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教学论文
认同状况调查报告
论文名称: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年级专业:
2015
级市场营销
姓名学号:
田子艳
M51514025
联系电话:
批阅教师:
田九霞
提交时间:
2017
年
10
月
10
日
1
【摘要】
.................... ....................................
3
【关键词】
................... ...................................
3
导语
...................... ......................................
3
一、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
4
(一)
调查过程及调查对象构成描述
...............................
4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认知情况
.............................
4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作用
.............
5
(四)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
6
(五)
如何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
7
二、
调查背景及意义分析
...... .......................................
8
(一)
调查背景分析
.............................................
8
(二)
调查结果意义分析
.........................................
9
三、
调查结论及建议
................................................
10
(一)
调查结论
........................................... .....
10
(二)
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几点建议
..........
10
附件:调查问卷及数据统
计
.......................................... .
12
2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认同状况调查报告
——基于安徽大学学生的调查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大
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居主导地位,是培养
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迫切需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大学生
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念认同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了解到大学生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念的了解及认同度较高,
但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念认
同感仍是高校需要加强的。
因此本文在此基础提出了一些见解,
希
望能够有益于增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调查;认同
导语
任何
一个社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
要把全社会意志和力
量
凝聚起来,
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
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是起中轴作用的,
是决定文化性 质
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人类
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
社会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
会魂无定所、
行无依归。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通过教育引 导、
舆论宣传、
文化熏陶、
实践养成、
制 度保障等,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为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认知及认同现状,本人于
2017
年 p>
9
月
22
日、
23
< p>日在安徽大学校内进行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知晓及认同
情况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收取有效问卷
90
份。其
中线下问卷在安徽大学课间进行,
共 发放问卷
30
份,
有效问卷
28
份 ,
线上问卷
主要是通过
平台发给安徽 大学校友,请求其帮忙填写问卷,回收有效问卷
62
份。
3
一、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一)调查过程及调查对象构成描述
本次调查
以安徽大学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
2017
年
9
月
22
日上午大课间休
息时间,进入某一学生教室进行线下
问卷发放,随后了解到该班为
15
级理工科
学生,
在此线下
28
份问卷所属的学生专业均为理工科。
线上问 卷于
9
月
23
日上
午开始
发放,
9
月
23
日晚截止,
共收取 问卷
62
份,
因为网上问卷填写要求严格,
否则无法提交,因此均视为有效问卷。
此次回收问卷中女生为
37
人,
男生
53
人,
分 别占样本的
41.11%
和
58.89%
。
学生群体的年级分布来看,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和研究生及以上群体分别占
调查对象的
6.67%
、
20%
、
61.11%
、
10%
、
2.22% p>
。从专业分布来看,理工科最多,
社科类和文史类其次,包含个别艺体生,占
比分别为
64.44%
、
14.44%
、
17.78%
、
3.33%
。调查中大学生的政治 面貌主要为学生团员,占比
71.11%
,入党积极分子
和预备党员分别为
13.33%
、
8.89%
。< /p>
总体上看,
样本覆盖面较广,
涉及不同专业、
政治面貌与年级,数据符合安徽大学学生基本特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认知情况
p>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
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 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
荣辱观,
构成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的富强、
民主、文
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的凝练表达,
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习
近平总书记曾说,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
国价
值、
中国力量,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
养”。
2.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认知情况的自我评价:
问卷调查中的第五题
显示,填写对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不了解的人数只占了
5.75
%,认为自己对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了解的人占
25.56
%,多数人选择了“了解一些”这一 选
项。显然,
94.44
%的大学生都认为自己是了解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然,
本题主观性很强,
属于大学生个人对自己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情况的回
答,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认同。
4
3.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知度的基本情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社会主
义荣辱观是基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共同理想是主题、马
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
其灵魂。如下图所示,调查结果中
