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
会
实
践
报
告
姓
名:
WANGOL
班
级:
0215141
学
号:
XX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础
同组成员:保密
=============
==================================================
================
实践名称:大学生恋爱状况及爱情观现状调查
从初中到高中,老师都这样教导我们:
“不要动不动就想谈恋爱,到了大学想怎么谈怎
< p>么谈。
”那么,来到曾经理想中的天堂的我们,对爱情又持什么样的新态度呢?借着 思修社
会实践活动的契机,我们在线开展了一次关于大学生恋爱状况及爱情观现状的调查
。
在超级课程表的“下课聊”应用里,往往看到有不少同学是这样描述
大学恋爱的:
“一
个男
/
女生看到了心仪 的对象往往会直接了当地问对方是否有女
/
男朋友,
如果你的回答 是有,
那么,很快,第二天你会发现这个男
/
女生不会和 你再多说一句话,而那个男
/
女生则会抓紧
时间向下一个
候选对象提出相同的问题。
”
相信包括我在内,
很多同学都深有感触,
身边多多少少会有这个现象发生。
大学里的恋 p>
爱,好像不再是细水长流,而是风风火火、争分夺秒,于是,便有了
QQ p>
空间流传的那句真
理:
“如果在开学后的一个月内没找到对象 ,你就要孤独终老了。
”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但
也的确是一定程度上反
映了当代大学生对恋爱的一种态度。
所以,
在被调查的
120 p>
人中,
有
近三成是“为了找另一半”和“弥补内心空虚”而恋
爱。前者源于诸如逼婚的社会原因,让
大学生不得不抓紧在这个时间段内把自己的
“下半辈子”
安排妥当。
后者则因一定程度上缺
乏个人理想和追求,
在脱离了繁忙却有目标的高中三年后感到无所事事,
以至内心 空虚,
想
用恋爱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以这两种目的而恋爱 的,
由于恋爱开始就缺乏慎重的考虑,
这种
爱情往往经不
起时间的考验。有些学生以选择理想对象为由,见异思迁,频繁更换对象,少
数学生更是
出现“三角恋”
,甚至在同学之间造成感情纠纷导致恋爱挫折,造成不必要的苦
< br>恼和焦虑,以至发生冲突,酿成悲剧。孰不知,人类的任何情感都是具有一定道德责任、不
可以轻率对待的,
只有以高尚的道德和严谨的态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爱情,
才是真正的爱情。
在被问及恋爱给大学生带来的好处时,有超过半数
的受访者选择了“消除寂寞”
。不可
否认,恋爱的确能够消除寂寞。不过
,若是仅仅将恋爱看成是摆脱孤独寂寞的方式,自然无
法产生真挚的感情,当然也就得不
到真正的爱情。
如果说,爱情是永恒的话题,那么,失恋也应是。这必
定会对当事人产生或多或少的影
响。部分学生尤其是女生一旦陷入热恋之中,往往不能控
制自己的情感,任感情随意放纵,
缺乏理智的控制能力。脆弱性在失恋时表现得最为突出
。在调查中发现,有
16.22%
的学生
会在失恋后“要
死要活”
。其实,恋爱过程是恋爱双方互相熟悉和情感协调的过程,恋爱成
功与失败都是正常现象。我们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而应向受访的另
48.65%
学生那
样,总结经验,以一个更好的自己来等待下一份爱情。
调查中,
近九成的学生认为大学阶段恋人间的关系应该是
“约会”
或
“一般身体接触”
,
这反映出
大学生对于恋爱还是比较理性的,
能够举止得体,
懂得相互尊重,
不在态度、
举止、
言语等方面粗俗和放纵。
同时,
恋爱阶段的自律也是一种对对方高度负责的态度。
恋爱过程
中要
含蓄文明,举止文雅,正如马克思所说:
“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用含
< p>蓄、谦恭至羞涩的态度,而决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
”我们要做自 己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