报案,将其杀死
答案:B,C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33.抢劫罪的几种加重
处罚情形包括( )。
A.入户抢劫
B.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
br>C.持枪抢劫
D.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34.抢劫和抢夺
的区别( )。
A.客观行为不相同。抢劫罪表现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方法,强
行劫取公私财物,而抢夺罪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财物,使他人来不及反抗
B.客
体不完全相同。抢劫罪不但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还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而抢夺罪则一般只侵犯了财产权利
C.犯罪后果要求不同。抢劫罪对财物的数额没有要求,而构成抢夺罪要求抢夺的财物数额较<
br>
D.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抢劫罪是希望或准备以武力或类似性质的力量迫使被害人失去财物,是
希望在被害人不能反抗或无法反抗的情况下取得财物,而抢夺罪是以突然取得财物的故意实施的,是希望通过趁被
害人不备而取得财物,而不是希望通过武力威吓迫使被害人失去财物
答案: A,B,C,D<
br>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35.大学生遭抢劫的对象( )。
A.携物单个返校的学生
B单独晚归的学生
C.独自游离的学生
D.在学校周边租房居住或者打工具有
一定活动规律的人员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
:多选题
36.大学生预防遭抢劫的正确做法( )。
A
.散步游玩活动时,不要随身携带现金和贵重物品。如果购物携带现金,最好是结伴前往
B.外
出或活动、最好是结伴而行,如果独自外出或活动,最好是避开人员稀少、偏僻、视线不良、遭劫无援的时间和地
点
C.如果携带较大现金和贵重物品归校时,尽量避开偏僻、人少的路径和时间,如果乘车、最
好乘公交车,不要搭乘摩的
D.如果独立在外租房的打工,晚出、早归或早出、晚归的行动规律
要警惕被有不良企图者所掌握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37. 大学生一旦遭抢劫时应当( )。
A.制伏不法分子,保住财物不受损失
B.设脱逃使自己免遭侵害
C.尽
可能多掌握不法分子的特征,如身高、年龄、体态、发型、语言口音、衣着等
D.蛮干,以卵击
石
答案:
A,B,C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38.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 )。
A.国家财产
B.集体财产
C
.个人财产
D.其他非法利益
答案: A,B,C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39.诈骗公私财物达到规定的数额标准,具
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对诈骗罪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
A.通过发送短信、
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B
.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C.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
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D.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40.信用卡诈骗罪的表现形式( )。
A.使用伪造的信用卡
B
.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C.冒用他人的信用卡
D.使用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41.校园常见的诈骗手法( )。
A.以高回报为诱饵行骗
<
br>B.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诈骗
C.网上交友被骗
D.网上购物行骗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42.伪装身份骗取信任的形式包括( )。
A.利用名人效应等骗取信任
B.利用老乡骗取信任
C.利用交友骗取信任
D.利用“弱
者”骗取信任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
题
43.大学生容易被骗的原因( )。
A.思想单纯<
br>
B.疏于防范
C.有求于人,轻率行事
D.爱贪小利,授人以
柄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44.大学生预防被骗的措施( )。
A.树立防范意识
B.交友要有原则
C.不占便宜,不贪小利
D.克服主观感觉,避免
以貌取人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br>
45.直销与非法传销
的区别( )。
A.有无相对高的入门费
B.有无依托优质产品
C.产品是否流
通
D.有无退货保障制度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46.非法传销的基本策略和手段( )。
A.精心物色传销对象
B.通过煽情授课调动欲望
C.善用
“科学”图表,展示高回报率
D.及时“答疑解惑”,强化“洗脑”效果
答案
: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47.非法传销活动的特点( )。
A.隐蔽性
B.欺骗性
C.流动性
D.群体性
答案: A,B,C,D
分数:
2
题型:多选题
48.非法传销的危害( )。
A.误导思想,污染社会
B.危及社会诚信体系
C.动摇市场经济赖
以发展的基础
D.瓦解家庭,引起社会动荡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49.大学生误入传销的原
