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纲:
一、正文: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调查报告分析
1
当今中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2
当代大学生的错误择业观及其形成原因的分析
3
我们该怎样应对这种不利的就业形势
(
1
)政府的措施(
2
)大学生在求职时的注意点
二、附录:关于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问卷调查表
三、附件:
1
、资料来源
2
、小结:这次调研活动的收获感想
关于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调查分析报告
自
p>
2008
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的影响逐步加重,导致就业压力
< p>增大。首先,内外需的同时减少,导致就业需求萎缩。第二,国内新增失业有所
增加。
东部沿海地区出口导向型企业大量关闭,
内地一些中小企业也出现岗位 流
失。
而这些失去岗位的劳动者很难再找到工作。
第三,
海外回流劳动力不断增加。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形势的普遍恶化,
海外劳动力纷纷回国寻找工作;
一些国家出
于保护本国劳动力而限
制国外劳动力就业,加重我国国内的就业压力。
除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
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
而生产力
发展
水平比较低;
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劳动力市场不
完善,
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
所有这些,
使 得我国的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
家都突出、繁重和紧迫。
而对众多的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们而言,就业的压力不言而喻,但同时,
在
就业的观念上也存在着众多的矛盾。
追求物质价值与追求精神价值之间
的矛盾分析。
当前大学生的择业标准,
第
一看发展前景,
第二看施展才干的机会,
第三看薪酬福利。
他们非常看重自己的< /p>
物质利益追求,
但又不愿意完全放弃自己的精神需要,
表现 出明显的矛盾,
但最
终多数往往无法权衡其中利弊,倾向于物质利益。大
学生经过多年的教育消费,
初次选择职业时重视物质利益本无可厚非,
因 为人的价值不能脱离物质条件只作
为纯粹的精神追求。
过多地倾向于发达 地区和城市,
把物质价值作为衡量个人职
业选择最重要的标准,这样做必
然会使自身脱离精神追求而过分强调物质追求,
在追求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过程中最终
倾向于物质价值,
使相当多的优秀毕业
生只能从事与其素质、能力极不相
当的工作。
追求自我价值与追求社会价值之间的矛盾分析。
实现
个人价值就是选择能够将社会需求和个人
发展二者统一起来的职业。
但是,
由于
社会需求与个人需
求之间的差异,
当代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又陷入了追求自我价
值与追求社
会价值的矛盾之中。
有些大学生社会价值观念比较淡化,
择业时更重
视自我价值的实现,
以自我为中心,
个人主义倾向较严重。
< p>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
益,
个人长远利益与社会终极目标发生冲突时,
会有较多的大学生选择个人利益
和自我价值,只关心个人的价值实现与实
际物质利益的得失。
追求长期利益与追求眼前利益之间的矛盾分析。<
/p>
在抉择时,
学生往往更看重
短期利益而忽视自己的长远发展
。
究其原因,
大学生受市场经济条件下各方面因
素的影响
,
认为影响自己长远发展的因素太多,
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期望得 以实
现的概率较低。
在这种情况下,
长期利益难以激发他 们重视长远发展的爱好。
而
短期利益则更实际、
更实惠,
大学生择业时更轻易看中工资的高低和工作地点的
好坏而忽视其他因素。
他们希望在职业实践活动中,
达到自我对物质利益、
权力
地位、成才愿望等需求的满足,具有较强的利己性和务实化特点。在择业时,经
< br>常缺乏全局、长远的战略思考和人生定位,重视短期效益和眼前利益。
< br>追求个人理想与面对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分析。
大学生择业过程中还经常面
对追求个人理想与面对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丰富多彩,
在择
业中对理想的追求更加强烈、远大,他们踌躇满志,豪情满怀,准备在社会上拼<
/p>
搏一番。
但由于对社会了解还不够深,
在择业上与社会需要 存在着差距,
个人理
想往往脱离社会实际。
大学生普遍留 恋条件舒适的大城市,
追求社会地位高、
经
济效益好的工
作岗位,
不愿到边远地区工作。
他们并未真正思考自己的理想与现
实之间的差距,
也较少考虑所定的目标是否有利于个人的发展,
甚至不了 解自身
的气质、性格、能力、爱好特点适合何种职业,因而出现追求个人理想与面对社<
/p>
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
大学生的择业观对其就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形成受到不同方面的影响。
