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道德观?
作者
:luhaizhang
时间
:2011/4/19 15:57:46
字数统计
8775
市场经济大潮呼啸而来
.
不可否认,现在的大学 生视野宽了,思维
丰富了,成才路子多了。和谐道德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建设和谐社
会要求人际关系和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一致,要求整个社会的道德和
谐。
大学生的和谐道德观作为社会整体和谐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引
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研究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和谐道德观已成为高校
德育工作新实践的迫切需要。
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某些负效应在青少年中引起的
“
见了好事
不愿做,见了坏事不愿说
”
等社会道德 滑坡现象令人触目惊心青少年是
时代的一面镜子。
从这面镜子里反映出的 社会道德滑坡现象,
究竟原因
何在
?
针对 这一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采取何种对策呢
?
因为,分析研
究解决好这个问题,对于培育
“
四有
”
新人, 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
社会的道德水准,有着最为现实直接的意义。
道德观就是人们对道德的根本看法和态 度,是对一系列道德问题的
抽象和概括。
大学生和谐道德观是中国特色的 新道德观,是一种有助于
社会整合、
为选择不同的价值体系的利益主体< /p>
——
大学生所共识的能够
协调其行为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p>
大学生和谐道德观以和谐为第一要义,
即大学生个体要有
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能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
会,融入集体;形
***
与人之间道
德关怀的氛围、相互
合作的和谐关系;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
自然的道德观。
1.
反对集体观念淡化,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有所滋长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原 则,往往会自然地诱使人的价值取向发生扭
曲,
趋向个体化,
< p>价值目标指向钱,一切向钱看;
见利忘义,
损公肥私;
而一旦有了钱,就追求物质享乐,寻找感官刺激。这种价值取向和生活
追求,在当今农村,虽不是普遍现象,但已成为不少农民,特别是青年
农民的行为准则,
严重危及农村社会风气。有的人对集体公益事业漠不
关心,社会责任感淡
薄。
这种状况既不利于广大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文
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p>
也会影响农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阻碍农村城
镇化的步
伐和水平。
< p>一是人们都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就必然各自为己,甚至不惜把自己
的快乐建立在别人
的痛苦之上,人与人的关系是狼。这样整个社会就会
成为一盘散沙,没有凝聚
马尔库塞力。和谐 与稳定的社会局面
就会难以建立起来。近来,有人主张
“
重新定义享乐
”
,
“
给享乐松绑
”
;
声称要
“
摈弃那些虚伪的文明,进入一 个自由的精神空间与生存状态
”
;
说什么
“
社会进化的历史,就是享乐的发展史
”
,
“ p>
享乐主义是进取精神
的亲儿
”
,
“
享乐的人不迷茫,不懂享乐的人才迷茫
”
,等等。这种论调< /p>
是极其错误的,也是极其有害的。
二是
.
造
***
们的精神颓废。
享乐主义使人们尽情地 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肉体上的快乐,容易使
人们陷入意志消沉、
缺乏进取 精神的状态之中。
所以,
爱因斯坦说:
“
照
亮我的道路,
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
是善、
美和真。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做是生活目的本身
——
这种伦理基
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
(《名人 名言录》,攀比之风严重。
不满足手上拥有的,非要买不马上
需要的东西。明明
MP3
可以下载大
多数需要的歌曲,<
/p>
却非要赶时髦买
MP4
。
等等一些不良行为浪费了父 母
大量的金钱,不明白上大学是来干啥?现在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确实存
< br>在,做好事无人理直气壮地表扬,与坏人坏事作斗争无人肯定支持。相
反,有些公
、检、法机关对某些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打击不力,社会上
流传的
“ p>
钱能买法、拳头下面说道理
”
的说法不无道理。由于不正之风的
存在,从而导致某些青少年对社会阴暗面的看法是,现在社会上心底不
好的人越来越多,心底好的人越来越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只扫自
< p>已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
。似乎
“
人可以为之献身的只有自已
”
,主
观为别人、客观为自
已。什么
“
礼义廉耻
”
、
“
温良恭俭让
”
、
“
助人为乐、
< p>尊老爱幼、先人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等传统道 德
对他们来说成了空洞说教。久而久之,社会的某些方面就形成了邪气压
倒正气的不良社会现象。
< /p>
内地版《流星花园》进入厦门大学拍摄引发不少厦大学生的担忧,
同学们认
为,
“
拜金贵公子
”
的故事有损名校声誉和严谨治 学氛围。
90
后
大学生们本是热衷追星的群体,
明星进校门,
却为了学校声誉自觉抵制,
这成为引发争议的一大校
园奇事。
学生反感
“
拜金主义入校
”“
反对这种不伦 不类的拜金主义进入我们
的校园!
