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调查报告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1 03:17
tags:

-

2020年12月11日发(作者:祝维诰)


大学生道德与法律基础的调查报告



漫漫人生, 唯有

激流勇进

,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光明的彼


岸。科学的人生理想,正是当代大学生

乘风破浪

,搏击

沧海

灯塔

和动力之源。


大学生追求远大 理想,

在为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是自身成长成

< br>才的现实需要,

是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盼,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 要求。


因此,

进一步了解和分析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与法律基础显得十分重 要。

为此,


们近期在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范围内展开了 一次关于大学生道德与法律基础的


调查。本次调查采用

问卷调查

形式,样本总量为

100

份,获得有效样本

96

< p>份,


有效问卷率为

96.0%



一.

调查者

基本情况



1

年级结构:大一占

68%

,大二占

32%



2

性别结构:男生占

34%

,女生占

66%




.

本次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



本次调查的问题涉及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善恶行径和基础的法律知识这些方面。


另有

附页

:《关于大学生道德与法律基础的

调查问卷

》样卷 一份于后供参阅。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1.

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

至善

的良师



道德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

国家应负的责任和


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 确


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

在被问及“看到老人摔倒是否会主动去 扶?”


这一问题时,非常令人高兴的是,有

81%

的同学 认为会主动去扶,少数(

12%


的同学是视情况而定的 ,

而也有

7%

的同学是选择不会去扶。

这样的回答 还可以,


道德是催人奋进的

引路人

。它培养人们良好的< /p>

道德意识

、道德品质和

道德


行为

< p>,树立正

确的义务、荣誉、

正义

和幸福等观 念,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


纯洁、

理想高尚的人。

所以,< /p>

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一个至善至美的人。



2.

道德是一种理性智慧


< /p>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性,

道德需要把握和解决许多问题:

人“应当”怎样做人、


怎样生活?人与他人应当怎样相处?我们的社会应当如何规划蓝图 、

如何建设发


展?应当怎样对待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甚至,

人类究竟应当何去何从?可见,


道德是一种表达关于“应当”的理性智慧。

在被问及“有人向您问路,

您会:


时,大多数 (

85.5%

)的同学会选择“热情指路”,有少数(

10%

)的同学会选择


“假装不知道”,甚至有极少数(

4.5%< /p>

)的同学会选择“不予理睬”,虽然也许


他们的初衷只是怕指错路从而造成 不必要的麻烦,但却形成了有点冷漠的社会,


也是道德缺失的一种体现。

人们往往是通过“真”“善”“美”三种方式来把握


世界的,

也会常说道 德是一种价值理性,

是一种关于人类应当怎样的智慧。

道德


作为一种社会理性智慧,

它表达并设定一定社会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

引导社会


发展方向,

规定社会发展目标,

把握和调整着社会各个方 面的善及其合理性。


些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深深渗透在政治、

法律和经济生活等各个领域,

无处不在


地发生着作用。

< p>在道德的“应当”要求中,

蕴含着一种智慧,

一种为人类社会进


行价值选择并提供合理性论证的理性智慧。



3.

法律对人们的行为起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的作用



在被问及“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您的意见是什么? ”时,只有

5.3%


的同学选择了“现在过节太冷清了,不应当执行这个 规定”,有

51.4%

的同学认


为这是件造福百姓的好事 ,坚决拥护,而剩下的

43.3%

的同学则选择了“我赞成


这个规定,

但认为应当修改完善”,

确实有了法律的制约,

人们 不会想干什么就


干什么,

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而影响人们思想,

< p>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

引导人


们依法行为的作用。

当谈及“如果您购物时受到商城保安人员的无理搜查您的随


身携带的物品,

< p>你会怎么样”?没有人愿意选择“忍让,

不跟他们一般见识,


以后不来这里购物”,有

23.4%

的同学选择“拒绝,强烈抗议”, 而绝大多数的


人选择“找商场领导或消费者协会解决”。还有

3.2%< /p>

的人认为应该到法院告他


们。现在很多大学生不会一味的忍让,而运用法律 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道德是法律的引导者



在被问 及“您与他人发生纠纷,

您觉得通过哪种途径解决更好一些?”这一问题


时,有

60%

的同学选择会“双方和平协商解决”,

21.4%< /p>

的同学则表明会“向法


院提起诉讼”,

而尚有

8.6%

的同学说“找关系或中间人解决”,

还有少数

10%


同学想出其他方法应对,如:仲裁机构、单位调解等。 日常生活中人与人想出难


免涉及纠纷,遇到这种情况,应首先理智冷静下来,考虑双方是 否能和平解决,


如若不能谈和再继续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这是最恰当的解 决纠纷的方式。

然则暴


力,

不理不睬对于纠纷的处理有害 无益,

这也是考察我们的道德、

法律意识是否


完备。

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

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自己的同类发生这样那


样的关系。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


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恶标

准去调节社会上人们的行为,指导


和纠正人们的行为,

使人与人之间、

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 臻于完善与和谐。

当被


问及“公路上闯红灯或者骑车带人以及酒后驾车的 行为,

您是如何认为的?”时,


43.5%

< p>的同学选择了“应加强宣传教育”,

25.4%

的同学选择的是“应加以处< /p>


罚”,

而有

22.1%

的同学则说“应严格 禁止”,

最后

9%

的同学认为“不必大惊小


怪”。至于“看到小偷行窃您会怎么做?”,有

6.3%

的同学认为是“上前制 止


小偷”,

29.5%

的同学说是“报警”,也有

8.4%

的同学则会“提醒被偷者”,而


更多(

55.8%

)的则选择了是“假装没看到”。其实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评

价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和人们内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

以评价来把握现实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1 03:1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28872.html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调查报告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