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女大学生择偶观调查
----
鲁东大学东校区女生为例
鲁东大学
王金路
张丽琼
一、调查目的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高校学生结构的变化,特别是改革
开放以来,大学生的人生观、恋爱观较以前有很大的变化,大学生恋爱在高校
具有一定
的普遍性,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计划经济向市
场经济的转变,
使得女大学生婚恋的
“含金量”
急剧增加。
其原因有:市场经济抬升了金钱在人们心目中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女大学生
< br>在现实婚恋中感受到了它的“魔力”
;市场竞争和消费诱惑给女大学生婚恋生
活带来了压力;女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
“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思想较大程
度影响着当代女大学生。部分女大学生更是放弃参加各种招聘会
,
纷纷投入了
婚介所的怀抱
,
甚至有的参加电视相亲活动。她们前脚刚刚迈出校门
,
后脚就
急于迈进婚姻的
“围城”
。
她们一手高举毕业证
,
一手又捧着结婚。社会赋
予这群不找工作找老公的女大学生们一个新名字
---
“急婚族”
。不少女大学
生将婚姻视为就业的一条捷径
,
找个好工作还是嫁个好老公成了摆在大学女
生面前的新问题。
所以有必要对当前大学生择偶观应认真分析,
并引导
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择偶观、道德观,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校园文化
建设都具有重要意
义。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择偶问题的现状,使得我们科学客观地面对这
些问
题,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时间在鲁东大学开展了此次《大学生择偶观调研》
,
希望我们的调查结果可以为大学生的恋爱和学校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帮<
/p>
助。
二、调查方法
< p>
1
、调查对象:鲁东大学东校区大一到大三
100
名 女学生
2
、调查方式:本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法对学生进行调查
3
、抽样方法:将本次调查群体分层随机抽取,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测试设 计
16
道题目,主要围绕大学生对择偶对象的家庭背景、人品性格、兴趣
爱好等方面
的选择意向进行调查。
调查时统一发放问卷,
统一回收。
发放
100
份调查问卷,
回收问卷份,其中有效问卷
90
份,答卷回收率
90
%。其中大一女生
15
人, 大
二女生
25
人,大三女生
50
人,进入宿舍派发调查问卷,并随即回收问卷
4
、调查时间:
2013
年
6
月
10
日
-------2013
年
6
月
12
日
5
、调查地点:鲁东大学东校区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
90%
的 大学生都认为自由恋爱是择偶最好的方式,也有
10%
的学生选择了
“亲戚朋友介绍”这一选项,其他的别无选择,这正好说明了当代大学生思想
的自主性和开放性。
对于非常喜欢的一个人,“主 动接近,循序渐进慢慢培养感情”这一选项有
64%
的人选,占了大数, 其余各选项分别都有学生选择。
就对对方的学历要求这一选项,
有
50%
选择要求同等学历,
24%
的分 别学生
选择了无所谓,也有
26%
的学生表示对方学历要 比自己高。
60%
的学生在择偶时会选择对方的性格和 自己互补,
16%
的学生选择了相
似,也有
24%
的学生表示无所谓。
58%
的 学生觉得个人性格对本人的择偶观影响最大,这种因素占了大多数,
品味这一项占了
p>
16%,
还有传统观念和父母教导各占
14%
,接下来 就是生活方式
和学校教育。
在择偶观中,
p>
72%
的人将人品放在择偶标准中的第一位,
56%
的 人选择性格,
后面依次是外貌,个人能力、健康状况,行为举止和相同的志趣。
四、总结
(一)当代女大学生的择偶观的特点
1
、
当代女大学生在择偶时自主性显著 提高女大学生择偶的自主性较强;
当代大
学生中以“
80
后、
90
后”为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对择
偶一事大部分女大学生不再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强调择偶的自主性
(即自由恋爱)
。
2
、
情感的需求和满足是择偶第一要素 ,表明女大学生对婚姻基础层次要求较
高;在择偶上,女大学生不再像传统的婚姻观念那
样注重对方的家世、门第、
出身,也不只是单纯地看对方的经济收入,看重的是两人之间
是否有爱情;
-
-
-
-
-
-
-
-
-
上一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调查报告
下一篇:90后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