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学考研
——英语语言文学
1
转眼间,
考研复试到最终成绩落幕已快将近一个月了。
本人考的是川大的英
语语言文字,
报考研究方向为现当代 英美文学,
二外为法语。
川大的英语文学有
多牛,竞争难
度有多大,这就不用提了。光是看看官方网站上的界面,以及师资
队伍的介绍就可见一斑
啦。
考研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
看双向排名是大家都会
做的。
废话不多说,下面我就川大英语语言文学的专业课考研复习方法
重点说一
下。
基础英语
638
概况:总分
150
;时间
180
分钟
题型:完型(有些年份是改错)(
10 p>
分),阅读
(30
分
)
,翻译(英译汉 、
汉译英
60
分,题数不定),写作(
5 0
分)
不要小看这一门,总分
150< /p>
,好像能上
115
的绝对不多(我只是感觉,因为
< br>我并没有看到其他人的成绩)。这门课每年划线
80+
。当然如果考个九十 来分,
想入复试,还是很困难的。因为即使你这门只是过线,你总分也上不去呀。某一<
/p>
门课弱,只会加大其他门课的压力。最后,也许当你单科、总分都擦线,你还是
可能会被刷下来。
准备:
这部分的完型相对要容易一些。
20
个题,
考的都是基础知识,
词汇、
搭配、逻辑推理、情感判断等。可以用公共考研英语一得完型来练
练手(不要小
看公考英语
1
,这部分的完型很容易栽跟头 ,真题确实有含金量),或者专四的
完型。阅读部分,
15
个题,
3-4
篇,材料很长,类型丰富,与平时的水平考试差
< br>异有点大。
如果你有时间,
也可以拿考研英语一的阅读练手,
但是这种不是一个
Style
。国外的阅读考试也许风格更接近。翻译 写作是重头戏。我发现川大的翻
译很爱考文学(从真题得出)。英译汉部分,有些年份,
会考作家作品的翻译。
这部分与大综合的准备可以结合。
有时会考某部小 说的节选翻译。
有时会考有些
书的前言。具体情况已经记不清了。反正题
型没有定数。能做的也只有多练习。
汉译英部分,也是举旗忽暗忽明。
2 006
年好像还考了孙中山的同盟会宣言,要
是考场遇到这个直接懵逼,
因为骈文有些中文都理解不了。
但是遇到这种情况也
不要
慌,
大家都一样。
所谓的选拔性考试就是从中选拔,
并没有人指出 多少多少
分才是高。所以你要做的就是,尽量发挥自己的才能啦。散文翻译比较常见,类
2
似朱自清的散文,胡适的文章,如
《差不多先生传》。这部分的练习材料推荐张
培基散文翻译选,
可以做做
CATTI
的翻译训练,
专八翻译。
当然这对于你 后面的
专八考试也是有利的。
有些年份还考了里面的原文,
如果你之前做过,
虽然你并
不记得原文,考场上你也会更加淡定。所以
,如果你能练得越多,当然越好。但
也不要盲目追求“多”。首先你没那么多时间,
p>
你不肯只管一科,因为你还有
二外、政治和一门大大的综合
。前期就只是背了李凡政治新时器。其次,一篇文
章翻译之后,过段时间再来一次,也许
收获不一样。作文部分(
50
分)
,
占了
三分之一。
前面有段很长很长的材料,
当然也有某些年份材料很 短,
然后写篇不
少于
300
字的文章。< /p>
至于作文怎样准备,
这个真不好说,
这么多年,
作文 都是水、
火滚过来的。而且这个作文与专八作文也不是一个
STYLE< /p>
。所以我能说的也是常
规,有时间可以多看看经济学人、英语世界之类的杂
志文章。
英语专业综合知识
918
很多人会问你们大学英语专业学啥呀?这门课就是很好的答案。英美文化,
英
美文学,语言学就是大综合的组成部分。
概况:总分
1 50
,文化、文学、语言学各占
50
。考试时间
1 80
分钟
准备:文化,文学,语言学三分天下
A.
文化:
题数不定,
所以只说说普遍的。
简答题和论 述的题数和分值有时
也是不确定的
1.
名词解释
5
个,
50
字以内,
< p>10分。
这部分的名词解释考的也是相当的任性!
历史事件,人物,专业名词(如
Enlightment, New
Classicism, Industry Revolution
等),实事人物、事件 p>
(美国大选,希拉里,英国首相)等。而且还要限定字数,意思就是在有限的范
围内表达出尽可能多的信息和思想,
不仅考你的知识面还考你的语言功底。
< p>啰啰
嗦嗦,半天才说了一个信息点肯定得分不高。所以,你可以多研究研究真题,把
握出题要领,对症下药,该背的就得背,考场上哪有那么多时间让你慢慢编,更
何况这门课力量真心不小。
所说的这些也是我自己看题发现的,
所 以一定要用好
真题。
2.
