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农业大学
2015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第一部分
学校简介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 优势,农、理、工、经、管、医、
文、教、法、艺术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
工作水平评估优秀
高校。
学校历史悠久,源自
1906
年创办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学校现有
3
个校区 ,即雅安校
区、成都校区和都江堰校区,占地总面积约
4500
亩,馆藏图书
200
余万册。现有师生员工
共
p>
4
万余人,其中在读博士
500
余人、在读硕士
3200
余人。学校现设
22
个学院、
1 2
个研
究(院)所和多个研究中心,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7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0
个,硕
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5
个,专业学位授予类别
7
个。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
4
个,部省重点学科
19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
个,教育部新世
纪创新团队
4
个 ,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4
个,
农业部创新中心
1
个,
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
及创新团队
p>
2
个。
学校专家云集,名师荟萃。现有硕士生导师
587
人,博士生导师
184
人,其中:中国工
程院院士
1
人,
国家杰出高级专家
5
人,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
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
得者
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8
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 程人选
10
人,国家级教
学名师
1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24
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p>
75
人。
< p>学校教学科研成果丰硕,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52
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 /p>
3
项、二等
奖
7
项;全国优 秀博士学位论文
5
篇、提名
5
篇。
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
563
项,其中国
家技术发明一
等奖
2
项、二等奖
3
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p>
1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3
项。
70%
左右的获奖成果得以推广转化,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
800
多亿元,是全国首批高等
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试点单位之一。
学校与美国、加拿大、德国、荷兰、俄罗斯、澳 大利亚、英国、日本、韩国等
20
多个
国家和地区的
p>
30
余所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是全国首批有条件接受留学
生的
200
所高校之一。
江泽民同志
1991
年
4
月和
2002
年
5
< p>月两次亲临学校视察,对学校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
的成绩表示赞赏。
2002
年
1
月,温家宝同志批示:
“川农大精神”应该总结、宣传和发扬。
2007
年
1 0
月,温家宝同志再次批示:
“川农大工作很有成绩,办学经验值得重视”
。
2001
年
10
月,
李岚清同志视察学校,
高度评价
“川农大精神”
,充分肯定 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
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学校将继承和发扬
“川农大 精神”
,
始终坚持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
科学研究是强校
之路、
社会服务是兴校之策、
文化传承创新是荣校之魂的办学理念,
持续推
进有特色高水平“
211
工程”大学建设,努力 为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热忱欢迎广大有志青年报考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
一级学科博士点
0710
生物学
0713
生态学
0834
风景园林学
0901
作物学
0902
园艺学
0905
畜牧学
0906
兽医学
0907
林学
0909
草学
1203
农林经济管理
注:
我校一级学科博士点个数在全国高校排名第
78
位
一级学科硕士点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0710
生物学
0711
生态学
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
0834
风景园林学
0901
作物学
0902
园艺学
0903
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4
植物保护
0905
畜牧学
0906
兽医学
0907
林学
0908
水产
0909
草学
1203
农林经济管理
重点学科
级别
国家级重点学科
学科名称
090102
作物遗传育种
090502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备注
全国共评出
677
个
全国共评出
217
个
090602
预防兽医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090501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四川省重中之重学科
090702
森林培育
090101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090301
土壤学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90201
果树学
090900
草业科学
120301
农业经济管理
省重点学科
090401
植物病理学
071001
植物学
090706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083203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
120405
土地资源管理(培育)
090801
水产养殖(培育)
第二部分
报考
硕士研究生
< /p>
2015
年我校预计招收全日制科学学位研究生
700
余名,
专业学位研究生
500
名左右
(最
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指标为准)
。
一、统考硕士生报考条件
(一)本科生报考条件
1.
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2.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
2
)具有国家承认 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
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
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
(二)
同等学力
报考条件
1.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 学历后满
2
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
9
月
1
日)或
2
年以上,达到与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2.
国家承认学历 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
(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应届
< p>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3.
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条件为: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 程考试成绩(
6
门以上合
格成绩)或在省级以上期刊以第
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
1
篇以上。
4.
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规定的体检要求。
(三)
公共管理硕士
(
MPA
)报考条件
考生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p>
1.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
3
年或
3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2.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
有
5
年 或
5
年以上工作经验,
达到与大学本科
毕
业生同等学历的人员;
3.
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
2
年或
2
年 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
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
已获硕士、
博士学位的人员。
< p>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推荐免试硕士生条件
1.
推荐免试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
(
1
)基本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者,经本人申请、推免复试后方可获得推免资格:
①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不 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学生)
;
②无违法违纪记录,能达到学士学位授位条件;
③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考试成绩达
425
分及以上 ,
或雅思成绩达
5.5
分及以上
(外语为小
语种的申请者必须达到同等水平)
;
④在读期间必修课平均成绩排名居于本专业前
20%
< p>且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排名居于本
专业前
30%
,并 具有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
2
)直推条件
①达到基本条件前三条要求,
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经本人申请,
可直接获得推免资
格:
A.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或被评为学校优秀学生标兵;
B.
以第一作者在本学科
SCI
、
SSCI
、
EI
收录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1
篇及以上。
②达到基本条件前三条要求,
同时必修课平均成绩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均居于本专业
前
50%
,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经本人申请,可直接获得推免 资格:
A.
以第一 作者在本学科
CSCD
、
CSSCI
、
< p>ISTP、
AHCI
收录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1
篇及以上者;
B.
获
“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 含
“创青春”
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国家级奖励,一等奖
排名前三,二等奖排名前二,三等奖排名第一。
(
3
)破格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破格申请、经推免复试后方可获得推免资格:
①达到基本条件前三条要求,且以第一作者在本学科
CSCD
、
CSSCI
、
AHCI
、
ISTP
收录期
刊发表学术论文。
p>
②达到基本条件前三条要求,
同时必修课平均成绩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均居于本专业
前
60%
,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A.
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或以第二作者在本学科
CSCD
、
CSSCI
、
AHCI
、
IST P
收录期刊发
表学术论文;
B.
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含“创 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大
赛)国家级奖励一等奖排名前五,二等奖排名前四,三等奖排名
前三;省(部)级奖励特等
奖排名前三,一等奖排名前二,二等奖排名第一;
C.
获得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 质
A
级证书者;
< /p>
D.
参加全国一级专业学会或省
(部)
级及以上组织 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等专业比赛,
获得
三等奖及以上者;
E.
主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项目;
F.
综合素质及其他科研、文艺、体育及社会工作业绩突出者。
2.
推荐免试全日制
专业学位硕士
研究生
(
1
)基本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者,经本人申请、推免复试后方可获得推免资格:
①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不 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学生)
。
②无违法违纪记录,能顺利获得学士学位。
③在读期间必修课平均成绩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均居于本专业前
50%
。
(
2
)直推条件
①达到基本条件前两条要求,
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经本人申请,
可直接获得推免资
格:
A.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或被评为学校优秀学生标兵
B.
以第一作者在本学科
< p>CSCD、
CSSCI
、
AHCI
< p>、ISTP
收录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者。
②达到基本条件前两条要求,
同时必 修课平均成绩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均居于本专业
前
60%
,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
-
-
-
-
-
-
-
-
上一篇: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出国英文成绩单基本信息表
下一篇:成都所有479中学详细分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