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首都大学生关于大学生思想行为状况的调查报告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1 03:18
tags:

-

2020年12月11日发(作者:瞿九思)


关于大学生思想行为状况的调查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执笔人:王年(

120130793

陈晓明(

120130790


XX XX


一、调研的目的和意义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


观等内容 。

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

包含一个人

< p>
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

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 的,

他们渴望成才,

准备献


身事业,

报效 祖国,

积极思考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角色,

其危机感和使命感


明显增强。

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

一些大学生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 和冲击


下,观念上、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使得青年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社< /p>


会和高校发生的深刻变革带来了许多复杂情况和矛盾冲突,

大学生在许多方 面还


不适应,

在思想和道德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迷茫、

困惑、

混乱与沦丧,


一些可能是带有方向性问题。


主要表现为:

其一、思想道德心态逆转,理想追求 淡化。一些学生以自我


价值的实现为核心,

强调个人本位;

在物质和精神关系上,

过分关注眼前的机会


和发展,

忽 视远大理想和目标,

不少人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放在人生


追求 的首位;

在索取与奉献关系上,

则一味地强调索取,

认为个人贡献 应与社会


索取相等价。

还有部分学生在价值观取向上过于急功近利。

其二、

自我意识膨胀,


生活行为失范。

当代大 学生自我意识很强,

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


护,

< p>但是由于他们的辨析力尚弱,

自我控制力较差,

因此,

在缺乏 引导的情况下,


不能正确掌握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高尚与卑劣、荣誉与耻 辱的界


限,进而出现了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其三、生活追求新潮,安< /p>


逸享乐。

在现代生活消费意识熏陶下,

青年学生也纷纷追求 生活的新潮化和高档


化。在生活方面,推崇及时行乐,吃讲排场、穿讲高档、玩讲多样、 相互攀比、


超前消费。在学习方面,贪图安逸,缺乏积极进取向上精神,声称“分不在高 ,


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的所谓“治学原则”


如上种种现象表明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仍处于一 个比较低的水平,


这与党和国家对于青年学生高素质的思想要求相差甚远,

与肩负未来的历史使命


所需格格不入。

我们的调研就是希望通过认真仔 细的实地调查和科学分析,

全面、


真实、客观的展现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 素质现状。并提出具有现实性、针对性、


可操作性的具体建议,为政府和教育部门以及学 校提供参考的依据。



二、研究方法与问卷调查情况


(一)调查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武汉市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实


地调查法、访 谈法等方法,其中,问卷调查法是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在初步调查


研究的基础上,

课题组先设计出部分样卷,

经多次讨论修改,

然后确定印制正式


问卷,

由中国地质大学的部分教师和博士生、

硕士生分赴全市各中 学开展大规模


的调查。调查问卷采取不记名,不绝对限时的形式。问卷回收后,采用


SPSS---version14.0

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 /p>

并结合其它调查所了解到


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二)问卷发放基本情况


问卷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样,于

2013

< p>年

11

月至

12

月在武汉市

< br>的各类高校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的对象基本覆盖了全市的各类高校所有年级,


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本次大学生问卷调查对象着重是对全市高校本科 生。

问卷分


配给不同的小组进行调查,本小组共

4

人,均为在校研究生。这次调查共发放中


学生问卷

120

份,回收

94

份,回收率

78.3%

,有 效问卷率为

78.3%



三、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从 调查的情况来看,

所选学生无论是性别比例,

所在年级比例、

学校 类型、


家庭背景等都基本符合实际情况。详细信息见图

1

—图

5





1

调查对象性别比例










2

调查对象所就读的年级比例







3

调查对象所在学校的类型









4

调查对象家庭所在地





5

调查对象是否独生子女














五、调查的主要问题的统计结果及分析


本课题组设计的中学生问 卷有

24

道题,

对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调查。

这里


只挑选出部分主要问题对其调查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一)关于大学生课余活动的调查


主要是想了解大学生的课余活动如何,包括学习、上网、文体活动、社会


实践、

谈恋爱、

社团或社交活动、

逛街购物、

无所 事事等课余活动。

选择

“学习”


37< /p>

人,占

13.7%

;选择“上网”的

76

< p>人占

28%

;选择“文体活动”的

38

人占< /p>


14.0%

;选择“逛街购物”的

35

人, 占

12.9%

;选择“社团或社交活动”的

30

< br>人占

11.1%

;选择“社会实践”的

20

人,占

7.4%

;选择“谈恋爱”的

20

人,占< /p>


7.4%

;课余活动“无所事事”的有

14

人,占

5.2%

;选择“其他”的

1

人,占

4%


尽管大学生选择的课余活动不一定相同 ,

但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选择

“课余活


动:上网、学习、文体活动”的同学占了将近百分之六十的比例,表明当代大学


生的课余 活动还是基本比较丰富的,但同时,选择“无所事事”和“其他”的大


学生也占了

10%

,说明现有的一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我

< br>们还将这一题与第

10

题大学期间对自己的规划进行了分析(见表

9

,发现在选


择“明确目标型”的大学生仅占到

30%

,说明超过

70%

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对自


己的规划是不明确的。其中选择“茫然无措型”有

20.1%

< p>,这部分大学生对自己


在大学期间的规划是茫然,没有头绪的;选择“模棱两可型” 有将近一半的大学


生,

他们对自己的规划是有过一系列计划的,

但又由于各种可能的因素而不坚定;


还有将近

10%

的大学生对自己在大学期间的规划问题从来没有进行过思考,

漠不


关心 。

表明大学生对自己大学期间的规划是否明确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课余活动


的选择。



1

大学生课余时间主要活动


$$

6

Frequencies






$$

6


a


N


Responses


Percent


37


76


38


20


20


30


35


14


1


271


7.4%


11.1%


12.9%


5.2%


.4%


100.0%


13.7%


28.0%


14.0%


7.4%


Percent of Cases


40.2%


82.6%


41.3%


21.7%


21.7%


32.6%


38.0%


15.2%


1.1%


294.6%



课余活动:学习


课余活动:上网


课余活动:文体活动


课余活动:社会实践


课余活动:谈恋爱


课余活动:社团或社交活动


课余活动:逛街购物


课余活动:无所事事


其他


Total





6

大学期间对自己的规划比较



(二)关于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


7

很明确的反映出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

认为

“利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1 03:1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28877.html

关于大学生思想行为状况的调查报告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