因( )。
A.就业压力大
B.社会阅历浅
C.辨别是非
能力差
D.法制观念淡薄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50.大学生如何避免参与非法传销( )
。
A.提高认识,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B.树立正确的致富观
C.增强法制观念
D.迷途知返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51.大学生打工与就业可能面临的
安全问题( )。
A.财产安全问题
B.人身安全问题
C
.信息安全问题
D.心理安全问题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52.大学生打工与就业面临安全问
题的原因( )。
A.大学生防范意识淡薄,不懂得维护自身权益
B.权益
“真空”被违法者充分利用
C.就业压力大,学生们对工作放低要求
D.打工
市场管理体制没有规范
答案: A,B,C,D
分数:2
题
型:多选题
53.大学生打工与就业安全的预防和应对策略( )。
A.要通过正规的渠道打工和就业
B.切实了解打工和就业单位的基本情况
C.打工就业时一定要依法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D.要通过合法诚实的劳动获得报
酬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54.大学生校外租房的原因( )。
A.共筑“爱巢”
B.打工实习
C.享受生活
D.寻找学习空间
答案
: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55.大学生校外租房的弊端( )。
A.增大了不安全因素,容易引发治安案件
B.不利于组织纪律性、集体荣誉感和优良品质的培养
C.生活没有规律,影响身心健
康
D.加重经济负担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56.燃烧的类型有( )。
A.闪燃
B.着火
C.自燃
D.爆炸
答案
: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57.我国第一支近代消防警察队建立的时间和地点错误的是(
)。
A.1902年在天津建立
B.1902年在北京建立
C.1903年在天津建立
D.1903年在北京
建立
答案: 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
br>
58.解决火灾隐患要坚持的“三定”是指( )。
A.定专人
B.定地点
C.定时间
D.定整改措施
答
案: A,C,D
分数:2
题型:
多选题<
br>
59.对消防安全工作的"四自"要求的内容是( )。
A
.自查
B.自纠
C.自整
D.自改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6
0.火灾等级划分有( )。
A.一般火灾
B.较大火灾
C.重大火灾
D.特大火灾
答案: A,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61.引起火灾蔓延的主要因素有( )。
A.热传导
B.热辐射
C.热对流
D.飞火
答案: A,B,C,D
分
数:2
题型:多选题
62.火灾中烟气对人的危害有(
)。
A.缺氧
B.毒害
C.尘害
D.高温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
br>
63.气体火灾的特点有( )。
A.发展速度快、面积大
B.温度高
C.破坏力强
D.易发生爆炸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6
4.学生宿舍较容易引起火灾的隐患是( )。
A.使用明火
B.乱拉乱接
电线
C.乱丢烟头???????
D.自然火种
答案: A,B,C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65.电气设备引起火灾的原因有( )。
A.短路
B.过负荷
C.电火花和电弧
D.涡流热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66.吸烟在哪些情况下容易引起火灾( )。
A.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
,特别是醉酒或过度疲劳后
B.随手乱放点着的香烟
C.边吸烟边工作
D.随手丢烟头,火柴梗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67.单位着火时打火警电话应注意( )事项。
A.讲清着火单位的名称、详细地址(区、街、段、里、号)
B.讲清着火部
位、着火物资、火势大小
C.讲清报火警人的姓名、报警电话的号码
D.到单
位门口或十字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车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68.下列设施中,(
)属于防火分隔设施。
A.防火墙
B.挡烟垂壁
C.防火阀
D.防火门
答案
: 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6
9.灭火的基本方法有( )。
A.冷却法
B.隔离法
C
.窒息法
D.抑制法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70.水是家中最好用的灭火剂,家庭常见的火灾
都可以用水扑救。但以下这些特殊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
A.带电设备火灾
B.油类火灾
C.特殊的化学品火灾
D.木材火灾
答案: A,B,C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71.发生火灾时可以组织(
)扑救火灾。
A.女青年
B.男青年
C.未成年人
D.军人
答案: A,B,D
分数:2
题
型:多选题
72.电脑着火不恰当的做法是(
)。
A.迅速往电脑上泼水灭火
B.拔掉电源后用湿毛巾盖住电脑
C.拿楼道上的干粉灭火器灭火
D.拨打火警电话,请消防队来灭火
答案: A,C,D
分
数:2
题型:多选题
73.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人员不可
以通过( )渠道逃生。
A.疏散楼梯
B.普通电梯
C.跳楼
D.货梯
答案:
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74.
