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科技
文章编号:1
004—6
42
9(2
01
6)
03
—01
0
9—04
SHANXI
S CI
ENCE AND
TECHNOLOGY
2016年 p>
第3l卷
第3期
收稿日期:
2016—03 —17
世界大学排名体系分析木
王玲玲 <
/p>
(
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
江苏南京,
21< /p>
0029)
摘
要:对QS、THE、U.
S.
News等3种世界大学排名的主要评价体系进行
了阐述,分析比较了3种世界大学排名中关于文献计量指标部分的差异,
讨论了中国内地高校包括南京医科大学近年来在各大排名中的情况,以
期为促进中国
高校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 系;排名榜
中图分类号:G516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
国际背景教师比例,
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世界
大学排名也越来越多
地受到关注。目前,
《Qs》《泰晤士
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HE
)
》《u.
S.
News世界大学排
名
》被公认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大学排名榜。
本文将从文献计量的
视角,
从指标体系、指标内涵以
及我国高校在各大排名中的情况等方面
人手,
对世界
图1
QS世界大学排名评估指标图 < /p>
大学排名的主要评价体系进行比较分析,
并从中得出
对声誉评估的具体操作方法相应地做出一些调整。
启示。
(2)
雇主评价(1
0%)。该指标的评价依据 主要来源
于雇佣单位,即雇佣单位对受雇大学生的工作水平及
2 3种世界大学排名榜的评价内涵
工作能力进行评价,并对其工作能力的认可程度
做出
2.
1
QS世界大学排名榜
< br>判断。
Qs世界大学排名榜是由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3)
师生比例(
20%)。Qs认为,
师生比 与大学所提
QS(Quac
quar
el
l
i
Symonds)
所发布的一项全球性高 等教
供的个体化服务以及产生的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密切
育
质量评估榜[
,通过评价不同大学的教育质量,反映
相关。
大学在世界范围内的综合竞争力。
(
4)学术论文引用率(2O%o
QS认为,采用文献计
2.
1.
1
QS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分析
量法不
可避免地存在着学科偏见,因此只赋予其20%
Qs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学
术声望、
的权重。
雇主评价
、
师生比例、学术论文引用率、国际学生比例、
(
p>
5)国际学生比例(5%)。国际学生比例是评价大学
国际背景教师比例6
个方面,
详情见图1。
多样性的另一个指标,国际学生
原始数据是国际学生
(1)学术声望(40%)。“学术声望”被赋予较高的权
p>
的比例,不包括交换生,国际学生比例与得分成正比。
重。但是,
为了体现评估的客观公正性,
Qs公司会逐年
< br>(6)国际背景教师比例(5%)。QS认为国际教师的
比例是大学的全球性的
直接反映,
比例与得分成正比。
:
一< /p>
c
基金项目: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We
b2.
0
环境下基于组织文化的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批
2.
1.
2 QS世界大学排名指标数据来源
准号:<
/p>
2O1
3NJ
Mu037)
。
p>
QS世界大学排名指标数据来源主要有3个方面:
王玲玲
世界大学排名体系分析
一
是社会公众调
查数据;二是高校自身提供;三是
社会公众调查主要是获取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方 <
/p>
上处于快速上升的态势。
2.
2
英国泰晤士报特刊世界大学排名榜(THE)
英国TH
E是由TSL
Educat
i
on Lt
d.公 司出版的周
Scopus数据库。
面的数据
。调查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个人信息;
受访
者表明自
己熟悉的国家、地区及学科和专业领域;受访
者在自己比较熟悉的国家、地区和学科,
并通过自身的
刊,
其指标及权重体系几经变化,
200 4-
-
2009年《泰晤
士报高等教育增刊》一直与Q
s合作进行大学排名榜的
发布。从201
0年起,与Thoms
on
Reut
er
s合作,由
Thomson Reut
ers负责收集和分析所有与排名相关的数
据,对独立设定指标排列发布的年度前500名世界大
判断列举出除自己所在领域之
外的其他出色领域;
附
加信息[
2
]< /p>
。参与调查的受访者包括历届受访者、
世界科
技出版公司
、
Ma
r
dev—DM2、
QS公司的学术注册系 统、
大
学提供的名单、
Qs建立的全球主要市场的雇主 信息
库、QS合作伙伴,高校负责提供涉及自身的师生数量
等数据(QS会通过相关统计部门及网站验证)。此外,
QS通过Sc
opus数据库获取论文及引用率方面的数据。
2.1
.
