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解析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
1
、侵犯的客体以财产利益为主,犯罪类型多样化
p>
。
在大学校园里面,
70
%以上的刑事案件主要涉及到 盗窃罪、
诈骗罪、抢劫罪等罪种,这些罪种所侵犯的客体都是财产所有人或管理人的财产
利益。绑架、杀人、伤害、强奸等侵
害人身权案件也逐进有所抬头的趋势。
2
、犯罪主体范围逐近扩大化。
犯 罪主体范围扩大化包括几方面:一是从院校的办学层次、从重点与非重点来看,
过去犯罪
的学生主要是来自高职与民办院校,而逐步向重点院校蔓延。例如,马加爵案件、周一超案件、刘海洋案件
等一些名牌院校的学生犯罪。
二是从学历来看,
也不排除硕士生 、
博士生。
三是从成绩优秀来看,
一些成绩
“ p>
非常优秀
”
的学习尖子
”
也走 上了犯罪的道路。
3
、低龄化。
由于人们受教育观念的转 变,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过早地接受教育,这也形成了很多低龄学生
较早地进入大学
校园,接受高等教育的现象。
4<
/p>
、团伙性。
所谓团伙犯罪,是指犯罪行为人有组织、有目的地纠合在一起,共同实施 犯罪的行为。团伙性犯罪的
发生来自几个因素;
1
、老乡 会;
2
、哥们义气;
3
、某些利益的一致性。很多 大学生拉帮结派,相互寻找保护、依赖,
容易形成一个犯罪集团。在大学校园里面,集体
团伙性的打架斗殴现象越来越突出。
5
、智能性
。犯罪手段日益
“
高智能化
”
。主要类型有:侵害计算机网络。编制、传播计算机病毒,利用计算机网络
诈取钱
财。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大学生利用计算机实行各种犯罪的可能性非常大,且手段十分隐蔽,方法非常高
p>
端。
二、
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
大学生违法犯罪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
、社会原因。
(
1
)
文化因素,
价值观错位。
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及腐朽思想和不良网络文化是导致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之一。
(
2
)就业因素。
很多 大学毕业生,不能更快地安置好自己的工作,只是临时性工作,收入不稳定,是违反犯罪的
主要原因。
2
、学校原因。
(
1
)管理方面。由于高等学校的过度地扩招生源,导致了学校管理体系跟不 上学生数量的节奏,学生思想道德教
育滞后。其次,存在重知识
“
输入
”
而轻思想品德的
“
塑造
< p>”,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有的学生夜不归宿、逃课旷课、赌
博醉酒
等也无人过问。
(
2
)法制教育。院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的不重视。
3
、家庭原因。
家庭是孩子最原始接受教育的环境。家庭的教育方式的好与坏,也在一 定程度上影响与决定着孩子的人生观、价
值观、世界观。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溺爱,放
纵孩子,从小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生活习惯。形成好逸恶劳,
挥霍无度的不良习
气。有些孩子因为长期从家来要钱,家长更是百依百顺,恐怕自己的孩子受委屈。
其中,处于溺爱
型家庭、打骂型家庭、放任型家庭、失和型家庭等
“< /p>
问题家庭
”
的大学生较之正常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犯罪。原因就是缺< /p>
乏适当的教育方法和健康的教育方式。
4
、自身原因。
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
(
1
)大学生自我定位的错误。有些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中的不良风气 影响,在人生的价值观、世界观方面产生了
误解。
(
2
)健康心理品质的缺失,造成心理的不成熟。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典型 群体,正处在学知识,长才干时期,
心理与生理正趋向成熟型转变阶段。一些学生由于种
种的原因不能适应校园里面的生活,在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压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