停电时( )。
A.要尽可
能用应急照明灯照明;
B.要及时切断处于使用状态的电器电源,即关闭电源开关或拔掉插头。
C.要采用有
玻璃罩的油灯;
D.可以用汽油代替煤油或柴油做燃料使用。
答案: A,B
,C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75.单位违
反《消防法》规定,擅自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责令
当场改正;当场不能改正的,公安消防机构应当采取的措施为(ACD)。
A.可以并处罚款
B.罚款
C.责令停止举办
D.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警告或处罚款
答案: A
,B,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76.《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 )。
A.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
br>
B.保护人身安全
C.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
br>
D.提高通行效率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77.道路交通信号包括( )。
A.交通信号灯
B.交通标志、交通标线
C.交通警察的指挥
D.有关交通安全的标语、横幅
答案: A,B,C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78.道路两侧及隔离带上种植的树木或者其他植物,设置
的广告牌、管线等,应当与交通设施保持必要的距离,不得( )。
A.遮挡路灯、交通信号
灯、交通标志
B.妨碍安全视距
C.影响通行
D.影响清洁
工人保持市容整洁
答案: A,B,C
分数:2
题型:多选
题
79.不得超车的情形包括( )。
A.前车正在转变
、掉头、超车的
B.与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的
C.前车为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
、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的
D.经铁路道口、交叉路口、窄桥、弯道、陡坡、隧道、人行
横道、市区交通流量大的路段等没有超车条件的
答案: A,B,C,D
分数
:2
题型:多选题
80.行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
br>
A.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
B.扒车、强行拦车
C.实施妨
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
D.路边招呼出租车
答案: A,B,C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81.( )道路上通行
,应当由其监护人、监护人委托的人或者对其负有管理、保护职责的人带领。
A.学龄前儿童<
br>
B.不能辩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智力障碍者
C.盲人
D.小学低年级儿童
答案: A,B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82.乘车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
A.
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
B.向车外抛洒物品
C.携带动物上车
D.有影响驾驶人安全驾驶的行为
答案: A,B,D
分数
:2
题型:多选题
83.( )不得进入高速公路。
A.行人
B.非机动车
C.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铰接式客
车、全挂拖斗车
D.设计最高时速低于70公里的机动车
答案: A,B,C
,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84.行车中
遇老人骑自行车时,不应当( )。
A.临近时鸣喇叭示意其让行
B.提前
鸣喇叭
,减速避让
C.迅速绕过
D.紧随其
后行使
答案: A,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85.驾驶的车辆正在被其他车辆超越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
A.继续加速行驶
B.减速,靠右侧行驶
C.靠道路中心行驶
D.加速让路
答案: A,C,D
分数:2
题型:多选
题
86.在一般道路上因掉头需要倒车时,不应选择在( )的地段进行。
A.交通繁忙
B.路面狭窄
C.非机动车和行人较多
D.不影响正常交通
答案: A,B,C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87.在一般道路上因掉头需要倒车时,不应选择在( )
的地段进行。
A.交通繁忙
B.路面狭窄
C.非机动车和行
人较多
D.不影响正常交通
答案: A,B,C
分数:2<
br>
题型:多选题
88.行车中遇交通事故受伤者需要抢救时,不
应当( )。
A.及时将伤者送医院抢救或拨打急救电话
B.尽量避开,少
惹麻烦
C.绕过现场行驶
D.借故避开现场
答案: B,C
,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89.行车中
遇交通事故受伤者需要抢救时,不应当( )。
A.及时将伤者送医院抢救或拨打急救电话<
br>
B.尽量避开,少惹麻烦
C.绕过现场行驶
D.借故避开现场
答案: 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90.谨慎驾驶的三条基本原则是( )。
A.胆大心细
B.集中注意力
C.仔细观察
D.提前防范
答案:
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9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下列活动,应当遵守《食品安全法》( )。
A.食品生产、食品
流通和餐饮服务
B.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
C.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
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的生产经营
D.食品生产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92.经营者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工商部门可以给予( )
处罚。
A.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
;
B.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C.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
D.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答案: A,B,C,D
分数
:2
题型:多选题
93. 禁止在生鲜乳( )过程中添
加任何物质。
A.生产
B.收购
C.贮存
D.销售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br>
94.食品中毒的种类( )。
A.细菌性食物中毒
B.霉菌毒素与霉变食品中毒
C.化学性食物中毒
D.动物性食物
中毒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95.慢性酒精中毒包括( )。
A.酒精中毒性遗忘症
B.酒精中毒性幻想症
C.酒精中毒性嫉妒妄想症
D.酒精中毒性
痴呆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96.按地震成因可将地震分为( )。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陷落地震
D.诱发地震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
选题
97.地震灾害的特点( )。
A.突发性强
B.破坏性大
C.社会影响深远
D.防御难度大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9
8.地震的次生灾害( )。
A.火灾
B.水灾
C.有毒
物质泄漏
D.疫病流行
答案: A,B,C,D
分数:2<
br>
题型:多选题
99.防震包中应该装的东西有( )。
A.火灾
B.水灾
C.有毒物质泄漏
D.疫病
流行
答案: A,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100.被埋压的人员通常应当采取以下方法,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
A.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
B.尽量活动手和脚,用周围可搬运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
C.在周围安静时或能听到上面(外面)有人说话时,应敲击出声,向外界传递信息
D.无力脱险时,尽量节省力气,要静卧,保持体力,等待求援
答案: A,
B,C,D
分数:2
题型:多选题
-
-
-
-
-
-
-
-
-
上一篇:最新网络诈骗的识别及防范-精选版
下一篇: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