3 中国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榜上的情况
这里的中国大学主要指
除我国台湾、
香港、
澳门以
外的所有大学。Qs世界大
学排名榜中,
历年来排名靠
前的多以剑桥和哈佛等为代表的欧美高校为
主。但是,
2010年以来,这种壁垒逐渐被打破,原先默默无闻的亚
洲大学也开始在QS排名表中崭露头角,就2015年而
言
,
进入Qs排名榜百强的亚洲国家就达到了11所,
其
中中国高校占据了一半,
上榜6所。
2015年9月1
5日,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中国共
有7所高校跻身榜单前200,排名最靠前的是
清华大
学,
排名25。除此以外,
其他高校也都以强劲 的势头跻
身排名榜。详情见表1。
表1
p>
2011
—2O15年QS排名Top200的中国高校
(名) p>
学校名称
2011钲 2012年 2013链 201 4生 2015正
清华大学
47
48
< p>4847
25
北京大学
46
44
46
57=
4l
< /p>
复旦大学
91
90
8 8
71
=
51
=
< p>上海交通大学
124
125
123
107
70
浙江大学
191
170
165
144
l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
88
18
6
1
74
1
47=
< p>11
3=
南京大学
168 < /p>
175=
162=
130=
注-表中
数字后面的“=”为并列的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
20 1
5年排名中27所人选的学校较
前几年而言排名均有明显提升,
p>
其中四川大学、华南理
工大学、
兰州大学3所高校第一次人 选QS世界大学排
名。
从表1可以看出:近
5年进入QS世界大学排名前
200的中国高校数量处于平稳发展的趋势,而且在名次
1】0
学进行排名¨3
3
。
2.
2.
1
THE世 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分析
201
1年起THE世界大 学排名的指标体系基本保
持稳定,包括5个一级指标及其下属13个二级指标。
详情见图2。
国际化,7.
5%
产业收入
引文影响力,30%
图2 THE世界大学排名评估指标图
(1)
教学环境(3 0%)。
教学环境涉及以下5个方面:
教学声誉调查(
1
5%)、
师生比(
4.
5%)、
受资助的博士生
比例(6%)、师均机构收入(2.
25%)、博士,
学士学位授予
比(2.
25%)。
< /p>
(2)科研能力(30%):主要包括科研收入与师均学
学 <
/p>
术论文量。
(3)引文影响力(30%):主要
通过各高校所发的论
文篇均引用次数来反映,
THE选用近6年来各高 校发
表的SCI论文的总被引次数;为体现数据的科学性,
THE对论文篇均被引次数按照学科组合归一化,同时,
必须保证高校年度论文发表量不小于200篇。
(
4 )产业收入(2.
5%):
该数据由各高校根据当年科
研收入中工业来源的实际情况填报。
(5)国际化(7.
5%):通过国际学生/国内学生、国际
教师/国内教师、国际合作论文比例3项指
标来衡量。
2.
2.
2 THE世界大 学排名指标数据来源
与Qs类似,
THE数据来源主要包括3个方面:
一
是社会公众调查数据;二是高校提供相关统计资料数
据;三是数据库获取论文及引用数据。不同的是,
对论
文数
量和引用次数有关的数据进行统计,THE排名使
-
-
-
-
-
-
-
-
-
上一篇: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报版)
下一篇:中国大学世界排名