简答题
2
个
20
分
300
字
也是
限定字数的。
300
以内,答少了,瞬间没了印象分,答多了,耗时(超
3
出点点字估计也不会因此扣分,<
/p>
因为老师也不会一个个地数。
但是一行大概写多
少个,写几
行,还是很清楚的。
PS:
我不是阅卷老师,我只说个人观点,请自行
< p>判断)。关键是字数不等于信息,信息点才是最重要的。再说,考场上哪想到那
么多,还管什么语言优不优美,但是语法和字迹还是要注意的。答题纸是白纸,
没有
横线,所以平常多写写,练字练速度,推荐
A4
纸,便宜又实惠。
两个简答题。欧洲、美国部分各一个,不超过
300
字。 考的也是相当任性。
答题和书本内容若即若即,
书上找不到固定答案,< /p>
计算你把书上的内容记下来了,
照搬上去,
估计分也不高。
更何况是,
那么多内容,
你确定你都记得?呵呵
O (
∩
_
∩
)O ~
所以,还是多看书,扩大知识面。具体哪些是重点,自行摸索。
3.
论述
1
个
20
分
400
字
考啥
呢?考文化呀?啥是文化?文化是个筐,
什么都能装。
所以,
你还 是多
看书吧,不过,我并不保证看的书一定针对性有用。但是不看书,还能看啥。
去年考的是评价美国大选,
时事热点。
书上根 本没有。
书上讲的是美国的国
家概况,地理位置,资源,历史,现状等。
看了书对你的知识面扩充肯定有用,
临场你也好编呀,不看书,不关注新闻,编都不会编
。所以,考场上就编吧。我
早已经记不得我编的是什么了。
< p>
B.
文学:内容多。除了多,还是多。不过它题型相对固定,以后会不会变,
我不清楚。
1.
名词解释。
15
分,
5
选
3
,
50
字以内。
作家,作品,作品中的人物,流派
等都可能出现。无法预测,只能多看书。
2.
单选。
10
个,共
15
分
与名
词解释风格一致。
但是名词解释你可以挑你知道的写,
这个如果不知道,
也还有
25%
的概率,蒙呗。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考的都是基础 。多看几遍书,
一个不错也不难。
3.
p>
文学评论。
2
个题,公
20
分,
150
字
英美文学各考一个。评价作品或者其
中的人物,或者某个作家都是可能的。
至今还未出现过重复的,
所以考过 的可能不会在这道题出现,
不怎么出名的也不
太可能考,
所以剩下的也不是太多啦,
但是谁又说得准呢。
而且它喜欢考参考书
目上
4
本教材目录上的,
但是并不绝对。
不如说我们这届,
美国部分就没考目录
4
上有的。如果你基础够硬,横竖都不怕。把全部都背下来还是不现实,
但是文学
评论还是有套路可寻。
比如说,
从思路上, p>
评论作品,
从背景,
情节,
人物形象,
语言特色,对后世的影响等入手,
150
字很容易就写出来了,关键是如 果你不了
解该作品,那就惨啦。但是考场上有时间,还是不要放弃,有些东西是共通的,
但是如何共通,怎样编,多看书吧。
C.
语言学:难理解,不好记。
胡壮麟的教材不是那么好理
解的,
当初很多没理解,
有些理解的现在也忘了。
但是川
大语言学不光考语言学,
还考词汇学,
而且参考书目并没有给出。
陆国的
强词汇学是大家都推荐的,
而且确实考了很多上面的,
< p>而且有几年还有该书后面
练习题的原题。
其中语音学和心理语言学等 章节考的很少,
有些年份几乎不会考,
但是形态学等章节却是考试的重点
。具体内容,个人要好好研读真题。
1.
名词解释 p>
5
个。
10
分。用一句话阐述,注意要求,是一句话。
2.
名词解释
5
个。< /p>
10
分。解释并给出不少于
2
个例子,和上一题不一 样。
3.
简答题
20
分 。题数不定。这
20
分有时也是不定,看真题便一目了然
4.
论述题
1
个。
10
分。
500
字。
如果看不懂教材
,
就买本配套的中文版。
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活学活用,
在考场上才能编呀。
但是综合知识部分题量很大,
如果不熟悉,
或者对某个考到
的知识点不熟,
或者完全不知道,
那肯 定很耗时,
做题不流畅,
思维也会受影响。
所以为了考场
上能自由发挥,前期把书看熟,涉及的范围不能太狭窄。考得广,
什么都可能会考,就是
川大这部分试题的特点。
关于川大的公共课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
/p>
网上的相关帖子还是很多的,
专
业课是重中之重,得专业课
者得天下,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最后呢,
我把我手 里的所有用过的资料全部拿出来分享给你们,
这些资料包
括我在备考时候
用的资料和书籍,
还包括一些参考书是做了笔记的,
还有是完全
< br>新的书。还有一些真题,期中期末试题,视频,笔记,看书心得等等。你们如果
有
想要资料的,可以去
high
研
APP
找我,那里 有我的联系方式。
不想在你们考研成功时锦上添花,
我 觉得在你们备考中雪中送炭才是我这个
学姐应该做的事情。你们考试加油
!
我在川大等你们。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