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毕节电大
13
届教育管理
(
本科黄玲丽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一个精英群体
,
是未来 社会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
,
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
设者和接班人
,
是推动
“
依法治国
”
方略顺利实施的重要力
量。然而近年来
,
却出现了很多对大学生的批判性评议。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大学生
法律意识的缺乏和法律
素养的不足
,
经常有违法犯罪的事件发生
,
甚至有 些是震惊全
国的恶性犯罪行为。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
时
期。这一时期
,
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
,
不断学习
,
努力提高和完善自
< br>己。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
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
,
也是大学生自身
成才的迫切需要。本人通过一些网上资料和书本
知识、老师课堂法律道德知识的讲
述
,
还有通过问卷 p>
,
对大学生的一些法律意识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
/p>
,
发现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
,
平时对于法律方面报以 无所谓态度的
是少数
,
但是大部分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p>
,
多数同学都只报以一般关心
,
同时他们的总体
法律意识也只是一般。重视程度不够
,
总体意识不强
< p>,这就是当代大学生对于法律意
识最重要的问题。
1
、大学生对法律知识了解甚少承认自己在法律知识方面有缺失的占了< /p>
45%,
虽
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却不懂得如何运用法律知识于
实践的占了
29%,
能够掌握并应用
法律的仅有少部分人
。被调查的同学中
,
近
80%
的人对法律援助仅限 于听说过
,
知道
并且了解的人少之又少。
2
、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来源大学生了解法律的渠道多样
,
其中通过课堂和电视新
闻获得法律知识和最新资讯占最大的比例。课本上
知识过于局限
,
过于书面化
,
没有
与实际生活很好的联系
,
并且课堂上课时有限
,
学生接受法律知识、受法律氛围的熏
陶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大多学生只重视专业课
的学习
,
并不重视基础课。而电视上
的
,
虽然有很强的灵活性 p>
,
但是专业性不够
,
甚至有可能还有错误
,
对接收知识的时间和
空间有着很大的限制。
3
、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通过调查可知
,76%
的人都没有维权的经历。由此可购
买
,
当代大学生维权意 识较为淡薄在被问及参加勤工俭学或兼职时是否会与用人单
位签订合同
,
只有
35%
的人选择会签订合同
,
而绝大部分同学认为没必要或者无所
谓。这就表示了大学生并没有完善的法律意识
,
也不知道怎样做才是保护自己应有
的权益。在大学生在权利受
到侵害的时候
,
有
50%
的人会选择拿起法律的武 器保护
自己
,
但是还是有不少的大学生会选择沉默而不是 去争取他们的利益
,
甚至有
10%
的
大学生选择用暴力解决问题
,
这种情况着实令人担忧。法制宣传日是每 年的
12
月
4
日
,
但是只有
45.45%
的同学知道。这就证明
,
法制的宣传在各大高校中很不到位
,
很
多高校并没
有在
12
月
4
日得时候开展相应的法制宣传活动< /p>
,
致使大学生法律意识的
淡薄与法律知识缺失。
4
、大学生缺少维护法律公平公正的决心。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大 学生都抱着
一种只要自己遵纪守法
,
不触犯法律就可以了
,
只要不做损害社会和集体利益的事情
就可以了
,
抱着一种
“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的旁观者心理。当大学生面对生活中的违
法乱纪的行为时
,40%
的人选择用沉默面对
,
有些人说
:
我们的力量太薄弱
,
和他们抗衡那就是以卵击
石
。生活中
,
部分大学生缺少维护法律的勇气和责任感。在现实的竞争和压力环境< /p>
下
,
一些学生开始变得重实恵、求实用
,< /p>
趋于以实现自我为中心
,
对有困难的人缺少同
情心、对社会集体缺少责任感。
5
、大学生对法律的 漠视与不关心。仅有
2%
的人会选择去关心和了解一些国
家的立法和法律报告
,
这就导致了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欠缺。接近
2 %
的人对于已经触
及到法律的行为熟视无睹
,
< p>没有判断的能力。30%
的大学生不懂得如何用法律去维
护自己的利益
,
并且保护自己的人身以及财产安全。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缺乏的原因
-
-
-
-
-
-
-
-
-
上一篇:关于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关于大学生金钱观及理性消费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