大学生的择业观实则为社会价值的体现,在不同时期体现不同的特点。
年代大学生的择业观是“有自己的理想,但服从国家分配”
,< /p>
80
年代是“既要地
位高,也要挣钱多”
,
90
年代是“第一职业求稳定,第二职业求发财”
,到了
21
世纪初,变成了“一步到位,找到与社会的雕结合点”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随着
社会时代的变化,大学生的择业已经越来越务实,越来越功利。
随着高学历带来高收益现象的普遍,文凭和学历不仅是获得社会地位的象
p>
征,
也是大多数人获得不同职业的重要依据,
更成为个人未来 收入的指标。
在当
代社会,
高学历的获得主要凭借个人的 努力,
受经济的影响较小。
一些处于社会
中下阶层的家庭
有意识地培养子女读书,
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子女的命运,
使之
< br>进入上流社会。
这也导致了大批的毕业生宁可在城市漂泊等待机会也不愿回到自
< p>己的原籍去。
这种单纯依靠教育来实现富裕生活的想法,
无可厚非,
但是我们也
必须认清社会发展的形势,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做起。
人的天性是趋乐避苦。
大学生职业选择是在客观的社会环境中 进行的,
如果
在择业中选择了到艰苦的地方实现自我价值,那么他就必须
面临如经济收入低、
居住条件差、发展机会少等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东西都物
质化了,准
备为社会无私奉献往往被认为是幼稚的,
少不更事的。
因此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
存在功利的现象不能只归结为道德问题更应该是社会问
题。
除此之外,大学生的就业观还会受到社会上很多隐性因素的影响。
p>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党和政府应该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 br>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努力改善 就业
和创业环境。中共十六大把到
2020
年实现比较充 分的社会就业确定为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和借鉴国际做法的基础上,中
国已初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积极就业政
策的基本框架。
一、以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为取向的宏观经济政策
。
二、以重点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为取向的扶持政策
。
三、以实现劳动力与就业需求合理匹配为取向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
四、以减少失业为取向的宏观调控政策
。
五、以保障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为取向的社会保障政策
。
光靠政府的努力是远远无法改变这种形势的,
还需要我们大学生发扬艰苦奋
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p>
(
1
)树立自主择业观。
根据个人的兴趣、
专长和条件,
自主决定干什么。
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聪
明才智,调动每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
行行出状元
——
罗福欢
1972
年出生
四川人
,
1995
年四川师范大 学教育系市场营销专业毕业
,在父母
所在的航天工业公
司工作。
1997
年,他在深入市场调研后发现,高档鞋擦洗业有巨大的市场。于 是他不
顾家人反对,毅然辞职,在成都市干起擦鞋的营生。为了擦好鞋,罗福欢认真研究
各种高档鞋的产地、
工艺等特点,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擦洗高档皮鞋的独特工艺。他
的收费比一般鞋摊贵
5
倍以上,但
许多人仍纷纷慕名找他
擦洗皮鞋。罗福欢的鞋擦出了名堂。
2003
年,他告别擦鞋摊 ,在成都开设
“
罗记
擦鞋店
”
< p>。
如今,
“
罗记擦鞋店
”< /p>
已注册商标,在全国拥有
80
多家加盟店。
(
2
)树立竞争就业观。
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来实现自主择业。
要努力学习,
提高技能和素质 ,
改
变观念,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p>
2006
年
7
月
23
日,央视经济频
道《绝对挑战》栏目为东风日产
招聘中国
区营销总监最终人选揭
开面纱,
辽宁选手葆旭东从
500 0
多名报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最终
战胜郑威和朱勇,获得百万年
薪
职位。
(
3
)树立平等就业观。
各种正当职业劳动者,
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
没有什么高低贵贱 之分。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就能有所作为。
-
-
-
-
-
-
-
-
-
上一篇: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选题
下一篇:大学生消费观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