47.67%
的大学生认为民
< br>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其次则是
23.26%
的大学生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接着是选择“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
大学生,分别占了
16.28%
和
12. 79%
。结合问卷中第七题,该题有效填写人次
86
人,
只有
5
人选择了团结、勤劳、勇敢、自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由此看出,
绝大多数填写者都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然而深入了解的
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
多数人停留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认知的表层,
即只了
解我国大力度宣传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
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
/p>
最基本、
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
47.67%
的大学 生选择了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也体现了在不了<
/p>
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的情况下,
他们对爱国主义的重视,< /p>
对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认同度。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作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
从学校抓起。
广大青年 要勤
学、修德、明辨、笃实,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落细、落小、落实上
p>
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像空气一样无所不
在、
无时不有。
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感就是要与大学
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人们在实践中感
知它、领悟它,达到“日用而不
知”
的程度,
使之成为大 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基本遵循。
当今很多高校都会经常
性的组织开展形式
多样的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大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例如安徽大学每年都会开展
的寒暑期社会实践、秋季和春季运动会、五四活动、
形势与政治课程汇报,以及各学院举
行的诚信、爱国等演讲比赛、知识讲座、党
5
课教育,
包括各爱心社团经常在大学生中开展的一些公益性活动。
这些或多或少
的都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生活,
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 扬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气氛。
问卷中第八题问道
“您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否对你的学习生活起到
实际指导作用”,该题的有效填写人次为
86
人,如下图所示,有
< p>39.53%的大学
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其生活确实有影
响,
53.49%
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对其
学习生活有一定影响,
而只有
6.98%
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对其学习和生活完全没有影响。
由此可见,
高 于九十的大学生都认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日常行为有影响,
能够起 到指导规范其行为的作用。
实
际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调查
结果正说明了国家和
学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效果显著。
(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
准则,
p>
每个人在日常的行为处事中都应该严格遵守,
将其作为约束自己行为,
与
他人交往相处的准则,
与此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传承。 p>
问卷第九题为
多选题,有效填写人次为
86,
五个选项总共选择了
193
次。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
出,
诚信危机的选择占比为
72.09%
,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突出< /p>
的问题。“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我们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
“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
诚实可靠。
大学生的诚信品德塑造的度,
不仅直接关系着自身的前途和命运,
而
且与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息息相关。
大学生不诚信行为 例如逃课行为、
考试作弊、
出尔反尔、
欺骗同学等确实充 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影响着大学生的校园生活
6
及个性塑造。
可见,
调查结果也反应了诚信危机问题的严 峻。
其次个人层面存在
的问题则为“职业道德缺失”,即敬业,占比
p>
60.47%
。《韩非子·喻老》中指
出,
敬 业的意思就是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
基于大学生层面即为专注个人学业。
大学生刚从任务繁重的高中毕业,
难免存在松懈、
过度释放自己的现象,
加上考
核方式的转变,大学生只需要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拼命一段时间基本上就能
通过,
这些都使部分大学生并没有尽到自己学生的本分。
再次则是人与人 之间友善和爱
国主义意识的问题,
分别为
44.19%< /p>
和
27.91%
。
大学生打架斗殴的行为仍然存在,
但在安徽大学比较少见,
可能存在一些冷暴力的行为需要继续改善, p>
而作为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一员,
从小接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感 悟,
爱国主义基本上能够深入
广大学生群体以及社会人民群众的心中。具
体结果如下图所示。
(五)如何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问卷显示,
在被问道
“您认为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是
否有必要”时,
90
人的有效填写中
4 2
人认为十分有必要,占样本量的
46.67%
,
为比重最大的选项。其次则是选择“有必要”人数,占样本量的
44.44%
< p>,选择
“没有必要”和“无所谓”的分别为
6.67%
和
2.22%
。由此可见,
91.11%
比率的
大学生认为应该持续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侧面反 映了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心中的重要性。
< br>在
“你认为怎样做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
生活
中去”的调查中,选择“
开展相关讲座、读书活动
”和“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
学生各项评优活
动中
”的比率相差不多,分别为
60.67%
和
61.8%
。说明在学生评优
的考核中,
应该将学 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现考虑进去,
用学生本
身重视的部分
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学生真正去做,
身体力行的时候必
然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而请专门人员开展相关的讲座、
学 校组织
7
-
-
-
-
-
-
-
-
-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调查报告
下一篇:大学生理想类型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