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影响的
调查报告
关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2012-3-15~2012-4-15
调查地点:
河南工业大学莲花街校区学生寝室和校园
调查对象:河南工业大学莲花街校区大一至大四部分学生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调
查
人:
调查分工:
王新华:结合现状,集思广益对调查问卷的内容编排、打印。
崔红亮: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统计,对敏感的、普遍的内容进行
总结,
得出调查
结论。
李海林:
对调查问卷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
针对突出的问题进行
社会性的分
析。
三人共同:在校园和寝室,分发调查问卷,在不耽误同学们日常
活动的前提下邀
请同学们填写调查问卷,回答问题。
前言
当今世界
, p>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飞速发展
,
互联网遍布
社会
各个层面和角落
,
网
络文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 思维方式、
行为方式、个性心理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
的影响。
2008
年
6
月和
2009
年
2
月,成为无数中国网民难以忘记的两个时间
节点。
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先后通过人民网、
新华网与
网友亲切交流,
“亲
密接触”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网络舆论
的高度重视,
,
成为中国互联网的
“盛事”
和网络问政的
标志性事件。
从中央到地方,
党政官员与网民频频
“零距离”
对话,
回 答网民提问,开展互动交流。近年来网络文化进入了
大学校园
,
在方便、丰富
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
,
也暴露了不
少问题
,
对某些大学生的心理、学习、思想< /p>
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
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
视。受网络影响最大的群体要数当代大
学
生。正是他们
对新知识、新信息的敏感和关注
,
使网络文化渗透
到校园
,
并迅速
与校园文化融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 ——校
园网络文化。
为了了解网络对大学生影响的问题的基本情况, p>
我
们学习小组对我校一些大学生进行了
< /p>
问卷抽样调查,总结网络
的积极意义、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一些意见
与解决方法,
为
使大学生能更好地利用网络做出引导。
主体
本次调研我们学习小组采用的是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
主要包
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
网络使用情况,
主要了解大学生上网时间、
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时段、目的、内容等;二是
网络交 际问题,主
要了解有无网上交友经历、原因、表现等;三是网络道德观,主要了
解网
络用语,对网络黑客和网络不健康信息的态度等。为了解这 些
问题,我们四人组在针对我院
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名为 “网络文化对
大学生的影响”的随机问卷调查。问卷采取不记名的方
< /p>
式进行发放
填写,
以确保问卷的有效性。
本 次调查总体是我校大学生,
共发放
40
份,实收
35
份,
回收率
87.5%
。此次问卷的目的,是了 解网络给大
学生带来哪些正面影响和负面影
响,以引起 学校和大学生本人的重
视。因而,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和利用网络。并最
大限度地
消除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大 学生上网的时间。
上网一小时以内、
2
—
4
小时、
超过
5
个小时
各占
2.9%
、
82.8%
和
14.3%
< p>。大学生上网目的,思想指导行动,大学
生上网的目的直接影响到对待网络的态度及
表现。
调查显示,
情感、
信息的沟通和减压是大学生上网的重要目的,
但无聊、
打发时间玩
游
戏的仍占
31.4%
。
在另一项
“你平时浏览最多的信息”
的深入调查中,
关注“娱乐体育休
闲类”高达
77.1%
, 位居第一,高于文学艺术类
(
28.6%
)和教育学习类 (
25.7%
)
特别应
,
引起重视的是,
有许
多学生在浏览信息时随意浏览,
无特别目的由此可见,
尽管大多 数大
学生能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
但仍有部分大学生存 在
“网络盲点”
,
如漫无目的、太重娱乐、
寻求刺激等,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
第一大杀手。
2.
大学生网络交际问题。在“是否经常在网上结交新
朋友”项,经常、
偶尔、几乎没有
各占
11.4%
、
< p>54.3%、
34.3%
;在
“是否
更愿意上网而不是和亲密的朋友呆在一起”项,几乎
没有、
经常、
偶尔各占
42.8% p>
、
14.3%
、
42.9%
。超过一半 的学生偶尔在网上
结交新朋友。绝
大多数学生更愿意上网而不是和亲密的朋友呆在一
起,
这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不能一直沉浸
在虚假的网络中。
3.
网络道德观问题。
在
“在上网的过程中是否浏览过政治上的反动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