”“
厦大不欢迎
?
奶油小生
?
,厦大的花园都是实景,不是山
< p>寨
……”
;
“
我的天啊!
< p>下学期到学校就能见到那群山寨F4……”
大作家
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唯一关心的就是金钱。
为了金钱,
他对别人进行
< p>卑劣的欺诈和盘剥,
甚至无情地折磨自己的妻子和女儿。
直到弥留之 际,
面对着成堆的金子还
“
几小时用眼睛盯着,好像一个 才知道观看的孩子
呆望着同一件东西,有时说上一句
?
这 样好叫我心里暖和
?
,脸上的表情
仿佛进了极乐世界。<
/p>
”
《欧也妮。葛朗台》享乐主义把自己的享乐建立
在他人受
苦的基础之上。
纵观 人类历史,剥削阶级的共同特点都是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
人痛苦的基础上,使用各种卑
劣手段,剥夺别人的劳动果实,满足自己
腐朽庸俗的欲望。《红楼梦》中有个贾母,这位
贾府的
“
老祖宗
”
,
“
< p>把
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写了,天天转着吃
”
。贾 府今天过生日明天赏
仲秋,专门买了一批戏子在府中演戏
……
< p>真是“
金棺美酒千人血,玉盘
佳肴万民膏。
”
享乐主义的天堂,是建筑在对劳动人民敲骨吸髓的剥削
基础上的
。所以大学生应该加强集体观念,极力反对个人主义,拜金主
义和享乐主义。
2.
反对伦理道德观念蜕变,善恶标准迷失
改革与社会转型,使部分大学生出现道德迷失, 是非、善恶、美
丑混淆不清。部分人社会道德失范,道德水准下降,非理性心理扩张,<
/p>
社会正义感淡化,荣辱观、是非观混乱。因此,不少人在道德评判和道
德选择上无所适从,
还存在不少知行脱节的现象。
如接受调查查都认为
子女应该瞻养、善待老人,但事实上不赡养老人、虐待老人的现象时有
发生。同时,导致以后大学生大部分只注重对老人物质生活上的供养,
但没有精神上的沟
通和安慰,对
“
赡养
”
的涵义缺乏完整的认识。有 的家
长把子女置于不恰当的突出地位,给以过分的待遇。主要表现在:一是
娇生惯养。家庭把孩子视作
“
掌上明珠
”
,对子女百般宠爱。二是百依百
顺。一切听之顺之,一切按孩子的要求办,即使不正当
的要求也会给予
满足。
三是袒护包庇。
家长对孩子的缺点 ,
不但不正视、
不教育,
相反,
爱护短,
惟恐自己的孩子受委屈。甚至有些家长当孩子触犯了法律,也
采取能瞒则瞒的袒护做法。
四是纵容放任。家长对孩子的不良行为采取
听之任之,纵容放任的态度。
由于一个人的幼儿和少年时期是处于自我
认识的朦胧期,
家庭的溺爱会使 他们对自己的思想信念的自我认识产生
偏差,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因此 导致文明意识淡薄有一些大学生离了
父母怕没照顾
准大 学生患上
“
开学焦虑综合症
”
我们大学应懂得独立 照
顾自己,懂得感恩父母,我们大学生都要踊跃做一名懂得感恩的人,能
领有一颗感恩的心:对单元要心存感恩,因为她是我们衣食的依托;对
父母要心
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让我们健康成长;对学校
应心存感恩,
因为她给予我们知识的力量,
让我们能放飞起青春的理想;
对师长应心
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教诲,让我们明晓事理、遨游在
知识的海洋;
因为他们给我们提供了温馨的服务和可靠的生活保障。朋
友们,感恩我们的父母吧!父母
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得让我们无
法在别人面前谈起;
父母的一生可 能是清贫的,清贫得让我们不愿在众
人面前夸赞炫耀;
父母的一生可能是 一般的,
一般的就像一块随处可见
的鹅卵石。
可就是这样 的双亲,
在你跌倒的时候,
扶你起来,
教你站立,
指引你一步步走向成功。
< /p>
我们大学生们要我们铭记父母的恩情,感恩父母的养育。风雨人
生路,让感
恩与你我同行!
