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的形式都是一样的,基本不会有什么变化。
第一天下午(
3
月
29
日)
,专 业课笔试(两个小时)
:
首先是
60
分的
7
道大题,高物高化,非常灵活。
第一题
,酚醛、脲醛中苯酚和尿素的官能度是多少?
第二题
,阴离子合成嵌段聚合物方程式合成题,考的是方程 式;
第三题
,
大概是那些类型 的反应可以是定向聚合反应?
(题目就一句
话感觉无从下手,
当时我就举了很多实际例
子,太简单的答案
应该给不了太多的分吧)比如配位聚合、阴离子聚
合等等;
<
/p>
还有考的是,
结晶对材料性能产生的影响?比如力学、
光学 、
密度等。
还有一道题
考自由 基聚合速率方程、动力学链长方程(问的是
AIBN
引发的苯乙烯自由基
聚合怎样才能实现速率增加一倍而动力学链长
不变哦)
最后一题是
,
各种分子量的表达式尤其
粘均分子 量
你会吗?测各种分
子量的方法,尤其各种方法
测的直接 参数是什么,各种方法的优缺
点?
后
面是
40
分的选做题
,
8
选
4
,每题
10
分,考有机化学、复合材料、高
< p>分子合成、高分子加工四门课,每门
2
题,选择
4< /p>
道题回答。题量有点
大,和初试差不多,但初试是
3
个小时做完,这里只有
2
个小时,
我当时就看了有机和加工,
其
余的两科没看,
时间紧 任务重啊。
有机
考的很简单(感觉都像高化题)
一道是< /p>
,自由基排序如甲基自由基、
苄基(知道是什么吗?)乙烯基自由基(它的
活性我最纠结)还有一
个想不起来了,
排完以后一定要说明原因哦, p>
高化书上有;
另一道是
阐述自由基聚合机理的特点;
加工题是,
挤出成型的特点比如连续还
是间歇等等,另一个是什么
聚合物共混物的性能变化相对于均聚物;
合成
好像考的气相聚合、於浆聚 合(一看就不会的那种,我们学校报
合成方向的可能会吧,我选的是绝缘一点不会)
p>
;复合材料考的有一
道是表面处理方法(不会)
。
< p>
复试的科目大家都可以从招生简章上看到,
涉及
有机化学、
高分子物
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加工、
复合材料和专业英语这
7
门
。
而且相当 注重对平时细节的积累
。
边边角角和平时不注意、
不
重点、不曾理会的知识点都是经常喜欢考的。
第二天的面试环节
第二天上午,专业课面试和英语面试全面展开。
160
人分为两组,每< /p>
组
80
人各有专业面试和英语面试同时展开。我专业课面试 排在
54
号
(第二天下午)
,英语是 p>
27
号(第二天上午)
。
第二天上午,我考英语面试
(
教材他们川大用的那本,材料都是从哪
里出的,作者叫曹钰练
什么的
)
。
形式是教授问你叫什么,来自哪里,
< br>很简单(但是他们另一组好像用作自我介绍)
,然后抽一个题目,大
概一段话的长度,读、翻译,之后教授用英语问问题,你用英语回答
专业英语,重点是单词。它不会像初试英语那么考技巧、长难
句、意
义、分析啊之类的,考的是你对这门科学相应知识的了解。我的英文
材料涉及热塑性和热固性材料的区别的一段话,
挺简单。
我读的时候< /p>
有些音发的不准,
但不管怎样,
一定不要停和重复,
这样就显得你没
有实力,
记住不管对错一定自信的把它读完 p>
。
每篇文章都有设置的坎
或陷阱,但不多,就是考察你的知识
扎不扎实。
在读、
翻译你的材料之后,
接着教授们会用英语问你有关你阅读的这
个材料的一
个相关的问题,
你用英语做出解释和回答。
问题一般都很
简单,我们一组的教授的发音又慢又清晰,不用担心听不懂。一个女
教授问的我,
热塑性和热固性的
structure difference?
我回答 可溶可融,
成型什么的(用英语)
;老师又重复了一边问题,我才恍悟, 急忙回
答
linear
、
branche d /crosslinked
老师这才放过我!
我们组上有个男生抽到了结晶,<
/p>
问你聚合物如何结晶?还有共聚物的
定义是什么?大部分很简单,
就让你举例子如缩聚、
自由基聚合的聚
合物有哪些如
PA6 PET PP PE
等,还有易结晶的聚合物如
PE
、
PTFE
等。还有各种聚合方法的单词啊等等。总之,专业英语绝对不可
以忽
视。
还有很简单的,比如橡胶、
通用塑料等等。不用太担心专业英语,问
题都相对比较简单。
第二天下午专业课面试
单独叫到一个教室里,
每人从信
封里抽
三道(分难易等级的)问题出来,
(专门有老师管)
,先读一下
< br>题目再回答,大概有
9
个教授听你的回答,但其中有一个主考官,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