3
反对文明意识淡薄。
生活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世人变得浮躁,浅薄,庸俗。如今, 不
是有句话说现代人
“
穷得只有钱了
”< /p>
吗?细细想来,此话真可谓一针见
血。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
BBS
中有一个热帖
——
《校园十大恶习,
你最憎恨哪一个?》。由一名大学生发帖,并呼吁
“
净化校园环境,需
要共同努力
”
后,许多同学纷纷跟帖,历数校园中不文明现象。 有人抨
击,
也有人忏悔:
“
都憎恨, p>
但是有时候自己也忍不了要犯,
哎。
”
当然,
也有人在沉痛反思:
“
我现在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社会对大 学生
的印象会这么差???到底是谁在破坏我们大学生的形象???
”< /p>
我们
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一些不文明现象。但这些不文明现象
也有其社会因素,这些恶习也并不仅仅只存在于校园中。可喜的是,越
< br>来越多的大学生认识到了不文明现象对美好校园环境的影响,
并进行了
深层次的讨论与反省,这种
BBS
评选扩展了校园里积极与文明的声
音。
且看这样一种社会怪象:
现在知道
“
< p>周迅”
的人越来越多,
而知道
“
鲁
迅
”
的人越来越少;
知道
< p>“关之琳
”
的人越来越多,
而知道
< p>“卞之琳
”
的人越
来越少;知道
p>
“
景冈山
”
越来越多,知道
“
井冈山
”
的越来越少
……
人们似
< p>乎面对流行的、时尚的便趋之若鹜,而对民族文化却越来越淡忘。有的
大学
生考试作弊,论文抄袭严重。助学贷款拖欠不还,缺乏正义感,是
非观念模糊,行为举止
粗俗,吸烟酗酒;一些大学生婚恋观缺乏道德责
任感,寻求感官刺激;对互联网信息缺乏
理性分析和思考,道德自律和
自我约束往往陷入低谷,甚至脱离现实,沉溺网络患上
p>
“
网络孤独症
”
、
“
网络成瘾症
”
;
各种平时小测验就更不用说了
--
以至于不抄别 人就认为你傻。
出现
平时不学的要比一般好好学习的同学成绩好,恶风越
来越盛行
列宁说过:
“
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
那么, 忘记民族文化,忘记一个
民族的精神,这难道不算是背叛吗?
诚然,恰当地追求时尚本没有什
么不妥,这毕竟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然而,先
人们所创造的伟大文
化,是万不可忘记的。一个遗忘文化的民族就如失却了源头的溪流,
如
同没有了根本的树木,这样的民族是非常可怕的。
《礼记
·
大学》提出为学之道有八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放到现在我们大学生活中,格物致知可以
理解为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诚
意正心可以理解为端正学习态度,修身齐
家可以理解为培养良好品德与文明氛围,
治国平天下可以理解为树立远
大理想。不难看出,修身、齐家正是个人与社会联
结的关键点,也正和
我们现在追求的文明、和谐不谋而合。中国人历来重礼。无论你拥有
多
高的道德文化水平,多强的经商从政能力,如果言行不文明,家庭不和
谐,恐怕很难令人信服。
< /p>
所以为学为人之道,都应该把文明意识放到重要位置。当下大学
生们热议校
园不文明行为,这应该说是一个好的开始。
从年龄讲一个人
已经成年
p>
,
大学生应该能独立面对社会挑战
,
学会让自己的行为 符合社会
公德标准。公德意识和文明意识缺乏,
仍然是不少即将走入大学 殿堂的
学生所必须补上的一课。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养人才,
这是每个学生
,
包括学生家长以及学校所要重视的问题
.
培养大学生和谐
道德观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现实需要
-
-
-
-
-
-
-
-
-
上一篇:大学生道德观调查问卷
下一篇:大学生道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